关键词:独立学院;
校内数学建模竞赛;
应用技术型院 校 引言 独立学院的社会责任是为社会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这 就要求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 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1独立学院举办校内数学建模竞赛的意义 数学建模是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过程, 在独立学院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开展数学建模竞赛无 疑是促进独立学院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的重要途径和方 法。在独立学院中开展数学建模,一般有两个途径:一是将 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大学数学课程中。二是举办校内数学建模 竞赛(以下简称为校赛)。通过竞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团队协作精神、快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技论文的 写作能力、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生产过程中的意 识和能力、为在校的每位数学爱好者搭建一个交流和共享的 平台。2独立学院举办校赛的困难 独立学院举办校赛的目标是:为学院参加全国大学生数 学建模竞赛选拔参赛队员;
为学院培养优秀的学生代表,并 由这些优秀学生再间接影响和带动其他同学,为全院学生营 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由于独立学院师资力量薄弱,经费 不足等问题,在独立学院开展数学建模竞赛,效果并不理想, 未达到预期目标。经过分析总结,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 因:
2.1赛管理机制 独立学院校赛的管理机制大多套用和照搬母体学校。独 立学院的母体学校师资雄厚,生源基础较好,经费充足,经 过多年校赛的经验,已经形成一套成熟完善的管理机制。而 独立学院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生源基础较差,几乎没有专项 经费。所以母体学校的竞赛程序和管理机制,并不适合独立 学院。独立学院要让校赛发挥其作用,需要探索一条符合独 立学院实际情况的道路。以博文学院为例,模仿母体学校, 校内竞赛流程是:宣传―――报名―――比赛―――提交作 品―――教师评阅―――颁奖。经过多年的实践,校赛效果 并不理想。
2.2学生 独立学院生源基础较差,对学习兴趣不高,缺乏自信心。
比较而言,大一新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和热情,会积极报 名参赛。但是他们基础过于薄弱,连三门基础数学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都没学完。
而竞赛中往往要求广泛扎实的知识储备,所以大一新生并不 适合参加竞赛。适合参加竞赛的人群是大二和大三的学生, 他们的基础数学课程已经学完,具备基本数学知识,也掌握 了一些基础软件的应用。但是高年级的同学对大学生活已经 失去新鲜感和热情,对自己的未来发展的目标也更加明确。
大多都在考虑将来能否找到工作,他们不愿将时间花费在没 有直接利益的活动或者竞赛上面,而是忙着考各种职业资格 证书,没有时间和精力参加校赛。以博文学院为例,2015年, 该院科创中心成立了数学建模工作室。赛前,工作室的同学 通过印制海报,制作宣传板及校园广播等方式对校赛进行宣 传。经过多方位的宣传,很多同学知道和了解该项赛事。但 真到竞赛报名时,只有15支队伍左右。报名参赛的同学只占 全校学生的0.45%,而能够成功提交论文的队伍只有80%。从 报名数据信息来看,参加竞赛的同学绝大部分是大一新生。
参赛队提交论文的质量参差不齐,从论文内容来看,主要存 在的问题有:①掌握的基本数学软件太少。绝大部分学生不 会使用数学公式编辑软件mathtype,部分学生word排版不熟 练,个别学生连电子邮件都不会发,每年都会有一两支队伍 把论文直接粘到邮箱里面发送,不会添加附件。②文字表达 能力差。从论文内容上来看,有些队伍虽然能够读懂题目并 找到解题思路,但却不能清晰、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还像高中做数学题一样直接给出一些数学公式并进行计算求解,公式是怎样产生的没有说明,公式中的符号和意义也 都不明确。③论文中存在抄袭和模仿。每年评阅过程中都会 发现论文雷同的现象。这说明学生自信心和耐心不足,遇到 困难没有迎难而上,而是选择抄袭和模仿别人的论文。
2.3教师 独立学院的师资力量薄弱。大多教师是从各高校毕业不 久的研究生,缺乏数学建模课程的教学经验和竞赛指导经验。
并且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没有时间学习新知识,也没有精力 去参与校内竞赛。因此独立学院教师在数学建模方面的知识 水平和教学经验比较有限。以博文学院为例,学院对参与校 赛工作的教师没有政策和经费方面的激励措施。教师每年都 是义务命题、指导学生和批阅参赛论文。久而久之,他们逐 渐失去了参与校赛的热情和积极性,导致的不良后果是:① 校赛基本没有自主命题。教师缺乏命题的经验和能力,大多 数校赛的题目是将其他院校往年的校内赛题稍作修改,用做 校赛题目。学生很容易从网上找到相关论文,造成抄袭和模 仿的不良后果,破坏了竞赛的秩序和规则,失去了培养学生 创新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的目的。②批阅参赛作品敷衍了事, 没有认真积极的态度。由于教师批阅参赛作品时并未查阅对 比网上相关论文,将抄袭的论文分数打得很高,使作弊论文 获奖,竞赛失去公平公正性,打击了学生参赛的积极性。
3独立学院校内数学建模竞赛的出路 独立学院是国内教育的新生力量,还处在发展阶段,面临着诸多困难。如何组织开展好校赛,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取得好的效果,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3.1建立符合独立学院特点的竞赛管理机制 ①组建校内竞赛组委会。独立学院的学生喜欢参加社团 活动,组织能力较强。因此将校赛交给学生,让学生管理学 生。组建固定人数的校内竞赛组委会,可从数学建模工作室 选拔。每年校内竞赛全权由组委会学生管理和组织举办,数 学教研室教师只负责配合出题和批阅参赛论文。这样不但丰 富了学生的课余活动,而且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②增加赛 前培训环节。绝大多数学生是在对数学建模一无所知的情况 下去报名参加校赛的,所以竞赛论文水平不高,学生自信心 受挫在意料之中。校内竞赛从报名到比赛开始之间有一段时 间,让有数学建模参赛经验的学生培训新生。这种培训模式 可以称之为S2F(seniortofresh)模式。该模式对培训的学 生和被培训的学生都很有帮助。首先,对有参赛经验的学生 而言,他们借此机会温故知新,并在讲课过程中组织语言, 理清思路,有利于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 他们的自信心。对于新生来讲,他们更能够接受学生的授课 方式。在课堂上,可以及时提问,和学长学姐们进行探讨, 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培训的内容可以是基本软件的操作, 论文的格式等一些简单的数学建模知识。通过培训,使学生 对数学建模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知识储备,知识面更加广泛, 也更有把握和自信去参赛。③增加对获奖学生的宣传。对获奖学生的颁奖只限于一个很小的范围内,获奖学生没有很强 的荣誉感。竞赛结束后,对获奖学生通过海报,校园广播等 方式大幅宣传,增加获奖同学的荣誉感,也可提高其他同学 参加竞赛的积极性。所以总结出适合独立学院校赛的流程 是:竞赛宣传―――报名―――赛前培训(S2F培训模式) ―――比赛―――提交作品―――作品评阅――颁奖―― ―宣传获奖同学。
3.2增加校内数学建模竞赛的吸引力 ①增加赛题的吸引力。降低赛题难度,增加赛题的趣味 性。赛题的知识点少一点,知识面窄一点,尽可能让学生利 用已学过的知识就能解决问题。赛题尽量以校园生活为背景, 围绕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实际来命题,增加赛题的趣味性和实 用性。如我院第一届校内竞赛是自主命题,题目是“安全撤 离教学楼”,以我院实际情况为背景。学生在比赛期间去教 学楼进行实地测量,热烈讨论问题,积极性颇高。②提高竞 赛获奖证书的“含金量”。将校内数学建模竞赛的获奖证书 和学生的切身利益挂钩。学生在校期间最在乎的各种奖学金、 理想的工作。科创中心可协调学校各相关部门,将校内数学 建模竞赛的获奖证书作为学生评优评先或奖学金的加分项, 或者可凭获奖证书由学院向用人单位推荐工作等。借助提高 获奖证书的“含金量”来调动学生参赛和获奖的积极性和主 动性,吸引更多高年级的学生参加比赛。
3.3培养一支稳定的、有经验的数学建模指导教师队伍为提高教师参与校内竞赛的积极性,学院应对青年教师 给予政策上的鼓励和经费上的支持。①政策鼓励:对参与校 赛工作的教师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指导教师,可在 年终考核时加分。在国赛中获奖的指导教师,可在职称评定 中加分。政策的鼓励能够提高教师学习数学建模知识和参与 竞赛工作的积极性。②经费支持:学院应每年拨出一部分专 项经费,用于支付参赛教师的课时费和奖励国赛中的获奖教 师。经费支持可以使教师获得工作的认同感和价值感。
4结束语 独立学院开展数学建模教育还不够完善成熟,仍然处在 探索和发展阶段。独立院校有自己的发展优势,不能也不用 照搬其母体院校校内竞赛的模式。只要找到适合独立学院特 点的竞赛模式,校内数学建模竞赛一定会为独立学院的发展 起到更大更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晓莉.独立学院数学建模竞赛培训模式研究[J]. 价值工程,2014(33):246-247. [2]梁艳.以数学建模教育及竞赛为抓手促进独立学院 应用型人才培养效能[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6(06):
107-110. [3]谢又祥,王林军.独立学院数学建模创新人才培养模 式的研究与实践[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7(07).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