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书信 > 辞职信 > 六积累与运用 [运用中学积累]

六积累与运用 [运用中学积累]

来源:辞职信 时间:2019-10-03 07:58:01 点击:

运用中学积累

运用中学积累 新课标人教版教材在每组课文之后都设计了一组“日 积月累”,然而许多教师都忽视了它的价值,以为熟读背诵, 能默写就足够了,久而久之,“日积月累”的教学变得单薄 无趣。那么,教师该如何为“日积月累”的教学注入新的活 力呢?下面,本人就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探索谈些粗浅的看 法。

一、丰富“积累” 1.巧作延伸 “日积月累”中很多内容都只呈现部分句子或知识,给 了学生广阔的延伸空间。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有意识地把原 文推荐给学生,鼓励他们去阅读相关内容。比如,在六年级 上册第五单元的“日积月累”中安排了五句具有人生哲理的 格言,仅仅让学生去背诵就会显得枯燥乏味,再加上这些句 子所涉及的背景知识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太远了,学生根本 无法理解,如果只是让他们机械地背诵,这必然造成他们很 大的困扰,而且也不会有丝毫动力。其中有一句“其实地上 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对于这句话的教 学,我介绍学生去搜索鲁迅的《故乡》一文,并且结合鲁迅 写这篇文章的背景资料去理解,学生在了解了其真正含义的 基础上,再理解记忆就不难了。更重要的是,学生还能从作 品中更深刻地体会到鲁迅先生那种坚韧的战斗精神。每当学 生背诵这句时,就会想起《故乡》或更多有关鲁迅先生的生平。这样的延伸教学,让学生自然而然养成了拓展知识的好 习惯,也无形中获得了不少课外积累。以后,学生在背诵“明 月松间照”时,就会自觉地去寻找王维的《山居秋暝》;
听 到《高山流水》就会想到《伯牙绝弦》……这样的拓展有助 于加深学生的印象,让积累不再停留在枯燥乏味的一句一词 中。

2.温故知新 查询每一册的课本,会发现“日积月累”中的很多内容 不但与本单元的主题密切相关,而且与曾经学习过的某一年 级的内容也是相关的。在引导学生积累的时候,也可以有意 识地进行复习巩固,不断丰富积累。例如,在第十册第五单 元的歇后语教学中,其中四句都和《三国演义》典故有关, 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回顾第八册第八单元歇后语中的两 句:“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周瑜打黄盖——一个愿 打,一个愿挨”。再如,学习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元 日》时,你是否又会相应地想到曾经积累过的《清明》《乞 巧》等诗歌呢? 二、趣化“积累” “日积月累”内容丰富多样,教学时教师要因势利导, 激发学生积累的兴趣,促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让学生觉得“日积月累”的学习不再是负担。

1.故事激趣 “日积月累”的内容往往只有几句话或一组词语,趣味性不强,不如课文那么引人入胜,因此在教学中,我常常用 上些小故事引路。如六年级上册最后一个单元有一组描写艺 术的成语,其中有很多成语都不好理解,难写难记。比如“不 落窠臼”这个成语,我上网查找了有关它的故事,发现其典 故与《红楼梦》这一名著有关,于是,我毫不悭吝地将这个 故事通俗化地分享给了学生们。没想到,过了几个星期后, 他们依然对这个词语记忆深刻,就连故事情节都还能一一道 出。我瞬间惊讶,原来这种趣味性的记忆方法竟有如此惊人 的魔力!以后,我在教学这类生僻词时,都尽量去搜寻故事 与学生们共享。我发现,有些故事虽然寥寥数语就结束了, 但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却是不可小觑的。当然,这就需要我们 教师要经常学习,要肯去学、愿去学。

2.情境激趣 “日积月累”中有许多优美的诗句,对仗工整,意境优 美,但如果没有教师的深入引导,学生往往只停留在诗句的 表面欣赏,没有几天很快就忘记了。学习这样的诗句,我常 常给学生寻找些轻柔的音乐,边吟诵边赏乐,或给诗句配上 变化多端的节奏,边打拍边诵读,尽情享受诗句的音韵美, 由此深入脑海。比如,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是以自然景物为 主题的,在“日积月累”中就出现了六句描写景物的诗句。

我想,这样的诗句放在这里,无非就是想让教师引领学生们 去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赞赏之情,领略大自然的美好情致。

假如不假思索地要求学生去寻找每句诗的出处,对诗句加以理解,那未免太增加孩子们的负担了。新课标中也指出,小 学阶段对古诗词的要求也只是识记,并不要求理解与赏析。

但是,如果不加以任何形式,只是扔给他们一个“背”字, 他们又有几分自愿呢?于是,在教学这几句诗时,我特意上 网搜寻了一些自然抒情的配乐,乐曲中还带上些大自然的流 水声,鸟鸣声,松涛声……这样一来,配着音乐记诵诗句, 再加上适当的节拍,就别有一番风味了。学生们不但记得快, 而且记得长久呢。

三、运用“积累” “日积月累”厚积而薄发,贵在运用,因此在教学中要 尽可能让学生所积累的内容有“用武之地”。

1.回归课本 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日积月累”,其中有一句鲁 迅先生的名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在教 学理解这句名言时,我很自然地引入所学课文《我的伯父鲁 迅先生》《有的人》,结合课文中的事例再度引入对名句的 理解,学生就对鲁迅先生的人格精神和人格魅力刻骨铭心了。

这样,不但记住了句子,又再次深入了对课文的理解,岂不 是两全其美之事? 2.回归生活 我们不能一味地为“积累”而“积累”,这样的积累只 会让人觉得“费力不讨好”。在积累了大量语言后,应该在 生活中学以致用。比如,在学习中,当学生们荒废学业,妄想偷懒时,可以启发他们回想“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 读书迟”“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在做人中,当 有学生因做错事害怕承认时,可以让全班同学和他一起共勉 “轻诺必寡信”“民无信不立”;
在写作中,更是要引导学 生将所积累的语言大胆运用到习作当中去。如,六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的习作主题是有关环保的,而本单元的“日积月累” 也正好是环保标语。教学作文时,我引导学生大胆地、有选 择地运用上这些标语,使得文章更有说服力,同时又让学生 真正领略到记诵的甜头。一些好词语积累到了,就更不能浪 费,比如,“妙笔生花”“别具一格”“引人入胜”,都可 以教会学生运用。其实,很多时候,不是学生们的肚子里没 有“墨水”,而是他们不知道怎么用,不敢用。我想,这就 需要我们去引导,去鼓励。当然,“用”不等于滥用,否则 就画蛇添足而得不偿失了,只要我们为师之人愿意潜心钻研, 我想是一定能铸就“点睛”之笔的!因此,我们不要总是抱 怨学生们的作文内容空洞,语言失色,而要反思自己在日常 积累教学中是否真正用过心。

总之,“日积月累”的创新教学不可缺,若想给它注入 新的生命力,还需用心雕琢,让它真正发挥“日积月累”之 功效。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wwW.DYlw.NeT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