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国际贸易中法律风险防范的必要性 国际贸易风险是指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商品贸易过程中,由于不 可预测的因素导致的风险变化,使得贸易结果可能与贸易期望的目标不能达成一 致,进而产生贸易损失的可能性。国际贸易中的法律风险则常常是由于合同条款 约定不明确,法律程序不确定以及法律法规修改等原因造成的,同时参与国际贸 易的双方属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当事人之间的法律意识不 同,也会产生潜在的法律风险,从而导致直接或间接的贸易损失。国际贸易中往 往存在大量的大额交易,交易企业投入巨大,一旦发生风险或事故,造成的损失 将不可估量,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企业破产,因此在国际贸易中做好风险防范工 作不仅有利于保护我国外贸行业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促进外贸企业的健康有序 发展。
3国际贸易中法律风险防范措施(一)开展交易对象资信调查以了解交易对象所在国的政治、法律、汇率等 信息 在国际贸易中,贸易主体众多,既有世界跨国公司,也有中小企业,还伴 有无主体骗子,表面上难以识别。许多业务一旦得到双方认可,第一步即告完成, 但一些设陷者,一般开始隐藏得比较深,在业务前不露破绽,而在业务进行中设 陷,且手法不断翻新、不断变化,严重干扰了国际贸易的正常秩序,应严密防范 和打击。因此在国际贸易中,选择诚信和信用较好的交易对象是风险防范的前提, 是贸易成功的关键所在。无论是买方或是卖方,作为想进入某国拓展市场的外国 商家,对新的合作伙伴、当地市场以及产品信息等方面必须掌握充分的相关信息, 对交易对象的资质和信用进行全面调查,包括对方的营业资格、合法经营资质、 信用等级等,如果进行大宗商品交易,还应当委托相关单位对对方的信誉状况和 不良记录进行查询,以提前做好防范对策 另外由于受到世界各个国家不同的政治局势的影响,使涉及贸易的双方不 可避免地存在政治风险,因此在开展国际贸易之前,了解交易对象所在国家的相 关政策和制度是保证在交易过程中不违反法律和政治的必备条件,同时还应当了 解相关国家的关税、贸易壁泉的设置、汇率变动等信息,才能保证其在国际贸易 中掌握政策主动权 (二)保管好国际贸易合同磋商过程中的文件 国际贸易往往涉及大宗货物的买卖,标的额巨大,因此必须通过规范的合 同文本将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确定下来,以防范合同内容不明确而产生的风险。
国际贸易合同的订立必须通过双方当事人严密的磋商、斡旋,同时由于地域差异, 许多国际贸易合同的磋商过程通过网络、传真等电子方式进行。合同磋商过程中 双方表达过的意见、提供过的信息等,可以作为解释之后达成的合同条款的参考, 甚至成为合同的一部分。另外,当事人双方之间就特定交易标的生效的内容,并 非仅限于双方共同签宇的那份合同书上所载的内容,而是包括双方就同一标的达 成的所有协议的总和。例如报价、形式发票等。对于一些复杂的交易,双方经常 对某些条款反复以函电形式交换意见,如果这种意见交换过程最终就某项事项达 成一致,则就形成了一个合同条款,该条款即使不被载于之后签订的合同书中, 也是双方合同的一部分,可以被赋予强制执行力。因此,应当妥善保存双方往来 函电,不管是信件、传真还是电子邮件,甚至是即时通讯记录。为了最大限度地 防范法律风险,除了保存往来函电外,还要保存发出文件的证据。更为有效的做法是,给每封发出函电都注明日期和事由,并在交往初期就要求对方在回复己方 的函电时都注明其所针对的己方函电的日期和事由,这样只要己方出示收到的对 方函电,就能证明自己发出过某件函电 (三)选择正确的贸易术语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是目前在国际上影响较大的与贸易术语有关的 贸易管理与规则之一。根据买卖双方承担的不同义务,现行有效的《2000年通则》 将13种贸易术语划分为C. D. E. F四组,每个术语都代表买卖双方在费用、风险、 交货等方面不同的责任承担。从F组、F组、C组至D组,其总的趋势是卖方的义 务负担和风险逐渐增加,而买方的义务负担和风险逐渐减少。我国外贸企业传统 上习惯选择使用两个贸易术语,即FOB和C丁F,这两个术语在相当长的一段时 间内是我国外贸企业的不二选择。但是,这两个术语在现代物流业较发达的背景 下却并非最佳选择,有时甚至是不当选择,会引发风险。这是因为这两种术语都 只适用于船运,而且只适用于非集装箱运输。现今国际贸易的运输方式已经从最 初的海洋运输发展到铁路运输、航空运输、河流运输、邮政运输、公路运输、管 道运输、大陆桥运输以及由各种运输方式组合的国际多式联运等各个方面。因此 我国外贸公司应当根据不同的国际贸易合同、不同的运输方式以及自己在业务中 扮演的角色,结合业务实际需要,选择有利于本方的贸易术语 (四)选择正确的付款方式 支付条款是国际贸易合同中的一个主要内容。不同的付款方式对于贸易双 方存在不同的风险和在经营中的不同的资金负担。正确选择支付方式能使进出口 双方在货款收付方面的风险得到控制,并在资金周转方面得到通融,从而促进交 易目的的实现。
目前在国际贸易中使用较为普遍的付款方式有直接汇款、信用证、托收等, 而与直接汇款配套使用的有银行保函、备用信用证等担保工具。对于较为复杂的 国际交易,通常会设置几个付款阶段,组合使用数种付款工具。然而实际合作中, 我国外贸企业比较喜欢使用信用证,甚至达到无论必要、适当与否,都一律使用 信用证的地步。因为多数企业深信信用证由于有银行信用介入,能较好地实现卖 方获得付款与买方获得合同要求的货物这两种对立需求之间的平衡。但信用证比 较适宜初次交易的企业之间。由于其操作比较复杂,费用较高,也容易出现争议 及质量纠纷,并非完全保障,对于相互之间比较了解、交易较为频繁的商业伙伴 之间,使用托收方式是相对更好的选择(五)做好合同履行中法律风险的防范工作 1.比对信用证与合同条款的一致性采取信用证作为付款方式的国际贸易 合同中,进口方有义务按照买卖合同的条款开立信用证,出口方则有权利拒绝接 受与买卖合同约定不一致的信用证。进口方经常会在信用证条款中加入一些合同 中并未规定的单据和条件,这些新增部分有的是合理的,有的则不合理,因此, 出口方接到信用证后一定要仔细比对,发现不一致或者增加的条款而又无法在自 己可控范围内予以满足时,一定要及时提出修改信用证 2.及时检验和发出通知。货物的检验程序和标准是国际贸易中不可或缺的 基本条款,当买卖双方达成贸易合作时,应当准确约定,有时,进口方仅仅抽取 一些样品进行检验,如果样品合格,卖方将会开始安排托运,事实上这个过程中 存在许多风险;如果只检验其中的部分样品,且在收到货物后才发现未检验的货 物存在缺陷,那么进口方又如何证明上述事实和主张权利呢因此进口方接到货物 后,一定要根据合同的规定及时检验,如无规定则要尽快检验,发现质量、数量 不符合约定要马上通知出口方。如果未能及时检验或通知,则可能丧失提出货物 不符并赔偿的权利。
3.进口生产线安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口生产线需要安装、调试、验收, 过程比较长,还涉及到双方配合,出现问题后责任常常难以界定,例如配套设施 的质量问题、实验室检测水平问题、工人技术水平问题等。并且双方由于语言沟 通障碍和文化隔阂,还会由于一些很小的分歧导致矛盾扩大,由于一方或双方处 理不够理性导致关系的破裂。因此应该对安装过程加倍重视,在安装过程中,每 一天的工作情况都要做成记录,由双方签宇确认,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邀请第 三方代表见证整个安装过程,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六)选择有利的争议解决方式、地点和机构 争议解决方式属于国际贸易合同的主要条款,应在合同中加以规定。具有 法定强制执行力的争议解决方式有法院诉讼和仲裁两种。在国际贸易业务中,由 于交易主体处于不同国家的法律体系下,一旦发生贸易纠纷,仲裁较诉讼而言成 本更低,效率更高,对交易各方也更公平,因此仲裁是解决争议的较为理想的手 段,国际贸易合同中应当明确约定仲裁条款。
双方在选择时应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例如,首先是时间成本,法院诉讼尤其是涉外诉讼,公证、送达等程序要求很严,又是多级审理,因此所用时间 一般会比仲裁长。其次从裁决质量来看,由于仲裁裁决实体上基本不受监督,仲 裁员也不受组织监督,因此仲裁裁决质量从合理合法角度而言并不比法院判决高, 有时甚至更低。再次是费用角度,一般情况下法院的诉讼费比仲裁机构的仲裁费 要低很多。最后从执行角度而言,一国法院判决一般不会在另一国家得到执行, 但仲裁裁决却可以。
因此针对我国外贸企业遇到的纠纷来说,如果对方在我国有资产,而我方 企业在对方国家无资产,则建议选择诉讼,除此之外,一般选择仲裁。如果选择 法院诉讼,合同中一般不必事先选定特定法院管辖,基本上是在纠纷发生后由原 告根据自身情况和有关法律规定选择具体法院。如果选择仲裁,则仲裁机构和仲 裁地点必须在合同中预先选择。
4结论 综上,笔者针对国际贸易中有关法律风险的防范提出建议:国际贸易风险 类型复杂化、多样化,尤其是各国的法律差异使得贸易风险因素增多,为了减少 从事贸易的风险,应当重视和关注国际贸易过程中的法律风险。总之,建议在确 定合作公司的合法和诚信之后,签订一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规范的合同文本,不 能只将采购订单作为安全依托。在国际贸易中加强各类型风险的防范对于保护外 贸企业,降低外贸损失,促进国际贸易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