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世纪以来,我国文艺心理学研究者们主要从以下 六个方面进行了探究:一是研究文艺家如何经过对现实生活 的观察、体验和分析,积累、提炼素材;在感知、记忆的基 础上进行创造性想象的过程;二是研究情感、抽象思维与想 象活动的关系;三是研究文艺家的兴趣、爱好、能力、性格、 气质等特点及其对创作的影响;四是研究人们在欣赏文艺作 品的过程中,怎样感受和理解作品,引起情感共鸣;五是研 究如何通过文艺作品、艺术活动去丰富和提高人们的精神生 活,鼓舞人们的意志和热情;六是研究如何培养青少年的文 艺兴趣和欣赏、创作能力,如何提高青少年的审美和创造美 的能力等等。一、当前幼儿艺术教育存在的主要误区 (一)家长认识上的误区 随着当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 断提高,为数众多的家长倾向于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各级各类 的艺术教育机构去接受教育,希望孩子从小受到艺术的熏陶, 增加艺术细胞。但是,他们往往忽略了孩子自己的意愿,也 不管孩子接不接受,便将其强制地送到兴趣班或特长班去接 受教育,而对孩子学习效果和教师教育的效果一律以“弹得 好不好,画的好不好、跳得好不好”或考过了多少级来衡量, 完全背离了艺术教育的宗旨。他们并不在乎孩子的艺术修养 和审美能力有无提高,使孩子的内心期望、兴趣爱好与现实 中家长的强迫相向而驰,甚至越走越远。由于当前不良社会 风气的影响,致使部分家长产生了较严重的功利化思想。他 们只是看到了明星效应,更有甚者是为了圆自己的“星梦”, 一味地把重担压在孩子身上,还美其名曰一切都是为了孩子, 而对孩子是否有这方面的发展潜力置之不顾。这样做只能是 适得其反,孩子对此产生了强烈的对抗情绪,其结果是可想 而知的。
二、以文艺心理学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素质教 育和新课改的各项要求,构建幼儿艺术教育的新体系 (一)将单纯的技能技巧性幼儿艺术教育转变成幼儿审 美心理结构的初步形成和充实性教育上来单纯的技能技巧 性教育把幼儿艺术教育的重点放在培养儿童的正确描述、制作和表演技巧上,完全忽视了幼儿个体对艺术精神的感悟和 自主表现,制约了儿童的审美潜能的发展,这与素质教育的 主张和当前课改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审美能力是审美活动 得以展开的立体方面的基础和能力,包括审美感知觉能力, 想象能力,领悟能力,具有先天性与遗传性但能力的发展成 熟却有赖于后天教育。审美感悟教育是文艺心理学的核心理 念之一,目的是让其能体验到审美对象传达的含义。它也是 引导幼儿感知、理解美的事物,发掘和培养幼儿审美创造潜 力的教育。我们在进行幼儿艺术教育时应努力做到: 1.让孩子们充分与大自然接触,了解大自然,通过观 摩形态各异的自然景物或自然现象,引导孩子感知事物颜色、 声音、位置、空间位置、运动轨迹等,这样做,不仅能促进 孩子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丰富孩子的校外生活、开拓视野, 还能让其逐渐形成对生命运动模式的感悟能力。
2.生活平淡枯燥,但平淡的生活则能孕育出生命与神 奇。生活中的千姿百态都是以形象化的状态呈现,孩子置身 于生活中,其触觉、味觉、视觉、听觉等感官无时无刻不在 与生活发生交流与碰撞,但这种交流是肤浅的、残缺的,习 以为常也就成了漠然和平淡。所以不经引导、点拨,在学生 的眼中难以发现神奇的形象,更谈不上化腐朽为神奇。我们 应该给生活注入新鲜与好奇,让幼儿充分感情其内涵与魅力, 体味原本平淡的生活竟然如此地有趣,令人着迷,在幼儿天 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使下,挖掘出形象的丰富与神奇,为幼儿步入艺术殿堂铺好第一块砖。
3.通过多种手段,引导孩子直觉感悟和把握社会中美 的事物的本质,提高发现美的能力。社会美是直接显现人的 本质力量的审美对象,而心灵美是社会美的具体体现。“美 者,人心之所乐进也。”说明对美的追求和审美需要是驱动 人格不断完善的内在动力。现代人本主义心理学通过实验证 明,对美的欣赏有助于唤起人的潜能,有助于人格的健康发 展。从古往今来的政治斗争到各个阶层的精神面貌,从叱咤 风云的英雄豪杰到日常生活中的贩夫走卒,其中的真善美与 假丑恶的激烈交锋,都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了读者的情感体验, 给幼儿以有益的心灵启迪和思想教育。
4.多欣赏与幼儿生活经验贴近的艺术作品,促进幼儿 想象力的发展。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 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 切。”同样,想象在幼儿的生活中,特别是在游戏和学习活 动中,更离不开想象。想象是在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 改造而创造新映象的过程。想象中产生的生动、具体的形象, 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比较顺利地掌握间接经 验。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培养、提高、促进幼儿的想象能力 的发展。
(二)将模仿教育转变为审美情感教育,突出审美情感的 陶冶 1.选择具有丰富情感类型且适合幼儿身心发展水平的作品供其欣赏,使幼儿在艺术欣赏中去感受和理解作品,丰 富和激发自己情感。幼儿期是情感教育的黄金期,帮助幼儿 形成初步的情绪调控能力是幼儿情感教育的目标之一,也是 幼儿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
2.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积累情绪、情感体验,学会 正确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是审美情感教育的基础;幼 儿的初步情绪调控能力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表现为幼 儿能对自己情绪中那部分对人对己可能产生不良影响的情 绪冲动加以适当调控,如孩子对任性、执拗、侵略性、攻击 性等偏颇情绪的适当调控;另一方面表现为幼儿能适当地调 节情绪,并常常鼓励自己保持高兴愉快的心境。概括来说, 就是既有控制,又有宣泄,把情绪调控在一个与年龄相称的 范围内,以促进情感的健康发展。
3.合理引导幼儿在创作表现活动中通过口头语言、角 色扮演、“涂鸦”等有效地表达情感。幼儿期是一个充满幻 想的年龄,幼儿的许多想法与现实都有很大的距离,但他们 可以借助简单的口头语言、角色扮演甚至是无意识地用“涂 鸦”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想、所感,这是幼儿表达自己对 周围事物的感受和内心意愿的最主要方式之一,孩子们都愿 意,这几乎是每一个儿童的天性。
(三)整合协调幼儿艺术教育内容,突出审美教育在幼儿 艺术教育体系中的整体建构 如何提高青少年的审美能力,是文艺心理学研究者们主要任务之一。当前,幼儿艺术教育一般以分科形式进行,音 乐、美术、文学艺术各自有独立的大纲,甚至,不同的教育 机构有着不同的教育理念,忽视了幼儿艺术教育的整体性和 各种艺术教育的内在联系。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表明幼儿艺术 教育不应该局限在艺术教育本身,应该走向综合化,艺术教 育不应该仅仅着眼于儿童某种艺术技能的培养,更重要的是 通过艺术教育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综合性艺术教育就是发 展音乐、美术、文学艺术中的共同审美要素,按同构的原理 加以整合,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获得美的熏陶。综合性艺术教 育培养的不是给予儿童简单的技艺知识,而是达到幼儿审美 心理结构的塑造。与此同时,我们应坚持从幼儿生活和兴趣 出发去整合艺术教育活动内容,在开展幼儿艺术教育的过程 中,要以幼儿的现实生活为背景,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 以幼儿熟悉的人、事、物为内容,注重生活与艺术教育的紧 密结合,让幼儿艺术教育内容回归于幼儿的生活。这样能够 使幼儿快乐地接受教育,使幼儿人格得到健康、自然、和谐 的发展,从而发掘幼儿的创造潜能和提高审美能力。
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艺术教育将 是公民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教育不仅为 学生提供了一个正确情感表达和创造冲动的出口,也为基础 教育的发展开创了生动活泼的新局面。但是,艺术教育的价 值取向不应再是艺术知识、技能的传递,而应注重幼儿对艺 术的感受和体验,培养其积极的情感和态度,满足其艺术表达的欲望和冲动,拓宽其艺术视野和审美空间,促进幼儿健 康、和谐地发展。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