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性教学模式下高中数学论文
主体性教学模式下高中数学论文 一、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 在开展主体性教学时,需要活跃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 透过合理的问题情境的创设来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在设置问 题时,应当注重相关的技巧.一方面,提问形式要更加多元 化,可以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为背景来进行设问,也可以 透过一些具体的教学活动来进行提问.这样的问题,才能激 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另一方面,问题的难易要适中,太难 或者太容易的问题都无法提高教学成效.教师可以尝试梯度 式问题的创设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的问题容易被学 生接受,随着问题难度的不断加大,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得 到培养.这样的问题情境,才能为主体性教学提供推动作用. 例如,在一次课堂上,我创设如下问题情境:问题1.已知一 个正比例函数图象过(1,3),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问题2. 已知一个反比例函数图象过(1,3),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
问题3.已知一个一次函数图象过(1,3),试求这个函数解 析式;问题4.已知一个二次函数图象过(1,3),试求这个函 数解析式.这一组问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各种不同形式的函 数的掌握程度.在问题1、2的对比下,通过问题3设置的已 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的矛盾,引发学生思维的冲突.学生会立 刻产生质疑,这些问题能够做吗,学生在积极的探索实践中 深化对于各种不同形式的函数的理解与认知,对于这些容易 混淆的函数也能掌握.合理的问题情境的创设,不仅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这也 是主体性教学的一种体现. 二、凸显学生的
学习自主性 在主体性教学中凸显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非常重要,这 也是对于学生知识
应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要转变自己 的教学观念,将传统的知识讲授逐渐过渡为学生自主的知识 获取,这才是主体性教学应当有的教学形式.教师应该创设 一些新颖的教学环节,可以让学生自己组织一些实践
活动来 展开对于课堂知识的应用;也可以让
学生自己进行题目的编 写,进而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教师要在教学中给学生 创设更多凸显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环节,这样才能让主体 性教学发挥其教学优越性.例如,在一次课堂上,我让学生 自己添加合适的条件,编写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的问 题.在编题的过程中,我有意地引导学生自觉地将函数的奇 偶性、单调性、对称性、数学符号的复习、理解,数学语言 的使用等知识和技能自然融入其中.学生对自己编题这种学 习方式感到很好奇,他们对自己编的题能否解出来也非常感 兴趣,学生也很关注别人编的题自己是否都会解,他们参与 的积极性非常高.这是一种非常灵活的教学模式,透过这种 趣味化的学习实践,学生感受到函数的应用,在编题时也能 够意识到很多自己过往的思维中存在的偏差.整个教学过程, 学生的自主性不仅得到凸显,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的领会也 更加深入.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主体性教学中,教师同样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其中很 重要的一点便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主体性教学绝不是针 对某一部分学生,其教学主体是面向班上所有学生.不同的 学生鉴于自己的思维能力以及知识掌握程度的不同,学生对 于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也会有所差异.教师要意识到学生间的 这种不同,在教学中要照顾到不同层面的学生,让每一个学 生都能够有所收获.一方面,教师可以采取分层教学法,对 于不同的学生,可以创设不同的学习任务与教学目标.另一 方面,对于学生的各种错误或者是问题,教师要有耐心,尤 其是对于那些基础能力一般的学生要加强指导.这样才能让 主体性教学收获应有的教学成效.例如,在一次课堂上,我 给学生创设了如下问题:已知一个二次函数图象过(1,3), 请你添加合适的条件,能求出满足条件的函数解析式.一个 学生添加的条件是:对称轴是x=1,顶点是(1,2),求这个函 数解析式.我没有立即否定学生的答案,而是诱导学生从最 基本的定义出发,寻找错误所在―――“图象过(1,3),顶 点是(1,2)”.在我的启发下,这个学生将问题纠正为:已 知一个二次函数图象过(1,3),对称轴是x=2,顶点是(2, 2).显然学生修改后还存在问题,我进一步给予其有针对性 的引导与点拨,慢慢的,学生终于找到了正确的添加条件, 对于这部分知识的领会更加深刻.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 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且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辅导,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想凸显 学生的教学主体性,教师需要采取正确的教学模式.在教学 中,教师要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来活跃学生的思维,还要给 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同时,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教 师要进行差异化指导,这样才能凸显主体性教学,提升学生 的数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