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旨在探讨基础医学课程开放性实验的实施过程。
关键词:基础医学开放性实验探索实施过程 中图分类号:R3;
G642文献标识码:A 实验室开放是我国高校实验室建设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培养创新 型、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要,更是各级试点型、示范型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所必须 遵循的基本要求。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环节,作为医学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 组成部分,其实验室的有效开放和课程的合理设计,不仅可以推进理论知识与临 床实践的有效融合,而且可以进一步增强医学生对专业的认可度,稳定其专业思 想;
同时在培养医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精神以及科学研究能力等方面具有 重要作用。学院于2015年开设基础医学开放性实验课程,旨在对开放式实验项目 的设置、实验项目的教学模式、实验室管理及存在的具体问题等进行探讨。
1基础医学课程开放性实验的重要性 护理本科专业是学院的重点建设专业之一,2016年被确立为浙江省 “十三五”特色专业。其目的是培养具备护理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 具有护理操作临床技能、健康教育、社区护理等方向的实用型专业人才。实验教 学作为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思 维、以及科研能力,激发其科学探索精神[1]。在护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基础 医学课程占据较大的比例,包括了组织学与胚胎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 学、免疫学、生物化学等多门相关课程。由于护理学专业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 践性,因此,通过基础医学课程开放性实验的建设与应用,可以为学生建立更多 的实习实践锻炼机会,提供能力训练平台,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 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将来走上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现状分析原有的基础医学实验课程完全按照教学目标进行开设,学生实验只是 在教师的指导下被动进行,机械的操作,学生自主选择、课后开放兴趣性实验的 机会很少。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缩减了护理专业的基础医学课时,使 得实验课时的减少更加明显,学生实验的时间、独立动手的机会大大减少;
同时 护理专业的第一、第二、第三学期因未接触临床,对基础医学知识的综合运用不 够,到第四学期、第五学期开始学习临床课程时,对基础医学的知识已开始遗忘, 不能很好地理解护理操作中的注意点。
以前,实验室的管理模式为系和实验室共同管理,开放模式是以实验 课教学为主要形式的封闭式模式,而此模式的最大弊端就是在人才培养方面缺少 整体性规划以及统筹性安排,实验教学完全依赖相关专业课程教学,满足的是所 谓专才的教育培养模式,因此不利于应用型、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2]。同时 该教育教学模式导致的是基础医学实验基本上都是演示性、验证性实验,综合性 实验较少。教学过程中,学生只能按照示范性操作或实验指导材料中所规定的步 骤逐一实施。从而导致学生被动地观看,简单模仿教师所演示的操作内容,逐渐 失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严重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 创新能力[3]。
随着医学的飞速发展以及对护理人员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要求不断 提高,迫切需要医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更加系统化、全面化。因此,护理人员的培 养急需采取“通才”的教育培养模式。而开放实验室就为通才的教育培养模式提供 了方便。同时,学院为配合专业建设,对基础医学实验室的建设也投入了大量的 资金,每个实验室装设了多媒体教学设备,按照课程不同,购置了相应的数量充 足的实验教学用具以及实验教学仪器、设备,有效地实现了实验教学资源多样化。
而这些条件为开放性实验的开设具备了硬性条件。
3实施过程 3.1开放的时间 开放实验室必须避开常规实验开课的时间,而采取了预约开放、定时 开放和全天开放相结合的开放形式。
3.2开设的实验项目 实验项目的开设遵循以下四个原则:第一,实用性原则:即选择临床上常见的护理问题或重要的脏器或常用的动物模型。第二,综合性原则:综合组 织学、生理学、药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等各学科的实验内容,重视学科间的融合与 交叉,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内容。第三,自主性原则: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动 手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第四,可行性原则:各项实验所涉及的实验材料、 干预措施的可逆性好,单项实验的时间跨度小[4]。对于低年级学生采用引导式 教学原则,由教师辅导完成实验过程;
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采用互助式教学原则,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定学习的主要内容,并在任课老师的协助下完成学 习内容,同时也可采用学生自主式教学原则,由学生个人或团队的形式完成实验 项目设计及实验的实施,教师只需进行解答。
比如开放使用的三维虚拟人体解剖系统及解剖学数字标本教学与考 试系统,学生可以自行对照教材进行操作与学习,教师不需要进行过多的指导。
根据以上原则,新开设了肌肉注射的部位、解剖结构与经过的层次;
全身浅静脉 的选择与注射时经过的层次;
小鼠急性肝损伤后的HE染色观察及肝功能指标检 测;
免疫组化检测肝损伤相关蛋白;
实验急性肺栓塞的解剖观察等实验项目。从 而减少了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实验,部分实验项目改为探索性、研 究性实验教学。
4实验室管理 通过开放实验室,大大提高了实验室的利用率,有效地实现了实验室 资源共享,最大程度发挥了实验室效益,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自主、灵活、开放、 轻松的学习与实践环境,确保了学生在实验室的使用时间上与学习内容上具有更 多的灵活性与自主性[5]。
4.1建立规章制度 实验室全方位开放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最大的弊端就是给管理带来挑 战。从人才培养角度出发,如何克服弊端以发挥最大的效益,这就需要根据不同 实验室的用途和实验条件等,建立与之相匹配的实验室值班、实验设备报废、学 生进出时间的安排、实验室登记等相关管理规章制度,以确保实验室的顺利开放。
同时,根据预排的实验课程开设情况,实验室可以采取提前公布的形式,告知学 生所开放的实验项目、实验室开放时间、配备的实验指导老师以及对学生所修课 程及相应知识的要求,并明确告知学生在课前需要了解的实验方案、查阅与本实 验有关的文献资料,同时预先对实验过程及操作详细了解,提前登记预约,经实 验室管理人员批准后,方可进入并使用实验室。4.2实验设备与仪器的管理 实验室设备与仪器能否正常运行,取决于实验室日常的维护保养工作。
因此实验室技术人员需要比以往投入更多的精力,建立完整的实验室仪器使用与 维修登记制度。对于操作不当容易人为破坏的仪器必须详细讲解使用规程,而像 人体解剖学的大体标本损坏后难以修复的,有时老师必须现场指导。对于操作行 为不好的学生采取批评、教育甚至取消实验的机会。
4.3实验指导的管理 基础医学实验室开放后,对实验指导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导教 师必须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同时需要有耐心、细心。由于开放性 实验的工作量计算方法与传统教学的计算方法有很大差别,可能会导致教师不愿 意带教或敷衍了事,因此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奉献精神,才能满足学生渴求知识 的欲望,使学生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5不足之处与对策 尽管基础医学课程开放性实验的开设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不 少不足之处,如开放性实验的开设增加了试剂、低值消耗品的使用量,仪器设备 的损耗明显增多;
有些学生只是好奇于新实验项目的实践,并未真心投入;
部分 教师投入的时间不够、热情不高。面对种种不利因素,学院需要统一思想,加大 投入,制订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如将开放性实验课程的教学记入到教师的日常 教学工作量中;
对学生开展开放性实验的课程并入到通识教育课之中,给予承认 学分;
或者统计入创新创业学分,承认他们的积极付出。当然对于师生来说应当 作为一次提高实验操作技能的机会,一次深化理论教学的机会,一次相互交流学 习的机会。
总之,随着护理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以病人为中心、人性化以及舒适 护理的开展等对护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学专业学生不仅需要扎实的理 论,同时需要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更需要有创新精神及团队精神,而开放性实验 室的建设与实施将为之提供了有效平台。开放性实验室可以在方便学生的各时间 段全方位开放,护生可以在宽松与自由的环境中自主学习,更好地发挥了实践教 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实验室逐渐完成由原先的封闭式管理向开放 式的管理转变。并且,开放性实验的建设是高校深化实验实践教学改革,科学合理设计实验课程以及培养专业化实验实践教学队伍的必然趋势。因此,基础医学 课程开放性实验的开设,可有效地打破以往以老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教育教 学方式,通过有目的地开展开放性实验,不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对于 提高护理学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习主动性与学习兴趣以及促进学生学习科学 知识与印证科学观点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郁迪等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