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书信 > 倡议书 > 【《外国小说欣赏》探究教学案例与分析】探究式教学案例

【《外国小说欣赏》探究教学案例与分析】探究式教学案例

来源:倡议书 时间:2019-10-20 07:59:52 点击:

《外国小说欣赏》探究教学案例与分析

《外国小说欣赏》探究教学案例与分析 探究活动,是为了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有新的发现, 并且是自主发现的,也是为了进一步激发学习的热情,加深 对知识的理解。在组织《外国小说欣赏》的探究教学活动中, 发现在探究主体的兴趣激发、探究目标的设定、探究内容的 选择等方面存在的一些现象值得关注,本文分“探究准备” “探究行动”“探究评价”三个部分搜集教学实例,分析存 在的问题,以期引起教学实施者们的重视。

一、探究准备 1、探究目标设定应该可以“面”广、“点”多吗? 【案例描述】 在组织《沙之书》的教学时,在学生初读之后—— 师:通过刚才的阅读,请同学们来说说“沙之书”是 怎样一本书? 生1:这本书有异乎寻常的重量。

生2:书的页码的排列无序,而且是无穷无尽的。生3:里面的字都不认识。

生4:封面和手之间总是有好几页,仿佛是从书里冒出 来的。

生5:插画没有一张重复。

…… 生6:起初占有它时有种幸福感。

生7:担心它并不真正无限。

生8:我领悟到那本书是个可怕的怪物。

生9:我觉得它是一切烦恼的根源,是一件诋毁和败坏 现实的下流东西。

【诊断分析】2、探究问题的设计应该循序渐进吗? 【案例描述】 在很多场合发现,一旦老师发出“接下来小组讨论” 的指令,学生很快就开口“讨论”起来了,而且场面很热烈, 每个人都能说会道的样子。有老师在上《牲畜林》第一课时 时,布置了这样一个探究问题:这篇小说中“延迟”手法的 作用是什么?我的天哪,学生都还沉浸在朱阿那份滑稽的打 扮装束上,还沉浸在朱阿的射击被一次又一次打断的遗憾中, 老师就抛出了这么个“大家伙”。更令人惊叹的是,学生们 很快进入角色,充当起了“评论家”的角色。不禁让人疑惑 教学的真实性,学习热情的真实性、有效性。

【诊断分析】 探究活动设计时要考虑循序渐进的原则。因为学生的 认知是需要时间的,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突然人为地 拔高教学,在某个知识的识记上学生可以接受,但学习能力、 理解能力的提升不是速成的,它需要慢慢来。

3、探究兴趣应该优先考虑吗?【案例描述】 我惊奇地发现,通过一段时间的外国小说教学,学生 的欣赏意识、兴趣和能力已悄悄地发生了变化。以前他们基 本上感兴趣的是小说的情节内容,现在已经能从小说的表现 技法上有所思考了。

面对欣赏能力这么强的学生,我不能视而不见,于是 这篇原本被我放弃的课文重新进入我的教学课堂,设计这堂 课时就一个主题:请找出你最喜欢的或最打动你的场景描写 的语段加以点评,小组分享,优秀的推荐到班上交流分享。

许多同学的阅读能力、水平和才华,在这堂课上得到了充分 的发挥。这一堂课,我没有发言的机会,这堂课被学生“抢 占”了,但我自己也收获了教材上、参考资料上看不到的许 多许多情趣、理念。

【诊断分析】 一项工作完成效率的高低或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 取决于当事人对这项工作的投入程度。教育,有很多时候缺 少的正是这样一种对受教育对象的兴趣的呵护。从这样的角度看,这个学生的探究活动已不仅仅是一次简单意义上的学 习,至少它已经浸染上了一种钻研的精神。所以在组织探究 活动时,个人认为,学生的探究兴趣应该保护和优先考虑。

二、探究行动 1、探究主体必须有亲身体验吗? 【案例描述】 [案例1] 笔者在上《礼拜二午睡时刻》一文时,以三 个问题的连问切入。第一个问题:一个失去独子的母亲,按 常理推断,她的反应是怎样的。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悲痛的, 伤心欲绝的。第二个问题我追问:小偷儿子行窃时被人打死 了,他的母亲应该会有什么反应。学生又是齐声答道:感到 羞耻,难做人,不好意思面对世人。第三个问题:文中的“小 偷”母亲又是如何反应的,你觉得她的这些行为举止正常 吗?学生很快从文中找出了相应的信息,得出母亲的这些行 为是反常行为。

[案例2] 在组织学生欣赏《山羊兹拉特》第15-24段的 “情感的处理”方式时,为了表现情感的克制的张力,曾设 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如果你是山羊兹拉特,这声“咩”叫中, 你想要表达什么内容?其中有个学生是这样回答的:第一处“咩”,兹拉特想说的是“幸亏我们找到了这一草垛”;第 二“咩”,兹拉特想来说的是“是啊,真要感谢这个草垛, 希望这雪早点停了”;第三处“咩”,兹拉特想要说的是“阿 隆别担心,方法总比困难多,我们会挺过这一关的”;第四 处“咩——咩——”,兹拉特想要表达的是“你懂的,你懂 的”;最后一处“咩”,兹拉特是说“是呀”。这个学生的 对“咩”字内涵的理解基本上是到位的,既考虑到了上下文 的内容,又考虑到了羊与人的亲密关系。我的肯定评价刚结 束,有一学生马上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兹拉特不会这 么说的。我觉得前面所有的‘咩’都可将它处理成‘能和主 人在一起我什么都不怕’,最后两声咩叫可以将它处理成‘我 说了这么多,你怎么还不懂我的心呢。’”。我问为什么这 么处理,这学生说:“阿隆和兹拉特相处那么久了,彼此要 表达什么,一句简短的话,一个简单的眼神就足够了,我和 我家小狗就是这样的。” 再多的艺术分析在现实面前都是苍白的,学生的一段 平凡真实的生活经历就可以驳倒再怎么华美虚构的文学艺 术堡垒。

【诊断分析】新课程提倡向现实生活的回归,强调课程教学与生活 的联系,但我们不能因此作肤浅的探究理解。强调联系学生 的已有的生活经验,并不等于学生要亲历、实践一切事情, 并不等于对任何教学文本的理解都要联系现实生活,要视具 体情况而定,小说教学应该充分尊重和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 经验,但不可模式化,机械地以生活体验、生活经验代替文 本解读。

2、探究内容可以不加选择吗? 【案例描述】 笔者备课时发现网上有一份关于《礼拜二午睡时刻》 的点评文章,内容非常仔细,涉及面也很广,从文本内容理 解、表现技法欣赏、表达情感的提示上,甚至从标点符号上, 对原文作了不下于七十处的评析,其中多以问题、疑惑的形 式呈现的。于是我将它打印出来交给学生,让他们以此为学 习内容,自行解决《礼拜二午睡时刻》自读活动。原本想一 节课就将这篇自读课文解决掉的,结果给了学生三节课的时 间还没将评点中的提出的问题解决好,而且学生又提出了好 多新问题。

【诊断分析】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些是很简单的, 没有探究的必要;有些是来自学生真实阅读活动中的内容理 解上的问题,但没有探究的价值。要将这些问题全部列为探 究内容,在教学时间上是不可行的。选择探究内容时应该选 最有意义、最能加深理解文本内容的问题,让他们进行重点 探究。在学习《外国小说欣赏》这本教材时,老师是应该鼓 励学生质疑、发现,但老师更应该对学生的疑惑进行整理, 精心设计探究的过程,选择科学的探究方法。这样,一堂课 的探究活动才不会迷失方向和目标,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探究反馈 1、探究不出结果说明行动失败吗? 【案例描述】 【诊断分析】 学生探究的结果显示,他们并不十分认可“丹柯”这 一标题,老师想要学生认可原标题的艺术性的希望破灭了,从探究目标与最后的实现之间的关系看,这次探究是失败的, 但又是成功的。因为虽然探究结果出乎老师的意料,最终没 有按照老师预设的方向进行,但学生通过自拟题目这一活动 不仅拟出了一个个精彩绝伦的标题,而且将小说的主题理解、 主要情节的回顾、人物形象的概括再次作了梳理,更值得一 提的是这一梳理不是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的,是老师的“无 心插柳柳成荫”之举。课堂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这样的 课堂才是有生命力的课堂。

2、探究成果只能是学生的言语展示吗? 【案例描述】 (1)作为“小偷”的母亲,她有哪些“反常”之处呢? (2)作为神职人员,神父有哪些“反常”行为、神情 呢?他对母女俩的情感态度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 些变化? 【诊断分析】《课程标准》中关于小说的教学是这样建议的:应重 视作品阅读欣赏的实践活动,不必系统讲授鉴赏理论和文学 史知识;提供必需的作家作品资料,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 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或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丰富对 作品的理解;组织小说阅读欣赏的报告会,交流阅读欣赏的 心得。此外,可结合观摩根据小说改编的戏剧影视作品,帮 助对小说的感悟和理解;鼓励学生组织文学社团,创办文学 刊物,积极向校内外投稿。

也就是说,课堂上学生的言语展示只不过是学习小说 的其中很少一部分之后的展示。为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 的各项能力,应该着力于探究、选择科学的展示成果的方式, 以达到教学效益最大化。

贾玉燕,教师,现居浙江金华。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