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书信 > 倡议书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课程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定位与特色课程体系的建设方法]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课程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定位与特色课程体系的建设方法]

来源:倡议书 时间:2019-10-07 07:50:43 点击: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定位与特色课程体系的建设方法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定位与特色课程体系的建设方法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2012年教育部新设立的本 科专业,文章从专业发展定位和社会人才需求两方面解读专 业发展基本要求,结合南京邮电大学自身特色,从信息科学 与地理学、规划学的结合点出发,指出以信息科学应用为特 色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原则,进而从专 业基础知识、特色知识两个模块,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两个 层面架构专业课程体系初步框架,为相关院校该专业发展提 供借鉴。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52909(2015)02002805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1998年教育部根据社 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学科发展的形势而设立的专业,发展至 今,出现专业定位模糊,广度大深度小,就业竞争力受限等 诸多尴尬问题[1]。2012年,教育部第四次修订《普通高等 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下简称《目录》),原资源环境与城 乡规划管理专业被拆分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自然地理与 资源环境两个专业。2013年,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招收 第一届本科生。该专业教育在国内刚刚起步,探索人才培养 方法还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南京邮电大学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除同样面临 新专业设置之初的机遇与挑战外,还有其独特的发展背景。

2013年10月,经江苏省政府研究并报教育部批准,南京邮电大学、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实行合并办学,组建新的南京 邮电大学。在此之前,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南京 人口管理干部学院特色专业之一,2002年开始招生,已有11 年的办学历史,并已形成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合理,涵盖地 理学、规划学、人口学等专业方向的教学科研团队。2013年, 根据《目录》(2012版)要求,该专业开始 转型,招收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专业第一届本科生。合校前后,专业所依托的院校学科 基础全然不同,依据新南邮的学科特色构建专业培养体系成 为专业发展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

文章从教育部的专业导向、人才市场需求两方面梳理人 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基础定位。结合南京邮电大学自身特 色,以大数据时代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应用要求为导向,寻求 信息科学与地理学、规划学的结合点,并据此提出以信息科 学应用为特色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原 则与核心框架。

一、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定位基本要求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基础定位应重点考虑两方面 要素:一是教育部设置该专业的目标与要求,二是社会对专 业人才的需求。

(一)专业设置导向 地理学和城乡规划专业是我国城乡规划人才培养的两 大主要来源[2]。前者以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传统地理强校为代表,主攻宏观层面规划, 擅长理论探索、机理剖析与经济社会综合分析;
后者以清华 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等建筑学老八校建筑老八校指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最早开设建筑学、城市规划相关专业 的八所高校,包括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 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建筑大学(已并入重庆大学)、哈 尔滨建筑大学(已并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和西安建筑科技大 学。

为代表,主攻微观层面规划,擅长空间设计与形体表达。

两者各具特色,各有专攻。

1998版《目录》中涉及城乡规划的专业有地理科学类下 属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和土建类下属的“城市规 划”。这一专业设置与上述两大源头相对应。2012年《目录》 调整,城乡规划相关专业仍为两个,一是地理科学类下属的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二是建筑类下属的“城乡规划”。

与1998版《目录》相比,保留了地理、建筑两个学科门类下 的城乡规划相关专业设置,但将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专业拆分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两专 业。结合2012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介绍》(见表1) 不难发现,教育部认可并引导地理学、建筑学下两规划专业 各自特色发展。地理学下属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应 区别于工学下属的城乡规划专业,做到强化主线,收缩口径, 夯实基础,对口应用——立足宏观、中观区域层面,以地理学理论为基础,强化综合分析能力培养。(二)人才应用需 求 教育部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设置的发展导向是 否适应市场对规划类人才的需求,是专业定位必须要论证的 第二重标准。

二、信息科学与地理学、规划学学科融合的理论与实 践基础 (一)地理信息系统的规划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科学是地理学中的重要分支,作为空间科 学与信息科学的重要结合点,技术发展与应用已较为成熟。

与CAD等绘图软件相比,GIS(地理信息系统)工具的特点与 优势在于空间数据的组织、管理与分析,能够有效管理和处 理海量数据,关联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某种程度上可认为 是绘图软件与统计分析软件的集成。

(二)大数据时代海量空间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与发展成熟但应用不足的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方法相比, 大数据时代空间数据获取与应用则呈现出海量数据、先进技 术与跨学科创新思维三大特征《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 与思维的大变革》中指出,数据本身、技能与思维是大数据 价值链的三个构成。

随着信息网络的迅速发展,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阿 里、京东、亚马逊等电子商务公司与腾讯等网络服务运营商 掌握海量用户数据。随着智慧城市理论的兴起与“物联网”的建设,行政管理机构也将成为大数据的掌控者。海量数据 如何提升城乡规划的科学性与适用性,大数据如何为规划所 用,相关研究也陆续展开。

国内外有学者通过挖掘网络数据、居民行为数据,对居 民时空行为、城市空间与城市等级体系进行研究[4]。如以 百度指数为依据对比分析城市间联系强度[5],通过微博数 据挖掘分析网络社会空间特征[6]等。空间数据的采集与分 析已从利用单一GIS 软件向多种信息设备相结合的阶段转变 [4]。

针对智慧城市的建设热潮,国内有学者积极开展现行规 划体系的“智慧”响应探索,提出在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城 镇总体规划及详细规划三大层次的规划建设中应用智慧城 市数据信息、融入智慧城市建设理念的思路与要点[7]。如 城镇体系规划层次借由新信息技术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充 分挖掘区域内各城市优势发展的方向与重点,城市总体规划 层次应考虑采取合适的路网形式,合理规划智慧交通基础设 施等。

三、以信息科学应用为特色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 业课程体系构建 (一)基本原则 南京邮电大学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发展,应在满 足专业基础定位要求的同时,结合院校优势学科——信息科 学、地理学、规划学三者的交叉领域,以地理学、规划学为基础,以信息科学应用为特色。其课程体系构建应遵循夯实 地理学基础、围绕规划应用主线、突出空间信息挖掘与分析 能力培养的原则。

1.夯实地理学基础 地理学基础理论、方法与分析能力的培养是人文地理与 城乡规划专业区别于工学下属城乡规划专业的核心内容,体 现专业定位的基本要求。通过基础必修课程学习,了解地理 学基础理论框架与范畴、边界与特色,掌握学科基本概念、 理论与方法,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根基。课程设置中,自然地 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等地理学基础课程必不可少。

2.突出空间信息挖掘与分析特色 大数据时代,应强化网络数据挖掘与信息设备数据采集、 大数据分析等理论方法的学习与能力培养。为此,应以数学、 计算机、网络等知识系统强化为基础,通过设置地理信息系 统、数据库技术与应用、数理统计应用等与地理、空间规划 相关的信息技术类课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数据获取与分析能 力。

3.围绕规划应用主线 无论是地理学基础分析能力的培养还是空间数据获取 与分析能力的训练,最终应落实到进行空间分析、指导空间 规划上来。城乡规划应用是专业教育知识体系构建的主线, 相关课程设置与能力培养都应围绕这一主线展开。因此,城 乡规划基础知识的全面系统掌握对于夯实专业的基础定位至关重要。为使学生对城乡规划领域基本概念、理论、研究 方法等有相对全面系统的认识,城市规划原理、城乡规划学 导论等应作为专业基础课程设置。

(二)课程体系框架设计 以上述原则为依据,结合南京邮电大学学科设置特色与 要求,初步设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核心课程体系。该 体系包含专业基本知识、专业特色知识两大模块,从通识教 育、专业教育两个层面设置课程(见图2)。其中,专业基 本知识模块强化地理学、规划学基础理论与方法的学习,专 业特色知识模块突出空间信息获取与分析特色技术应用能 力的培养。

通识教育层面,设置高等数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 据库技术与应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除高等数学外, 其他课程均为学校特色公共基础课程。此类课程为培养空间 数据获取与分析能力奠定了扎实的数理基础。

专业教育层面,将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 学、城市规划原理、城乡规划学导论、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等 全面系统介绍学科基础理论、概念、方法的课程设置为专业 基础课程,将城市地理学、计量地理学、人口地理学、城市 总体规划、村镇规划、网络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 等深入介绍分支学科发展及强化实践应用的课程设定为专 业课程。

这一课程体系仅就专业核心课程进行设定。在核心课程之外,可根据需求选择性设置地图学、城市经济学、城市社 会学、社会调研方法等辅助课程,有助于学生全面系统掌握 专业分析研究方法。具体课程体系建设中,还需针对课程设 置顺序、各学期学时与学分安排、实践教学环节设计、教学 大纲编写等深入研究。

四、结语 目前在人文地理、城乡规划的研究与实践领域,空间信 息采集、挖掘与分析技术应用相对粗浅,存在领域狭小,工 具单一,深度不足等问题。但随着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方 式的变革与智慧城市建设的深化,基于大数据应用的空间分 析思维与技术必将在规划领域发挥重要作用。面向应用的人 才培养,应考虑增加信息类课程的设置以迎接大数据时代海 量数据分析应用的挑战,而信息技术类专业,应针对不同领 域的需求,增补相应领域的基础知识课程。如面向智慧城市 建设应用的信息技术类专业人才,应对规划原理、规划基本 分析方法等城乡规划领域基础知识有所了解。

上述背景下,文章结合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发展 定位和信息技术的学科优势,提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为后续学校本专业培养方案设置拟定思路,并为其他院校该 专业发展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陈郁青.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教育体系构建新 路径[J].闽江学院学报,2014(1):103-107.[2]陈昆仑,李 丹,王 旭. 学科调整背景下人文地理 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机遇与发展[J].高等建筑教育,2013,22 (6):22-25. [3]宋小冬,钮心毅.城市规划中GIS应用历程与趋势— —中美差异及展望[J].城市规划,2010(10):23-29. [4]秦 萧,等. 大数据时代城市时空间行为研究方法[J]. 地理科学进展,2013(9):1352-1361. [5]熊丽芳,等. 基于百度指数的长三角核心区城市网 络特征研究[J].经济地理,2013(7):67-73. [6]甄 峰,王 波,陈映雪. 基于网络社会空间的中国 城市网络特征——以新浪微博为例[J].地理学报,2012 (8):1031-1043. [7]孙中亚,甄 峰.智慧城市研究与规划实践述评[J]. 规划师,2013(2):32-36. [8]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大数据 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盛杨燕,周涛译.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