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故事大全精选1:烟王褚时健75岁时再创业 十年磨一剑变身橙王 他亲手造就了“烟草帝国” 在经济社会大发展的当代中国,事业有成的企业家比比皆是,但像褚 时健这样大起大落、耄耋之年东山再起,极具传奇色彩而又颇具启迪意义乃至教 育意义的企业家,恐怕很难找出第二人。
1949年,他义无反顾地参加革命,却在1957年因秉持公道、不愿整人 而被打入另册,从此开始了他长达20年的黑暗岁月。1979年,刚刚摘掉右派帽子 的褚时健被委派到濒临破产的玉溪卷烟厂。尽管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岁,但这 个早年扛过枪、当过行署人事科长,后来又犯过“政治错误”并因之吃尽人生苦头 的褚时健,却在经营管理破败、落后的作坊式烟厂时,从烟田到车间进行了一场 具有革命性意义的企业再造。
终于以苦战奋斗加创新开拓,把农民的烟田变成烟厂的“第一车间”, 千方百计做优做强卷烟质量和品牌,率领企业发展壮大,迅猛飙升,造就了享誉 全国的经济奇迹,自己也在1986年同时兼任了玉溪烟草公司经理、地区烟草专卖 局局长等职。
在褚时健的率领下,红塔烟草集团和产品异军突起,称雄全国,并带 动了云南烟草的崛起。不但建成了亚洲第一、世界第五的烟草帝国,而且有力地 带动了企业职工和当地农民脱贫致富。
在他效力于红塔的18年中,企业固定资产从几千万元发展到70亿元, 年创利税近200亿元,为国创税近1000亿元,加上红塔山的品牌价值400多亿,他 为国家的贡献超过1400亿元,为国民经济和地方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成为众 皆知晓的“烟草大王”,全国最红的国企领导人之一,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全国 “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企业家、全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等称誉。褚时健发展国有企业、创造经营奇迹的经验到处传颂,他的话甚至被 形容为“圣旨”,他本人俨然成了行业“教父”。某卷烟厂请到他去“传经送宝”,红 地毯一直铺到厂外很远。他点石成金,得到他的批条就等于发财。各路烟商、官 员和干部子弟八仙过海、各显所能,演绎出种种生动的故事。
当年的“褚案”曾是典型现象 但是这个神话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嘎然而止。他从至高的权力宝座 上重重地跌落下来,被指控犯贪污罪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成了有可能把牢底 坐穿的囚犯。
当年,这个案子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的争议。据当时新华社的报道, 对法办褚时健,“有些人感情上接受不了。不少人认为,褚时健……功劳太大了, 过与功相比,算不了什么”。“有些人思想上有顾虑:查办褚时健,会不会把企业 查垮了,影响云南的经济发展、财政收入”并由此引爆了一个全国广泛关注的“59 岁现象”,即许多主政的官员或国有企业主要领导者退休前普遍心理失衡,大多 想捞取些个人利益以为“补偿”,否则权力会“过期作废”,从而沦为罪犯的现象。
大凡国家制度健全的企业经理人,几乎都能获得与他们创造价值相符 的高额收入;当代中国在经历大力度的改革改制后,各类企业管理者们也大多获 得了与他们的付出相当的高额收益。可“生不逢时”的褚时健在红塔奋战18年的收 入加奖金总共不过80万人民币,相当于每创造17万元的价值才获得一元钱的个人 收益。种种心理的失衡加上不受约束的权力,终于使他在不适当的时候拿了不适 当的钱,造成了那个不成熟的时代企业家付出和收入相背离进而导致犯罪的一种 特殊的现象。
南方人物周刊曾在有关褚时健的专访中提到一个历史上难以思议的 情景:当年在参加毛泽东的追悼会时,褚时健竟突然失控地发起笑来,妻子马静 芬火急制止以至将他的胳膊掐出血来。后来,褚时健在回应笑的原因时坦承:我 当时想,他妈的,一切该结束了! 如果说他这可能导致弥天大祸的疯狂发笑,体现了他超乎常人的勇气、 胆略和对于苦难年代的深刻反思和勇敢扬弃,并可由此解释他经营红塔烟草后一 系列常人难以企及的远见卓识和创新开拓,则他后来因贡献巨大、自己获益极小 而心理失衡所导致的一次对待物质财富上的“超前占有”,则让他付出了牢狱之灾 的惨痛代价,他唯一的女儿也于狱中自杀身亡。褚时健闻讯后平生鲜有地放声痛哭。他说是他害死了女儿,他说就在 前几年,女儿曾经不止一次地告诉他,希望他早点退休,别再工作了,而他却偏 偏没有听进去,还想多为企业做些贡献。
耄耋创新业,书写新传奇 好在,真正的金子,放在什么地方都会发光。褚时健在70多岁时重创 基业的历程,就这样具有了某种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2002年春节,褚时健因患严重的糖尿病得以保外就医。他的经历许多 人为他惋惜,也认为他这辈子完了,能在老家颐养天年,这就是他最好的结局了。
但是,出人意料的是,他并没有选择这样走下去,而是与妻子马静芬在哀牢山承 包了2000多亩的荒山,开种果园。
云南的土地养大了他,当他选择再次创业时,再次选择了与土地密切 相关的农业。他说自己老有一个心病,就是他的故乡至今仍然贫穷,他想为改变 这种贫穷的现状出点力。
这时,他已经75岁了,身体也不好,他所要承包的荒山又刚经历过泥 石流的洗礼,一片狼藉,当地的村民都说那是个“鸟不拉屎”的地方。但诸多困难 并没有阻止褚时健的“疯狂行为”,他带着妻子进驻荒山,穿上农民劳作时的衣服, 昔日的企业家完完全全成为一个地道的农民。他用辛劳的汗水种下35万株橙树苗, 把荒山变成了绿油油的果园,通过数年的辛勤培育直到开花结果。
人们没有忘记褚时健以前的贡献。2008年的最后一天,云南当地媒体 发布的“改革开放30年影响云南30人物”中,褚时健排名第五。而就在那一年的春 节,一种名为“云冠”的冰糖橙在市场上火爆热销。凭着不一般的美味,褚时健的 橙子走红市场,果园越做越大,2008年的纯利润达到1800万元。2009年,它的产 量比头年提高了1000余吨。这个带着强烈褚时健精神色彩的果园,带着他再度走 到了人生和事业的一个顶峰。2010年11月5日,云冠冰糖橙正式在云南省上市。
2011年,褚时健的果园利润超过了3000万元,固定资产超过8000万元。
2012年11月5日,打着浓烈的褚时健印记,由他亲手种植的“褚橙”在 北京正式上市,短短5天里,20吨褚橙销售一空。王石、潘石屹、梁冬、杨锦麟等一些知名人士纷纷发微博为褚橙捧场,“品褚橙,任平生”成为贴在褚橙上的励 志标签。
“跌得越低,反弹力越大” 关于褚时健70多岁开始种橙的理由,媒体报道的大致有这样几种:一 是,身体原因,“闲下来,就不行了”。据褚时健表述,2002年刚保外就医的时候, 他的糖尿病很严重,头眩晕,虽然坐牢只有一年多,但对身体影响太大,“如果 闲下来,我身体肯定不行了。”二是,心里不平衡。他说:“现在的国企老总一年 收入几百万、上千万,我也不想晚年过得太穷困。另外,我70多岁出监狱,总得 找点事做,让生活充实点。”三是,否定“烟王”是靠政策论。老伴马静芬说:“以 前社会上有很多人说,你褚时健搞烟厂搞得那么好,那是因为政策好,云南烟得 天独厚,烟厂交给挑扁担的都成。他做果园,就是想否定这个。” 回顾过去,褚时健言语中流露的是淡定和超然:“今天重新过来说,(当 初)不应该那样。但有些事情要实事求是。有时候我们省委书记、省长碰到我, 说北京的一些人也经常来问老褚身体怎么样我就说只要他们心里明白就得了。” 出生于1928年的褚时健,何能走出一条令很多人难以想象的V字型人 生道路,80多岁再次成为拥有35万株冰糖橙的亿万富翁这个曾被报告文学形容为 像太阳一样灿烂的男人,淡然外表下的内心,似乎没有一个人能触碰到。不久前 褚时健在与中国青年报记者对话时说到:“现在社会上太多人都想找条直路走, 尤其年轻人,大学读完书进入社会刚几年,就想搞出名堂,实际不是这样。人生 很多事,不是一条直线。” “我不是什么事都能做成的神” 2014年11月19日,褚时健建设一年多的褚橙庄园开张典礼。想见褚时 健的人真是多,车还没到褚橙庄园,路已经走不通了,路边停的到处都是车,而 且多是奔驰、宝马、保时捷这类豪车,许多车只有停到庄园一公里以外的路边, 然后步行上山。
褚时健对大家说,启动庄园建设,是去年为响应省委省政府发展庄园 经济号召才启动的,而庄园正式落成,是“褚橙”品牌发展迈出的重要一步。他说 建这个庄园,并不是他非常情愿的,但现在建成了,虽然还这样说,但味道大不 一样,他还是很高兴的。褚时健的老伴马静芬说,这个庄园是她一手打理才到今天,从施工到 土建,再到规划和设计装修,中间数度计划开业都没有如期完成,说着说着她就 有些哽咽。“在建设的这一年中,我想过不管了,直接交给老头子了,但这些都 挺过来了,今天开业我很激动,我相信一句话,坚持坚持再坚持,今天的开业, 证明了我的想法是对的。” 马静芬讲完后就是剪彩,台上的每个人都透露出喜悦的神色。剪彩完 就是拍照,似乎每个来园子里的人都想和褚时健合影,工作人员也提醒大家,合 影可以,但不要碰到褚老,并且给上台的人预留了位置,合影大概又有十几分钟, 褚老就摆摆手要回房休息了,路上再有人找他合影,他就沉默地婉拒了。
二次创业扬名于“褚橙”后,褚时健并不算太开心,因为每天都有人登 门拜访,对外界的一些营销也不是很满意,不过他仍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有一 次柳传志说用自己的直升机搭他去北京,他也不去。而褚时健被拜访者问得最多 的问题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为什么总是做不成褚时健就说,“我往往都会告诉他 们,你不要把我看成神。” 或者说,“我不是神,不是什么事都能做成”。
“年轻朋友在创业时,普遍存在一个问题,想快富,想明天就变成富 翁。创业需要好事多磨,一开始首先要论证方向对不对、操作可行性,确定了方 向,再一步一步往前走。”褚时健表示,“像我们做橙子,做了10年才把品牌做起 来。创业成功的人都是经过很多困难的,有困难一个一个解决。” 创业故事大全精选2:蜜芽ceo刘楠 中国母婴市场前景广阔但畸形 母婴市场近年来一直被视为新蓝海:一方面是伴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宽, 国内0-6岁婴幼儿人口数量不断攀升,人口红利汹涌而来;另一方面是跨境电商成 为政策“新宠”,据商务部测算,2016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将增至6.5万亿元, 占整个外贸规模的19%。近年来,站在双风口下的母婴跨境电商成为创业者一拥 而上,掘金抢食的新方向,众多创业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相继而生。
但在刘楠眼里,中国的母婴市场很畸形:大家都在抱怨,中国消费者 花了最高的价钱,买了其实在其他国家都很日常的东西。
“比如说日本纸尿裤,在日本超市,它的售价就是60元人民币。但在 中国,之前被卖到180块钱人民币,加价率达到三倍。凭什么中国的消费者就要花那么多的钱去买到国外优质的产品这一定是什么事情出了问题!要么是流通环 节出了问题,要么是零售环节,要么是贸易环节。一定得有人去把这个问题梳理 一下,把它优化一下。” 用最重、最笨、最慢的方法创业 对于电商平台而已,开一个网站,采用招商的方法,请商家入驻可能 是最快的,同时对平台而言也是最轻松。但一直以来,蜜芽却对这种轻松迅捷的 方式视而不见,其平台上所有最敏感的品类都不开放给第三家,“做全部事情的 前提是产品质量。”刘楠强调。
蜜芽选择了“自营’这条路,事实上就是把自己和平台捆绑在了一起, 坚持用最重、最笨、最慢的方法来做母婴电商平台。“我们做的事情是在中国电 商行业的第一个创举:既是进口商,也是零售商。在中国的电商行业,在蜜芽之 前是没有人做这件事情的。” 刘楠举例说,蜜芽想销售日本的纸尿裤,就自己去日本注册公司,去 日本找供应链,自己去学习这个贸易的过程,然后再自己签报关行,自己用船把 一箱一箱的纸尿裤从日本运到中国的港口。“这样的链条比传统的链条大概是减 少了大概五级层层叠叠的分销商和经销商。所有这些很重的事情,在我看来恰恰 是竞争力。” 此外,蜜芽内部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叫“什么可以卖小组”,这个小组所 有人必须是妈妈,且孩子在1岁以内。小组的人是流动的,就干一件事,用妈妈 的眼光去决定这个牌子该不该出现在蜜芽。“实际上,我们是在小心翼翼的维护 这种调性,不好的品牌就不要(上蜜芽平台销售)了。” 电商行业无法避免价格战 去年3月,蜜芽举办了“纸尿裤疯抢节”,通过海外直采、跨境保税和 补贴结合的手段,将原本在国内售价100多元的花王纸尿裤降到了58元。很多竞 争对手看不懂蜜芽到底在“玩”什么,甚至有人直言:蜜芽是傻有钱,只会使劲烧 钱! “我们把一大批进口商品的销售价往下整整降了30%,价格战听起来 是很血腥的,但我认为它是中国电商行业里面从来都避免不了的一课。”刘楠解释自己为什么敢打价格战,是因为满满的底气:蜜芽是中国整 个母婴零售行业标品(纸尿裤、奶粉等)占比最少的一家公司,“(标品)从来只占我 们30%多的销售份额,相比母婴行业零售商普遍百分之六七十的标品占比,和竞 争对手在这个领域打价格战,他们流血的速度更快。” 聚焦婚后女性人群大有可为 刘楠分析认为,中国的年轻妈妈们,具有母婴用品的购买决策权—— 她不仅控制自己的钱包,还控制她全家的钱包,是整个社会中最有消费力的一群 人。
“蜜芽围绕这个人群,用母婴这个最高频的阶段去做切入口,母婴为 什么是个高频的阶段比如纸尿裤,孩子每天都要用。在这个高频的情况下,我们 会给这个妈妈更多的选择,现在网站上销售的商品已经有30%跟这个小孩是完全 没有关系的。” 回溯到问题的最初,很多人会问,刘楠到底是如何选择了这一创业的 风口,又是如何预判跨境母婴电商会有如此广阔的前景对此,她的回答很简单, 如果创业是为了获得了声誉、市值高、上市、有几千员工,那或许要判断风口。
但蜜芽创立的初衷,仅仅是一个焦虑的妈妈对于女儿的爱。
首当其冲是领头羊的责任 创业不仅仅是鲜花和赞美,同时还有委屈和泪水。回顾过去的一年, 蜜芽可谓荣誉与风波同在:人才抢夺、价格大战、融资募集、甚至被泼脏水等各 种硬仗一波一波袭来。在巨大的漩涡面前,刘楠始终坚持“不忘初心”,并倔强地 带领着蜜芽快速成长。
在她看来,对任何一个创业者而言,经得起多大的赞美就一定得经受 得住多大的诋毁。刘楠认为,由于长期受假货困扰,中国消费者特别是妈妈人群, 缺乏安全感。
“无论是消费者的质疑也好,媒体的监督也好,都是一种情绪的宣导, 是一种质疑的精神,蜜芽认为特别有必要。所有的事情都首当其冲,这是一个行 业领导者该有的姿态。事实上,蜜芽做的远远超出一般零售企业所要做的事情。
但在这个过程中,遭遇到无数的阻力,蜜芽能做的,只有用更加严格的甚至是中 国母婴行业最苛刻的审核标准来做这件事情。”“可能是去改变中国母婴行业甚至零售业长达20年的一个惯性。刚开 始创业,想的都是革命的事儿,现在更多的是改良。无论是刘楠也好,蜜芽也好, 哪怕对母婴行业做出一点点改变,做出一点点贡献,也就够了。”刘楠如是说。
做“笨事”才走得更远更久 当市场热度褪去,行业周期趋于平稳,所有的宏伟战略,巨额预算补 贴,海量资源支持,都随着眼球经济转移而烟消云散了。最终,有机会战胜一切 的就只剩下:战略上的坚持与持续的精耕细作了。
让人生慢下来,是为了享受过程,让生命更精彩。让企业更有耐心地 做点“笨事儿”,是为了不断完善,不被浮躁绑架,让企业积淀长久生命力的品质, 走的更快、更远、更久。
创业故事大全精选3:小伙辞去国企工作 回家乡创业卖土鸡月入2万 放弃国企工作回家乡创业 “我现在刚开始打宁德市场,一个月卖一万多,这个月估计能突破两 万。”詹思传信心满满地说。
詹思传生于1990年,宁德市蕉城区漳湾镇岭后村人,2012年毕业于厦 门华天涉外学院物流专业。如今的他,是一个经营土鸡、土鸡蛋生意的“土老板”。
每天晚上,詹思传开始整理一天接到的订单。第二天早起床,根据订 单杀好鸡,9时左右打包好要送的土鸡土鸡蛋等“土货”,骑上摩托,他从位于漳 湾镇岭后村的家中出发,开往宁德市区,约20分钟后到达。学过物流专业的他, 按照提前设计好的路线,一一派送到客户家中,送完货刚好绕了一圈。“这样比 较省油。”詹思传笑着透露。
而在一年多前,他还是一名国有企业职工。“毕业后,我在泉州安溪 一家国企干了8个月。”詹思传讲起他的第一份工作:这是一家位于泉州市安溪县 湖头镇的一家国企子公司,詹思传从事的是LED晶片生产,每个月可领到两千多 元工资。
但是这份每天朝九晚五,不时要上夜班的工作,詹思传并不喜欢。趁 工作之余,詹思传看了不少营销类及创业类的书籍,正是这些书籍,让一个“创业梦”在他的心中渐渐萌芽。“趁年轻就要拼一把。”2013年春节过后,詹思传便 辞去了稳定的国企工作,回到家乡宁德,决定自己创业。
“好好的工作干嘛不干呢”对大学生儿子辞去稳定国企工作回到宁德, 詹思传的父亲詹仁山十分不理解。他劝儿子:“你就安分地找份工作吧。”但一门 心思要创业的詹思传哪里听得进去。2013年3月,詹思传在宁德市区开了一家电 信代理店,经营卖手机、缴话费、办理宽带等业务。见儿子干的事情还算靠谱, 詹仁山便不再反对。
发现商机:三成宁德人爱吃“土货” 可好景不长,刚开始,手头的各种人脉资源比较多,詹思传的手机生 意还算不错。可时间一长,手里的资源渐渐用完,他又想不出好的推广办法,手 机店生意一日不如一日。2013年9月,詹思传被迫关了店门,重新找工作。他很 快在一家团购网站谋得一职,只可惜这家网站经营状况不好,上了一个半月班后, 公司倒闭,詹思传再次没了工作,甚至连这一个半月的工资都没拿到。
不过,詹思传并没有一蹶不振。在休息一个多月以后,2014年初的一 天,他向父亲詹仁山提出要全职卖土鸡和土鸡蛋的想法。
詹思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这缘于他一个偶然间发现的商机。从国 企辞职回到宁德后,应一朋友邀请,他加入一名为“闽东宁德同城交易”的QQ群。
群友都是宁德本地人,不少人在群里进行商品交易。一天一位某网络公司老总在 群里问起:“哪里可以买到正宗土鸡”詹思传便顺口答道:“我家就有正宗的土鸡 啊。” 原来,詹思传的父亲詹仁山从事农业养殖多年,还是“科技示范户”, 家里养了许多头猪,还养了20多只土鸡。不过,他养的土鸡以及产下的鸡蛋,大 部分都是自家食用或送人。
詹思传在QQ群里与对方详聊,并成功将一只土鸡卖出去。通过这件 事,詹思传开始留意身边需要土鸡或者土鸡蛋的人群,他在QQ群里作了一次小 调查,他发现,在宁德爱吃土鸡、土鸡蛋的人占到30%,但其中80%的人都不知 道该去哪买正宗的土鸡蛋。
“这是一个商机。”詹思传动了卖土鸡、土鸡蛋生意的心思。于是他在 自己开的手机店门口贴上宣传单,当有客户来店里充值缴费时,他便顺便告诉对方自己也经营土鸡及土鸡蛋这样的“土生意”,并因此发展了一部分客户。不过由 于没有认真宣传,刚开始他的生意并不好。
“我想通过网络卖土鸡和土鸡蛋。”詹思传向父亲詹仁山提出了自己的 想法。可詹仁山认为这事不靠谱不同意。手机店关门、团购网工作没了之后,詹 思传再次向父亲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这时,詹思传的姐姐和姐夫对詹思传的想法表示支持,他们从事养殖 业多年,觉得这条路子行得通。詹思传趁热打铁,在父亲面前立下“军令状”:“先 让我做三个月,要是卖不动,我就听你的找个工作去上班。”这样,詹仁山才答 应了儿子的请求。
借网络平台卖土鸡创业 作为一名90后,詹思传和同龄人一样,喜欢挂QQ、泡论坛、刷微博, 随着微信时兴,他又疯狂地迷恋上玩微信。而下定决心通过卖土鸡创业的他,便 想通过他最熟悉的方式进行推广。
詹思传透露,他的第一单“土生意”是通过QQ群达成的。此外,他的 推广手段还有论坛发帖、微博营销以及后来的微信营销。
“我是一个微博达人,那段日子刷微博非常频繁,以至于我的朋友一 打开微博,看到的消息全是我发的。”詹思传说,他的营销方式是“直接发农场里 土鸡们的图片”,让潜在客户们与其互动,并没有特别刻意去推广。
后来,詹思传发现微信比微博推广成效更好,便逐渐“转战”微信。“微 信可以一对一营销,方便客户与我交流下单。此外微信还有个特别好的功能就是 ‘找附近的人’,我的很多客户都是通过这个功能找到的。”詹思传透露,如今他的 微信里有400多个好友,其中300多名都是他的客户或潜在客户。
2014年1月7日,詹思传为自己的土鸡生意申请了微信公共号。
2014年1月中旬,詹思传在微信上收获第一单生意。“那个客户说要下 农场看,过了一两天,他和他老婆真的开车下来了。”詹思传说,“我那时候特别 激动地接待了他们。”这次客户来访,买走了一只小母鸡和两斤土鸡蛋。回家后, 客户将自己在农场拍摄的图片传到自己微信上,并写上“原生态土鸡”的评语。詹 思传兴奋地给他点了一个赞,还特别把这个客户评价截了图,存在自己手机里。詹思传的土鸡生意慢慢有了起色。“可当我做得还可以时,‘禽流感’ 来了。”詹思传说起创业中遭遇的第一次危机。那是2014年1月底,“快过年了, 30日那天晚上,一市区的客户在微信上下了单,要买2只土鸡,叫我2月9日送过 去。”詹思传说,当时他还高兴地向父亲吹嘘网络上招来的单子。可没过几天, 这个客户就取消了订单,说因为“禽流感”不买了。
所幸客户没有全部流失。漳湾附近农村的一些客户,以前跟詹思传的 父母打交道,后来交给了詹思传负责。这些农村客户由于没听到“禽流感”的传闻, 他们的订单没有因此受到影响。“退单的都是城里的。”詹思传说。
春节后,詹思传的土鸡虽然卖不动,但土鸡蛋的销售不受影响。生意 虽然淡了许多,但詹思传并不着急,而是趁机休息,偶尔看看书、爬爬山,“我 知道这段时间终究会过去的。
他的远景:把农场连到城市 通过网络营销和客户间口口相传,詹思传的土鸡生意越做越大。如今, 詹思传的土鸡养殖规模已经发展到1000多只。
“1月份的时候,平均一天只能卖两三只,现在每天至少卖五六只,最 多的一天卖了14只土鸡。”詹思传说,有一次因订单太多,他的摩托车超载被交 警拦住。“经历这次之后,我再也不敢超载了,而是分时间段送货。”此外,他表 示,随着今后生意的扩大,他有雇人送货的打算。
其父亲詹仁山是他的幕后“技术支持”。“他有专业经验,知道鸡食欲 好不好,有没有生病。我负责送货和推广,白天有空的时候就帮忙喂喂鸡。”詹 思传说起了父子俩的默契分工。
“我这种模式是把农场连到城市,客户可自行开车下来购买,也可以 送货上门。”说到未来,詹思传还准备卖一些有机蔬菜,“待农场规模再扩大一些, 我打算把农场打造成亲子农场,“让客户来买自己捡的鸡蛋,体验捡鸡蛋的乐趣”, 将“土生意”做到极致。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