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课改理念逐渐深入基础教育一线,与 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发生碰撞,改变一线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可以说成为课程改 革进一步走向深入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使新入职的高学历教师在实践中发挥引 领作用,适应课改,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 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旨在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 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
一、课程体系有待优化 小学教育方向教育硕士的课程设置依据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育指导 委员会发布的《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培养方案中 理论课较多,实践教学较少,虽然各培养单位在制订具体培养方案时适当调整了 实践教学的比例,但只是微调。整体课程设置部分依然沿袭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 养模式,课程体系仍然是学科逻辑,注重学科知识系统,忽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 职业导向,体现的是知识本位,而不是以能力为本或者是以人为本。课程设置与 基础教育实践有一定的距离,尤其是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相去较远。
二、授课方式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 小学教育硕士的培养在授课方式上应该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尤其 重视案例教学。目前,研究生授课教师大多来自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教师,教学 方式多采用讲授法,课堂以授课教师为主体,偶有提问,但问题面比较小,问题 研究性不足。而教育硕士从小学到大学一直采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习惯于“老 师讲,学生记”的传统学习方式,学习上不主动,习惯讲授法,作业多是纸笔作 业,实际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不高,培训效果欠佳。
目前随着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的实施,小学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 地进行,可以说是从理论到实践的一次重大变革。对小学教育方向的教育硕士而 言,离开了课程改革实践去传授知识的话,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授课教 师不能采用旧的授课方式培养新课程理念下的未来小学教师,这样空对空的教育使得学生进入实习之后很难融入课堂。
三、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滞后 实践教学基地是高校和行业联合建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是专业 学位研究生进行实践能力培养的场所,在教育硕士的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目前来看,小学教育方向教育硕士培养单位全都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但从基 地建设和作用发挥情况来看,它和培养目标之间尚有很大一段距离。主要表现 在:一是培养单位大多将注意力放在按照文件要求设置多少实践基地、签订多少 份协议上面,没有将基地建设与人才培养规划紧密结合,因此对基地建设没有深 入研究,流于表面。二是因为相关政策和财力制约,培养单位在基地建设上投入 不多;而各小学因为各项任务繁重,也未能将基地建设列入重要日程。
此外,教育硕士实践能力的提升需要双导师的协同指导,校内导师主 要结合课程,理论联系实际对学生实践进行指导,校外导师主要结合教育硕士的 见习、研习、实习经历,和校内导师一起合作完成实践教学部分。目前,校内导 师大部分既带学术型硕士,又带专业型硕士,学术型和专业型混用。学术型导师 往往缺乏小学教育教学的实践经验,实践指导只能用理论代替。而小学的校外导 师大部分是本科学历,对双导师制了解不深,对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不了解,再加 上小学老师一般担任班主任或者担任两个班的科任老师,多被事务性工作缠身, 时间较为紧张,指导起来往往力不从心。而由于经费限制,有的高校只有很少的 实习经费,有的则没有,这也导致学校对实习的积极性不高。
作者简介:秦 文(1972—),男,河北昌黎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副 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教师教育。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