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节日 > 助残日 > 说明文语用【基于语用的第二学段说明文教学探微以《飞向蓝天的恐龙》为例】

说明文语用【基于语用的第二学段说明文教学探微以《飞向蓝天的恐龙》为例】

来源:助残日 时间:2019-10-16 07:52:02 点击:

基于语用的第二学段说明文教学探微以《飞向蓝天的恐龙》为例

基于语用的第二学段说明文教学探微以《飞向蓝天的恐龙》 为例 课标对语文课程性质定位为“语言文字运用”。在此指 引下,说明文教学理应着眼于文本积累语言,尤其是处于承 上启下的第二学段,更应强化文体意识,融合年段特点,打 造“一主三翼”,即一个主问题,三个言语实践活动的教学 模式,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

一、紧扣文章重点,把握主要问题 第二学段的说明文教学处于从激趣到了解方法的关键 时期,教师要紧扣第二学段段落教学重点,直击相对最有价 值的段落,提出主要问题。

(一)明确目标,正确取舍 科普性的说明文在第一学段已经出现,但因其篇数较少, 往往不被教师重视。到了第二学段,说明文的比重逐渐增加, 此时要结合该学段的重点———段的学习,着眼于语段的整 体结构、文本的语言表达,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段式结构,揣 摩文本语言的准确、简洁、严密。

《飞向蓝天的恐龙》是一篇事物性说明文,课文所记叙 的内容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不是难点,通读几遍就能理解。

这篇课文教学的重点在于第四自然段———介绍了恐龙飞 向蓝天的演化过程,第四自然段又是一个长段落,里面有不 少长句子。教师应让学生读懂长句子的表达和结构,进而理 解长段落,厘清长段落的构段方式。除此之外,还要引导学生揣摩课文准确生动的语言特色。

(二)抓住中心,设计主线 教学时,可以紧扣中心句展开,或是围绕课题质疑问难, 将学生所提问题进行归纳整理,梳理出主问题。

在教学《飞向蓝天的恐龙》时,新课伊始我就展示了两 种看似毫不相干的动物图片———恐龙、鸟类,请学生从课 文的第一段话中各找出三个描写恐龙、鸟类的词语。在强烈 的视觉冲击下,学生不禁产生疑问:这两种动物有什么联系 呢?再顺势请学生找出中心句。本课教学以此为主线展开就 水到渠成了:恐龙的哪一支,是怎样经过漫长的演化,变成 鸟儿的?由此直达重点段第四段。

二、聚焦文体特点,开展言语实践 师:各个阶段的恐龙有什么特点呢?请看第一句:
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三千万年前,它和 狗一般大小,两条后腿粗壮有力,能够支撑起整个身体。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这句话,想一想第一种恐龙有什么 特点。

生:它和狗一般大小,两条后腿粗壮有力,能够支撑起 整个身体。

师:你能用课文中简洁的词语来说一说吗? 生:狗一般大小、后腿粗壮有力。

生:狗一般大小、后腿支撑身体。

师:后腿的特点到底是用粗壮有力还是支撑身体来概括呢? 生:我觉得是支撑身体,因为它告诉我们后腿的重要作 用。

(二)前勾后连,关注语段结构 说明文表达顺序的特点是有理有序,逻辑性强。如果从 语段的结构上引导学生进行解读,有助于学生发展逻辑思维, 学得更透彻、更丰富。

《飞向蓝天的恐龙》第四段一共有八句话。这八句话是 “承接关系”,一层接着一层,一环紧扣一环。恐龙正因为 有了体形、体态、生活习性等一系列变化,才最终拥有了飞 行能力。教学时要紧扣前三句,前后交织起来,相互联系沟 通,让学生结合学习单,填一填,想一想,从第四自然段中 找一找科学家对恐龙飞向蓝天做了哪些推测,谈谈自己的发 现。

1.身体变小,长得像鸟→转移到树上生存→在树木间跳 跃、降落→具备滑翔能力→主动飞行 2. 生活在地面上的带羽毛恐龙→奔跑→学会飞行 (三)推敲词句,关注文本语言 1.补白 恐龙对学生来说既陌生又熟悉。在课前谈话时先请同学 们交流课外了解到的有关恐龙的知识,在逐步建立感性认识 的基础上,再由教师补充出示:恐龙出现在距今大约两亿三 千五百万年至六千五百万年前的中生代时期。当时地球上气候温暖湿润,适宜恐龙的繁衍生存,它们迅速占领了陆地、 海洋、天空,是当时地球上当之无愧的霸主,存活了近1.6 亿 年。今天我们所了解到的恐龙的各种情况,都是科学家根据 对恐龙化石的研究推断出来的。

补充资料将科学知识融入其中,帮助学生理解“漫长、 中生代”,为体会本课用词的准确进行了铺垫。研读第四段 时,学生发现“大约”一词能体现表达的精确。一生在畅谈 自己的体会时说道:“因为恐龙已经灭绝很久了,它到底是 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谁也不知道,只是科学家研究了恐 龙化石以后做出的推测,所以这个数字只能是一个大致范 围。” 2.比较 通过删减比较、对比朗读等方法,使学生更加直观地发 现课文语言的严谨及生动形象。

师:能不能这样写呢?(出示: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出 现在两亿三千万年前,它身型小巧,能用两条后腿支撑身 体。) 跟课文里的句子比一比,有什么不同?你觉得哪一种 好? 生:和课文里的句子相比,这句少了“大约和狗一般大 小”。

生:“大约”说明这个数字只是一个推测。

生:“狗一般大小”用了作比较的方法。师:是作比较吗? 生:不对,应该是比照,是用我们熟悉的狗来说明恐龙 的大小,让我们很容易就想象出第一代恐龙到底有多大。

3.追问 师:哪种恐龙经过演化飞上了蓝天? 生:猎食性恐龙。

师:是所有的猎食性恐龙吗? 生:不是,课文里写的是一些,说明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师:看来,小小的一个词语我们也不能忽视,丢了它会 使句子的意思出现很大的变化! 三、回归文章整体,达到融会贯通 在说明文教学中,也可以通过中心句再现、串讲串说等 方式,在对文本语言的回忆与重组中,让学生实现“由感性 到理性”“由具体到概括”的提升,如能关照文章整体,则 更能既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加深学生的认识,可谓 一举多得。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