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节日 > 中秋节 > 强化理论对家庭教育的意义 强化理论的意义

强化理论对家庭教育的意义 强化理论的意义

来源:中秋节 时间:2019-11-25 07:49:50 点击:

强化理论对家庭教育的意义

强化理论对家庭教育的意义 强化理论因其具有的行为矫正功能近年来受到国内外 心理学和教育界的广泛重视。鉴于家庭教育在孩子人格和行 为习惯养成上的不可替代性以及很多中国家庭教育的方法 失当,强化理论对家庭教育的意义重大。

一、强化理论的形成及基本内涵 强化理论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著名学习理论,它的提出 和完善经历了一个较长过程,其代表人物分别有俄国著名生 物学家巴甫洛夫、美国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桑代克、斯金纳 等,是他们在不同时期的研究结论共同成就了该理论。其中 最核心的概念“强化”最早由俄国著名生物学家巴甫洛夫提 出。巴甫洛夫在用狗做经典条件发射实验时使之保持饥饿状 态,这种饥饿状态使狗保持对实验环境的警觉,当实验人员 将铃声和食物进行若干次配对呈现后,狗对铃声产生了反应 (分泌唾液);
若反复呈现铃声而不给予食物的话,狗的分 泌唾液反应又会逐渐消退。巴甫洛夫认为这是一种学习现象, 是联想的结果。他把这种条件刺激(铃声)和无条件刺激(食 物)的配对呈现会增强学习者对条件刺激(铃声)的反应称 为强化,其中的无条件刺激(食物)被巴甫洛夫称为强化物。

在巴甫洛夫的研究基础上,美国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桑代克、 斯金纳等人的实验研究进一步深化和扩展了强化的内涵和 外延。桑代克的研究发现,决定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机体的 行为后果。如果一个行为能导致满意的结果,该行为将会被加强;
而如果一个行为不能导致满意的结果或会带来麻烦的 话,该行为则被削弱或淘汰。斯金纳在前两位的基础上进行 了更为仔细的研究,发现通过呈现愉快刺激可以增加行为的 发生率;
通过呈现厌恶刺激可以减少行为的发生率;
而通过 撤销厌恶刺激也可以增加行为的发生率,因此他提出了强化 有正负之分,正强化是通过呈现愉快刺激增加行为的发生 率;
负强化是通过撤销厌恶刺激增加行为的发生率,惩罚是 通过呈现厌恶刺激减少行为的发生率。此外,斯金纳还进一 步提出了强化的层次和程序。从而丰富了强化的内涵与外延, 形成了著名的强化理论。近年来,强化理论受到国内外心理 学和教育界的广泛重视。

二、目前中国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理念落后 时代发展到今天,仍然有很多家长的观念中仍然存在传 统的、专制的、保守的落后成分,如为了防止孩子骄傲一味 地使用“威严”,即使孩子做得很好也得不到家长的认可。

当孩子违背他们的命令时,就会以训斥、谩骂和体罚进行教 育,结果使孩子产生抵触对抗,严重者甚至离家出走,或结 伙违法,或厌世轻生。

(二)忽略孩子的情感需求 长期以来,我国的“应试教育”模式把升学作为教育的 出发点和归宿,导致家长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压力下, 将升学变成对子女的唯一希望和家庭教育的唯一目的和任务。导致家庭教育内容学校化,忽视了对子女兴趣、理想、 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等,使孩子变成了考试的机器。家 长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其它无所谓。常常手持“升学”大 棒在孩子面前挥舞:“上不了大学,你这一辈子就算完了!” “上不了大学,你就得去扫大街、看大门、捡破烂、要饭吃 ……”这种强迫无形中增加了孩子们的心理负担,甚至对孩 子的心理构成伤害,使本来活泼聪颖的天性变得郁郁寡欢, 并对学习产生了恐俱感。在家长的一味逼迫下,孩子们会表 现出厌学、考试焦虑、忧郁、压抑、胆怯畏难等。

(三)教育方式上的随意性 教育子女的态度常常以父母个人的情绪为转移,教育的 语言和方法随心所欲,常常掌握不好分寸。

三、强化理论对家庭教育的启示意义 其实,强化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但很多的时候,家长是在无意识中运用或误用。因此收不到 较好的效果甚至是产生相反的效果。例如,孩子在学校考试 中比上次有了一点小小的进步,回家告诉父母,想要得到父 母的认可鼓励。父母出于怕孩子骄傲,说:“进步这么一点 点有什么好炫耀的?还差的很远呢!”孩子将以后不在愿意 和父母讲或不在愿意努力学习。又如,孩子第一次帮助家里 扫地,但扫的不是太干净,家长不满意将孩子说了一通“连 扫个地都扫不好你还能做什么?”孩子很可能以后不愿再帮 忙。再如,家里来客人,家长让孩子和客人打招呼,孩子的声音很小,家长批评“没礼貌,声音像蚊子一样,谁能听的 到?”孩子接收到的你不满意的心理体验,下次打招呼尽管 会大声但很不情愿或尽量避免这种时候出现,多次以后就会 影响孩子与人打交道的能力。而想反,如果上述三例中,家 长给予的是相应的认可或表扬,则会产生积极的强化效果, 即孩子会更努力,争取再次取得进步,得到父母认可,并不 断获得自信。强化的最大意义在于它能通过满意的心理体验 来提高行为的频率和维持行为的动机水平。家长想要孩子在 哪方面得到发展,就要在孩子做出这方面的行为是给予认可、 鼓励而不是一味地表达不满意和没达到要求。将强化理论运 用到家庭教育过程中,可以使孩子的积极行为得以发扬,消 极行为予以取消或转变。运用强化理论可以使孩子的一生被 一次次的强化所塑造的。

(一)当孩子出现某种符合目标的行为时,家长应及时 采用正强化来认可,激励,包括各种奖励、赞赏、认可、微 笑以及创设令孩子愉快的环境等。这样可以使这种行为得到 保持和发扬,从而有利于目标的实现。

(二)对孩子的某种不当行为不予理睬,以表示对该行 为的轻视或某种程度的否定。时间一长,孩子的这种行为就 会逐渐消退。

(三)对于一再出现的冒犯底线的行为,必须采用惩罚 (批评甚至处罚)来表示对某种行为的否定,从而减少甚至 消除孩子这种行为的出现。但用惩罚时最好和正、负强化一起使用。

(四)强化行为时还要结合强化层次和强化的程序。在 强化的层次方面,一开始可以采用物质层次的强化物,但一 段时间后就应上升当精神层面的强化;
在强化的程序上,一 个新行为的强化宜连续强化;
一旦新行为掌握后就应采用断 续强化来保持行为。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