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创设和谐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大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在 理解一些概念的时候存在一定的问题,不容易激发学生学习 的积极性。教师设置一定的问题情境导入新课,可以有效地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 学习。在创设问题情境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背景、 生活环境、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因素,使得问题情境尽可能地 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例如我在教“随机事件的概率”时为 了导入随机事件的概率,在学生对随机事件已有一定认识的 基础上,选择现实生活中比较典型的一些事例。通过教师设 问,引发学生对一些生活现象进行数学审视,从而较为自然 地导入了课题: 师:家住郊区的王大爷准备种植大白菜,现有两种不同 的种子,一种的发芽率为95%,另一种的发芽率为98%。如果 你是王大爷,你会选择哪一种?为什么?生:选择第二种,因为它的发芽率更高。
师:大家都知道种子的发芽率越高,种植以后出现缺苗 的情况就越少。可是王大爷发现,当他把这些种子种下以后, 种子全部都发芽了。这样一来第二种种子的发芽率应该是 100%,是不是厂家给出的数据有误?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讨论中,有的学生认为厂家的数据出错了,而有的学生 却认为厂家的数据不可能有问题,但是又说不清楚原因,表 现出较强的求知欲。在充分肯定学生积极思考之后,我再向 学生说明种子发芽其实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种子发芽具有 一定的随机性,但正是由于从研究种子发芽等简单问题开始, 使人们开始思考某些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和某些问 题的公平性等等,这样很自然地引入随机事件的概率,又能 让学生体会到概率问题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加学生学 习的内驱力。
2.设置和谐的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深层思考 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局限性,学生在高中数学的学习过 程中,离不开教师的合理引导。教师在课堂上不应该直接给 出结论,而是设置合理的问题系列,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思 考,经历数学概念发生和发展的过程。问题的设置需要贴近 学生的实际情况,问题的设置需要先宏观后微观,既要有一 定的开放性,也要对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例如在 教学“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时,我设置了系列问题,逐步 引导学生思考学习的主要内容:问题1,观察教室内墙与地面所在的两个平面,它们有 什么关系?你能说出为什么垂直吗? 问题2,我们在前面研究过类似的问题吗?当时是怎么处 理的? 问题3,类比线面垂直,怎样判定面面垂直呢?面面垂直 的条件是什么? 问题4,你能否从分析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的条件和结 论入手去获得关于面面垂直的有益的启示呢? 问题5,上述思维过程中蕴含着怎样的数学思想? 由于中学在各方面都存在着局限性,所以教师应该适时 引导学生,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同时引导学生在理解、 感悟的基础上接受新知识,避免原来那种单一方面地简单告 诉、灌输、发现、拾得,而应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相互碰撞后 获得的知识、技能、情感、智慧。
3.善用和谐的课堂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高中学生都是十五六岁的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当然 也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要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不同形式的课堂评价,可以是一句 表扬的话语,也可以是一件小奖品。对于学生的回答,主要 还是及时给予积极的回应,有必要时可以适当的夸张。如果 学生的回答不是完全正确,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分析其中存 在的问题,教师要允许学生犯错,切不可讽刺挖苦,否则会 极大地打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只有让学生在一个安全和谐的环境中,他们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困惑。
另一方面,即使学生的回答并不是完全正确的,教师还需要 挖掘学生回答中的可取之处和思维亮点,加之肯定和强化, 这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正面、积极的课 堂评价,可以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乐于思考,敢 于发言,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正常开展和学生的数学学习。
教学实践证明,只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完成课 堂学习任务,才能使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才会促进学生全面 的发展。也只有学生主动地学习,学习才具有效率。在课堂 教学各个环节的设计和实施中,和谐是最基本的前提。数学 教学就是要立足于和谐的课堂环境的营造,从而水到渠成地 达到各项教学目标;而那种传统式的学习过程以及学生被动 式的学习氛围终究要被时代抛弃。只有构建科学、可行的和 谐课堂,形成一种过程享受,这种教育理念的进步才会迎来 它更灿烂的春天。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