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节日 > 中秋节 > 【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科尔伯格道德认知

【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科尔伯格道德认知

来源:中秋节 时间:2019-10-29 07:50:23 点击:

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的启示 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精髓是他对道德认知发 展提出三水平六阶段的划分和道德教育的设想。面对经济高 速发展,社会价值观取向的多元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将给我 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发展以有益的启示。

摘 要:
科尔伯格;
道德发展理论;
高校;
思政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当前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 所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无论是教育组织还是政府机构都十分 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将思政教育置于首要发展的战略 地位。面对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多层次、多侧面的变迁, 高等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中思政工作受到了最强 烈和最大的冲击,集中地表现在长期以来思政工作的实效较 低较难真正地打动学生的心灵,不少学生表现在道德上的知 行脱节、言行不一、面对现实问题很难培养出有道德选择、 判断、创造能力的主体性道德人格。显然,灌输的无主体性 的德育观,脱离实践的空洞说教的教育方法,远离学生生活 的德育内容都受到了挑战。探讨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对我国充满困惑、压力又充满希望和生机的高校思政工作将 得到一定的启示。

一、关于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1.主要观点 道德认知理论是当代西方德育流派中最富盛名的德育 理论,其创立者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和道德教育 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科尔伯格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认为,道德教育既不能直接讲 授道德概念,灌输行为,而应促进个体的道德认知能力,主 要是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他以发展作为道德教育的目的。

其理论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发展而非教授固定的准则。即 一切道德中心就是坚持发展道德认知力,促进道德判断和认 知能力不断向更高的阶段和水平发展。

2.三水平六阶段道德发展阶段论 科尔伯格经过12年的实际研究,提出了道德发展的三种 水平和六个阶段,这些水平和阶段存在着一种恒定不变的发 展顺序,即:前习俗水平(具有个体的认识)、习俗水平(具 有社会成员的认识)和后习俗或原则化的水平(具有超社会 化的认识)。每一水平都包含两个阶段,其中第二阶段的一 般性认识水平更高,更有条理性。它们分别是:以服从与惩 罚为定向的阶段;
以功利性的朴素利己主义为定向;
以好孩 子为定向;
以权威、法律和义务为定向;
以社会契约为定向;

以普遍的道德原则为定向。基于以上研究,科尔伯格提出了 道德教育的基本设想:一是道德教育目的是促进道德判断能 力不断向更高水平和阶段发展,二是道德教育应遵循发展性 原则。3.“道德讨论法”和“公正团体法”道德教育方法 科尔伯格的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民主特色,其道德教育 方法具体表现为“道德讨论法”和“公正团体法”。“道德 讨论法”是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道德两难问题进行思考,从 而促进学生道德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进行积极的道德思考, 从而促进学生道德判断水平的提高。“公正团体法”是指将 学生置于一个充满民主道德气氛,成员间相互平等、共同管 理和相互协作的集体中,通过参与集体事务,培养学生的道 德责任感。在师生共同建立的公正生活共同体中,团体成员 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以提高自身的道德判断水平和形 成道德行为。

二、对我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反思和启示 1、加强道德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地位 在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实践中,往往混淆了思想教育和政 治教育的概念,以简单粗暴的政治命令完成了思想教育。因 此,必须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突出思想教育。要做好学 生的思想工作,道德教育是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思想政治 教育就将漂流在人的思想表面而不能深入下去。毛泽东同志 说:“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 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 动者”。1989年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要把德育放在首位, 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这两段话很好地论述了道德教育与 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阐明了以道德教育是思政教育的基础。要通过这种基础性的教育,形成正确的政治思想,让道德教 育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2、培养学生道德认知能力 在我国的教育实践中,学校习惯将道德教育等同于科学 教育,把道德知识像传授科学知识一样灌输给学生,逐渐演 变为知识化、课程化德育,即使学生心智成熟,进入高校学 习,这样的状况仍旧未改变。中国传统的价值观教育,忽视 了价值的多样性和对价值的选择性,以至于学生缺乏辨别是 非善恶的能力,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往往束手无策。所以, 当前高校思政工作应重点培养学生道德认知能力,从日常学 习、生活中帮助学生明辨是非,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念,并让学生在正确价值取向的指导下形成健康的人格。科 尔伯格关于加强道德认知能力培养的思想对高校思政教育 仍不乏借鉴意义。

3、加强思政工作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以把学生当作主体来看待、来尊重, 以发挥、提高学生学习、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为主要任务。科 尔伯格道德教育观的核心思想是主体性教育,但在我国传统 教育中,教师和学生由于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的不同而被少 部分人理解为教师和学生在主体人格上的不平等,片面强调 道德的灌输,致使学生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性被忽视,教师 在教育中的作用被片面夸大;
而没有认识到任何教育活动如 果离开了主体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的发挥,就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因此,在思政工作中必须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积 极关注学生的所思所想,充分发挥学生在道德教育过程中的 主体性和能动性,引领学生道德水平的提升,提升思政工作 的时效性。同时,要注意一方面坚决反对强迫的、行政命令 式的灌输思政教育模式,推进民主的作用和影响;
另一方面 要努力为学生道德的发展提供尽可能多的选择机会和可能 性,真正把学生作为思想教育的主体。

参考文献:
[1]郭本禹.道德认知发展与道德教育[M].福州:福建教 育出版社,2005. [2]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2006.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