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节日 > 中秋节 > [大专临床医学论文(共4篇)]有关临床医学的论文

[大专临床医学论文(共4篇)]有关临床医学的论文

来源:中秋节 时间:2019-10-26 08:06:45 点击:

大专临床医学论文(共4篇)

大专临床医学论文(共4篇) 第1篇:探讨大专临床医学的教学体会 诊断学是论述疾病诊断的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诊断思维 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一门学科。通过诊断学实验 课的观察发现大专临床医学生在临床操作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对“教”与“学”进行 不断反思后,发现“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本文就谈谈我教的诊断 学实验课的教学体会,总结如下:
1.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例如:在学习诊断学体格 检查内容时,教师先进行演示,操作要规范,然后让学生自己学习,两个及两个 以上的学生进行分组训练,学生相互讨论,教师当场指导,解决学生心中的疑惑。

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精心准备上,体现在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形象化的 演示上,体现在耐心的巡视指导上,体现在及时发现问题的精锐目光上。

2.因人施教,把握学生心理 学生在个性上存在差异,但在智商上是绝对没有差异的,每一个学生都有 很大的潜力有待教师去挖掘。例如:在学习诊断学问诊时,可以让不同学生对同 一症状进行问诊,发现不同的学生思考的角度不一样,但是将他们的结果综合起 来,却是比较完整的问诊形式表现,最后给予点评(包括优点和缺点)。大部分 医学生的心理是脆弱的,教师要从其心理发展特点出发,理解其想法。例如:在 带学生见习时,发现有些学生不敢对危重病人进行病史采集,部分学生内心害怕 病人病情加重可能与自己有关,或是怕自己问诊出错。此时,首先要树立学生的 信心,另外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能够灵活应用于临床,要多参与临床技能训练, 做到熟能生巧才不至于临场胆怯。

3.让学生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人 让学生参与课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 性,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PBL法是以学生为中心代替以教师为中心,实现 了从“知识中心型”教学向“能力中心型”教育的转变。例如:在上异常心电图分析 的实验课时,首先提出问题:怎样判断室性期前收缩?有哪些要点?和房性、交界性的期前收缩有什么区别?请结合给出的心电图片说出其主要的诊断要点。

4.展现语言艺术魅力 教学过程中能很好地体现知识的严谨、讲解的精练、言语的幽默、理论与 实践的结合等,这就是语言的艺术。在课堂上用赞赏的话语去激励学生,引导师 生心理同步,达到教学“共鸣”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心电图分析时,典型的心肌 梗死的心电图表现病理性Q波出现,ST段弓背抬高,简单记为“红旗飘飘”;
m度 AVB心电图表现可理解为P波和QRS波出现“离婚”现象。

5.善于理论联系实践,应用教学资源 采用理论联系实践的方法,将具体临床病例与病例教学相结合,以引导学 生更深人地理解。较受医学生欢迎的是“以病例为中心的学习”(CaseBasedStudy, CBS)。例如:在问诊“黄疸”症状时,首先引人一典型案例及教学图片,让同学了 解黄疸的临床表现,然后结合肝脏的解剖结构和功能以及病理生理变化,真正认 识黄疸,根据其发生机制来了解其分型,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6.培养医患沟通能力 一名优秀的临床医生,除了要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外,还要有较强的交流 能力,懂得如何与病人相处,最终取得病人的信任。例如:当进行床边教学时, 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有足够的耐心与患者交流,给同学们树立好的榜 样;
尤其面临家属不配合的情况,要多沟通多关心,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进而 避免可能的医疗纠纷。

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的改变,要以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为目标,优化教学 手段,强化技能训练;
要在探索新教法的基础上,充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注重 应用性、实践性强的特点,加强理论为实践服务,学会学习、反思及创新,适应 现代医学教育的发展。

作者:曹湘玉,黄民江,龙沙,周婷(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 校诊断学教 研室) 第2篇:改进大专临床医学专业中的建议 中医学是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中医药的不断重视,以西医为主的综合性医院开设中医科或 中西医科基层医院、社区门诊也加强中医诊疗工作,使得大专院校中医教学的重 要性和必要性日益凸显编写出科学、合理、实用,可供大专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学 习的中医学教材,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可起到坚实的保证笔者根据多年来对临 床医学专业中医学课程的教学体会,对改进大专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学教材建设谈 几点建议,敬请同行批评指正 1.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培养目标与实际教学不统一 大专层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以培养面向农村、社区医院的助理执业医师 为主要目标,即“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 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但在目前专科教学中,存在一定问题, 一是教材使用不一,教师各执其教。因教材种类繁多,编写体例不一,内容详略 不一,教材内容庞杂,各院校使用不尽相同,给整体教学带来极大影响,导致教 学指导模糊二是教学普遍存在重理论讲解,忽视技能提高目前各专科院校由于受 客观条件限制,中医学教学大多停留于理论课教学,实验实训安排较少,除针灸 部分安排少量的实验或见习课外,基础部分无实训课,临床部分无见习和实习机 会。

1.2教学目标与教学时数不匹配 按照我国高职高专医学教育改革和基层医疗卫生发展需要,专科层次中医 学强调“三基”、“五性”、“三特定”、“必需、够用”原则但在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学 教学中,各校所使用的教材本身制定的指导时数不相一致,,此外,随着各院校 近年来教改工作的不断深人,教学计划不断修改,临床医学专业的《中医学》课 时数多少不一,最多72学时,最少36学时而中医学包含中医基础、中药、方剂、 中医诊断、针灸、中医内科、其他临床各科等7门主干课程为一体,要完成如此 大量的教学内容,教学时数显然不够,篇幅与课时不相吻合。教师只能走马观花 式教学,大大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完成 1.3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把握不一 各院校担任中医学教学的教师由于从教时间不同,教学经验及职称、学历 不同,对教材的着眼点和把握能力不同,在具体授课时对内容、重点难点、深度、技能理解不一,教材内容取舍不当,由此产生了计划与进度不一,教学内容不一, 章节时数不一,教学不同步,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讲授的情况,学生学习效 果差,没有起到真正培养技能的目标作用 1.4学生层次不同致掌握知识不一 以平凉医专为例,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分普通大专和三校生两类,前者没有 学习医学专业知识,后者虽然经历了中职医学教育,但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参差 不齐,因使用教材不同和教师水平差异,最终导致学生学习中医知识的效果和能 力出现偏差,对下一步开展中医临床诊疗造成影响。

2.改进思路 2.1明确技能目标 根据专科培养目标,笔者以为编写教材时应该首先把握好服务面向,其次 把握好教材的层次目标、技能目标服务基层是定位,层次目标是标杆,技能培养 是关键根据部颁教学大纲要求,严格界定技能目标,确定应掌握中医的哪些基本 知识与技能,统一标准,合理章节内容,形成教材与教学的紧密对接,教与学的 统一 2.2改革课时 鉴于大专医学院校为三年制教学设置安排,建议各院校结合学校实际情况, 在编制总教学计划时,对临床医学专业的《中医学》课程至少应安排72-96(理论 54或68学时,实践18或28学时)学时,以保证整个教学内容的完成,确保实现技 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3.规划教材 3.1教材内容设置 3.1.1重点内容 大专临床^学专业中医学教材应紧紧围绕“学习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技能、 诊治常见病证”目标,力求培养学生的临床应用能力笔者以为,编写教材应力求 中医学思辨方法、核心理论、诊疗手段,将中医发展史、阴阳五行、藏象理论、 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四诊八纲、中医技术(主要为推拿、艾灸、拔罐)作为重点内容安排在教材中通过发展史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通过阴阳五行学习, 明白中医理论指导依据;
通过藏象、病因病机、治则学习,熟悉核心理论;
通过 四诊、八纲学习,掌握中医思辨方法;
通过技术学习,掌握中医治疗手段。

3.1.2简略内容 根据培养目标,将中医学的发病、养生与预防、脏腑辩证、常用中药和方 剂、针灸等内容适当从简编写发病、养生与预防只列基本原则,脏腑辩证只编写 各脏腑的几个主要常见证候;
常用中药和方剂只编写方药基本SB仑和常用100味 中药和50首基本方剂;
针灸部分只编写毫针刺法和30个常用和急救腧穴,以便临 床应用。

3.2删减教材内容 依据大专人才培养目标,应删除学生学习比较困难,且临床医学专业诊疗 和使用开展不广的卫气营血辩证、三焦辨证、针灸治疗、推拿治疗、内科常见病 证治疗、其他常见病证的中医治疗等内容,使教材整体突出理论与临床结合、简 便易学、分层递进、注重实用、服务基层诊疗的特点和需求。

作者:李德双,隆波(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第3篇:分析如何发展大专的临床医学专业 长期以来,我国对医学专业划分为大专和中专两个层次。这两个层次的人 才,在使用上明显不同,在人们的心目中常常把大专生看作比中专生水平高。最 近,国家卫生部正在考虑中专临床医学专业逐步被大专临床医学专业所取代的方 略。为了加深对这一举措的认识,研究如何发展大专临床医学专业,本文试图从 课程结构比较它们的不同,并分析大中专医学教育对学生的影响。

一、材料与方法 1中等社区医士专业教学计划与学生入学时程度为初中毕业,学制4年。

2大专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计划与学生入学时程度为高中毕业,学制3年由于 教学计划各校在使用中有所变化,因而,我们又参考与四所大专目前调整后的教 学计划。

采取定性、定量比较的方法,从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时间、学科分配四个方面作以讨论。

二、讨论 培养目标是专业学校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后要达到的结果临床医学专业 的培养目标表述包含了三个方面。品德与政治思想教育中,大专与中专无根本区 别,都期待所培养的学生在政治品德上优良,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大专计 划颁发于1979年,当时的提法不可能有1993年颁发的中专计划新,但都囊括了作 一名医生必须具备的思想品德要求从专业知识和能力目标看,除了中专学生必须 补充文化基础外,其它如三基训练,防治常见病、多发病,处理急重病症等目标 的描述没有显著差异。开展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社区预防保健和卫生管理能力 等目标,在当前的大专培养目标中己有了补充可见,从培养目标来看,二者没有 明显的不同。

从课程设置及课时数的比较看,在28门课程中,共同开设的有25门,所不 同的是中专多开设了语文、数学两门文化i课基础课部分大专普遍比中专课时多, 临床课部分则中专比大专课时多,这可能是普遍认为大专强调于理论学习,更重 视基础实验方面的训练;
而中专更提倡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技能的原因。

但近年来大专教学改革的趋势,同样体现出适当减少基础课,增加实践技能和解 决问题能力的培训。由于没有查阅到临床医学专业大专生与中专生毕业后能力表 现差异方面的文献,故从目前大中专实施的教学计划看,很难说明他们之间在专 业知识和技能方面会有多大差别。临床医学专业大专与中专总学时相比,中专比 大专多33周,总课时多194个,恰好与语文、数学课的204课时相接近,然而,从 素质结构看,仅想通过这种程度的培训来弥补中专生素质的不足,还是远远不够 的。此外,中专与大专的专业技能教育,几乎都是用了3年时间,周教学时数仅 相差2个课时,教学负担相差甚微 从以上分析中不难发现:①临床医学专业大专学生入学水平为高中毕业, 中专生为初中毕业,因而在课程中,中专增加了文化课作为补充,就学生水平而 言,文化素质是他们与大专生的主要差别。②专业技能教育中,大专侵向于基础 知识培训和基础实验教学,但这一特点正在消失,与中专共同倾向于加强临床工 作技能的训练。

通常,大专教育更具有学院型特点,重视基础理论、重视实验教学,对学 生养成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影响较大;
大专生整体文化水平高,素质较好,因 此在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效果会更好。而中专教育逐渐步入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道路,强调加强动手能力和适应工作能力的培养,在实际工 作中的主动性、完善性较差。

医学专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对工作人员的要求标准高,它不但需要工作 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许多人文科学知识、适应社会、协调与交往艺术、 思维分析综合能力都在工作表现中起很大作用,在不首先考虑教育成本(因我国 高中毕业生多)的前提下,临床医学专业还是以招收高中毕业生更为有利。

三、结论 从课程结构比较看,似乎医学大专与中专除了入学水平不同外,课程结构 无显著差异。如果考虑将中专过渡到大专,很可能就是个改变学生入学文化知识 水平问题若从深层次加以认识和研究,很需要重新定义大专层次的标准,从社会 需求出发要从新描术大专人才规格,以任务分析为基础从新设计课程结构。

作者:河北医科大学席彪 (050015)西安医科大学蒲伟 (710061) 第4篇:探讨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教育的现状 高等医学教育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下正在建立和逐步采用国际标准。医学教 育全球化标准可以为实施质量保证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及人才国际化提供参 照体系,满足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医师跨国流动,以及各国培养的医学毕业生 从业资格的交互承认的需要,并可以进一步改善国内投资环境,适应改革开放的 要求。医学教育全球化标准势必对国内的高等医学专科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的临床医学专业造成重大影响,对在此背景下的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教育的现 状、办学评估、生存发展的空间,作分析探讨,提出看法。

1国际医学教育标准在国内的试行 教育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必然产物,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我国 的高等教育正在融入国际化的进程。为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我国政府己承 诺对外开放普通高等教育市场,参与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近年来,国家对高等 教育的重视和投入以及高等教育的全面改革,标志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良好开端。

临床医学教育必然随势而动,定位国际,构建面向世界的人才培养目标。多方面 与国际接轨,参与国际竞争和交流,实现临床医学教育的国际化,积极纳入国际 化进程的洪流之中。21世纪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已经成为趋势,疾病谱的变化、卫生服务模式和 体制的改革以及科技进步带来的医学诊断、治疗、预防的理论、方法和手段的发 展都对传统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只有引入国 际公认的医学教育标准,才能找出自身缺陷,明确改进方向,实现跨越式发展和 提升国际竞争力。

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IME)制订的《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 (GlobalMinimumEssentialRequirementsinMedicalEducation,GMER)其主要目的是 保证医学院校本科毕业生的质量,使培养的医生具有适应迅速改变的卫生保健环 境并进行医疗实践的能力。同时通过对医学生个体的评估,促进医学院校提高教 育质量,并为开展医学教育计划的国际性评价打下基础^IIME“标准”的主要内容 对医学本科毕业生应该具备的核心能力进行了界定,对医生职业所要求的各基本 要素均作了全面和详尽的规定。“标准”提出了医学生毕业时必须达到的7大领域 60条标准。包括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
医学基础知识;
临床技能;
交流 技能;
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
信息管理;
批判性思维和研究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2002年,纽约中华医学基金会(CMB)和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IIME) 也做出了历史性的决定,选择北京大学医学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复旦大学 上海医学院、中国医科大学等8所医学院校承担《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的 试行任务^2003年初,教育部正式启动“医学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研究”课题,参照 国际标准制订我国本土化的医学教育标准和教育质量认证体系,规范我国等医学 教育,指导医学院校的自我完善,促进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国内10余所知名医 学院校的18位专家参与了该课题的研究,医学教育全球化标准势在国内的试行, 必然会对国内的高等医学专科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临床医学专业造成重大 影响。首先是导致国家高层管理部门的行政干预。教育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 管理局关于印发:〈关于医药卫生类高职高专教育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教高 〔2002〕4号文件)指出: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举办医学类专业,由学校所在地教育 行政部门审批,报教育部备案。职业技术学院和非医药卫生类高等专科学校原则 上不得举办医学类专业。因特殊情况确需举办的,应由学校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 向教育部提出申请,教育部将会同卫生部派专家组对申办学校相应专业的办学条 件、实习条件和师资情况进行评估。具备条件且确实需要的由教育部批准后方可 招生。经教育部批准或备案的医学类专业,国家在“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认可 学校(或专业点)名单中予以登记。

2国际医学教育标准背景下的大专临床医学专业评估教育部、卫生部专家组制订的《医学类专业高等专科教育评估方案》评估 指标体系有6个评估项目14个评估指标,36个观测点,评估指标的等级标准设合 格标准,各指标评估结论分为合格、不合格两级。在高等学校中,培养人才是根 本任务,必需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的质量建设,加强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是高 等学校的生命线,大专临床医学专业教育是高等学校大专教育主体和基础,抓好 大专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是提高整个高等教育质量的重点和关键,教学评估是对学 校教学质量总评估,是评价和衡量高校工作的重要依据,通过评估增加学校对大 专临床医学专业教学的重视,注意改善教学条件,加强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 努力办出特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3大专层次临床医学教育现状 临床医学教育现阶段出现了大范围的从中等医学教育向高等医学教育过 渡的情况。中等医学教育是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解决缺医少药问题而产生并发 展壮大的,在2001年以前,全国有中等医学教育办学点2028个,其中在1998年招 生数为33.9万人,占医学院校招生总数的60%多,近年,原有的各中等卫生学校, 许多己合并入高校或单独升格为高等医学专科学校、职业技术学院,转入高等医 学教育,大专成为主要教育层次。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迅速,使高等学校 招生规模迅速扩大,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人才培养的质 量和类型也不断转变。从我国办学规模来看,2005年独立的医科院校有99所,综 合性大学或多科性学院有63所,一共是162所,举办医学类的高职达到了67所。

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卫生服务的内涵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学科技的发展而 不断扩大,对于医学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职、高专的临床医学专 业面临严峻的挑战。

4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的生存与发展 医学教育国际标准反映了医学教育的核心要求。认真研究和领会其内涵, 注重区域性与国际化的协调、唯一性与特色性的协调、阶段性与发展性的统一, 高职、高专的临床医学专业教育要科学定位,培养高技能人才;
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走产学结合的道路;
以学生为本,培养和培训并重求得生存和发 展。

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不断深化和完善,卫 生体制改革正在不断进行和深化,医疗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病人就医有了更大 的选择性和自主性,以及人们经济意识、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加强,对我国医疗事业和临床医学教育正在和必将产生巨大影响|2。临床医学也从精细 分科及多学科合作两方面发展,出现了群体医学等许多新的研究领域,医学的发 展及其医学模式、卫生服务模式的转变,促使临床医学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更 加广泛的接触,从而使临床医学视角的层面得到进一步的扩展。高职、高专临床 医学教育在定位和范围、结构和培养等方面都带来很多值得研究的问题。

高职高专临床医学教育要注意实现三个转变:从单一学科到综合学科的转 变,要科学利用整体资源、注意学科间的交叉、渗透,改革医学人才培养体系, 树立一种现代医学‘通识教育”意识,引进循证医学新概念;
从中等教育到高等教 育的转变,包括办学理念、办学思想、教学模式等的转变,加大人文科学和预防 医学的比重,重视交流技能、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训练和职业精神的培 养,确立终身化教育的理念;
从教学医院到附属医院的转变,坚持实践教学,坚 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拓宽教育评价途径。

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己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实现医学教育的国 际接轨势在必行.我国医学教育国际化进程有了良好的开端,但医学教育的发展 仍然任重而道远,有待进一步借鉴国际国内医学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做出战略 性、整体性的改革规划,以期实现更为根本性的改革和现代化。

医学教育国际标准的起点为医学院校的本科教育,强烈提示,医学教育应 是精英教育。高等医学院校培养的人才是医学人才,其服务的对象是患病的人, 其服务质量的好坏关系到人的生命,这要求医学生必需具有良好的医德,有扎实 的医学基础知识,确实掌握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来不得半点马虎,这决定了医 学教育是一门精英教育。

高职高专临床医学教育按照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教育状况,结合区域 卫生规划对农村卫生人力发展需要,制订农村卫生人才培养计划,能够按照当地 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卫生等改革和发展需要,协调有序,健康发展。

有条件的医药卫生类中等专业学校在合理布局并有利于农村医学人才培养的原 则下,可申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提高办学层次,努力为农村培养高等医学专科 人才。人才市场对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将起到杠杆作用,对 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促进或限制的反馈作用。

面临医学教育的国际化趋势,使教育资源国际化,教育体系、人才培养目 标、人才培养标准的国际化,教学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的国际化成为现实,不仅 要面向本国,更要着眼于世界,减少与国际之间的差距。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IME)制订的《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在国内试行的社会背景下,高职 高专临床医学教育的生存与发展受到极大的影响。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面向基 层、面向农村、面向边远地区,应当是一种有限制的存在和发展。在社会经济发 达的地区,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将完成历史使命升格为本科教育或逐渐消亡;

但是不能一刀切,在社会经济相对滞后的地区仍有存在的必要。

作者:诸葛毅^王小同2(1.衢州职业技术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浙江衢州 324000;
2.温州医学院,浙江温州325000)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