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节日 > 中秋节 > 中职课堂_中职课堂心理环境分析与优化的思考

中职课堂_中职课堂心理环境分析与优化的思考

来源:中秋节 时间:2019-10-06 07:53:56 点击:

中职课堂心理环境分析与优化的思考

中职课堂心理环境分析与优化的思考 心理环境的概念最早来源于格式塔心理学派的主要 代表人物考夫卡(Koffka)和勒温(Lewin)对场、行为环 境等的研究。格式塔心理学派主张“部分相加不等于全体” 的观点,把“环境或个人看作是一种整体的存在,任何具体 的心理事件都在这个整体的制约下发展和变化”。考夫卡把 环境分为地理环境和行为环境,认为人的行为主要受行为环 境的制约和调节,并在《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中提出了行为 场、环境场、心理场、心理物理场等一系列新名词。在勒温 看来,人的行为就发生在由人与心理环境组成的心理场(心 理生活空间)中,并由这个场的性质所决定。他提出,任何 一个人的心理事件(行为)是由人的心理状态与环境状态所 决定的。这里勒温所指的环境是心理环境。勒温的这一论断 为中职课堂的有效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陈丽认为,课堂心 理环境指的就是在以班级为单位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被班级 成员所感知和体验到的那部分环境,如师生关系、课堂气氛、 班级风气和教师期望等,它通过教师、学生与课堂间的交互 感知而生成。建构以学生为本位的和谐课堂心理环境对于师 生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弥足珍贵。

一、中职课堂心理环境的现状分析 (一)目标内容缺失 目前,中职学科教学目标及内容的制定,往往只设计一 维目标:掌握什么、理解什么,熟悉什么、了解什么等,但这类目标很难执行,也无法检测。调查表明:38.5℅的学生 对自己没有信心,46.7℅的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很被动, 为完成任务而学的学生占到53.4℅,甚至一小部分学生认为 自己是为父母而学习的,学生对学习丧失信心、没有兴趣、 缺乏学习自主性和安全感。职业教育不是单纯的能力教育, 它还必须“以人为本”,强调学生主体对所学学科的兴趣、 态度、价值观形成,以发挥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目 标;
强调课堂良好心理氛围营造和管理,以有效地组织和实 施课堂教学。

(二)人际关系异化 调查表明:在班级中感觉到有价值、被尊重的学生只占 26.7℅,多数学生对教师和同学的态度都比较冷淡,彼此间 缺乏理解、尊重、信任与合作。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中 职教师角色定位不准,学生对高高在上的授课教师难有亲近 感,致使教师在课堂上组织的人际互动活动发生异化;
另一 方面,薄弱的学习情感使得中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基本处于 麻木的接受状态,课堂教学中的人际互动大多以无效告终;

此外,课堂教学中人际互动的深度不够,师生互动、生生互 动大多停留在表面,课堂教学中的人际互动并没有达到预计 的效果。张萍等认为人际互动异化不仅影响中职课堂教学的 质量和效果,也严重影响了中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因此,唯有超越异化,才能使中职课堂教学中的人际互动发 挥出应有价值。(三)课堂气氛乏力 课堂气氛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伴随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相 互作用产生的一种心理、情感和社会气氛。而在中职学校的 课堂教学中,常常见到此类现象:有些学生整节课都不主动 发言,“安安静静”地当听众,“心甘情愿”地当观众,能 举手的总是那么几个人
分组讨论时,积极讨论的占少数, 大多数学生把自己当作旁观者,还有的学生思绪脱离了课堂 ……沉闷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紧张、畏惧,教师尴尬、易怒。

调查发现,在课堂上能够控制自己的学习和行为的学生只占 到48.3℅;
70.0℅学生希望能制订课堂规范并愿意遵循自己 参与制订的课堂规范。其实,教学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 一个头脑装到另一个头脑里,课堂气氛对学生学习活动、学 生成绩的影响不是直接的,而是以课堂成员个体间的情感体 验为中介的。

(四)教师期望不均 教师期望是指教师在对学生的知觉感受基础上产生的 对学生行为结果的某种预测性认知。范丽恒的研究认为:教 师期望高的学生,会在一种被人器重的环境下学习,教师会 为之提供更多的帮助、鼓励以及更多的学习机会;
教师期望 低的学生则生活在一种消极的环境之中,在这种环境中受到 冷遇,丧失学习信心及兴趣。有人研究了教师对自己行为的 知觉以及学生和教师知觉之间的关系,认为学生和教师对教 师行为有不同的解释:学生认为,教师给高成就者更多的压力和情感支持,给低成就者更多的学习支持;
教师则认为他 们给予了低成就者更多的学习支持、情感支持,更少的压力。

教师期望对学生来讲就像是“镜像效应”,学生把感知到的 教师期望当作镜子来了解自己的情形。因此,教师期望的区 别对待,会促使学生产生不同的自我概念和归因方式,进而 影响对课堂的参与方式与互动行为。

二、中职课堂心理环境的优化原则 (一)安全性和自由性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 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所谓自由,就是不对 学生的思维和行为实行限制,使其有自由表现的机会;
所谓 安全,就是不对学生独特的想法进行干涉,使其消除对批评 的顾虑,获得参与课堂的安全感。如果课堂教学中,不能营 造出一种安全、自由的心理环境来认可、理解和鼓励学生的 积极思维和行为,而像讲究严格纪律的传统教育那样对学生 的新异思想、特殊行为给予讽刺、挖苦、孤立或否定,学生 出于归属与安全的需要,就会放弃绽放思维的火花与独特思 考。只有在充满理解与宽容的心理环境中,学生心理的安全 和自由才能获得充分保障,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无拘无束地 纵横驰骋、自由奔放。

(二)民主性和平等性 在民主、平等的课堂心理环境里,教师与学生相互尊重, 团结协作,不包办、不强制不同情况的学生同向发展,同时坚信每名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认真研究每个学生的发展长 项,努力为每个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和发展空间,做到 “有教无类”。在现代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交往的 主体,两主体之间人格平等,允许民主讨论、自由思考,每 个人都可以忠实、自然、无修饰地表达自己;
由此学生的自 主意识得以激活,能动性得以萌发,其独立性、自主性、创 造性得到空前的高涨;
随之学习活动要求的自尊、自信等优 良的心理品质在这样的环境中被发扬光大,人的个性真正得 以舒展,人的潜能真正得以发挥。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