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节日 > 中秋节 > [小学阶段关注思维能力训练的方式分析] 思维能力更什么

[小学阶段关注思维能力训练的方式分析] 思维能力更什么

来源:中秋节 时间:2019-10-03 07:46:15 点击:

小学阶段关注思维能力训练的方式分析

小学阶段关注思维能力训练的方式分析 武宝军,陕西师范大学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心;
隋欣, 陕西省西安小学。

培养人才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已成为《国家中长 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 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要战略目标和主 要解决问题之一。

基于我国儿童青少年创造力缺乏和培养学生创新素 质活动课程短缺的现状,我们开发了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 的“学思维”活动课程。该活动课程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 论、维果斯基的社会建构理论、林崇德的聚焦思维结构的智 力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一个由思维内容—思维方法—思维品 质构成的思维能力的三维立体结构模型,见图1。该课程包 括动机激发、认知冲突、自主建构、自我监控和应用迁移五 个方面的基本原理,遵循发展性、全体性、主体性、互动性 及实践性的教学原则,分别设置了基础思维能力训练、问题 解决基础训练(综合能力训练)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提升训练 三种课型。每一个活动均以一定的材料作为载体,设置了活 动导入、活动过程、活动心得和活动拓展环环相扣的四个环 节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进而促进 学生创新素质的发展。

图1 思维能力结构模型注:在这个模型中,每两个维度构成的平面都有其特 殊的含义,由X-Y轴(思维内容×思维方法)构成的平面代表 学科结构,由Y-Z轴(思维方法×思维品质)构成的平面代表 一般的思维能力,而由X-Z轴(思维内容×思维品质)构成的 平面代表对内容的理解。思维能力的三维立体结构模型是 “学思维”活动课程开发的基本理论依据。由此模型可知, 思维能力的培养,必须在知识的教学和学生活动过程中,让 学生掌握思维方法,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

一、基础思维能力训练 基础思维能力训练包括形象思维能力训练和抽象思 维能力训练。形象思维是以表象为思维材料而进行的思维, 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对事物表象进行取舍而形成的、以反映 事物形象特征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思维形式。它用形象揭示事 物的本质,包括观察、想象、联想、空间认知等。抽象思维 是以概念为思维材料,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形式来反映自 然界物质的形态、结构、性质、运动规律及物质间相互作用, 达到对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认识过程,包括比较、 分类、推理、综合、抽象与概括等。

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整体规划, 也需要分步实施;
既需要教授方法,也需要训练品质。每一 种思维能力的训练,均要求教师熟知其内涵和外延概念,并 设置利于激发动机和积极思维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认知冲 突中找到自我建构的途径,能较准确地给每种思维方法下定义,并能在随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运用相应的思维方法解决问 题。具体的教学过程包括情境导入、方法感悟、方法归纳、 方法运用、评价反思和迁移巩固六步。每一步都为下一步埋 好了伏笔,做好了铺垫,在活动过程推进的每一个环节中, 层层衔接,由简入繁,由易入难,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体会 每一种思维方法的精髓,并努力运用抽象化的语言概括每一 种思维方法的概念,准确把握其内涵和外延。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验,我们对学生的思维能力 和学业成绩进行了跟踪检验。数据显示,一、二年级实验组 学生经过近一年的“学思维”活动课程教学实验后,总体思 维能力水平明显比控制组学生高,而三、四年级学生则在半 年的教学实验后即表现出显著的差异。究其原因,我们发现, 中年级学生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关键 期,有意识地进行整体规划及系统训练,可以有效促进学生 思维能力的发展。

对于语文和数学学业成绩的跟踪研究表明,“学思 维”活动课程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具体表现为:低 年级学生的学业成绩提高需要较长的时间,中年级学生则需 要较短的时间,且效果明显。这种现象的产生,一定程度上 与活动材料的设置有关。我们提出的思维能力三维立体结构 模型中除了思维方法、思维品质外,还有很重要的一个维度, 即思维内容(材料)。每一个活动的材料都和学生的学习、生 活紧密相关,涉及语文、数学、自然、社会、艺术等学科知识。每一种思维方法的学习都是在情境丰富的活动中进行的, 都是以一定的生活知识或者学科知识为载体的,不是单纯学 习思维方法的理论、过程和原则。这样的课程设置有利于学 生把学到的思维方法,迁移运用到学科学习中去,从而提高 学生的学业成绩。另外,我们知道,三、四年级是学生思维 发展的关键期,思维能力的提高可以有效提高学业成绩,但 存在一定的延迟效应。由此可见,思维方法的训练一定要和 学科知识结合起来,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业成绩。

二、综合能力训练 问题解决型思维能力训练是一种综合活动,是综合运 用各种思维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遇到的实际 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提出解法、优化设计、判断决策从而得 出最佳性价比的问题解决方案,包括问题提出、问题解决、 创意设计、故事创作和探究活动等综合能力的训练。这种课 型旨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提出方案、判断决策等能力,有 助于培养思维的缜密性、逻辑性和批判性,是同问题解决过 程比较一致的一种课型。具体的教学过程包括问题导入、问 题剖析、产生解法、解法选优、评价反思和迁移巩固6个步 骤。

研究者对中英青少年的科学创造力进行的比较研究 发现,中国青少年的科学创造力明显低于英国青少年的科学 创造力:在创造性的物体应用能力、问题提出能力、产品改 进能力、想象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产品设计能力等方面均明显低于英国青少年。研究还发现,从12岁到17岁,随着年 龄的增长,中国青少年创造性的产品设计能力持续下降,这 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产生这一结果 的原因主要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中强调死记硬背、强 化训练,忽视学生创造力的系统培养,缺乏有利于学生创造 力发展的各种课程和活动。

学科课程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学生创 新素质的培养,活动课程则不同,不仅鼓励学生大胆创造, 而且为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提供了充分的条件。课程中的创 意设计、故事创作和探究活动,均以日常生活和相应学科为 基础,通过创意活动、故事续编和实验探究的形式,提高学 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在活动课上,教师引入问题情境,激发 学生学习动机并诱发认知冲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发 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最后进行反思迁 移。学生提出问题的思路、解决问题的途径、完成任务的方 法,教师均不加限制、不设框框,只需要引导学生在问题解 决过程中抽象出一套客观的评判标准,学生可以在活动课上 自主地开动脑筋,大胆假设。

英国Philip Adey教授的研究结果显示,思维能力训 练可以促进青少年的科学创造力,参加训练活动的学生在创 造性的想象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创造活动及总量表上的得 分显著高于没有参加训练活动学生的得分。“学思维”活动 课程在实验组的学生身上同样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尤其在创造想象、实验设计、问题解决和创造活动方面,这一结果与 已有的研究完全一致。此外,在一项关于语文写作能力的跟 踪研究中发现,学生善于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以获得多种设 想、方案和结论,并且能独立设计剧本表演活动,积极踊跃 表现自我,因此,实验组学生在写作构思与短文写作等项目 上,均表现得优于控制组。

三、创造性思维能力提升训练 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思维结果具有新颖性、独特性、 目的性和价值性的思维活动,是思维的高级形式。创造性思 维方法包括发散思维、类比思维、臻美思维、迁移思维、重 组思维、突破定势等。创造性思维提升训练的首要要求是必 须进行开放式的教学。在训练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想法,教 师的态度应该是多加鼓励,注意量胜于质,不做过多的批评, 但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案中选出最独特的方案,并尝试将 此方案付诸实施,以评价其现实性和性价比。另外,还要注 意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产生更多的方案,并能从具 体的情境中抽象出一定的评价标准。具体的教学过程包括任 务导入、热身活动、点拨归纳、头脑风暴、归纳选优、实现 成果、评价方式和迁移巩固8个步骤。

创造性思维的评判指标可以通过流畅性、灵活性和独 创性等思维品质来表征。思维的流畅性是指思维过程的速度 或迅速程度。流畅性品质的训练方法:(1)使学生掌握概念、 规律之间的关系,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结合问题的解决,在大脑中形成合理的“知识组块”;
(2)教给学生一定的提 高速度的方法和技巧;
(3)通过做作业和测验等方式,给学 生提出速度要求,并加以训练。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思维活动 的智力灵活程度。灵活性品质的训练方法:(1)抓住知识、 方法间的“渗透”与“迁移”;
(2)引导学生发散式思维、 立体思考,培养学生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题多问、多题 归一的能力;
(3)教给学生灵活选择研究对象和解决问题的 方法,并加以训练;
(4)帮助学生形成事物的正确的动态图 景;
(5)使学生掌握其中的辩证关系。思维的独创性又叫做 创造性思维,是指独立思考创造出来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 具有新颖性成分的智力品质。独创性品质的训练方法:(1) 提倡“新颖性”,包括问题的新颖性、思路的新颖性、方法 的新颖性和结果的新颖性,指导学生挖掘解题的各种方法, 方法越多越好,越独特越好;
(2)狠抓学生自编习题。让学 生根据所学知识自编习题,这样体现了独特性(每个学生均 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编题)、新颖性(每个同学均对新的情景提 出新的方案)和发散性(每个学生编的题几乎都有差异)三个 独创性品质的特点;
(3)改进实验教学和开展课外活动。结 合课外活动,开设了一些研究性的实验、设计性的实验及小 制作;
在实验课教学中,鼓励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方案、独立 选择实验设备、独立组装实验仪器、独立读取实验数据和独 立分析实验结果。

“学思维”活动课程设置了许多活动用于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且在教学中特别强调互动教学。通过师生互 动和生生互动,营造出一种开放、活泼、积极向学的课堂氛 围,教师能放下“严师”的尊架,以完全开放、平和的心态 来组织教学活动,找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方法,并对学生 的方案进行客观翔实的评价和及时的反馈。积极进行小组建 设,并给予更多的时间鼓励小组讨论、独立思考,评判他人 的观点,学习同伴的优秀思维方法,有效促进了学生创造性 思维的发展。

通过对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的跟踪测 量,发现不同年级的实验组学生在思维品质的不同方面都达 到了与控制组学生的显著差异。第一,低年级实验组学生比 控制组学生在思维的流畅性方面表现良好。经过一年半的教 学实验,低年级实验组学生的流畅性得到显著提升,流畅性 思维品质的训练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发散式思维,这是获得更 富创造性思维的第一步。第二,中年级实验组学生思维的灵 活性显著优于控制组学生。思维方法的训练有助于三年级以 上学生的认知思维更加成熟,能更好地理解问题的关键所在, 不再刻意追求答案,而能够有意识地提高自己一题多问、一 题多解以及多题归一的能力,并给出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案。

跟踪研究还表明,实验组在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 方面都表现出优于控制组的时期出现在三年级。这说明,三 年级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学思维”活动课程 的教学研究表明,思维能力的训练是一个渐进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一般需要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才能发生明显的变化, 因此,从二年级开始培养,更有利于关键期创造性思维的发 展。

四、对教师的要求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的一个有机整 体,是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发展 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核心活动是思维。在 “学思维”活动课程的教学中,我们特别强调“双主体”师 生关系的重要性,倡导师生的课堂互动。“学思维”活动课 程以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不但对提高学生各方面 的创新素质有显著的效果,而且对教师提出了许多不同于传 统教学的要求,包括明确课堂教学目标,突出知识形成过程, 联系已有知识经验,重视非智力因素培养,训练思维品质以 提高智力、能力,创设良好教学情境,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7个方面的课堂基本要求,这些要求必然会影响教师的教学 实践,并对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我们的一项跟踪研究表明,经过对实验组教师进行一 年的“学思维”活动课程教学指导后,其教学行为在回到语 文课堂的教学活动后出现了明显的迁移现象,并有了显著的 改变。与控制组教师相比,实验组教师使用高认知水平问题 的频次明显多于控制组,由原来的3.53%提高至12.35%,有 效提问策略由66.9%提高至88.55%,同时,实验组教师使用 中性和负性反馈的次数明显低于控制组,并更多地使用等待、积极的表情、接近和靠近学生等非言语行为,实验组教师的 这些行为大大促进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教师经常会评价一个学生“不想学”或者“不会学”, 这两种不科学的评价指的便是心理学研究中的“学习动机” 和“学习能力”的问题。“双主体”师生关系的重要性是“学 思维”活动课程非常强调的,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了改变,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的改变。2006 年开始进行的一项跟踪研究表明,经过一年半的学习,不同 年级学生的表层动机、深层动机和成就型动机均发生了不同 程度的改变,其中,二年级学生的成就型动机得分提高了 24.1%。并且实验组的学习策略得分均高于控制组学生。究 其原因,在活动导入环节,教师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 生学习动机,并鼓励学生探索学习方法和策略,保持积极的 学习情感和态度,并在“两难情境”的认知冲突中激发起了 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在活动过程中师生双方共同参与, 不断探索,教师通过提问了解学生的看法,发现其存在的问 题,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活动的进程,师生的任何一方都不 是“一厢情愿”的单边活动。这样的一种探究式的活动氛围 将“不想学”和“不会学”的学生最大程度的引上了正途。

“学思维”活动课程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对于我们 进行学科教学有重大的启发意义。促进创新素质发展,任重 道远,关注思维能力训练,我们在路上。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