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节日 > 植树节 > [编辑出版专业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论文(共6篇)] 编辑出版论文

[编辑出版专业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论文(共6篇)] 编辑出版论文

来源:植树节 时间:2019-11-22 07:53:39 点击:

编辑出版专业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论文(共6篇)

编辑出版专业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论文(共6篇) 第1篇:数字时代地方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 编辑出版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型很强的专业。随着数字技术的 飞速发展,近年来数字出版已经成为出版业发展的新趋势,数字出版在实践性和 应用型方面对从业者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适应出版行业发展的新要求,改善毕 业生能力结构,地方高校的编辑出版学专业相继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 加大了实践教学的比重,在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本文拟以安 徽科技学院编辑出版学专业为例,通过对现阶段编辑出版学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 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探索如何从自身专业背景和现有教育资源出发,发挥优势, 凸显特色,对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提出建议,供其他地方高校的编辑出版学专业实 习实训参考。

一、编辑出版学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安徽科技学院编辑出版学专业开设的实习实训课程(据2015版编辑出 版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新闻单位见习、出版单位见习、报纸设计制作、书刊 设計制作、数字出版编辑软件应用、数字出版设计与制作、多媒体产品制作、专 业实习、毕业实习及六门专业核心课程的课内实习等。实践课程共49学分,其中 专业实践课程31学分,占总学分的18.3%。实践教学分为校内和校外两个方面展 开,校内主要依托编辑出版学专业实验室。该实验室面积121㎡,装配宏碁(型 号)电脑60台,服务器一台,内装方正飞翔6.0排版软件50套,矢量图处理软件 Coreldrawx617套,其中报纸设计制作、书刊设计制作、数字出版编辑软件应用、 数字出版设计与制作、多媒体产品制作及六门专业核心课程的课内实习安排在编 辑出版学专业实验室进行。签约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有安徽省XX县信息产业中 心、安徽省XX县电视台、XX市小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XX市大明文化产业园 等,主要承担新闻单位见习、出版单位见习等课程。校内实验室指导教师主要由 编辑出版学专业的专任教师兼任,没有专职实验教师。校外实习指导教师主要由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业务骨干担任。

二、编辑出版学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双师型师资匮乏,教师缺乏行业经验。该专业共有专任教师5名,多为近年来毕业的年轻教师,虽然所学专 业基本对口,但普遍缺乏在新闻或出版单位的工作经验。实习实训课程可以教会 学生排版软件等技术方面的东西,却不能结合新闻和出版行业的实际,把编辑技 能、选题策划技能、营销管理技能等教给学生。“没有媒体从业经验的教师,不 熟悉实践操作程序,上课只能以理论讲授为主,实践教学很难与媒体市场接轨, 不能适应当地媒体市场的需求”[1]。

(二)实践课课程体系不够完善,不尽合理。

2015版人才培养方案加大了实践课程的比重,但从开设的课程来看, 虽然遵循了201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规定,但基于训练学生编辑出版行 业基本技能的实践课程开设得还不够,如编辑学的选题策划、书业营销管理等基 本技能的实践课。此外,已开设的实习实训课程在有些课的内容上有重复交叉的 现象,如《书刊设计制作》与《报纸编辑学》;
有些课程在学期安排上不够科学, 如《报纸设计制作》安排在第三学期,而《报纸编辑学》安排在第五学期。

(三)校外实习基地建立困难,档次不高。

由于学校地缘劣势,而编辑出版企业又多分布于较发达城市,再加之 该专业举办时间不长,知名度不高,因此,签约实习基地非常困难。多数情况下 依靠教师个人牵线搭桥,与县域媒体和地方文化企业建立联系,签约实习基地。

知名的新闻媒体、出版企业,尤其是上市文化企业、数字出版企业出于多重因素 考虑,基本不愿与地方高校签约实习基地。“实习单位在接收实习生时,没有从 政府、高校方面获得相应的利益,使得实习工作难以开展”[2]。学生校外实习时 不能及时了解行业发展的最新进展,得到的锻炼远远不够。

(四)学生重视不够,人数众多,实习效果较弱。

尽管学院和新闻传播教研室为了学生实习倾尽全力,但多数学生并不 领情,不太重视专业实习。因此,实习效果不尽如人意。校内实习安排在专业实 验室进行,实习效果较好。但由于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实验条件的限制,以及少 数学生实习态度不够端正等原因,实习效果不能达到理想状态。校外实习由于每 届学生人数众多及新闻出版单位工作性质的原因,实习基地很难集中接收那么多 学生集中实习,也不可能派出那么多实习指导老师,因此多为走马观花式的参观 考察。实习单位派出1-2名业务骨干引导学生到企业各个部门参观考察工作流程, 再由企业领导集中给学生介绍企业经营情况。由于时间短、人数多,学生不能跟各部门编辑进行深度沟通学习。“多数实习生在长达数月的实习中从未获得实质 性的采访锻炼机会,仅在一、两篇一般性的报道中跟随记者署名后,实习就宣告 结束”[3]。

三、编辑出版学专业实践教学改进的几点思考 (一)构建长效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成长机制。

学生实践技能的形成依赖于实践教学的实施。实践教学的实施关键在 于构建一支行业经验丰富的实践师资队伍。针对编辑出版学专业师资力量薄弱、 缺乏行业经验的现状,要从根本上建章立制,鼓励校内教师“走出去”,到新闻出 版企业挂职锻炼,把挂职锻炼作为一种制度固定下来,与职称评审、深造进修、 评奖评优结合起来,妥善解决挂职锻炼教师的工资待遇及晋级进职,解决挂职教 师的后顾之忧。“高校在教师选择上应该更看重教师的实践能力而不是学历。现 有教师队伍除了选派到重点新闻院校学习之外,还应安排到媒体一线挂职锻炼, 保证有一定的时间参与实践,熟悉新闻生产全过程”[4]。同时,学校要创新用人 机制,敢于把新闻出版企业优秀人才“迎进门”,聘为特聘教授,明确责权利,可 以把实践性特别强的课程交给特聘教授来上。还可以大胆尝试引进某个企业的技 术团队来校授课,让本校的教师随堂听课,参与教学。在聘请教师时,要严把质 量关,加强管理,不能放任自流。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实践课程体系设置是否科学合理关乎学生实践技能结构的优化。实践 课程设置应在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借鉴其他高校同类专业的课程设置,根据 编辑岗位的技能要求开设相关实践课程。目前该专业开设的相关实践课程不够系 统,缺少培养学生传统编辑技能的相关课程,如编辑学实务、选题与策划、书刊 营销与管理等。数字出版方面的实践课程只是开设了一些软件类课程,网站架构、 数据挖掘、多媒体设计制作等实训及版权贸易、网络营销方面的课程均未开设, 而这些实践课程对学生形成核心编辑力是至关重要的。实践课程的开设时间要贯 穿全学程,从新生进校的第一学期就要开设专业认知实习,大二、大三开设专业 核心实践课程,大四进行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在这些课程开设顺序上,应注意 课程内容前后衔接顺序,以免造成学生学习的困难。

(三)构建客观和灵活结合的实践教学评价机制。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与理论教学效果的评价差别很大,不能按照传统 考试方式进行评价。根据编辑出版学专业实际,采取既客观又灵活的评价方式进 行。客观评价主要用于校内实验室实习,学生成绩可以由实习作品+实习日记+ 实习报告+考勤等几个方面组成,实习作品是学生实习的最终成果,体现了学生 对实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同时反映了其技能掌握程度;
实习日记是学生每天工作 内容的真实记录,是其劳动量的真实体现;
实习报告是学生对实习的总体概括, 是其实习的体会和感受,反映学生对实习的理性认知;
考勤则是学生工作的形式 体现。灵活评价主要用于校外实习,由校外指导老师根据学生的实习态度、创新 意识、业务能力、团队精神等综合评定成绩等次。

(四)构建多层级校外实习基地。

校外实习是学生技能形成的重要环节,校外实习基地是校内实验场所 的必要补充。因此,构建多层级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对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地 方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构建校外实习基地存在诸多不利因素。首先,地缘劣势, 多数地方高校位处中小城市,其编辑出版学专业与新闻出版行业联系较少,与近 年来兴起的数字出版企业联系更少;
其次,近年来新闻出版企业本身经营困难, 企业员工工作压力较大,企业自顾不暇,致使企业不愿意接受实习生;
最后,实 习生不能给企业带来效益,学校不愿缴纳实习费用,加上学生实习安全等因素, 这些不利因素使地方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签约校外实习基地非常困难,可以说 “剃头挑子一头热”。但如果学校重视,与不同层级文化企业保持经常联系,并缴 纳一定的实习费用,付给校外指导老师一定的指导费用,签约实习基地并非十分 困难。地方高校可以采取远近结合的办法,先从市县级媒体和文化企业入手,与 他们签约实习实训基地,一些简单的实习课程可以就近开展,对于较为前沿和复 杂的实习课程可以按期送学生到层次较高的媒体和企业实习。在实习单位业务范 围的选择上,可以兼顾电视台、电台、报社、出版社、广告公司等传统业务单位, 同时要积极拓展与网站、数字出版公司等新型媒体的合作。此外,随着自媒体发 展,大型企事业单位的文化宣传部门是学生实习的较好去处。

总之,地方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办学过程中要紧跟新闻出版行业发展 趋势,努力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构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采取灵活新颖的评 价机制,切实提高学生实践技能,改善实践教学效果。

作者:苏兆龙 第2篇:媒介融合时代编辑出版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析随着新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各种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媒 介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已经出现,各类型媒介在资源、信息、 技术以及平台等领域实现了不同程度的融合。书刊、网络、广电等媒体内容互生, 资源共享,媒介融合已然由概念的讨论物化为实质的存在。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 在为人们提供全新信息内容体验的同时也给相关从业人员带来了巨大挑战。编辑 出版学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其毕业生将是未来出版产业的主要从业者。面 对媒介融合时代的挑战和当前编辑出版专业实践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进一 步加强编辑出版专业实践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从业挑战,综合提升 编辑出版学人才质量培养,值得我们深思。

一、媒介融合对未来编辑出版从业人员的要求 自20世纪80年代国外新闻出版领域出现大规模并购开始,出版媒介融 合现象已经出现。维亚康姆、新闻集团、贝塔斯曼等通过重重并购至今已经成长 为集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广告等全媒体业务为一体的大型全球传媒巨 头。报纸、杂志、图书、影视、网络之间共享内容资源,彼此接力,供应的跨媒 体、互动型出版已成为了常态,对从业人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大数据分析整合能力 融媒體信息时代,编辑出版从业人员的信息内容来源高度多样化,信 息数据体量急剧增长。数据显示,全球数据量正以每年50%的速度迅速膨胀,当 年信息总量的80%都是近两年内生产的。对于编辑从业人员而言,优质的选题信 息可能出自书刊、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领域,也可能夹杂在微博、微信、 微视频等纷繁复杂的碎片化信息里。编辑要从纷繁错乱、极其庞大的数据中筛选 出有用信息,其大数据分析、整合能力不可或缺。

(二)多媒体运用能力 编辑出版从业人员除了掌握传统出版领域内的采、写、编、评等基本 技能,编辑的综合媒介素养也需要相应的提升以应对报纸、广播、电视、数字出 版、网络等媒体对信息内容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的综合需求。

二、当前编辑出版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一)教学理念陈旧编辑出版学作为一门从实践中产生的学科,其知识内容大多来源于新 闻出版一线。媒介融合时代已然来临,然而一些学校依然抱守传统出版时代理念, 课程设置中规中矩,较少引入新的内容和出版实践,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最 终导致实际教学效果不好,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满足时代要求。

(二)实践教学不足 传统编辑出版教学,重理论,轻实践,新闻史等专业史学课程普遍开 花,新闻理论等理论课程依次铺开,文学、语言学等基础课程在大一大二就进入 教学序列。但是,作为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相关的出版实践课程,紧跟时 代潮流的媒介融合类课程普遍开设较少,训练不足。

(三)“双能型”师资短缺 随着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先进媒介技术已经在新闻出版实践中得到 了普遍应用。但是在高校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既具有较高的理论修养,又懂得相关 媒介技术,熟悉相关出版实践的“双能型”师资的短缺。高校编辑出版专业教师多 是新闻、中文、传播、出版等关联专业的硕士、博士毕业生,很少有教师同时精 通媒介技术方面的知识,且大多数教师都是走出校门就走上讲台,理论知识素养 较高,但缺乏相关行业从业经验。

(四)实验室建设滞后 为保证编辑出版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正常开展,应对媒介融合时代的 人才需要,编辑出版专业在实践教学设备方面即便是不能引领行业发展也要至少 做到与行业发展衔接。然而由于新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行业设备更新速度不断 加快,且相关实验设备中的编辑、排版、印刷以及音视频处理系统价格昂贵,地 方高校办学经费有限,编辑出版专业实践教学相关的实验室建设相对滞后,实验 设备老旧、更新缓慢,相关新媒介技术难以进入实践教学课堂。

三、媒介融合时代编辑出版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一)更新理念,创新实践 编辑出版学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学科,我们需要紧跟时代,围绕行业需 求来办学,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创新实践教学。传统的教师前面走,学生后面跟,一边演示、一边学习,老师布置任务,学生机械化完成的实践教学方式难 以激发学生热情。要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使学生由被迫机械完成任务向积极 主动接受、探索实践。

为增强学生实践技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安徽科技学院根据编辑 出版专业的实际情况和现实需求,以工作室的形式建立多种实践场所。根据专任 教师专业特长结合现有实验设备,设立“星北世界”书装工作室、凤画工作室、“人 文安科”报纸编辑室等7个工作室,各个工作室由专任教师指导,工作室之间信息 资源共享,各个平台相互支持。学生可以依据个人兴趣爱好,选择加入其中一个 或多个工作室,这种基于个人兴趣爱好的工作室的形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探 索的主动性。目前7个工作室共吸收编辑出版专业各年级学生87人,吸收其他专 业31人,其中书装工作室和摄影工作室进驻学校创业科技园并实现盈利,学生在 自主实践中提升了综合实践能力,部分学生还能够每月获得300-500元不等的报 酬。

(二)建构体系,突出特色 编辑出版学作为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传统的编辑出版专业以图书、 报纸编辑实践为主的实践教学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业界需求,为应对媒介融合 带来的挑战,应当建构起与时代接轨、与业界同步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允许各个 高校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办出特色。在适当保留传统书报刊编校实践教学环节的 基础上,以业界需求为导向,适当增加多媒体开发与应用、摄影摄像、音、视频 编辑、数字出版、新媒体营销等切合时代需求的课程,使得学生在未来工作中不 仅能够熟练从事传统编辑出版业务,也能够在融媒体环境中应对自如。

(三)强化师资,更新设备 师资是编辑出版专业实践教学工作的主要执行者,而实验设备是实践 教学环节中的必要条件,此两者是提高编辑出版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因此,不断强化师资力量,紧跟行业前沿,及时更新设备,是未来编辑出版专业 教学改革的重点。安徽科技学院编辑出版学专业在“安徽省高校振兴计划”“地方 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等专项资金的支持下,通过不断选送优秀青年教师赴相 关高校及新闻出版企业进修、挂职等方式提升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并逐步将业内 先进的实验设备装配到位。

(四)拓宽路径,校企合作媒介融合时代编辑出版专业学生的就业去向将更加多元化。因此,在 实习实践基地建设上,需要在维系好原有新闻出版印刷单位等实习实践基地的基 础上不断拓宽学生实习实训路径,加强校企合作,逐步增加互联网、广告、公关、 营销、影音类企业实训基地。

作者:李宁 第3篇:编辑出版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 编辑出版学是研究国内外出版业运行规律并指导出版实践发展的一 门应用学科。目前国内许多知名大学如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等均开设 了编辑出版专业或相关专业,旨在通过系统学习培养具有专业编辑出版理论知识, 具备一定人文与科学素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能够在企事业单位、出版发行 单位、音像电子出版机构及教育部门从事新闻宣传、出版发行、编辑校对、教学 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时代 的到来,编辑出版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优秀人才, 是高校编辑出版专业需要持续关注的问题。

一、编辑出版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 1.编辑出版单位需要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2011年,中国编辑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发布了《编辑出版专业人才培 养调查报告》,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新闻出版业的快速发展,对编辑出版专业人 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在聘用人员的时候有三个倾向:
一是偏向于具有本科学历或硕士学历的毕业生;
二是偏爱不仅具有编辑出版专业 理论知识,还具有其他专业知识和专业背景的毕业生;
三是用人单位乐于选择能 够直接胜任岗位责任、具有一定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因此,在设 定编辑出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时候,应在注重专业理论知识培养的基础上,强 化学生动手、策划等多方面能力的打造,偏重于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升,在制定 培养方案的过程中,重视行业的需求,关注编辑出版行业的前沿动态,了解最新 的专业信息,从而紧跟行业发展步伐,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匹配的专业人才。

2.新媒体成为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生新的就业选择 新媒体是互联网+时代的必然产物,它的形式包括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等,科技的发展使新媒体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其海量性、共享 性、即时性和个性化等特点,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把对传统纸媒的依赖转向新媒体。

受众对新媒体需求的增加,使得众多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生纷纷成为新媒体的一员, 而新媒体不仅要求工作人员具有编辑出版专业的理论知识,还要具有信息技术、 网络电子出版技术、网络策划营销等多学科的知识储备,因此在编辑出版专业人 才培养过程中,我们更应该注重知识的多元化讲授,以及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融合。

二、编辑出版专业人才培养的路径 1.树立全新理念,调整专业课程设置 教学理念是人才培养的指导方针,教学理念应随着行业需求与社会发 展情况而进行调整,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编辑出版专业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新技术更新、新媒体的出现,要求高校编辑出版专业人才的培养应树立一种“融 合”的教学理念,不仅注重传统编辑出版知识的教学,更要保持与行业同步,培 养复合应用型人才,在相应的课程设置上有所调整。目前,除开设编辑学概论、 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出版美学(含装帧设计)、书业法律基础、报刊编辑学、 出版现代技术等专业必备课程外,还应适当开设一些经营管理类、艺术鉴赏类、 信息技术类课程,使学生在具有深厚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扩展视野,迎 合新媒体的发展趋势,此外还应适当调整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让学生更多地 接触编辑出版方面的相关工作,切实将理论融于实践,以实践践行理论。

2.优化师资结构,建立多元教师队伍 师资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条件之一,现有编辑出版专业的任课教师虽然 学历较高、理论知识丰富,但往往不具备丰富的业界经历和经验,在教学中重理 论、轻实践,可考虑聘请业界权威人士担任客座教授,或邀请业内具有丰富实践 经验的编辑出版从业人员做兼职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还可邀请相关行业 的管理人员为学生做专题讲座,形成专兼职相结合、多元教师共同培养编辑出版 专业人才的局面,同时加强校内教师的专业培训,进一步提升其专业素质和授课 水平。

3.紧贴行业需求,创新教育模式 实践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最好途径,实践还能够帮助学生尽早了解 和接触相关行业的工作内容,有利于学生毕业后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熟悉工作内容。高校应加强与编辑出版单位的沟通和合作,以行业需求为导向,构建产学 研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让学生尽可能参与到编辑出版的实际工作中,增加学 生实践性教学的时间,创新实践性教学形式,可借鉴德国的双元化培养模式,由 高校负责理论部分的培养,而编辑出版单位或相关企业负责学生实践能力的完善, 使其成为人才培养的主体,而不仅仅是参与,这有利于企业在实践过程中挑选所 需人才,也有利于学生拓宽实习、就业渠道。

结语 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编辑出版行业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 编辑出版专业的人才培养应紧跟新媒体、新技术的发展步伐,不断改革创新、与 时俱进,为我国编辑出版行业提供更多高素质、应用复合型人才。

作者:姚歆烨 第4篇:媒介融合时代高校编辑出版专业人才培养 近年来,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高校编辑出版专业也顺势而动,在人 才培养方向和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如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等 高校尝试在编辑出版学专业下培养网络编辑人才;
此外,兼顾文化知识、编辑技 术和专业素养的“4+3+3”培养模式和已经沉寂了几年的“2+2”培养模式也开始被 应用。但是上述培养模式从理念到操作层面对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关注较少,这 势必会影响学生的职业规划,从长远来看,对编辑出版学学科建设和出版事业的 发展都会带来不良影响。

一、影响编辑出版专业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三个维度 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中的全部职业经历,即职业、职位的变迁及 工作、理想的实现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有与职业相联系的行为、活动、态 度和愿望等。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职业生涯虽然在内涵上并不包含成功与否, 但成功的职业生涯既能实现个体价值又能创造社会价值,因此是很多人职业生活 的目标。

除个人能力、心理、机遇、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等原因,下述三个 维度对出版人的职业生涯发展也至关重要。

1.职业认同感职业认同感作为心理学概念,是指个体对于所从事职业的目标、社会 价值及其他因素的看法,与社会对该职业的看法、评价及期望一致。职业认同感 是人们竭力做好本职工作,达成个体自身和组织目标的心理基础,是员工忠诚度、 成就感和事业心的来源。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编辑出版作为职业是近代出版业发展的产物,知 识分子选择并投身出版业本身就意味着对近代出版业的认同,出版业甚至一度是 知识分子谋生的出路和实现理想的平台。然而当下的情形是,高校编辑出版专业 的学生,作为未来的出版人,对于编辑的职业认同感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这除 了与长久以来编辑出版学被“编辑无学”观念所困扰有关,更为重要的是,互联网 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尤其是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把关人’理论的重组,自媒体 的出现和狂热,一定程度上颠覆了出版人的目标和社会价值。当国民阅读习惯的 引导者、出版业发展的推动者的角色可以由普通大众扮演,出版人的职业价值会 不会缩水?专业的出版人生存的空间在哪里?大学四年学习的知识会不会追不 上这轮出版变革的脚步?这些都可能是横亘在青年学生心头的棘手问题,如果解 决不好,很难使学生对编辑有高度的职业认同感。

2.职业理念 职业理念作为一种职业意识形态,是指由职业人员形成和共有的观念 和价值体系。它可以在职业生涯中为从业者提供该职业的基本原则,指引从业者 的思考方式和行为举止,协助他们在遇到困境时做出准确的抉择。

出版人的职业理念是出版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对出版的信念、理想和 价值的认同,是所有出版人判断和决策的依据,而且应贯穿并体现在全部出版工 作之中。近年来,中国编辑学会提倡的“大文化·大媒体·大编辑”理念,得到业界 和学界的认同。其中的“大编辑”理念,更是给高校编辑出版人才的培养方式、培 养方向和培养模式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大编辑”之“大”,体现出了出版工作者 面对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应具有的态度和行动,也应是高校编辑出版专业学生面 对新媒体环境严峻考验时植根于内心的信念。“每一种传播方式造就一种新的媒 体,每一种新媒体又造就了新类型的编辑”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只有充分认同符 合出版发展趋势的“大文化·大媒体·大编辑”理念,高校编辑出版专业学生才能变 被动为主动,积极为出版职业生涯积累“大编辑”的文化底蕴和复合技能。

3.职业生活一个真正出版人的职业特点,决定了他不仅应是一个文化人,需要具 有坚守书香、传承文化的理想信念,而且也应该是一个职业经理人,有运筹资源、 博弈市场的本领。现在出版人的职业生活,从内涵上依然表现为“为他人作嫁衣 裳”。虽然是为他人作嫁衣者,真正有责任有担当的出版人,应是能开创风尚影 响时代的出版人。因此,思维活跃且“具有自我实现”需要的青年学生,应该尽早 接受出版人职业生活的特点,不艳羡“台前”的风光,能安守“幕后”的精彩。

二、媒介融合对出版人职业生涯的影响 1.颠覆职业生涯阶段 一般来说,人的职业生涯分为五个阶段:成长阶段(18岁以前)、探 索阶段(18岁-24岁)、确立阶段(25岁-45岁)、维持阶段(46岁-55岁)和退出 阶段(55岁退休)。在职业生涯中,人们关注最多的是确立阶段,因为这20年是 人一生中精力最旺盛、创造力最强的时期,也是人们职业生涯产生差异的关键时 期。鉴于此,研究者又将这一阶段细分为职业塑造阶段(工作3-5年后),职业 锁定阶段(工作5-10年),事业开拓阶段(工作10-15年)和事业平稳阶段(工 作15年后)。传统出版时代的出版人的职业生涯,与医生、教师、公务员等一样, 也是遵循着职业生涯的发展阶段前进的。

然而,在新媒体时代和媒介融合的趋势下,一切都发生了变化。电子 出版、网络出版、手机出版、自出版等新的出版方式不断涌现,出版的内涵和外 延都发生了变化,出版人不应该也不可能固守传统的编辑工作。于是我们看到了, 本应该在职业锁定阶段甚至事业平稳阶段的传统出版人,开始转向手机出版;
而 那些已经进入了职业维持阶段甚至退休阶段的出版人,又要开始学习多媒体整合 的思维和技能;
初入职场三五年,处于职业塑造期的年轻出版人,也可能因为具 有创新思维和开拓精神而一跃进入事业开拓阶段。

2.改变出版人的职业定位 职业定位又称职业锚,是个体进入工作情境后,由习得的工作经验所 决定,与自我的动机、价值观和才干相符合的,达到自我满足和补偿的一种稳定 的定位,是人们选择和发展自己的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职业定位通常可以分为 八种类型,即技术/智能型、管理型、自主/独立型、安全/稳定型、创业型、服务 型、挑战型和生活型。个体的职业定位通常是较为稳定的,但作为与工作环境相作用的产物, 在实际工作中也是可以调整的。传统出版时代的出版人,职业定位较为稳定,如 事业单位时期的出版社,存在较多的“安全/稳定型”和“生活型”出版人,他们关注 财物安全,关心工资和退休金,甚至有些出版人为平衡家庭和个人的需要可以牺 牲职业生涯的一些方面。但出版社转制后,迫使这些出版人的职业定位转向挑战 型甚至创业型,他们要克服以前无法客服的困难,甚至要学习创建属于自己的产 品(或服务)乃至创建属于自己的公司。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媒介融合的 深入,出版人在“管理型”和“技术/职能型”之间转换的大有人在,甚至“安全/稳定 型”的出版人抓住了行业发展机会变成“创业型”也是屡见不鲜。

3.使出版人的职业应激发生变化 职业应激(Occupationalstress)是心理学术语,也称工作应激或工作 压力,是指因工作负担过重、工作责任过大或变换工作岗位等对人产生的压力。

2015年年初,一篇名为《年终奖低迷,出版界遇“离职潮”》的报道引起社会对出 版人生存现状的关注。普通出版人学历高收入低、自己创业开办民营图书公司又 心有余而力不足等一些列问题被文章作者摆到了台面上。自媒体时代、碎片化阅 读、数字出版…一这些普通百姓眼中鲜活的名词和新鲜事物却给当代出版人带来 现实的生存压力。以数字出版的持续升温为例,如何进行数字化转型是出版人所 面临的现实挑战,如何将传统出版平台的内容放到数字平台上获得盈利是出版人 需要攻坚的关键问题。媒介融合时代使出版人职业应激的来源超出以往,职业稳 定性被打破,职业角色的冲突和模糊,职业复杂性的增强和超负荷工作等,都可 能对出版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

三、以出版人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的高校编辑出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编辑出版专业作为未来出版人的培育基地,肩负着使青年学生对 出版职业产生职业认同感,认同职业信念和接受职业生活的任务。这一任务就像 在青年学生心中撒下一粒“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种子,使学生在未来的职场生 涯中,无论是在媒介融合时代还是未来不可预期的出版变革时代,都能顺利度过 每个职业阶段,准确地进行职业定位和再定位,更加从容地应对职业应激。

以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是指高校编辑出版专业 要整合出版人阶段性职业发展与终身职业发展的关系,设计符合出版职业成长的 课程体系。鉴于此,我们提出“1+1+1+1+X”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在通识教育课程、 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应用型课程群和创新、创业、创意类课程的基础上,发挥各高校优势学科资源,开设特色课程。

1.夯实通识教育课程,致力于“全人”的发展 通识教育就课程而言,就是让学生通过不同类别的非专业课的学习, 获得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通识教育研究在国外开展较早且实践 效果较好,如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规定大学前两年的通识教育课程必须涵盖英语、 自然科学、人文艺术、社会科学和终身学习与自我发展五类课程,且根据专业不 同占到课程比例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六十不等,且两年之后还会安排其他的通识 课程。我国高校的通识教育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高等教育过度专业化的背景 下,实践方面比较典型的是2005年复旦大学成立复旦学院,率先在国内推进通识 教育改革。

与复旦大学具有深远的通识教育传统不同,我国多数高校的通识教育 尚在起步阶段,没能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较为常见的是在大学里的个别学院甚 至个别专业的培养方案中突出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从学科专业特点的角度来看, 通识教育中的“通”所涵盖的“广”“博”“杂”,与编辑出版专业的契合度较高,应是 通识教育课程试点的首选专业。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在新一轮的媒介融合进程中, 部分高校编辑出版专业意识到互联网技术是出版产业发展的巨大科技驱动力,甚 至认为媒介融合就是单纯的技术融合,忽略了内容融合和理念融合的层面,因此 在不顾原有专业定位和师资的情况下盲目转型,增开技术类课程,把原本不多的 通识类课程挤到一个更为狭小的角落,使得编辑出版专业教育过度专业化的趋势 凸显。这种以技能为导向的课程设置从眼前来看有利于青年学生在初入职场时适 应媒介融合时代的需求,但从长远来看,由于缺乏在道德、情感、理智等多方面 的素质教育和人性教育,当他们在职业生涯发展的不同阶段遇到困境时,难以从 自身职业生涯发展的角度和行业乃至社会发展的角度做出准确的判断和抉择。美 国著名大学阿默斯特学院院长米克尔·约翰认为,一所大学“如果只教会一技之长 而不能培养出掌握完整知识、具备较深见识的人,那么大学就降为营造手工匠的 作坊了”。因此,高校编辑出版专业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完善势在必行。

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认为,当代编辑要着力从文化修养的角度培 育六性,即“文学的感性,史学的智性,哲学的悟性,艺术的灵性,科学的理性, 伦理的德性”。这一观点可以为高校编辑出版专业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提供思路, 如开设文学与艺术类课程,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人类的文学艺术成就,以提升文学 和艺术鉴赏能力;
通过对历史与哲学类课程的学习,教会学生以历史的眼光了解 当代社会发展趋势,使其能够在复杂动荡的环境中明辨方向;
自然科学类课程的开设,使学生能以科学的眼光正视人类与世界;
社会伦理课程不仅能使学生了解 社会道德方面的概念,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系统思考社会及个人问题的能力。此 外,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终身学习和自我发展类课程的引入是十分必要的,芝 加哥大学校长哈钦斯就认为通识教育应致力于“全人”的发展,他认为“就青年而 言,无需教会他们一切,但要帮助他们获得继续教育自己的习惯、观念及方法。

教育的目的并不是人力(manpower)的形成,而是全人(manhood)的发展”。

总体上来看,高校编辑出版专业的通识教育就是要培养具备统一完整人格的、有 开阔视野和格局的、具有创新和思考能力的、具备批判和创造精神的、在职业生 涯中能起到引领作用的出版人才。

2.坚守专业理论课程,培养学生的“出版文化理性” 尽管出版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但这并不意味着高校编辑出版专业就 可以轻视理论课程的设置。但是事实上,很多高校的编辑出版专业已经把专业理 论方面的史类、概论类和基础类课程进行了压缩,这固然与其各自的培养模式相 关,但从职业生涯的角度来看,会影响编辑出版专业学生对于出版行业的职业认 同感和职业理念的建立,以及对职业生活的认可和接受。

如在《中国编辑出版史》课程中,学生可能会学到巴金在《文丛》第 2卷5、6期合刊卷头语中的一段文字:“这本刊物是在敌机接连的狂炸中编排、制 型、印刷的。倘使它能够送到读者诸君的眼前,那么请你们相信我还活着,而且 还不曾忘记你们”,这告诉学生们出版人无论在多么艰苦的环境下,都应忠于职 守心系读者。老一辈出版家为时代、为艺术、为文学、为民族献身的精神,也会 深深地感染青年学生。不仅如此,出版史课程还会让学生了解,作为中国出版业 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长盛不衰的秘诀就是在任何年代背景下都 能把对文化理性的追求和对商业利益的追求有机结合;
在《编辑学概论》中,学 生能深刻地认识到从甲骨到丝帛、到纸张、再到互联网,传播载体虽然发生了翻 天覆地的变化,但它积累文化、传承文明的核心价值却始终如初;
《书籍编辑学 概论》让学生知道一个优秀的出版人必须具备质量意识、读者意识、创新意识、 敬业意识等职业意识,这对于我国图书出版业在追求数量规模到提高质量效益的 转变中,以及引进品种和输出品种的抗衡中,都至关重要;
《出版学基础》告诉 这些未来的出版人,王云五提出的“出版是国力强弱和国民素质高下的一个尺度” 以及邹韬奋提出的“真诚为民众服务,永远立于大众立场”“追求进步,追求正义” 等出版文化思想,应是出版人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和毕生的追求。出版文化理性更 应该是当前出版业“非文化”和“去文化”现象蔓延的趋势下出版人的必然追求。郝振省先生曾说:“出版文化理性就是出版人、编辑人经过长期的学习、实践、修 炼而形成的一种综合性的、决定或影响出版物内容吸引力和感染力,影响国家文 化软实力,决定出版单位品牌和效益,决定出版业繁荣和发展的一种本质性文化 品格。” 3.推动应用型课程群建设,以“研究性学习”适应出版业变革 多年前企业界流传着一句话“一个企业若是和英特尔没有融合好,机 会会很少”,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媒介融合时代的出版界。因此,技术类应用性的 实践、实验课程应是高校编辑出版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尤其在当下高校编辑出版 专业向应用型转型的背景下,单一的课程设置已经无法满足实践需要,只有形成 课程群才能产生合力。如围绕着传统书报刊和电子书报刊,网络出版和手机出版 等出版形态,都可以以项目的形式设置配套课程,指导学生完成整个出版流程。

为了使学生适应媒介融合背景下应用型知识快速更迭的出版环境,提 升未来的职业竞争力,应用型课程群的授课模式应突破传统,鼓励学生进行研究 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指导学生自己搜集、 分析和处理信息和资料来亲身感受和体验知识生产过程,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多年的实践表明,研究性学习模式在应用性强的学科中推行更有优 势。媒介融合进程中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手段和新的出版形态,都可以作为编辑出 版专业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问题、课题和项目。以手机出版为例,在网络智能 手机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对手机App有较多的接触和体验,甚至比教师更 能体会到多媒体融合在手机出版方面的应用,以此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利 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这一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创新和创造能力,有助于学生顺利度过未来职业生涯中的不同阶段尤其是 职业瓶颈期。

4.开设创新、创意、创业类课程,提升职业生涯“软实力” 几年前,前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同志在全国新闻出版工作会议上, 提出了出版业面临的“内容创新能力弱,有影响力的精品不强”的困境,这实际上 反映了我国出版产品内容创新能力和营销创意能力的不足。对出版人来说,媒介 融合带来的最大改变首先应该是思维模式的改变。在电视读书类栏目式微的背景 下,“逻辑思维”以微信营销捆绑图书销售的模式,把单本售价动辄一两百的精品 书销往海内外,年图书销售额过亿元;
中信出版社在出版被称为“妖书”的美国热 销悬疑书《S.》时选择与微信公众号“一条”(又称一条视频、一条TV)进行预售合作,推送24小时内首印两万套全部售完。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公号“一条’’ 的创始人徐沪生是原《外滩画报》的执行总编辑,职业定位倾向于“管理型”和“安 全/稳定型”,不过,辞职后他转型做互联网,变成了“创业型”和“挑战型”的出版 人。

从近几年的出版业成功案例中可以看出,在媒介融合时代寻找到突破 口的传统出版人和新晋出版人,都是具有远见卓识和开放思维的人。鉴于此,高 校编辑出版专业应着力设置创新、创意、创业类课程,来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 帮助他们建立创新性思维,形成学生在素养能力和技术能力之外的职业“软实力”, 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理性面对出版业变革带来的职业定位改变和 职业应激变化,从被动接受“出版业的福利”转化为主动寻找“出版机会”。

5.依托优势学科资源细分培养方向,增加职业竞争力 经过三十几年的发展,在大学本科阶段设置编辑出版学专业的高校, 既有综合性大学又有独立学院,既有师范类院校也有职业类院校,且各高校的编 辑出版学专业又归属于不同的学院,如传媒学院、新闻与出版学院、人文与法学 院、网络传播学院等,也正因此,所归属的学校、学院的优势学科资源都可以为 编辑出版专业所用。如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编辑出版专业结合该校的电子信息特色 设置相关课程进行技术类人才培养,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则凭借英语学科优势资 源培养具有英语应用能力和出版实践技能的网络编辑方向人才。媒介融合时代, 在数字网络环境下,出版市场瞬息万变,各高校编辑出版专业的人才培养理应紧 跟出版市场发展方向,但如果能在培养方向的基础上根据所依托的学校或学院的 优势资源进行再次细分,必将对学生职业竞争力的提升和出版业的差异化发展起 到双重推动作用。

作者:李长月 第5篇:数字出版时代编辑出版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2015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公示,新疆大学人文学院编辑出版专业获 批,学院配套建设了数字出版实验室,以期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达到培养目标。

文章结合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专业建设情况,对新疆大学人文学院编 辑出版学实践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提出了一些设想。

一、突出专业技能的实践教学环节1.调整实践教学环节 笔者认为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首先需总体上增加实践教学环节课时, 扩大比重。其次,需调整原有实践环节,精简传统实践环节,强化编辑出版专业 实践内容,根据工作的需要,将传统实践内容调整为专业工作内容。本专业传统 实践环节主要包括,书法、阅读与写作、劳动、社会调查、办公自动化等。笔者 认为,书法应替换为新媒体设计与运营,阅读与写作应调整为书评与文案写作, 社会调查替换为市场调研分析,劳动替换为产品包装设计,办公自动化则可保留。

除此,增加部分新的实践环节,如新媒体作品设计、媒体运营、数据分析(SPSS 的应用与分析)等。另外,在课余开展校对比赛、网站设计比赛、平面设计比赛 等活动,推动学生各项技能的学习与应用。

2.实行工作室制度 据了解,中国人民大学的实践环节实行了工作室制度,即学生通过选 择感兴趣的工作室,参与作品的设计,提交作品,获得学分。目前,中国人民大 学新闻学院有6个工作室,包括平面设计工作室、多媒体设计工作室等,学院要 求专业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选择2个工作室,开展实践学习,完成一个工作室 学习任务获得1个学分。

笔者认为,本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应吸收中国人民大学的工作室制度, 而且是有条件实行该制度。目前,本专业数字出版实验室已投入教学使用,并作 为学院院刊的编辑部正常运行。实验室配有电脑、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等硬 件设施,软件包括各类平面设计、版面设计、音视频剪辑、网页设计、黑马校对 等,另外专业实验老师1名。建议本专业依托该实验室,设立版面设计工作室、 平面设计工作室、非线性编辑工作室、新媒体工作室、网页设计工作室5个工作 室。学生在大二大三两学年,各选择1个工作室,实验老师负责教学任务的安排 及作品验收。

3.强化出版行业合作 强化出版行业合作是本专业解决就业问题、克服发展困境的长期战略。

具体而言,包括,实践教学与的合作与业务的合作。与出版单位合作,让学生将 所学的实践技能有效及时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强化实践教学成果,最终实现 市场反哺教学。实践教学与的合作开展方式,一直以来主要是让学生去出版单位实习, 或者是出版单位工作人员来校开展实践性较强的讲座。这两种方式应固定化、长 期化,同时需开拓新的市场合作方式,即与市场开展业务合作的方式,在校学生 可以承接出版单位相关的工作任务,由师生共同完成,从而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 关系,学校给学生提供出版单位工作信息,推荐学生参与企业工作。另外,本专 业可将实验室建设为企业性质的工作室,实施市场化运作,对学生作品做包装与 市场推广,推向社会,为学生就业、专业教学和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随着数字出版的深化,数字阅读产品、数字内容成为趋势,如数字化 教材、在线教育、慕课教育视频等。基于读者新的阅读与服务需求,出版单位人 力资源和原创内容的局限性,尤其在数字教材等领域,高校师生大有可为,高校 编辑出版专业的师生应当走出校园,进入出版行业,寻找合作伙伴,共同完成数 字产品、数字内容的加工和开发,形式双赢效果。

二、强化学生实践的教学方法 实践教学方法决定了实践教学环节的最终效果,而效果则取决于师生 的互动情况和学生自主学习与操练。教学应加强学生参与度,以学生为主体,教 师为辅助,激发学生的兴趣,要让学生主动思考问题、上手操作,并注重学生作 品的评比,将评述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理论教学应穿插在实践教学中,不应该 过于重视理论的阐述,主要讲述理论的实际应用问题。基于此,具体教学方法包 括,实验教学与案例教学。

1.实验教学 教师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实践操作,重视学生独立创作并提交作 品,建立作品库与发布平台,重视学生成果的储备与评比,如微信公众号作品展 示平台等。由于作品设计具有开放的特点,教学中一些问题往往并不具有标准答 案,需要不断地探索和讨论。师生要建立优秀作品做汇报展出及评比的长期制度, 让学生们形成你敢我追的学习氛围,强调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与创意的激发。教学 时间分配上,应保证教师讲述时间与学生动手操作时间为1:2,让学生有足够时 间动手操作,并对学生反馈的问题及时解答。

2.案例教学 教学要通过案例呈现,讲述相应的理论及其应用,不可脱离案例来空谈。并且通过案例深入分析,强调学生对具体案例或作品的赏析与评价。教学过 程中,教师要注意问题的引导,让学生产生兴趣,产生问题,并主动提出问题, 以及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教师也要注意对于问题的解答,要具有包容性和扩 展性,课程的氛围应该具有民主特性,不能打击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积极思考, 深化认识。

作者:彭静等 第6篇:我国编辑出版专业高等教育教学模式优化研究 一、高校编辑出版类专业教学模式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出版行业转型,加上全球化等大环境的 影响,使得我国出版类人才的培养模式面临更多挑战。这就需要我们在现有的教 育模式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进。纵观我国编辑出版类专业的教学模式, 大体存在以下问题。

1.课程设置不能与社会的要求接轨。编辑出版专业的课程设置包括公 共理论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以及选修课和实践课等。主要体现为专业课 的数量偏少,普遍数量不足,不符合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科体系,也不符合专业能 力培养的要求。由于专业设置不是基于培养目标而定,因此我国高校编辑出版专 业的课程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设置过多,业务基础课程没 得到应有的重视,占比偏小,实践性课程占比更小;
概论性课程偏多,应用性、 实用性课程偏少;
市场营销类、财务管理类课程严重不足,导致培养出来的毕业 生知识结构不全面,适应范围小。[1] 2.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在教学组织上,我国高等教育编辑出版类 专业的实习和实践环节占比偏低,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脱节现象严重。我国高校 一般都没有建设固定的实习基地,很多学生不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实习单位。即使 学生进入出版单位实习,但理论难于与实践相结合,实习效果不佳。[2] 3.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在教学方式上,我国编辑出版专业以理论讲 授为主,强调学生系统性地掌握理论知识,学生没有成为学习的主体,而缺乏学 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授课方式上,教师采用的是传统方式,按照教学大纲和教 材编排的内容进行讲解,教学形式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教学效率偏低,不能充 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