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节日 > 植树节 > 家园合作培养小班幼儿分享活动的研究:幼儿园小班家园共育

家园合作培养小班幼儿分享活动的研究:幼儿园小班家园共育

来源:植树节 时间:2019-10-17 07:59:36 点击:

家园合作培养小班幼儿分享活动的研究

家园合作培养小班幼儿分享活动的研究 1分享的涵义 所谓分享,即与别人共同享用,不为个体所独自占有。

我们从道德层面上来理解分享,那就是奉献。因为现实社会 中,作为社会成员的每一个个体实际上都是在为别人劳动, 而每个社会成员又无时无刻不在分享别人的劳动成果,“我 为人人,人人为我”,这就是分享的真实内涵。如果我们进 一步用儒家的观点来诠释,那么分享就是“关爱他人,服务 社会”。因此,懂得分享、乐于分享,这是一个人人格构成 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个体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价 值标准的选取都起着积极的引导和指向作用。

在本课题中,分享指幼儿将自己所拥有物质或所支配的 物质或者事件、欢乐、幸福、好处、机会等与别人一起使用、 体验的行为,如图书、玩具、食品、一件好事等。

2帮助幼儿树立分享意识的意义 2.1从小帮助幼儿树立分享意识有利于其身心的健康发 展 每个幼儿都将进入社会这个复杂的大“网”中,没有谁 能侥幸避开。这样每个幼儿都将经历一个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是从幼儿阶段,通过学习与人交往等技巧 开始的,分享则是与人相处的基本规则。在社会交往过程中, 很多情况下,幼儿必须要与他人共同享用许多东西与权利, 不能独占,以自我为中心。若做不到这一点就会得不到他人尊重、信任、友谊、支持,当然也就无法进行正常的人际交 往,很难找到合作的伙伴,知心的朋友,幼儿会因此而感到 孤单、压抑、寂寞、情绪低落、性格内向,严重的还可能产 生心理障碍,长期处于这样的情况下,极不利于幼儿身心的 健康。

2.2健康的人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社会是由人构成的,幼儿是未来的一代,若这个社会中 的人是不健康的、变态的,那么又如何能要求这个社会是进 步的、文明的呢?是的,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元素——人, 必须要有一个健康的身心、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要 想完成、达到这些目标,必须从幼儿期就对幼儿进行这方面 的教育,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品质。在现代这个独生子 女占多数的社会中,更加需要我们对这个问题给予高度的重 视。

3小班幼儿分享行为的缺乏现象 调查表明,我国的学龄前儿童是缺乏分享行为的,这阶 段的幼儿在考虑问题时总是从自己的感觉、观点出发,而不 知道别人观点的存在及不同,更不能自觉地从别人的立场或 角度上考虑问题。这使他们只知道维护自己的利益和快乐, 而不能想到或理解别人的渴望心情。小班年龄阶段的幼儿表 现尤为鲜明、突出,独占(玩具、食物等)行为是一种十分 普遍的现象。在本园406名小班幼儿中,拿到玩具就自己玩, 不愿给别人玩的幼儿占73%;
见到喜爱的玩具就要,若不给他就哭(或告状)的幼儿有42%;
有争抢玩具行为的幼儿有 30%;
想玩但没达目的就伤害别人(踢人或抓人)的幼儿有 12%。这些结果充分表明本园小班幼儿缺乏分享的行为。

因此我们尝试进行小班幼儿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的培 养,积极利用幼儿园的集体活动来帮助他们学会“与人分享”, 消退自我中心心态,促进孩子社会性发展。

4采用多种方法,培养幼儿分享行为 4.1榜样的力量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幼儿常常是通过观 察和模仿来学习的。因此,应及时为幼儿树立分享方面的榜 样。发现有分享行为的小朋友,及时地给予表扬、肯定,这 样,孩子体验到分享的快乐,从而产生分享意识。

4.2文学作品的感染力 文学作品中,适当的正面形象最有利于幼儿分享意识的 培养。例如:故事《金色的房子》中的小姑娘因为自私而失 去了朋友变得孤独,当她与小动物们共享她的漂亮的金色房 子时,她又得到了朋友。通过观察回答,让幼儿感受到小姑 娘一系列的情绪变化,在此基础上组织幼儿进行故事表演, 再一次形象地表现情感信息,从而让其明白分享是快乐的, 但必须先约束自己自私的行为,知道任何好吃、好玩的东西 都不应该一个人独享,懂得与人分享,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4.3角色扮演法 美国心理学家费拉维尔的研究表明:角色扮演和分享行为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受过角色扮演训练的幼儿比其他幼儿 表现出更多的分享行为。幼儿的认知因素影响到他们的分享 行为,其中角色扮演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的作用最为明显。

在这个时期,教育他们“共同分享成功”、“共同分享快乐” 的最好办法是游戏,特别是角色扮演。

根据日常观察发现的问题,教师设计一些游戏:如角色 游戏中,公共汽车上给爷爷奶奶让座,表演游戏“门铃响了” “谁病了”,让幼儿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唤起类似的情 绪体验,并且学习如何分享。如开“玩具商店”,(每周五 为玩具开放日,幼儿从家里自带玩具来园)在游戏中,幼儿 轮流扮演售货员、顾客或其他角色,进行公平买卖。这些游 戏能给幼儿带来极大的乐趣,能满足幼儿不断交换玩法的需 要,有效的提高玩具的使用率。幼儿既愿意把自己的玩具给 同伴玩,也喜欢同伴的新型玩具,“两厢情愿”促使友好相 处,在游戏中幼儿学习了怎样在集体中与人分享、谦让、交 往,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4.4激励评价法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人是否品德高尚, 必须以他对别人的贡献大小来衡量。而这种贡献最重要的标 志就是他是否能以自己人的善良去温暖他人的心。”教师和 家长从自身做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感染幼儿。作为教师 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关心爱护每一位孩子,主动帮助有困难 的孩子。作为家长更应该有助人为乐的精神,关心社会,关爱家庭,家庭各成员互相关心,特别是孝敬长辈。

4.5移情训练法 移情训练就是指提高幼儿善于体察他人情绪,理解他人 情感,从而与他人共享的训练方法。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 社会性情感是幼儿品德形成的心理基础,而“移情”是沟通 自我与他人关系的重要的社会性情感因素。幼儿喜欢游戏, 我们就利用角色游戏、建构游戏、区角活动渗透共享教育。

4.6正面强化法 在实践中,常用的正面强化有两种:口头语言强化和肢 体语言强化。

口头语言强化:指老师用适当的语言肯定幼儿的分享行 为,强化幼儿的愉快体验,从而激发幼儿再次尝试分享的愿 望。例如,在日常游戏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班上 一位幼儿带来一辆新型玩具车,当别的幼儿想与他玩却遭到 一次次拒绝时,别的幼儿就会说“以后不和你玩了。”这时 带玩具者马上感到如果不与别人分享玩具,他就可能失去小 伙伴,于是就同意将玩具给小伙伴玩。这时,教师就要抓住 这一教育时机问他:“和**一起玩高兴吗?”并进一步强化:
“有好东西应该和小伙伴一起分享才对,你看因为你把玩具 分给小伙伴玩,所以你们在一起才玩得这么开心,你真了不 起!”类似的情景发生后,如果老师都能注意及时强化,幼 儿在今后就会逐渐产生分享的动机和行为。但老师在评价时 要注意语气、语调,强化时要重点针对行为本身而不是针对本人,这样幼儿才能产生积极的分享行为。

肢体语言强化:指教师运用自己的动作、表情、眼神、 姿态等变化来表达对幼儿分享行为的肯定。如有的小朋友经 常热心帮助别人——帮小朋友搬小椅子、折衣服,教师看到 后都应及时用肢体语言向他们点头、微笑、竖起大拇指或用 手轻轻抚拍其肩、头等方式,使幼儿因得到教师的肯定而带 来满足和快乐,从而在今后更愿发生类似的行为,在集体中 形成学习与竞争的环境 4.7家园互动教育法 为了提高家长对幼儿分享教育的意义的认识,课题实验 开始之前,邀请专家、教授为家长举办讲座,说明课题实验 的目的和理论依据,引起家长的重视,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 合,使家园教育一致。同时,教师充分利用家长会、家长学 校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教育主张和品德要求,反映幼儿在园 的学习情况和表现,促使家长能够按照幼儿园的教育要求在 家庭中对幼儿进行强化。充分发挥《幼儿成长档案》的作用, 利用表格记录幼儿的分享行为,分析存在的问题。积极利用 “家庭育儿经验交流会”,探讨培养幼儿分享行为的难点和 途径。课题实验进行一个阶段后组织家长参加观摩活动,展 示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及教师的评价,让家长了解 教师的教学要求、孩子的发展情况和实验前后孩子的变化。

积极组织丰富的亲子活动,如“家庭假日聚会”、“家园同 乐运动”、“智力大擂台”、“郊游”、“野餐”等,为家庭之间的分享、幼儿之间的分享搭建平台,通过交流、比较、 互动、学习、模仿,制造分享氛围,激发幼儿的分享行为。

[www. DyLW.net/yuwen/提供论文代写和代写论文服务] 总之,对小班幼儿进行分享教育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但是必须持之以恒,使分享品质不断发展。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