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犹如一座百花盛开的美丽花园,而文言文就 是这座花园中最富有魅力的一朵。文言文具有巨大的美学力量,不管在语言技巧 方面,还是在道德修养方面;不管是在文化传承方面,还是美学熏陶方面,都表 现出独一无二的作用。在笔者看来,广大语文教师应该在日常的文言文教学中加 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不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关于 文言文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有多种方法可以实现,笔者只针对其中的几个方 面进行了论述,希望对各位同仁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1.尝试运用图片教学,增强学生对文中景象的感悟力 良好的情感是提高审美能力的基础,也是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的基础。
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要善于利用这一点,激发学生的情感,并将学生的情感同作 者的情感联系起来,营造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 的审美动机。在学习《三峡》这一课时,教师在备课时特意为学生准备了很多展 示三峡优美风景的图片,并根据课文内容,将图片顺序进行了排列,最后教师还 配上了适宜的背景音乐,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上课时,教师为学生播放这一课件, 学生很快陶醉在三峡景色中,并对《三峡》这篇文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教师设置教学情境时不要拘泥于某一种方法,而是要根据教学内容和 学生的学习能力采取灵活多样的途径,如影视资料、音乐等手段都可以成为教师 创设教学情境的良好方法。教师语言在创设教学情境中的作用也不能忽视,可以 增强学生对美的感悟,使学生能够在愉快的情绪下展开美好的联想,进而升华自 己的思想,陶冶情操。
2.在重点语言的赏析中领悟文言魅力 2.1品味“词”。学习《小石潭记》中的"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 之而去",传统意义的文言文教学课堂更多地会强调"清"这一词语的字面解释,并采取措施强化记忆。但我们更应该联系"清"字的人文内涵,联想一下文章刚开 始还"心乐之",怎么转眼间就"清"了,还说"过"清柳宗元一再遭贬,心情抑郁, 看到如此幽深冷寂的环境能不联想到自己的处境吗这"清"既是环境的特点,也是 作者内心的写照。这样学生对于写景散文"景为情生"的道理就会理解得更加深刻, 教学效果也会更加高效。
2.2品味“句”。学习《唐雎不辱使命》,唐雎听了秦王的威胁后,对 秦王说:"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将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唐雎为了国家利益, 不惜以死相拼,义正词严,凛然不可侵犯的高大形象跃然纸上。
2.3品味“段”。《小石潭记》的第二段,"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 无所依""影布石上,佁然不动""往来翕乎"等,表面上写鱼,细细品味这一段,又 可感悟到处处体现了水的清澈。这时我们要指导学生分析,本文题目是"小石潭 记",重点应在描摹小石潭的美景,自然,潭水应当是小石潭的组成部分,游鱼 也便只能从侧面对潭水进行陪衬。这样学生不但明白了段落重点,而且还明白了 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升华了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
3.通过探讨人物形象,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魅力 人格美能产生巨大的精神力,而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是语文教学中教 学目标之一,所以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陶冶学生情操。如何塑造 学生健全人格呢笔者认为既要有周围典型人物的榜样作用,也要有古代圣贤之人 的至理名言,此外还要有优秀文学作品的感染。古往今来,圣人先哲们的一身正 气、高风亮节影响了无数人,这其中有遭到贬谪,居住在简陋房屋的刘禹锡,他 的《陋室铭》被世人争相传诵;有身在官场,不愿同流合污的周敦颐,写下"出淤 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千古名句;还有被敌人俘虏之后宁死不屈的文天祥, 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铮铮誓言,谱写出一首动人的正气之 歌,此外还有范仲淹、左光斗等,不胜枚举。这些人借助于文言文的手段,为后 人展现出自己的人格之美,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所以教师在教授文言文时, 一定要在学生与古人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使学生深入文言文,挖掘其中的人 格之美,感受作者高尚的道德情操,并以这些圣人先哲为学习的楷模,进而不断 完善自身人格发展。
4.构建开放性的文言文教学课堂教学原本是应该进行预设的,否则强烈的随意性将会导致教育的盲目 性和不可重复性,影响教学的效度。但是,在课堂的动态交流中,妙手偶得的智 慧火花,是应该小心呵护的,它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灵感,又是教师教学 成果标志性的飞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有倾听的耐心,容忍的大气。往 往就是在与众不同中闪现这样的灵光。有时候,也许我们什么都不用做,只需静 静地听孩子们的倾诉,默默地看孩子们的表演,不出一点声音,也许你会听到花 开的声音。就像在这节课遇到继续表演还是当堂喝断的时候那样,鼓励孩子们用 自己的方式来阐述自己的理解,是一种大气,一种从容,更是给这个孩子一份勇 气,一种自信。而实际上,当时我什么都没做。"教是为了不教"是一种追求," 不教是为了不教"更是一种境界。就让我们多一点倾听,多一点忍耐,结果也许 会不同;就让我们多一点点倾听,多一点点忍耐,结果真的会不同。
总而言之,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 征,引领学生感悟文言文中的美,使学生在鉴赏美、品味美的过程中,提高自己 的审美能力。
作者:周云颖 来源: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2期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