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鸥教授主编的《中国基础教育60年(1949-2009)》, 既展示了我国基础教育60年的辉煌历程以及取得的成就,也 思考了其中国式经验,更展望了基础教育发展的未来趋势。
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取得巨大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基础 教育规模扩大,学龄儿童入学率有了极大的提高。1949年, 我国学龄儿童入学率为20%左右,到2007年小学入学率 99.49%,初中入学率为98%。2007年小学五年巩固率99.4%, 初中三年巩固率94.66%。同年小学升学率99.9%,初中升学 率79.3%。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达到99.3%。
教师队伍建设同样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教师的职前培养由 中师、专科和本科逐步提升到专科、本科和硕士的层次。1949 年小学教师只有83.6万人,到2007年增加到561.26万人,是 1949年的6.7倍。初中教师由1949年的5.26万人增加到2007 年的346.43万人,增加近66倍。高中教师相应地从1.4万人 增加到144.31万人,增加了103倍。书中所呈现给我们的这 一系列抽象甚至枯燥的数字,折射出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巨大变化。基础教育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30 余年来,我国教育领域先后通过拨乱反正、一系列教育法规 的颁布、素质教育的提出与深化、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推进, 提高了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基础教育在数量和质量上所取 得的巨大成就,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
但在巨大的成就面前,问题与困难依然存在,我们该以 怎样的态度和思路继续推进基础教育的改革,这是需要深思 的时代话题。
第一,如何均衡地配置教育资源?教育是公益事业,所 有学龄儿童有平等的权利获得平等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
目前,地区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 之间的人均教育资源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异,这无疑给和谐社 会的建设埋下不稳定的隐患。这需要政府通过法律手段和特 定的利益调整机制让教育资源的配置走向公平化,使全国的 儿童在入学阶段就能深刻感受到社会的正义与关怀。
第二,如何建设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振兴教育 的希望在教师,教师的素质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一 个不合格的教师有害于学生的一生,而且有害于成百上千学 生的一生。由于复杂的原因,部分地区为解决当初师资困难 的问题,聘请了许多素质不高的代课教师,也还有相当一部 分教师,由于自身的原因,不再适合教师职业。尽管他们为 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应该得到合理的回报, 但是同时也应该创建合理的机制让他们退出教育岗位,以招聘更高素质的人员进入教师队伍。这样的新陈代谢机制是建 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基础。同时,要出台有关教师队伍合理 流动的法规政策。西部、中部地区的教师流向东部,内地教 师流向沿海,乡村教师走向城市,非重点学校教师调入重点 学校,这样的教师队伍流动对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产生了严 重的危害。为此需要创建一种新的利益机制,稳定薄弱学校 的教师队伍,并促使上述教师队伍的流动发生逆转。
第三,如何改革当前的教师教育?教师的职前教育改革 重点在课程体系的结构性调整,提高教育实习的效果,在职 教育的改革重点在于整合多种培训内容和培训结构,提高在 职教育的整体效益。教师教育院校全日制本专科的课程体系 结构几十年来几乎没有实质性的结构性变革,公共必修课没 有给学生提供多学科的广阔视野,没有吸纳最新研究成果, 中文、数学、科学、社会等专业的课程内容与教育理论、教 育心理学的内容缺乏整合;
在校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课程门 类多,学时多,挤压了自主学习的时间;
教师教育专业的教 育者缺乏应有的中小学教育经验;
教育实习时间短,有的还 流于形式,实习学生没有获得足够的实习经验;
在职教育的 培训内容多,培训次数多,培训层级多,培训方式单一,没 有面向教育教学真实场景中的问题,没有解决“临场教育问 题”的能力。总之,培训的内容体系和结构方式缺乏有效整 合,培训效果不理想,教师缺乏参加在职教育的激励动机。
第四,如何走向小班化教学?小班化教学是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一个教师面对五六十人甚至八九 十人的课堂,要因材施教是很难的。拥挤的课堂让人感到压 抑和窒息,极大地阻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国的经济发 展快,有的地方政府有较雄厚的经济实力,同时教师教育专 业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大,因此实行小班化教学既有必要, 也有可能。班级规模大小应该纳入基础教育评价的指标体系 之中,对于超大班教学要坚决取消。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