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节日 > 元旦 > 贵州抗战时期_抗战时期贵州民族地区教师职业发展分析

贵州抗战时期_抗战时期贵州民族地区教师职业发展分析

来源:元旦 时间:2019-10-04 07:56:41 点击:

抗战时期贵州民族地区教师职业发展分析

抗战时期贵州民族地区教师职业发展分析 黄平县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北部,毗邻 施秉县、台江县、凯里市、瓮安县、福泉市、余庆县,自古 为汉、苗多民族聚居之地。该县开发较早,教育发达,宋代 已办官学,元代有府学,明代有官学2所,明中期有安抚司 儒学和兴隆卫学,清代开办了大量书院、私塾。民国建立以 后,特别是抗战时期,黄平县教育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1940 年,黄平县被列为贵州省首批推行国民教育的县份。1942年, 黄平县初等教育共有小学173所,学生数9550人,教职工数 441人,全年支出经费423480元。[1]7181945年,全县有 普通中学2所,学生数398人,教职员数42人。其中,县立中 学1所,学生数249人,教职员数26人,私立中学1所,学生 数149人,教职员数16人。[1]720作为贵州少数民族地区 教育发展的典型,以黄平县为个案研究,从职业发展的视角 分析战时黄平县的教师群体,有助于人们对贵州少数民族地 区教育发展状况的进一步认识和了解。

一、教师群体的构成及来源 在中国传统社会里,教师被尊称为“先生”。清末民初, 西方教育理念传入到贵州,教师职业开始发生根本性变化。

民国建立以后,越来越多的学生改称“先生”为“老师”, 以前私塾、书院、官学的先生教习逐渐被具有专职、专业、 素养的教师群体取代,教师群体作为近代学校教育的新生力 量步入时代舞台,在国民教育事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抗战时期,贵州教育包括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获得了很大的 发展,教师群体的来源及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向职业化和 专业化发展趋势加强,大批优秀的专业化教师活跃在各级各 类小学、中学以及师范院校和职业学校之中。

1.小学教师群体的构成及主要来源。抗战时期是黄平县 小学教师群体形成、发展、壮大和提高的时期。全面抗战爆 发后,黄平县小学学校数量及教师队伍迅速发展壮大,总人 数有了很大增长。1935年,黄平县共有小学37所,其中中心 小学9所,公立小学35所,私立小学2所。1940年,小学数量 发展到53所,其中中心小学13所,公立小学53所。1944年, 共有小学183所,其中中心小学23所,公立小学183所。[2] 653随着学校数的急剧增加,教师群体不断壮大,教师构成 及来源发生了变化。

1942年,黄平县有教职员232人,专任教师227人,其中 女教师25人,外籍教师8人。师资来源主要以本县初高中毕 业生为主,女教师人数虽然相对较少,但成为了教师构成中 的新生力量。需要指出的是,1942年统计中没有少数民族教 师。这一时期小学教师群体的特点是:教师来源主要以本籍 人士为主,师资队伍的形成和发展较快,教师整体素质较高, 专任教师与职员的比例渐至增大,但少数民族教师和女教师 数量较少。

2.中学教师群体的构成及主要来源。黄平县普通中等学 校起始于1931年,抗战时期共有2所中学,教师主要来源于本地在省内攻读大学的回乡青年和向外招聘大学生,这些大 学生,由于具有专业的知识和开拓的视野,综合素养较高, 他们将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管理理念带到黄平各中等学校,在 治校和教学方面起到了模范作用,把黄平中等教育事业向繁 荣发展阶段迈进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招聘外籍大学生到黄平 县中学任教,需要在暑假前向省政府人事部门呈报本地所需 大学毕业生的专业科目和人数,注明索求服务机关、职别和 薪给数目,到时由省政府分派给予各学校使用。

1938年,黄平县中学教师仅为12人,没有女性教师。1942 年,全县教职员总人数扩大了1倍,女性教师人数达到了27 人。但整体上黄平县中学教育较为薄弱,仅有中学2所,发 展较为缓慢。与此同时,抗战时期黄平县教师职业发展受到 当时不合理聘用制度的影响,教师的职业常常处于无保障状 况。黄平县各中学教师每到期末,就要忧虑下学期是否可以 再受聘之事,平时也需分散精力寻觅下学期的工作,这从侧 面反映了教师群体向职业化和专业化转型过程中的艰辛和 不易。

3.师范和职业学校教师群体的构成及主要来源。师范教 育和职业教育是近代学校教育走上专业化的重要标志和推 手。师范教育的创办,为学校教育提供专业化教师提供了保 障。

1921年创办的县立师范讲习所,当时教师的主要来源 是县劝学所的工作人员,且由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的部分教 员担任。1941年,黄平县曾经开办过学制半年的师范讲习所,教师都由县教育局的工作人员及县立中学的教师兼任,之后 县政府将县立中学古陇分校改办成简师科,增加了教师学习 培训的机会和平台。

职业学校的创办,为提升教师素质、推动教师职业化发 展创造了条件。黄平县职业教育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快。抗 战初期,贵州省教育厅将旧州中学办成农科性质的初级职业 中学,教师人员为10人左右。其中,外语、数理专业教师基 本是向外聘请的大学毕业生,文史教师多从当地聘请。1940 年开始推行国民教育后,各中、小学纷纷设立民众教育馆, 开展社会扫盲教育,教师人数需求大增,其教师由各小学在 职教师兼任,中学则另外聘请教师担任,学校校长负责组织 工作。

二、教师的管理任用和考核 民国以前,贵州对教员条件及其任用无统一规定,政府 对教师的考核没有统一的组织和固定的要求。民国初年,贵 州各府、厅、州都改为县,各县设置教育行政组织劝学所。

抗战时期,各教育行政组织对教育的管理力度增强,对教员 的条件及其任用逐步形成规定,对学校负责人的任用资格和 程序更加规范,对公办学校教师的考核也逐步开展,主要包 括文化业务能力和教学成绩两方面,对教师的业务培训得到 重视,教师的任用管理和考核提上了日程。

1.健全教育管理行政机构。民国初年,为加强教育的管 理,贵州将劝学所改为教育局。1927年4月,贵州省教育厅拟定《贵州省县教育局规程施行细则》;
1930年,贵州省政 府正式颁布《贵州省县教育局组织规程》;
1935年,依照国 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南昌行营有关规定,裁撤县教育局;
1938 年,贵州省政府规定逐步实行建、教分科;
1940年,贵州开 始推行新县制,规定实行政教合一,即乡(镇)一级的乡(镇) 长兼任中心学校校长。抗战时期,为适应特殊环境下教育发 展的需要,设置了各类专业委员会,主要有:地方教育委员 会、贵州省边地教育委员会、贵州省建教合作委员会、贵州 省国民教育研究会、贵州省国民体育委员会,以及教师检定 考核机构、经费管理监督机构等。这一时期,黄平县的教育 管理行政机构,按照省教育厅的系列要求,经历了改劝学所 为教育局的历程,教育局撤销后,由建、教合科逐步发展为 建、教分科。在全县教师资格认定、教师任用、教师培训和 教师考核等方面强化了对教师群体的管理。

2.明确教师资格标准。对教师资格进行核定,实行教师 入职资格审核制度,是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按照相关 规定,初级中学教师资格:一是具有高级中学教职员资格之 一者;
二是旧制中学或者旧制师范或者中学和师范学校毕业 曾经任教员三年以上、成绩优异者;
三是同前项各校程度相 当,毕业后曾任教员四年以上者。高级中学教师资格:一是 国内外大学独立学院毕业者;
二是国内外高等师范或者师范 专修科毕业者;
三是国内外大学或独立学院其他各学系毕业 者;
四是国内外专科或专门学校本科毕业者;
五是对某种学科有专长,曾任教职员三年以上者。[3]444对于各中小学 校负责人,其资格标准高于普通教职员。各中小学校长、教 导主任、训育主任除应具备普通教师各款资格外,还需经过 省府委员会或其他相关资格审查委员会审查合格。

3.规定教师任用条件。抗战时期,黄平县设有县立中学 1所,私立中学1所,小学若干所。按照中小学校长均实行委 任制及教职员实行聘任制的规定,县立中学校长由县政府遴 选合格人员,呈教育厅核准后,签请省政府委用;
私立中学 校长由校董会遴选聘任,并报省教育厅核准备案。县立乡、 镇中小学及国民学校校长,由县教育科遴选合格人员,或者 由区、乡政府遴选合格人员报教育局考核,再由教育局报县 政府,由县长签署委任;
私立小学校长由校董事会选聘合格 人员,报县教育局备案。教职员由各校校长聘任,但须开具 拟聘人员的资历、教育检定合格证号、担任科目、授课时数 以及薪给等项,中学呈送省教育厅核准,小学呈送县教育局 核准,教师如不愿受聘可退回聘书。

4.规范教师考核内容。抗战时期的教师考核常常通过检 定方式进行。1936年,贵州省教育厅依照教育部颁布的《小 学教员检定规程》制定了《贵州省小学教员检定要项》,规 定了检定种类,检定方法和施行细则。贵州全省以分区组织 应试,黄平属于镇远区。实验检定包括口试、实习和笔试三 项内容。试题由贵州省小学教员检定委员会组织的命题阅案 委员出定,全省统一时间应试,试卷由各区统一交省教育厅转小学教员检定委员会。各种检定合格后,由贵州省小学教 员检定委员会签发合格证书。1937年举行了第一次全省小学 教员检定,此次试验检定科目包括公民、国语、算术、自然、 卫生、历史、地理、教育概论和小学各种课程标准。[3] 455黄平县小学教员第一次免检合格3人,无试验检定合格13 人。1938年贵州省举办第二次小学教员检定,黄平县属小学 校长3人免检定为合格,此阶段考核标准较为严格,大量教 职员均未能通过正常试验,故此项考核标准坚持时间不长。

三、教师的工资福利及待遇 工资福利及待遇是衡量教师社会地位的重要指标。抗战 时期,为了树立社会上尊师重道的风气,政府将农历8月27 日孔子诞辰日设立为教师节,并主持各界代表与师生共同举 行纪念会,对教师给予献礼慰问,表彰教师的辛勤奉献。贵 州省政府规定各县市每年从成绩优异的学校中评选优秀教 师,由省教育厅饬据各县市评选据报并转教育部核实后,由 省教育厅传令嘉奖颁发奖金以兹鼓励。另外还规定奖励连续 10年以上从事教育事业的教员方法等,规定教员与政府公职 人员一样享有不纳税以及免服兵役、劳役的待遇。

黄平县认真贯彻落实贵州省相关政策,采取多种举措提 高教师地位。在农历8月27日孔子诞辰日(教师节)之际, 政府每年都举办有纪念活动,由政府主持召集各界代表与各 校师生一起举行活动,对教师给予献礼问候,表彰和鼓励教 师的服务精神。1944年8月18日,由县长周继斌亲自签发的县政府训令(黄教字第264号)指出,为提倡尊师重道风气 极鼓励教师服务精神起见,“经会议决议于本月二十七日上 午八时,由各乡镇公所主持召集各学校师生同时举行纪念会, 并由学生献礼。中学生每人规定叁拾元;
小学生每人规定伍 元,贫寒学生酌予减免等语记录在卷,除分令外,合行令仰 知照”。[3]464此外,优秀教师还可以获得教育行政部门 的奖金等福利。1944年共有3位教师获得全省优秀教师奖。

对于连续在县内从事小学教育10年以上的教师,黄平县也进 行了一定的奖励。

抗战初期,教职员薪水较为稳定,中小学校以银元为计。

1940年颁布的《小学教员薪水支配及实施办法》,规定原则 以两倍衣、食、住三事之所费为最低限度之薪水。这一时期, 黄平县小学教师月薪在12~16元之间,校长的月薪在16~20元 之间,[2]674中学教师月薪约高于小学教师1倍左右。根 据抗战初期的物价水平,一个专职小学教员每月所发薪金实 际可以维持4~6人的温饱生活。抗战中后期,教师薪金逐渐 不稳定,虽然薪金数额加速增长,但由于物价不断上涨,货 币贬值,教师工资实际上是逐年减少。1942年后,省政府根 据教育部颁发的《地方津贴教师食米办法》,逐年制定地方 各级小学教员生活津贴数额,地方政府实行实物津贴,弥补 因为物价上涨而造成的损失。1941年之后,黄平县中小教员 薪金由法币代替,每月地方政府津贴大米1市石,食盐2市斤。

[2]674教职员生活实际上较为困难,只能基本维持4~6人家庭的正常生活,教师的生计问题受到严峻挑战,有的教师 甚至受到饥寒的威胁,使得一些教师兼职副业或者另谋其他 活路。

黄平县教育发展状况仅仅是贵州民族地区战时教育发 展的个例,通过该县教师群体相关内容的分析,可以在一定 程度上反映出贵州民族地区教师职业发展的概况。抗战时期, 国民政府西南大后方战略地位的确立以及西迁高校、先进科 学技术、新思想的植入,使贵州教育获得了飞速发展。但就 整体而言,省会贵阳教育的发展快于其他地区,交通沿线地 区教育发展快于边远山区。民族地区的教育虽然有了一定的 发展,但发展严重不足。黄平县教育发展在黔东南民族地区 虽然较为典型,曾经得到了时任贵州省政府主席吴鼎昌的通 报表彰,但教育发展水平和质量与贵州中心市县相比较,总 体上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黄平县教师数量、教师构成、工 资福利待遇等都存在发展不到位情况,特别是女性教师、少 数民族教师构成、中学学校数量上都存在不足。抗战中后期 教师待遇实际上在下降,教学条件恶化,迫使部分教师另寻 他路,加之教职员管理、考核制度也因标准过于严苛而未能 长久坚持,教师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面临挑战。就纵向比较 而言,黄平县中小学教育在抗战时期虽有较大的发展,但由 于发展环境特殊,教育发展普及率较低,教育结构不完善, 教师中少数民族人数较少,学生中少数民族学生入学人数占 比不高,职业教育、师范教育也只是在有限阶段内开办。由此可见,通过黄平县教师群体的研究显示出,抗战时期飞速 发展的教育背后,贵州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仍然任重道远,依 旧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黄平县教育抗战时期的发展对当今 形势下教育事业的推进依然具有启发和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贵州省志·教育志[M]. 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 [2]黄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黄平县志[M].贵州 人民出版社,1993. [3]《黄平县教育志》编纂委员会编.黄平县教育志[M]. 贵州省新闻出版局图书处审批,2009.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