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节日 > 元旦 > 草根创业真实故事 真实的创业小故事

草根创业真实故事 真实的创业小故事

来源:元旦 时间:2019-08-03 15:41:59 点击:

草根创业真实故事

草根创业真实故事 苦难与挫折是人生的一笔财富,经历了生活的坎坷,定会倍懂珍惜, 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草根创业真实故事。

草根创业真实故事1:种地也可以有出息 王思妮,西安市丰宣果蔬专业合作社董事长。21年前,她就已经在外 面闯荡,期间当过服务员,开过火锅店等等,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明白。现 在日子一天天的好起来了,在城里也买了房,拥有了自己的家。但王思妮的一直 有一个梦想就是带着家乡的父老乡亲,特别是留守在家的妇女姐妹们共同致富。

2012年5月,经过调研和考察,王思妮决定在家乡关山镇粟邑村建一 个现代化的农业生态观光园。对这个想法,大家褒贬不一,有的支持,有的反对。

家人也极力反对她的决定,“我们种了一辈子的地,种地能有啥出息啊,乡下的 人都往城里跑,你却往农村钻,搞不好会把挣的钱都赔进去,到时候两手空空你 该咋办呀”然而家人的反对并没有影响到她,倔犟的王思妮仍旧按自己的想法进 行,发展设施农业,土地问题最为关键,该如何把群众的土地聚集到一起呢 5月的某天,王思妮独自一人戴着草帽,骑着自行车,顶着火辣辣的 太阳挨家挨户地向乡亲们详细的讲述自己的想法。为什么要回家种地,种地有多 大的利润流转土地,大家可以从中得到什么好处对于大伙儿的疑虑和担忧,王思 妮都耐心地一一解释。仅用一个中午时间她就跑完了村里53户村民,成功流转500 多亩的土地。

6月份,王思妮又拿出了自己这么多年积攒下来的所有钱,争取支农 贷款。整合了一批会经营、懂技术的种植能手、种植大户,成立了西安市丰宣果 蔬专业合作社。为了赶在冬天来临前把温室搭建好,王思妮夜以继日在工地上陪 着工人,帮他们举着指示灯,好几次因为太困了站着站着睡着了……这股干劲儿 感动了村民们,“我们没看错人,把咱们的土地交给她很放心!” “乡亲们把土地交给我,我就一定要干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不能 让他们失望!”短短6个月的时间,王思妮就建成了29栋日光温室、68栋春秋温室、 200亩节水灌溉,把办公区、交易收购大棚、机井、道路硬化等基础设施都建好 了,算算前后总共已投资了1500万元。“我老家是山东的,这点活不算累,一个月能有千把元的收入。我们 农村妇女现在家里活少,能就近挣点钱挺好的,既能贴补家用,又能照看到家 里。”56岁的刘凤云一边干活,一边乐呵呵地说。王思妮告诉记者,目前园区像 刘凤云这样的留守妇女有100多名,园区完全建成后,将可以带动周边500多名农 村妇女的就业难题。

王思妮在自己的甜瓜大棚里回忆道:“虽然我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可 是每次回到家乡,看着每家每户分散、效益低下的种植模式,看着许多乡亲们的 生活还很贫困、观念仍然还很落后,我就想我应该回到家乡创业,也算是我为乡 亲们做点有意义的事情。”。看着温室里诱人的瓜果蔬菜,聆听着田间妇女们劳 作时的欢声笑语,王思妮说,现在梦想越来越近了。

草根创业真实故事2:80后打工仔回农村养泥鳅创业 在贵州省平塘县四寨镇福荣村,有三位80后打工仔,他们回乡创业, 扎根家乡养起了泥鳅。

创业者之一的周友福说:“我们之前是在外面打工,然后在厂里认识, 我觉得我们三个的那个性格各方面的话都比较合得来,我们都是无所不聊的好朋 友。然后又想的我们之前在外边打工,然后就比较辛苦,有时候就想到会自己创 业。” 周友福家住省平塘县四寨镇福荣村,另外两个合伙创业的80后李园、 肖工是周友福认识的同乡好友。

周友福:“就是三个人都有同样的想法,就想养泥鳅。” 三个80后走到一起共同创业,敢想敢做,三位打工不到半年,就来到 了四寨镇开始了他们的创业之路,在创业中,他们除了有传统农民的勤劳朴实, 更有一种精明能干灵活善变的经营理念。

平塘县四寨镇政法委书记何昌禄:“我们党委政府看到这几个年轻人 非常有干劲,到我们四寨来发展泥鳅养殖,我们政府非常欢迎,作为我们党委政 府,努力为他们做好协调服务。” 经过一个多月的挖塘、消毒、引种,第一批十万尾泥鳅种苗已于2013年6月中旬全部投入鱼塘。

被问及泥鳅的长势怎么样的时候,李园说:“从这个长势来看的话, 还是相当理想,因为像我们投的苗是两到三公分的寸片,现在才投下去半个月, 都已经长到五到六公分了,所以觉得这个后期的话,应该还是比较可以的。” 关于养泥鳅的利润,李园说:“10亩的话大概20万元左右吧,一亩的 投资成本也就是2万块钱左右吧。利润就是翻一倍吧,2万多块钱吧。产值也就是 一亩4万多块钱的样子。像我们一亩投10万尾吧,产量就是在2000~2500斤,如果 养得好的话,有3000斤的也有。现在最低的回收价格是二十(批发价格)。像冬季 这个批发价格可以批到二十七八。” 如今投放养殖的10万尾泥鳅,长势良好,预计到2013年10月中下旬即 可上市,届时三位返乡创业者将在家乡获得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草根创业真实故事3:农村穷小伙2元创出2个亿 刘玉栋的家,和其他山东农村家庭一样:贫穷、落后、兄弟姐妹众多。

和很多农村孩子不同的是,他虽然是家庭中的老幺,但从小独立能力强。1987 年,只有16岁的刘玉栋,念完初中带着两块钱就到山东济南“打天下”。

那时候他也没什么手艺,找个工作非常困难,最后只能跟着一个师傅 学修理自行车,做学徒。当时,他的想法很简单:“艺不压人,学点手艺,以后总 能混口饭吃。” 刘玉栋做了两年多的学徒,竟然挣了2万元,“当时除了白天在店里修 自行车,晚上还要到自行车厂去装自行车,工作虽然辛苦,但收获不小。”这个“成 绩”让他至今记忆犹新,“一个不到20岁的年轻小伙儿有2万元,在那个时候还是 很少见的。” 赚了点钱,是回家盖房子结婚,还是继续在那里做呢当时,他感到困 惑。在农村,男孩子一般20岁就要结婚了,父母也劝他回去。但他最终还是“违 背”了家人的意愿,在济南大厦附近每个月花300元租了一个门头,专门修理自行 车。

细心的刘玉栋发现当时来修理自行车的人大多是喜欢吸烟和喝酒,于 是他专门从别处批发进来一些烟酒放在店铺里辅助经营。这成了他做酒类代理的原始起点,时间长了他感觉从别人那里进货成本太高,这个只有19岁的年轻人便 把眼光盯到代理上。

生意从收酒瓶开始。胆大的刘玉栋带着1万多块钱,来到当年旺销的 山东兰陵白酒厂。厂长毫无余地地拒绝了他。刘玉栋并没有气馁,“他不卖酒给 我,我就不走,”刘玉栋回忆说在厂长的点拨下,他跑遍了整个济南,包括商河、 济阳等地方收酒瓶。厂长没有失信,最终还是把酒卖给了他。“想做的事,就要 不惜代价去做,应该把困难当作机遇,当作锻炼的机会。”现在,刘玉栋还庆幸 自己的坚持,“这与我在农村生活养成的勤奋、努力分不开。” 1992年,在得知美国两家洋行开始从事可口可乐、德芙等产品中国代 理贸易后,21岁的刘玉栋跑到北京与这两家洋行谈判,要求在济南代理经销“洋 牌子”。精明加上努力,使刘玉栋如愿以偿。

后来,他又陆续代理了费县老白干、景芝白干、泰山特曲等山东的白 酒。到了1994年,公司每年的销售额达到上百万。刘玉栋完成了原始积累。

打造自己的百年品牌更大的动作还在后面。2002年10月,刘玉栋联手 泸州老窖,开发了二十多个新产品,并取得其全国独家代理权。他至今已是茅台、 五粮液、泸州老窖、郎酒等50多个着名品牌、2000多个单品的济南代理商。不过, 这并没有让他满足,“我们还要做外国名酒的中国区总代理,让中国老百姓与洋 酒来个真正的亲密接触。” 目前,刘玉栋代理的产品不仅在酒水,还涉及副食调料、熟肉制品、 保健食品、日用百货等领域。“我们除了做流通环节,现在还进入了生产环节, 并打造了自己的食品品牌‘达达’牌,这标志着我们正式进入生产环节,具有品牌 价值。”数据显示,刘玉栋仅在济南地区的销售就达到1.5亿元,全国销售超过2 亿元。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