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础在乡镇,乡镇政府只有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才能正确应对挑战,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社会转型期农村社会不和谐、不稳定因素分析
1、主体多元化。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广大农村地区注入了强大的活力,长期以农业为本的农民阶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分化,形成了农民商人、农民工人、农民私营企业主、农民服务业经营者、农村管理者等不同的利益群体和地位群体,而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却越来越少。主体的分化直接导致原有价值观的分化,因利益和地位而带来的冲突不可避免。比如农民工问题,目前基本上处于被城市和农村社会所边缘化这么一种状态,使他们觉得自身对前景缺乏稳定而长期的预期,仇视社会和先富人群,从而对整个社会稳定构成潜在的威胁。目前沿海发达地区90以上的侵财型案件,均予流窜犯罪所为。
2、组织多元化。进入高速转型期后,社会组织结构由一元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形成了大量新型的经济组织和民间组织,其结构模式多样化。农村党的基层组织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随着国家对广大农村采取强制性的、高度的政治整合的手段的逐步淡化,其战斗力和影响力在逐步削弱。而目前依法实施自治的村民委员会组织,为基层民主的推进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由于广大农民自身素质的局限,使得局部地区出现了许多通过拉票,宗族等不正当手段的人,得以进入村委会班子,这些人并没有履行当初选举时为群众服务的诺言,而是小团体利益当头,与村党支部闹对立,是农村一些地区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农村主体组织的地位下降,使得已经解体的传统社会群体,包括宗族、种姓、宗教等团体重新聚合,且在社会生活中地位不断上升。由于原有文化价值观的丧失,使得宗教在一些沿海发达地区已经很有市场,教会组织在个别地方已经在许多方面左右基层组织。近几年各地以种姓为单元续修宗谱、修祠堂之风非常盛行,宗族势力逐步抬头。
3、利益多元化。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不同社会群体和阶层的利益意识不断被唤醒和强化,对利益的追求已经成为广大农民社会行为的一种强大动力。而改革的深化,必然涉及到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这必然会在不同利益主体间产生广泛的矛盾和冲突。目前在全国许多地方造成不稳定主要原因的征地和拆迁,实际上就是农民和政府以及农民和企业之间的利益冲突。各地在投资环境建设中非常头痛的一件事,就是少数农民的地头地霸行为——公然践踏社会公德和法律,不讲市场公平强买强卖行为,这是少数农民在地方势力保护下不讲法律不讲公平的严重的逐利行为,必然引起与经营者的激烈冲突,有些情况严重的已构成违法和犯罪行为。其他如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农村基层组织管理者与农民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已经离开土地谋生的农民与依靠土地谋生的农民之间的冲突与矛盾等等,都已成为影响我国农村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
4、思想多元化。在社会高速转型时期,随着外来文化和城市文明的传播,广大农民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结构将会不断趋于丰富和多元化,一些与主流意识形态不同甚至相反的价值观念正在不断涌现,致使各种观念相互碰撞与冲突频发。社会所倡导的价值标准与实际生活中人们所奉行的行为准则在许多方面相背离,使得人们在处理集体与个人、公与私、义与利等重大问题上愈来愈向后者偏移,在自身道德水准下降的同时,谁都可以把任何不满向这个社会和各级政府发泄,唯独很少考虑作为一个公民自身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许多农村
目前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环境的脏乱差,大家都不满意都在骂基层政府没有管好,但许多人就是不愿多走几步把垃圾投入垃圾箱而是只图自己方便投在公共场所。可以说在目前农村社会,各个群体无论是先富群体,还是后富群体,均存在着大量的“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现象,而这种观念上的分化和冲突,社会不满情绪的增加和蔓延,将成为高速转型期农民行为越轨和违法犯罪等社会问题大量产生的思想基础。
二、针对转型期社会的现实,乡镇政府提高构建和谐稳定社会能力的思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涉及方方面面,要当作一项伟大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来抓。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调节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是科学发展观题中应有之义。要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始终把发展作为解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最广泛地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一个促进乡镇基层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
1、以建设有限政府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准确定位乡镇政府职能,变管理型政府为服务型政府,提高公共管理效率。人是社会的主体,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坚持一切为了人,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群众的最迫切需要作为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乡镇政府必须从“什么都要管”的思维定势中跳出,合理界定“什么该管”和“什么不该管”,以及明确“怎么管”,真正做到政府行为适度。集中精力提供群众最需要的公共产品,和谐稳定理应成为乡镇政府提供的主要公共产品。同时要高度重视和关心弱势群体,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当然,乡镇要成为有限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除了彻底革新自身从计划经济下延续而来的各种思想观念和行动模式外,最主要是上级党委、政府对乡镇的考核导向,特别是上级部门不得随意以责任书、考核等形式,将额外任务转嫁给乡镇政府。
2、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努力提高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经过二十几年持续高速的发展,我们已经无法回避的一个严峻事实,就是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社会民众公平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格局尚未形成,长期形成的城乡分隔、行业分野、区域有别的困境尚未摆脱,职工下岗、农民失地、农民工讨薪以及群众看病、子女上学、大学生就业难等等问题又相继或交织出现。在这个背景下,建立健全兼顾各阶层不同利益群众的利益表达机制和社会利益的协调机制,在公正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特别是切实保障广大群众各项权利,让公共权力充分体现民意,有效地整合社会,就显得尤为突出了。这就要求我们的各级党委和政府,一方面要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坚持把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高度重视和维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坚决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另一方面,也要努力提高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本领。在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作为最基层的乡镇政府,当前面临的最大、最直接的问题是土地征用和房屋拆迁中,如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兼顾眼前与长远、个人与整体,正确处理好与群众的利益关系
3、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适应构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推进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要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更新管理观念,创新管理方式,拓宽服务领域,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发挥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加强和改进对各类社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要制定和完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以及社会优抚等多样化的社会保障措施,落实社会保障机制,加大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促进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的形成。虽然我国提出依法治国的方略正在全面推进,但农村社会的运行要想完全纳入正常的法治轨道还需一定的时日,如果所有的社会纠纷都向法院提起诉讼,以现有的法院警力根本无法承担。同时,还有许多农民不愿到法院打官司,这里既有思想观念的问题,也有经济负担的问题,而且农村社会矛盾复杂多样,千奇百怪,使得有些问题既不能通过诉讼解决,也够不上治安处罚解决,更不能用简单的行政手段解决。所以基层政府非常有必要根据顾客和市场的需求,提供并强化人民调解这一服务职能,并在新的时期下,赋予人民调解以新的内涵,整合职能资源(包括派出所、交警、法庭、司法、上管、建设、城管、工商等),全力调解各类矛盾纠纷。当前调解工作要弥补诉讼及行政和治安处罚的缺位,充分发挥综合职能优势,以协调各阶层、各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及矛盾为己任,既保护它们的正当权益、地位,又抑制它们的不合理的冲动,是当前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面临的新课题。
4、要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依法及时合理地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应对突发事件的组织体制,建立完备的突发事件管理制度和紧急状态法律法规,做到在各种突发事件和风险面前处变不惊、迅速反应、果断处置。此外,要有效发挥司法机关惩治犯罪、化解矛盾和维护稳定的职能作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创造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
5、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积极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努力改进群众工作,不断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深入基层,以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工作重点,善于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方法,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凝聚和激励群众共同前进。针对当前农村社会传统文化价值观的丧失,各种思想比较混乱的状况,虽然有电视和互联网等现代化的大众传媒,为农民提供各种精神和文化食量,但绝大多数农民由于受文化素质的限制,接受到正面的东西还是很少,所以作为乡镇政府在农村税费改革以后,干部能腾出更多精力的前提下,更要为农民提供面对面的思想传播与信息采集的工作职能,真正做起党和基层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畅通上下沟通渠道,消除群众思想认识误区,为上级正确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作为乡镇政府如果能从制度层面上真正扎实有效地推开这项工作的话,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就有了根本的保证。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