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节日 > 无烟日 > 科学技术哲学 [科学技术哲学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及趋势]

科学技术哲学 [科学技术哲学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及趋势]

来源:无烟日 时间:2019-11-22 07:52:13 点击:

科学技术哲学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及趋势

科学技术哲学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及趋势 摘要:学界对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学科体系构成 及未来走向均有不同理解。作为学科的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具有中国特色, 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把科学技术哲学看做是科学哲学、 技术哲学的合称,它是一个学科群,科学哲学、技术哲学是各自独立的学科。科 学哲学作为一个成熟的学科,学界在研讨其传统问题的基础上,逐渐给出了自己 的回答,并对其未来走向做出了预测。技术哲学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其发展态 势较好,学科规范也正在构建中。

关键词:科学技术哲学;
自然辩证法;
发展现状;
未来趋势;

作者简介:陈凡:哲学博士,东北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教授, 博士生导师;

作者简介:程海东:哲学博士,东北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博士 后研究人员,讲师(辽宁沈阳110819) 科学技术哲学在中国的发展过程独具特色。虽然早在20世纪20年代西 方科学哲学在中国已有介绍,并展开了影响深远的“科玄论战”,但是在很长的一 段时间内却没有明显的进展。改革开放以来,自然辩证法或者科学技术哲学迎来 了一个蓬勃发展时期。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随着研究的深入,形成了一系列 的优秀成果。198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自然辩证法正式更名为“科学技术哲 学(自然辩证法)”,并作为哲学二级学科来建设。在研究重点上,80年代主要集中 于自然观、科学方法论、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以及科技与社会等领域;
90年代 以来,学界继续深化研究,出现了更为专门化、多元化的研究局面,在评介国外 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和科学知识社会学等学科前沿问题的基础之上,衍生出生态 哲学、信息哲学、系统哲学、科技伦理学、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后现代主义 哲学、女性主义和工程哲学、STS(科学技术与社会)等新的研究领域。进入21世 纪,各领域的研究继续取得丰富的成果。正是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学科的 巨大的包容能力,造就了这一学科的学术风范和中国特色,它既可以是一个完整 的学科———科学技术哲学,也可以分解为不同的学科方向———科学哲学、技 术哲学、工程哲学、科技与社会等。

一、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发展在自然辩证法的巨大包容能力下,其中的分歧和争论也是明显的,争 论的焦点包括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定位、内容体系以及未来走向等问题。

(一)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定位 明确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定位,首先需要明确其学科性 质。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大多数学者 都认为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部分,属于哲学学科。于光远在《一个哲学学派 正在中国兴起》[1](P2)、《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中明确提出自然辩证 法是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龚育之、孙小礼认为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 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 哲学的世界观、方法论、认识论的统一。[2]陈昌曙也认为自然辩证法是马克 思主义哲学的分支学科,与辩证唯物主义没有本质上的区别。[3]李醒民认为, 自然辩证法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自然辩证法研究也可以丰 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4]刘大椿、吴国盛、曾国屏等也都表达了类似的 观点。“自然辩证法的特有地位———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的一部分,又与 当代科学技术密切相关———在中国科学哲学的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5]正是在这一基本立场的基础上,黄顺基主编的《自然辩证法发展史》一书 提出,自然辩证法经历了漫长的历程,现在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应该充 分反映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新成就和新要求,它结合的学科从基础自然科学扩展 到整个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技术科学;
它研究的对象从人对自然界的观点推 广到从人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从而包括当代世界的全球性问题;
要推进这门学 科的发展,必须全面地、系统地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自然辩证法的基本思 想、基本内容和理论体系。[6] 即使如此,学界对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的认识还有 分歧。

大多数自然辩证法工作者都认为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是一门 独立的学科,具有哲学性质。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 哲学,因为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是自然哲学的著作。[7]吴国盛认为,一 个理论不构成一门学科,理论只能是学科中的理论,把一个理论当成一门学科那 是误解;
一个事业也与一门学科不同,一个学术性事业不见得只发展一门学科, 它很可能同时支持几门学科,即使专门支持某个学科,它的性质也与直接从事该 学科的研究不同。对自然辩证法而言,“有作为理论的自然辩证法,有作为事业 的自然辩证法,但没有作为学科的自然辩证法”,应该把“科学技术哲学”作为哲学学科,把“自然辩证法”作为事业来发展。[8] 还有人认为自然辩证法虽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但不是哲学学科,而是 一门边缘学科或综合学科。或者认为自然辩证法是处于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 学边缘地带的学科,具有哲学、社会学、历史学的性质;
或者认为自然辩证法是 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相互渗透和彼此结合而形成的一门既不属于哲学,又与哲学和 自然科学有联系的、具有哲学和自然科学双重性质的一门独立学科。[9] 作为学科的自然辩证法包括和涉及很广泛的领域,它是开放的,其内 容、方法和原理都是不断发展的,将其改成科学技术哲学也是为了发展的需要, 为了表明历史渊源和研究特色,也可以称之为“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当 然,使用科学技术哲学的名称会给自然辩证法研究提供新的角度,增添新的内容 和表述方式。

(二)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的构成 对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和定位认识不同,对其理论 体系的构成也就有不同的看法。

吴国盛认为作为事业的自然辩证法包括自然哲学、科学哲学、科学社 会史和科学史。[10]陈其荣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原来的自然辩证法 领域得以拓展,形成综合性的交叉学科———科学技术哲学,包括自然哲学、科 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等。[11]张明国等在科学技术哲学的构 成中增加了科学技术方法论,认为科学技术哲学包括“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 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方法论”[12]。刘大椿全面分析和总结 了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哲学在发展历程中其构成因素的演变。20世纪70年代末 以后,自然辩证法采取的是一个兼容并包的“大口袋”方针,包括自然观研究、科 学方法论研究、科学思想史、科学·技术·社会研究;
近20年来,自然辩证法逐渐 演化成科学技术哲学;
近十年来,在改革开放和科学技术革命两股世界性潮流的 冲击下,科学技术哲学逐渐分化和形成了一系列专门的学科分支和方向,如科学 学、未来学、科学哲学、科学方法论、科学技术思想史、技术哲学、科学社会学, 等等。[13] 可见,在学者之间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但基本都同意作为学科的 科学技术哲学至少包括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三个构成部分。新世纪以 来,随着“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社会”知识链条的演进和实践的需要,形成了新的研究领域:工程哲学、产业哲学等。李伯聪将工程与科学和技术进行区分, 将科学、技术的二元论拓展为科学、技术、工程三元论,认为工程活动以建造为 核心,工程哲学是独立于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的一门学科。[14](P3-7) 当前工程哲学要特别集中于研究工程决策和设计问题、工程制度问题、工程创新、 工程人才、工程共同体、工程历史和案例等问题。[15]2007年,殷瑞钰、汪 应洛、李伯聪等主编的《工程哲学》试图勾画出中国工程哲学研究的基本思路、 基本观点和理论框架。在工程哲学的研究过程中,学者们开始接触到产业问题, 因为很难将有关产业的哲学研究纳入工程哲学范式中,同时,科技哲学需要思考 诸如科技产业化和各门产业发展的问题,由于这种理论内在的矛盾和现实社会生 活的共同作用,产业哲学逐渐形成。曾国屏等认为,产业哲学是部门哲学或亚哲 学,其主体框架有五个部分:(1)产业的元理论问题;
(2)产业创新与发展;
(3)产 业现象学;
(4)有关产业哲学的应用问题;
(5)产业思想史。[16]吕乃基认为, 产业哲学是科技哲学当前发展的最新阶段,具有中国特色,产业哲学本身具有松 散性、实践性和主观性。[17] (三)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的未来走向 近些年来,尽管作为学科的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与时代的需要 密切相关,但对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学界也有不同的认识。

郭贵春等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哲学继承和发扬自然辩证 法的研究传统,出现了更加专业化和多元化的研究局面,如技术哲学研究的多元 化状态,技术本质、技术认识论、技术价值论、技术伦理学、科学与技术之间的 异同关系、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之间的异同关系、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科技战 略与政策研究,等等。[18]张明国等从科学技术哲学的构成分析了各部分的 研究重点,认为技术哲学主要集中于技术与文化的关系问题,科学哲学主要研究 科学与价值的关系问题,自然哲学主要研究环境问题的文化成因等;
科学技术方 法论主要研究创造力开发中的心理学问题;
科学技术与社会主要研究技术与文化 的现实问题和STS教育问题。[19] 当前的研究热点预示着学科的未来走势,学者们也有不同的期望。

1.自然辩证法应该走向科学技术学 曾国屏认为,改革开放以来,自然辩证法得到了长足的进展,但它并 不是一个合理的有生长性的学科,而科学技术学是从社会科学的角度研究科学技术,社会的发展需要这样的“科学技术学”。当然,科学技术学及学科群的建设要 以自然辩证法原理及其理论为指导,原来的自然辩证法学科在新的时代下要走向 科学技术学。[20]李正风等认为,作为“大口袋”的自然辩证法并不是学科建 设的理性状态,而要加快实现学科性质的单一化,可能的途径就是走向科学技术 学。[21]张明国也支持这一主张,认为自然辩证法学科在改为科学技术哲学 之后需要进行“第二次调整”,即将科学技术哲学调整为“科学技术学”,这不仅可 以弥补科学技术哲学的一些缺陷,而且有助于实现“STS”的中国化、学科化。[2 2] 2.自然辩证法未来应当走向科学哲学(包括技术哲学) 吴国盛认为,无论是“自然辩证法”还是“科学技术学”,都不能成为一 个学科。西方的“STS”应该译为“科学技术元研究”,而非“科学技术学”,而科学 技术元研究并非一个学科。自然辩证法是一种事业,也非一个学科。当前紧迫的 问题是尽快结束自然辩证法的过渡状态,建立学术规范,走向学科化。如果走向 了科学技术哲学,那就意味着在学科化的道路上朝建制化方向迈出了一大步。

[23] 在教育部组织编写的《〈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大纲》(2013年修订 版)中,对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内容与范围都作了新的解读。“自然辩证法是 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它站在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的高度,从整体上研究和考察包括天然自然和人 工自然的存在和演化的规律,以及人通过科学技术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普 遍规律;
研究作为中介的科学技术的性质和发展规律;
研究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 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24](P1) 从这些不同的期望可以看出,作为学科的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 在哲学的范围内向所有的学科敞开,不断进行多领域、多角度、广范围的积累和 凝练。

二、科学哲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及走向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追踪西方科学哲学的研究,译介了大量的西 方研究成果,对西方著名科学哲学家和流派进行了介绍和研究。近年来,国内学 者除了在传统科学哲学的问题上继续进行研究以外,对后现代科学哲学加强了译 介和研究,并且进行了一些具有自身特色的科学哲学探索,如另类科学哲学、科学实践哲学、语境论科学哲学、科学文化哲学等,对科学哲学的未来走向也提出 了不同的看法。

(一)传统科学哲学的问题 传统科学哲学指的是西方正统科学哲学,它所提出的一系列问题长期 以来得不到确切的回答,处于不断的建构、批判、转向之中。近年来,我国学者 也尝试着给出自己的回答。

1.科学划界 科学划界是科学哲学研究最基本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阐释在一定程 度上是某种科学哲学理论是否成功的标志。魏屹东认为,科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科学包括关于自然的自然科学、关于人类社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关于人类 思维的思维科学;
狭义的科学仅指自然科学。[25]王前认为,科学的东西肯 定是正确的东西,但非科学的东西未必就是不正确的东西。许多非科学的东西无 所谓对错,而是要区分好坏、是否有用、功效大小,而这些是不能用科学的标准 来直接衡量的。[26]科学的本质包括逻辑分析和实证检验两个方面,科学的 划界标准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确定不变的,而需要依据时间和语境才能确定。

2.科学发展模式 科学发展模式是科学哲学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 中出现过许多理论。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学者基于当代科学社会发展的实际, 在科学发展模式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李建珊等基于科学异化所造成的恶果以及 人类的主体价值的丧失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以人类的终极价值为目标的科学进步 模式,即科学—价值模式,认为科学是否是发展进步的,在于它是否朝着对人类 的终极关怀的方向发展,即科学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其全部价值的相互协调和全面 增值,且不产生负面影响。[27] 3.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 对于科学理论是否具有真值以及科学术语是否有所实指这两个问题 的不同回答,造成了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间的争论。我国大多数学者是支持科学 实在论的,因此对科学实在论进行了辩护,并为走出科学实在论的困境寻找可能 的出路。如郭贵春等在分析科学实在论的论证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实在论 摆脱困境的出路。[28](二)科学哲学的重点研究内容 1.另类科学哲学 刘大椿等在《思想的攻防———另类科学哲学的兴起和演化》一书中 把对科学持批判性立场的学者和流派归为另类科学哲学。[29](P25-2 6)大体上说,另类科学哲学包括几种类型:(1)20世纪70年代以来逐渐渗透到 科学哲学领域的欧陆反科学主义理论,如存在主义、法兰克福学派、后现代主义 等流派的科学哲学思想;
(2)从分析哲学传统内部彻底走向正统科学哲学反面的 叛逆,主要以费耶阿本德、罗蒂等为代表;
(3)借鉴另类思想反叛科学社会学(STS) 传统的科学知识社会学(SSK)研究,包括激进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和生态主义 科学哲学。被称为另类科学哲学的思潮并不是一个整体,而是许多异质性的科学 反思。它们更多地关注科学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之间的关系,共同点在于批判科 学甚至反科学的态度,传达了对科技价值的质疑。

传统科学哲学所关注的是科学中的认识模式、知识与真理等科学内部 的问题,这就需要经验和逻辑推理的方法,但逻辑和经验仅能用来为科学理论本 身辩护,而不能展现科学的发展过程;
历史主义、建构主义以及科学知识社会学 所关注的则是整体的科学与社会中的政治、文化、历史、心理等其他外部因素之 间的关系,这种将科学放入社会中、描述和分析其社会形成过程的研究方式展现 了科学发展的动态变迁,而忽视了科学内部的构成和科学自身的合理性问题。所 以,科学哲学中无论是辩护还是批判都只是关注到了科学的一个方面,而忽视了 另一方面。

2.语境论科学哲学 郭贵春等提出科学实在论走出困境的出路之一就是语境论。西方科学 哲学经历了语言学、解释学和修辞学“三大转向”之后,语境论是其发展的必然趋 势。“从语境的基底上透视、扩张和构建整个科学哲学的大厦,是回答了以什么 样的形式、什么样的方法以及什么样的基点或核心去决定科学哲学未来走向的一 个重大理论问题。”[30]语境论是一种世界观与方法论,强调从综合的和动 态的视角考察科学及其发展。语境论的科学哲学研究纲领主要由语境论的科学观、 语境论的实在观和语境论的真理观所构成。语境论的科学观强调把科学放在现实 的社会、文化、历史等多元语境中来理解,科学是依赖于语境的产物。语境论的 实在观从科学的语境性与可错性出发,在科学知识的去语境化与再语境化的动态发展中,阐述一种语境论的实在论立场。语境论的真理观把真理理解为科学追求 的目标,把科学研究结果看成是主客观的统一。语境论的科学哲学有三大优势:
在认识论意义上比较容易理解为什么后来被证明是错误的理论;
在方法论意义上 比较容易理解关于科学概念与科学观点的修正问题;
在价值论意义上能更合理地 理解与反映科学的真实发展历程。

3.科学实践哲学 吴彤等认为,传统科学哲学单纯强调科学的理论层面,忽视了科学的 实践和活动层面,从整体上扭曲了对科学的看法。科学实践哲学通过对人类科学 实践活动和过程的深刻理解,把理论优位的科学哲学转变为实践优位和活动优位 的科学哲学。[31]科学实践哲学试图在实践的基础上重构以着重讨论科学实 践和活动为特征的科学哲学,建立一种以科学实践为基础,以实验室实践、文化 和权力及其地方性知识本性为特征的新科学观。吴彤认为科学实践哲学对于科学 哲学研究本身和中国科学哲学的研究有重要意义:(1)科学实践哲学认为实践是 科学的基础,反对对科学仅作理论优位的说明和解释,这有助于改变科学哲学的 低迷境况;
(2)科学实践哲学认为一切知识的本性都是地方性的,打破了科学知 识的普遍性神话;
(3)知识的地方性研究和对中国本土知识的研究,为科学哲学 的中国化研究提供了更为合理的基础和更为广阔的视野;
(4)研究科学实践哲学 中的实践概念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概念的关系,可以推动科学实践与马克思主义 实践观之间关系的研究;
(5)在科学实践哲学的研究框架内,关于实践的因果性 和规范性方面的研究对于原有框架的认识有所推动。[32] 4.科学文化哲学 传统科学哲学对科学某一方面特征的关注所造成的二元化使得科学 哲学的发展遭遇到极大的困难,20世纪后期出现的科学文化哲学则希望避免这一 问题。对科学文化哲学可以有两种理解。第一种理解是将科学看做一种文化样态, 对其进行哲学反思,即把科学看做是一种文化或文化活动,从而对其进行哲学探 究。[33]另一种理解是从文化哲学的视角反思科学,即借鉴文化哲学研究的 视角和方法研究科学,主要侧重于从文化哲学的视角透视科学文化。[34]刘 大椿等很早就关注到科学文化的哲学维度,探讨过科学在近现代文化中的主导作 用、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科学文化与中国现代化等问题[35],认为科学哲 学未来的任务和理论增长点在于促进科学与人文、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融 合。科学文化哲学强调从传统科学哲学的狭窄视域中走出,将科学当做一种文化 现象进行审度,而非当做人类知识的最高形式去膜拜;
强调科学与人文的融合,采用的方法是综合性的。所以,与传统科学哲学相比,科学文化哲学作为一种“大 哲学”,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很大的拓展。

(三)科学哲学的未来走向 尽管当前国内的科学哲学发展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大多数学者对 其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对其未来走向进行描绘,甚至一度引发了争论。

1.科学哲学走向自然科学哲学 对于目前国内一部分学者强调纯粹的科学哲学研究,认为科学哲学的 正宗是研究科学哲学的理论问题,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研究属于科学哲学的边缘或 者外围问题,科学与社会关系研究根本不是科学哲学的现象的观点,吴彤并不认 同。在他看来,自然科学哲学的问题才应该是科学哲学研究的主流。因此,他不 赞同把科学哲学变成一门与实际科学活动完全无关的“专门学问”,认为一旦如此, 科学哲学将会丧失“立足之本”,陷入“危险境地”。“重要的问题不完全在于正名, 而在于努力。作为学者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2.科学哲学保持多元性研究 郭贵春等认为,随着科学与哲学的不断发展,科学哲学也会随时对传 统的问题给出全新的回答。科学哲学始终是一门处于发展中的学科,是一个兼收 并蓄的、分层次的和多元化的开放体系。其中,基础理论研究强调的是对作为整 个科学的逻辑性、规范性、方法论性和哲学性的系统思考;
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研 究所强调的则主要是具体学科的个体性、现实性、前沿性和多样性。这两个层次 之间不存在泾渭分明的界限,后者是前者的现实基础,前者是后者的理性升华。

3.具体科学问题及复杂性哲学研究 对具体科学问题进行哲学的研究是科学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 所强调的是具体学科的个体性、现实性、前沿性和多样性,而这是基础理论研究 的现实基础,因此对传统问题的阐述不能游离于具体科学问题的哲学研究之外。

当前,随着具体科学的突飞猛进,具体科学的哲学探究也得到了大发展。系统科 学哲学就是如此。国内学者很早就在用科学哲学的范式研究系统科学,颜泽贤等 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对复杂系统演化的概念、判断、标度、条件、机制、过程、 原理及哲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讨。一些学者力图用科学哲学的方法研究复 杂性问题。吴彤的《复杂性的科学哲学研究》一书较为系统、完整地以科学哲学范式研究复杂性。在复杂性研究领域,一批学者分别在复杂性概念、复杂性的知 识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对复杂性的科学哲学做了比较深入细致的探讨。部分 学者还把复杂性科学思想、概念和方法用于其他领域的研究,也为复杂性研究开 拓了新的视野。苗东升、范冬萍、肖显静、段伟文、刘劲杨等对复杂性问题从不 同方面进行了探讨。

无论是传统科学哲学、另类科学哲学、语境论科学哲学、实践科学哲 学、科学文化哲学,还是具体科学问题的哲学探究,我们都不能跟随西方学者的 脚步亦步亦趋。不可否认,对西方哲学史上重要思想的学习和借鉴是需要的,但 更重要的是构建具有中国语境、中国问题的科学哲学,以此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 的科学哲学理论体系。有学者就科学哲学中国化的可能性、现实性和意义等问题 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认为实现科学哲学的中国化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需要 奠定坚实的学术基础,需要在吸收中西两种异质思想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更为重 要的是立足中国实际,提出自己的问题。

三、技术哲学研究的重点及方向 技术尽管历史悠久,但技术哲学却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虽然从20世纪 50年代起就有学者开始了技术哲学的思考,但国内技术哲学的诞生还是以陈昌曙 于1982年发表的《科学与技术的统一和差异》一文为标志。探析科学与技术的本 质区别,对技术哲学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科学与技术的区别至今依然是科学技 术哲学的一个重要议题。

国内学者一方面期望能够建立自己的技术哲学研究框架,一方面也译 介国际技术哲学的研究成果,所以当前的技术哲学研究在这两个方面是齐头并进 的。针对技术哲学的研究纲领,2001年,张华夏、张志林提出“认识论纲领”,陈 昌曙提出“价值论纲领”,引发了一场持续的争鸣。通过这次争鸣,学界对技术哲 学的核心问题有了较清晰的认识,对我国技术哲学的快速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 作用。陈昌曙等的《技术哲学基础研究的35个问题》一文,从技术哲学的学科定 位和性质、技术哲学研究的理论意义、技术的本质、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技术的 价值、技术发展的规律性六个方面列出了技术哲学研究的35个问题,虽说不能称 之为技术哲学的研究纲领,但确实指出了技术哲学所要重点研究的领域。

当前,中国技术哲学的研究正趋向成熟。随着建制化的形成和完善, 技术哲学逐渐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取得合法地位并被认同,学术共同体也日渐壮 大;
同时,研究的论题域已基本清晰,研究深度正逐渐增加,研究方式正走向多元化,研究成果正趋于丰富。

(一)技术哲学研究的重点问题 据初步统计,近30多年来,国内主要期刊发表的与技术哲学相关的 技术哲学强大的生命力就体现在它的理论研究与现实社会紧密联系 在一起上。当然,技术哲学基础理论的研究也在逐步深入,抽象的思辨逐步转变 为从语境和实践角度考察和反思,只把技术当做一个抽象的整体进行思考,具有 脱离技术实践变得空洞的风险,仅从实际存在的技术出发研究技术,难以达到哲 学的高度,“我们应该立足于实际存在技术的经验基础来思考技术的普遍性问题” [48]。从这样一个基本立场出发,技术认识既可以看做是作为认识活动的技 术,也可指认识所得到的成果是技术性的[49],所得到的技术知识“是一种 面向实践的知识”[50]。技术使用问题也被技术哲学纳入其中,陈凡等从人 类文明进步的角度探讨了技术使用的问题,认为“人类通过对技术的使用,不但 构造了生存处境,也生成了生活世界。在生活世界里所展开的技术使用实践,实 际上是技术功能在生活世界的情境化”[51]。

(二)技术哲学研究的方向拓展 在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领域中,工程逐渐显出其独特性,工程哲学应 运而生。李伯聪认为工程哲学是以工程知识和工程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哲学分支。

“工程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人能否改变自然界(世界)和应该怎样改变自然界(世界) 的问题,它要回答‘人应该怎样做’的问题。”[52]王宏波探讨了工程哲学与社 会工程的问题。[53]田鹏颖把技术理解为实践性的知识体系,不仅包括自然 技术,而且包括社会技术。社会技术是“人们改造、管理社会和调整、优化社会 关系、解决社会矛盾的实践性知识体系”[54],社会科学与社会技术一体化 的趋势日益明显[55]。“社会技术哲学”是技术哲学的新视域,在此基础上, 田鹏颖结合工程哲学的研究主题,提出了“社会工程哲学”范畴,认为“‘社会工程’ 作为风险社会时代建立在人们改造世界实践活动基础上的重要思维方式,应该成 为现代社会人类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56] (三)技术哲学的未来走向 不论是借鉴别人的学术资源还是遵从自己的学术传统,当下中国的技 术哲学研究正走向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我们面临着从“国外技术哲学述评”向“以基本问题为导向”的转折。技术哲学的未来发展,要坚持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第一,坚持了解新兴技术发展与深化传统技术认识相结合的原则。技 术是技术哲学研究的对象和基础,技术哲学工作者既需要结合国情,深化对传统 技术的认识,同时又要与时俱进,形成新的问题旨趣。由于存在“知识完整性” 缺失问题,无论是对技术的基本内涵、本质、定义进行探讨,还是对技术带来的 社会影响及其后果进行哲学反思,技术哲学界都存在着严重不足。这就需要对新 兴技术的发展历史、研究进展有基本的把握,才有可能形成有效的方法对相应的 技术知识和技术理解展开探讨,而不仅仅是做技术的批评者,或仅限于伦理学的 考察。

第二,坚持引介国外技术哲学成果与中国语境相结合的原则。引介国 外技术哲学成果的目的是构建中国特色的理论成果,这就要求我们从国外技术哲 学成果的“非反思性追随者”转变为“反思性、自主性的思想者”,从“唯学科化”的 “技术的哲学”走向以问题为导向的技术哲学研究,用广义的、交叉的、综合的技 术哲学去面对处于变革中的整体性中国的当下实践。

第三,坚持面向实践与反思升华相结合的原则。中国的技术哲学研究 发端于技术实践,在实践哲学的引导下有了较大发展,但这也导致经验研究有余 而理论分析不足的问题。因此,借鉴西方技术哲学成果是必要的。人文传统的技 术哲学确实需要关注技术实践,而工程传统的技术哲学原本就建立在技术实践的 基础上,它所需要的应该是反思升华,即在实证研究的同时强化反思与批判。

第四,坚持个体专一化与群体多元化相结合的原则。现代技术哲学自 产生之时,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就具有不同的研究特色,在不同学者身上体现不同 的哲学传统、研究诉求和研究方法。因此,不能采取非此即彼的单一化方法,而 应允许方法上的多元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国技术哲学理论工作者应该坚 持自己独有特色的研究方向,与时俱进、持之以恒。通过个体专一化与群体多元 化的结合,推动当代中国技术哲学立足本土化、走向国际化、促进建制化的良性 发展,推动技术哲学的中国化。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