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真情,让评价充满阳光 1.感情真挚,不求奢华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特级教师于永正就精于此道。
在一次公开课上,他让一位男同学读课文,这位同学把课文 读得正确、流利而又声情并茂。于老师听完他的朗读后主动 走上前去,微笑着和这位男生握手,并真诚地说:“你读得 太好了!播音员也不过如此。在读这篇课文上,我不如你, 我和同学们还想再听你朗读一遍。”话音未落,听课的老师 和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是送给精彩表现的学生,更 是送给对学生进行真诚评价的于老师。
教师感情真挚、不求奢华的评价语言,能营造一个充满 阳光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支持,获得感情上的 满足,感受到期待的幸福。2.内容真实,不可夸张 如孙建峰老师执教《最大的麦穗》中有这样的一个环 节:一位男同学神情专注、掷地有声地朗读了课文第六自然 段苏格拉底的一段话。朗读结束后,孙老师这样评价:“刚 刚大家都听到了这位同学如洪钟般动人心魂的话语,可没注 意他那投入、专注的神情,让我们再一次聆听他的声音,欣 赏他专注的神情。”男生读完后,孙老师第二次评价:“如 果我是你的一位学生,听到你这样严肃而又充满哲理的话语, 我一定有所感悟。你是一位严厉派的苏格拉底。”接着孙老 师又请了一位女同学读苏格拉底的话,读完后,孙老师第三 次评价:“你如春雨般滋润人心的话语,渗入我的心田,你 是一位温和派的苏格拉底。”对于同一段话的朗读,孙老师 作了三次评价,角度各不相同,却层层递进,把阅读的技巧、 阅读的情感表现、阅读的个性化体验,以最能让学生理解的 方式告诉学生。
教师感情真挚、内容真实的评价语言具有巨大的艺术魅 力。能于一问一答之间产生柳暗花明之效,又能似行云流水, 娓娓道来,更使孩子们如坐春风,得到美的感受、心灵的启 迪,让课堂充满阳光! 二、激情,让评价展现异彩 英国诗人拜伦说:“激情是诗的粮食,诗的薪火。”没 有激情,就没有诗歌。课堂没有激情,就失去了生命力。
1.口头语言,展现激情如窦桂梅老师执教的《圆明园的毁灭》中的这一教学片 断:
师:想想圆明园里拥有的究竟是什么呢?就藏在课文里 边,圆明园里拥有的是祖国的,乃至世界上的什么? 生:奇迹。
师:奇迹,送进去,再送进去。
生:艺术。
师:艺术,送进去。祖国的——,在第一段里边的,再 读这段话。
生:损失。
师:(惊讶状)啊!不要太激动,再读读这句话。
生:幻想。
师:再送进去。怎么一个幻想还有这么多的现实? 生:文化。
师:请大声再说一遍。我们平时都说“文化文化”,现 在我们终于透过这些过程体会到了,我们终于明白了圆明园 里原来拥有的是——文化。
正如窦老师所说:“课堂要有温度,要像一条流动的小 河。我和学生的生成,我自己是饱满的……我加大声音、动 作力度,对学生既有力量的抚摩,也有大幅度夸张的表情 ……老师时时有温度,堂堂见温度,才能让孩子有温度。” 这才是教育过程的默契。
2.肢体语言,点燃激情窦桂梅老师上的一堂《清平乐·村居》,她那戏剧性的 夸张而又得体的肢体语言,犹如一团烈火迅速点燃起学生心 中的那团火,把课上得那么驰骋潇洒、激情动人,让从来没 有接触过宋词的学生,沉醉其间,乐而忘归。
如,老师使劲夸张地拍拍学生的肩:“你真是辛弃疾的 知音啊!博览群书,把当年辛弃疾打仗的场面给大家描述出 来了。” 时而翘起大拇指:“你能夸到对方的心里去了,而不是 调侃,正应了词中的一个字‘媚’” 。
时而频频点头:“这么美的村居,怎么不让人陶醉?” 当学生讲到情浓处,窦老师眉飞色舞地鼓掌、握手…… 可见,激情的煽动,激情的期待,激情的肯定,让学生 的心也不由地跟着窦老师激情澎湃。学生在这种自由的空间 里,可与老师、学生进行心灵的碰撞、生命的融合,不断地 获得成功的体验,并在成功中走向成功。
三、温情,让评价折射关爱 语文学科是最具温情和人性的学科,“每一个词都布满 历史的脚印和充盈生命的呼吸”,洋溢着生命温情的课堂, 是让关爱主宰的课堂。
1.温情:多了一份关切 窦桂梅老师是温情课堂评价语的示范者。窦老师始终以 “我亲爱的孩子”来称呼这班孩子,就如一位母亲,在帮助 一个蹒跚学步的孩童,那么温柔,那么关切。如在一次课上,一个孩子站起来了,还没回答几句话, 就说不出话了,一个劲地挠头。窦老师说:“孩子,难得挠 一个,让人觉得你可爱,可老挠头就让人觉得你生病了。” 说着,拉住了他的手。再有几次那个孩子站起来想挠头的时 候,窦老师都适时地拉住了他的手,及时地阻止了他。我为 窦老师的实实在在叫好,为窦老师的温情叫好,更为学生能 遇上这样一位好老师而叫好!能置身于这样的课堂,学生何 等荣幸! 2.温情:多了一份自省 语文课上,特级教师杨聪让学生集体朗读刚学的段落, 学生读得有气无力,而且一点儿都不整齐。师生展开如下对 话:
师:你们觉得自己读得怎样? 生:(不好意思地)读得不太好,不整齐。
生:我刚才读的时候开小差了。
师:那你们说该怎么办呢? 生:(非常主动地)我们再重新读一遍吧。
(学生认真地重新读课文) 师:现在你们觉得自己读得怎样? 生:(高兴而满意地)这次我们读得又整齐又响亮。以 后我们就这样读! 师:(点头)能自己发现问题,自己主动解决问题,读 书不进步才怪呢!生一个个乐呵呵的。
从案例来看,教师对学生的第一次朗读其实是很不满意 的,但是他没有直接指出来,更没有对学生进行批评和指责, 而是通过沉默给予学生暗示之后,把评价的权利还给了学生, 让学生成为自我评价的主体,让学生多了一份自省,使他们 处在一种最积极、幸福的学习状态中。
语文课堂是充满人性化的课堂。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 一笑都要让学生沉浸在温情的氛围中,学生才能感受学习的 快乐。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把教育譬喻为诗,那么,教 师的温情和激励对学生而言,无疑是一首最真、最美、充满 关爱的诗。
四、情趣,让评价焕发魅力 幽默的教学语言,打破了课堂内死水般的枯燥局面,让 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教师的课堂评价语也不能单调, 应富有情趣,幽默诙谐,这样才能更好地调节师生的情绪, 激起课堂的气氛。
1.情趣:多了感性与灵动 特级教师支玉恒在教学《第一场雪》时的“经典”评价 语让人回味无穷。
师:第二天,天放晴了,我们去看看雪景好不好?(生 齐答:好)雪景很美,谁能把它美美地读出来?(笑声)他 读的时候,大家闭上眼睛听,体会他能不能把你带到那么美 的雪景中去。生:早晨……五光十色的彩虹。
师:你们听他读完这段,是不是感觉走到雪野中去了? (生反映不一) 师:刚走到雪野的边上,是不是?(笑声)啊,没进去, 谁能带着大家进去? (一生再读课文,但读得不好) 师:进去了吗? 生:(齐笑)没有。
师:是没有。可能刚才那位同学领着咱们走到了雪野的 边上,这位同学又领着咱们出来了。(生大笑) 支老师通过富有情趣的语言,暗示学生如何通过有声的 语言,把雪的“大”读出来。这种情趣性的评价,拭去刻意 评价的痕迹,使之少了理性与机械,多了感性和灵动。
2.情趣:多了愉悦与和谐 上海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是情趣评价语的传播者,他的 课堂上总是笑声不断,让人感到轻松愉快。他上《岳阳楼记》, 解释“庙堂”的意思。
有个学生给“庙堂”解释时说:“朝廷。”他又问:“是 哪一个tíng?”学生答:‘大庭广众’的‘庭’。”学生哗 然。可贾老师微笑着示意学生安静下来:“你们别急,他没 说错,只是没说完!”接着又转向那位学生,“你说得对, 是‘大庭广众’的‘庭’……”学生在贾老师的点拨下顿悟 了,吐了吐舌头,连忙说:“是‘大庭广众’的‘庭’去掉一个广字头,就是‘朝廷’的‘廷’了。”贾老师不动声色 的巧妙引导,化解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尴尬,小心翼翼地保护 了学生的心灵。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评价行为, 改进自己的课堂评价语言。我们要创设这样的一个至美境 界:让“多情”的课堂评价语如春风春雨,催开学生生命之 花!让学生与教师多一点真情、多一点激情、多一点温情、 多一点情趣的课堂评价语中共成长!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