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便于说明,我就结合2015年河北省中考试题文言文 部分,从文言知识和作品鉴赏的角度对这5道题进行剖析。
第8题:《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比”的义项有:
①并列,挨着;
②顺从,和顺;
③比较;
④及,等到。“比 归,母又复杖之”中的“比”,应选的一项是(填序号)(2 分)……( ) 此题考查的是一词多义的现象,通过列举4个不同的义 项让你选择一个正确的解释,内容在课外,知识点却在课内, “比归,母又复杖之”和课内《陈涉世家》中的“比至陈”的用法完全相同,学生只有理解了基本内容,才可以准确作 答,也就是说如果不把课内文言文学扎实,那么课外阅读再 浅显,也是望尘莫及的。
第9题: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的意义或用法不相同 的一项是(3分)…………( ) A.①父大怒逐之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B.①母与其子居 ②似与游者相乐(《小石潭记》) C.①独其宗亲邻里知之 ②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①身微贱而其行卓 ②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此题考查的是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涉及到“之”“与” “其”“而”四个文言虚词。它们都在课标规定的考查范围 之内,考查方式为课内和课外对比,依课内考课外,考查学 生的日常积累量。只要具备一定的翻译文言文的能力,掌握 基本的文言虚词,这道题就会迎刃而解。
第10题: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4分) (1)父娶后妻,生子,由是失爱 由是:
(2)钺贩盐市中 市:
(3)而己有饥色 色:
(4)奉母终身怡然 怡然:
此题考查的是文言实词。我们可以查一查这四个词的来 龙去脉,不难发现,他们来源于已经学过的文言文:(1) “由是”译成“因为这”。(《出师表》中“三顾臣于草庐 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鱼我所欲也》中的“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 避患而有不为也”)(2)“市”译成“闹市”“集市”。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木兰诗》中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 买长鞭”)(3)“色”译成“脸色”。(《生于忧患,死 于安乐》中的“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送东阳马生 序》中的“色愈恭,礼愈至”)(4)“怡然”译成“高兴 的样子”。(《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从以上这些来看:文言文学习,课内是基础,课外是迁移。
现在让我们把视点转向第11题和第12题:对选文加横线 句子“钺往涕泣奉迎⑧。母内自惭,从之。”展开合理想象, 写一段对话,表现人物情感;
归钺的哪些孝行让人感动?请 根据选文第二段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3分) 这两道题明显地由知识的考查向能力倾斜,由“言”向 “文”转变,考查角度逐渐向现代文阅读倾斜。这两道题有 一定的难度,一方面要求学生必须读懂原文,能够梳理内容, 把握情感,尤其是11题结合原文句子想象人物对话,这种阅 读和写作相结合的题目以往多出现在现代文阅读中,在文言 文阅读中是一个新的题型,文言文阅读有向现代文阅读的倾 向。
综合以上5题,从知识到能力,从内容到形式,虽不能 涵盖初中阶段所有文言知识的要素,但也涉及到了一些有典 型意义的文学作品,如《出师表》《邹忌讽齐王纳谏》《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桃花源记》《岳阳楼记》《小石潭记》 《爱莲说》等等,这都是命题者精心策划和精巧设计的结 晶:阅读材料来源于课外,考查点却来自于课内。
根据以上的分析,文言文阅读教学的走向就越来越清晰 了。
一、立足课标找方向 在2015年河北省中考试题中,阅读材料下的注释应和了 课标中“学生要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来理解基本内容”这一原 则,8、9、10三道题强调了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 的意义或用法的落实,11、12题强调从理解、评价文章内容, 丰富传统文化积累,积淀传统文化底蕴,弘扬传统美德教育。
这4道题,落实了课标中对文言文教学的目标(2011版《义 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 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所以说课标是中考命题的标尺, 我们要立足于课标,时时以这个标准作为文言文教学的指南 针。
二、关注积累夯实基础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要持之以恒,这是文言文学习最基 本的要求,关键要做到文言字音、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 言特殊句式的积累和掌握。文言字音中通假异读、破音异读、 特殊的文言古音等,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偏义复读词等,句式里的倒装、被动、省略、疑 问、否定、判断等,都是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知识积累。
在实词方面,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等。我们在教学 中要注意综合、比较、归类,使学生能举一反三。比如在《童 趣》一文中,两个句子中同时出现一个字“观”字:“昂首 观之”“作青云白鹤观”,这两个“观”的词性意义各不相 同,前者是动词,看的意思,后者是名词,景象的意思。词 类活用上,“鞭数十”中的“鞭”,在这里是名词活用作动 词,用鞭子打。在教学中,只要碰到此类情况,就决不能放 过。
文言文虚词教学更是难点,这就需帮助学生找出规律, 促其牢固掌握。如出现频率很高的“之”字,情况比较复杂, 常见的有:作代词用,可以指代人、事、物,相当于现代汉 语的他(们)、她(们)、它(们)等;
其次作助词,既可 作结构助词“的”,有的时候无实在意义,可不译;
三是作 动词,这种情况不大多见。教学或复习这些知识时,须引导 学生归纳、总结,并要求学生从学过的课文中举出例句,这样就能达到掌握规律、巩固知识的目的。
只有关注了积累,掌握了规律,夯实了基础,我们的文 言文教学才能迈出第一步。
三、“文”“言”兼顾提素养 文言文,顾名思义就是“文”和“言”,“言”是载体, “文”是精髓,没有言的教学,文的教学就会被架空;
没有 “文”的教学,“言”的教学就失去意义,“以文促言,以 言悟文”,文和言的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在2015年中考试题 中,3道题侧重于“言”,考查了学生的词语积累,古汉语 语法,2道题侧重于“文”,在疏通“言”后加深对文章思 想、情感的理解,所以我们主张学习文言文,要在“言”中 感知,在“言”中领悟,在“言”中积累“言”的素材,体 味“文”的韵味并使之和谐统一起来,提升学生的文言文素 养。
四、课外迁移达目标 中考文言文阅读材料取材于课外,并不是说课内文言文 的学习就不重要了,课内文言文的学习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
因为中考文言文阅读材料虽取材于课外,但考点却在课内,而能力只能在平时扎扎实实的课堂学习中逐步形成。那种忽 略课内文言文学习一味地进行大量毫无针对性课外阅读训 练的做法,是舍本逐末,本末倒置。
总之,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我们只有 立足课标,步步夯实,才能提升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