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了解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状况,以便及时正确疏导 和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我们通 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随机调查了广州高校126位大学生,收 回有效问卷120份。
一、大学生心理素质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2.大学生人际交往对心理素质状况的影响。调查数据显 示,57.67%的学生认为自己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往上存在 人际沟通障碍,这其中人际交往不自信者高达61.66%、不太 自信者占43.33%、不自信者占12.50%、感到自卑者达5.83%。
这些数据说明同学之间的人际交往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同学 之间关系比较一般的占43.33%,同学之间人际紧张者占 11.67%。76.67%的大学生认为朋友交往中最重要的是“真诚”, 但是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由于种种的原因而实现不了,这 充分反映了学生对现行的人际交往不适应的问题,以至于产生心理上的孤独、焦虑不安。当今的大学生独生子女居多, 从小在家庭的精心呵护中长大,来到大学不难发现不少学生 缺乏生活锻炼和独立的生活能力。大学里许多事都要自己独 自处理,当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就可能给个体造成很大 的心理压力,特别是有些学生家庭条件很优越,过惯了被人 伺候的生活,以自我为中心,总希望别人按自己的意愿办事, 很少为他人着想,但一方面人际交往动机强烈,另一方面对 复杂的人际交往时又显得手足无措,容易导致人际交往的挫 折,久而久之,形成自我封闭的孤僻性格。
3.学业压力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调查显示, 11.67%的同学认为“学习负担过重”,34.83%的同学认为“有 时学习困难”,且在调查中发现,有35%的同学有时会因学 习的事情而心烦气躁,从而产生情绪上的负面影响,这些占 总有数的81.50%之高。显然,由于学习带来的心理情绪上的 影响是普遍存在的。近几年来由于高校扩招步伐加大,上大 学已不再是难事,大学生头上的“天之骄子”的光环已逐渐 褪色。尽管这样,大部分依旧出类拔萃,到大学后发现周围 高手如林,竞争激烈,加上大学老师的授课程方式和高中教 师有很大差异,此外大学校园生活各种各样的课余活动占用 了很多时间,因此,造成了很多学生在学习方法、生活方式 等方面的适应困难。一旦在学习生活上遇到困难和挫折,个 体难免会产生失落、自卑的心理,尤其是对一些志向远大, 立志要在大学深造的,而心理承受能力又相对较差的同学来说,遇到学习困难和挫折几乎是致命的打击,经过努力如果 还是很难适应,甚至会使部分学生产生“破罐子破摔”的矛 盾心理。调查发现,39.67%的学生对成绩非常看重,认为成 绩是衡量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非常重要的标准。
4.由恋爱、情感问题引发的心理素质问题分析。大学生 谈恋爱一直是高校中比较敏感的问题。有些大学生认为大学 有两件重要的事情其一为学习深造,其二为谈恋爱。大学生 来自天南地北,不少同学远离家人,备感孤独同时他们思想 活跃,易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在潜意识中,对异性的渴求尤 为强烈。当代大学生追求个性张扬而疏于理智的思考,在感 情方面往往比较执著,但由于缺乏经验,经常为感情的纠葛 而忧郁、苦闷和烦恼。有的同学忙于谈恋爱,而与周围同学 关系逐渐疏远,把自己孤立于很多集体活动之外;
有的同学 害怕别人抢走自己的异性朋友,整天胡思乱想,坐立不安, 不能一心一意地投入大学学习,成绩也较易受影响。由于现 实中的许多原因,一些恋人不得不分手,对感情的执著和痴 迷使得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的失恋问题,往往陷入 情感的漩涡而不能自拔,甚至产生自杀、报复的仇恨心理, 近几年来,学校因大学生恋爱问题而发生的自杀、报复事件 时有所闻。5.未来就业与发展前途对大学生所产生的心理素 质的影响分析。即使对刚跨进大学的大学生来讲,就业及未 来发展也一直是大学生要直接面对且无法回避的问题。调查 发现,50.83%的广州高校应届毕业生对就业的前景感到茫然,认为“走一步,算一步”者占19.17%,由于不少毕业生对就 业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一心向往大中城市同时又过高估计 了自身的条件,致使理想与现实产生了很大反差,由此对自 己前途感到担忧,经常担忧者占24.17%,偶尔占64.17%。因 此,由于就业问题所引发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对大学生来 讲,主要表现为焦虑、紧张、暴燥、抑郁、悲观等不同情绪 反应。这种情况对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和贫困家庭的大学生 尤为突出,因为这类学生大多没有很好的家庭背景和社会关 系,如果自身又没有相对比较优秀的条件,留在大城市找份 理想的工作就更难。这种担心的程度还因高校层次(985学 校、211学校等)不同而不同,与名牌重点高校的大学生相 比,一般高校的学生其就业压力更大。用人单位在选拔人才 时,其择校择专业的现象十分严重,对英语和计算机水平的 要求也很高,这给不少年轻大学生稚嫩的心灵以沉重的思想 包袱。
二、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有效应对策略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应把心理健康及教育课程纳 入课程体系,作为大学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系统地开设心 理健康教育课程,定期举办专题性的心理健康讲座,让当代 大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增强自身的心理防卫和心 理调节能力。多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通过实践活 动,可以“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大学生走向社会、 深入基层,开展社会调查,为社会服务,直接体验与感受个人社会价值。多年的实践证明,大学生经常性地参加社会实 践活动,能够有效地培养团结协作能力、改善人际关系、增 加就业信心、减少不良的心理情绪和困惑,从而降低心理问 题的发生率。因此,引导和组织大学生广泛深入地开展有针 对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有技术性的科技咨询活动和“三下乡” 活动、有贡献的社区服务和农业生产活动,是增强大学生心 理健康教育效果的不可多得的途径。
2.校园环境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丰富多 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也可以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进而使大学生长期处于紧张的神经得到松驰。为了增强心理 健康教育的效果,高校应从各方面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如加 强校风、学风、班风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此外,加强学校硬件环境的改善, 通过对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学生宿舍、学生食堂、校园 绿化等方面的建设,给学生提供优美、舒适、整洁的物质环 境,以充分发挥校园环境对心理健康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
4.培养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对环境的不适应是当代大 学生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环境适应问题,不 仅只有刚入学的大学新生会面临,其实在大学生的各个阶段, 都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环境适应问题。特别是在现代经济全 球化、信息化的社会,个体每天所面临的各种信息量之大, 社会环境变化之快,是任何以往时代所无法比拟的,其对大学生所产生的冲击也是前所未有的。为此,我们应加强对大 学生的思想引导,有针对性地培养他们良好地适应能力。因 此,充分认识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规律,并及时地加强适应 能力的培养,从而有效地降低心理问题的发生机率,增强大 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