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节日 > 情人节 > 城乡规划专业理实一体化教育教学研究|理实一体化

城乡规划专业理实一体化教育教学研究|理实一体化

来源:情人节 时间:2019-11-15 08:27:04 点击:

城乡规划专业理实一体化教育教学研究

城乡规划专业理实一体化教育教学研究 摘要:立足应用型大学转型背景,提出构建城乡规划专 业“理实一体化”教育教学格局的基本内涵和策略,从教学 格局、教师团队格局两个方面深入论述,并对建立这种格局 的重点难点进行突破,形成切实有效的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 途径。

关键词:城乡规划;
“理实一体化”;
教学格局;
教师 团队格局 1学科发展与应用型大学转型背景 立足专业特性,城乡规划专业能够较好实现理论与实践 的有机结合。在以往认知中,城乡规划隶属建筑大类,与建 筑行业存在密切关联。尽管已经提升为一级学科,但这种工 程性质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之所以有这种转变,可以见得城 乡规划专业的内涵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也得到了正确的解读 ―――关乎社会、经济、文化、民生等各方面的理论精髓成 长为了城乡规划的关键考量内容,如何为民众服务显得格外 重要。因此,大学教育中对城乡规划专业的认知需要转型和 革新。针对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学管理基本情况和城乡规划 专业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基本要求,整合各部分零散理论与 实践实训是一件重要任务,基于学校转型背景下探讨这一问 题更是迫在眉睫。与此同时,提出一系列教学改革措施和思 路,对实现城乡规划专业“理实一体化”培养格局具有积极 意义。2“理实一体化”教学格局:“一盘棋”战略构想 鉴于城乡规划专业极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设计课、课 程设计、技能训练、毕业设计、学团活动、专业竞赛等教学 实践环节均需要指导教师与学生充分加强理论学习,提炼设 计理念,并以此为核心指导开展教学活动。教学格局的现 状:每一学年城乡规划4个年级同时开展6门设计课、6项课 程设计、6项技能训练、1项毕业设计(特指下半学期)、至 少3项学团活动(特指“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河北”“挑 战杯”)、至少2项专业竞赛(BIM竞赛和专指委城市设计作 业竞赛暨社会调查竞赛),每项教学任务和活动虽具备各自 的主题性,但关联性差,缺乏统一考虑,理论指导意义缺乏, 往往以单调、机械的设计任务要求为前提,与理论理念和实 际场地环境的结合度极低,如城乡规划设计I要求进行居住 区规划设计,但应当贯穿的理念缺失,成为一种形式化的设 计环节。调整建议:建议调整为同一主题下的“一盘棋”教 学格局。例如,规划三年级规划设计I以“安全社区”为背 景开展居住区规划设计,同时,这一理论理念选题同样应用 于其他环节,如规划二年级建筑设计Ⅲ中的安全型别墅设计、 VI中的安全型幼儿园设计、规划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专 业技能训练中的安全型建筑单体与修规设计、规划四年级毕 业设计中的“安全社区”选题、规划各年级以“安全社区” 为导向的社会实践调研、调研河北、挑战杯调查报告等活动, 做到指导教师以同一主题指导不同年级的不同教学环节,建立跨年级的研究学习大团队,使各年级学生之间充分交流、 共同学习,丰富科学研究和教学实践成果,使成果的用途更 广泛。

3“理实一体化”教师团队格局:“一体化导师组”结 构搭建 理实体一体化强调的绝非只注重实践而忽略理论,现阶 段教学层面对理论的讲授同样存在短板,直接体现在规划专 业的理论理念传递方面:经典理论深入不足,新型理论理念 引导缺失,造成师生完成相关实践环节时缺乏支撑,使实践 流于形式化、程式化,缺乏思考和理念提升。其中主要原因 在于教师个人素养和团队建设的不足之上。教师团队格局现 状:第一类,“从学校到学校”型教师,这类教师数量居多, 缺乏工程实践背景,这类教师又多数走向了“到学校定学校” 的模式,即在工作过程中常年停滞在学校范围内,不主动出 击,少与社会、设计单位接触,同时又缺乏纵向课题研究的 能力、兴趣和研究方向,因此,只注重课本理论,却又缺乏 对新理念、新思路的思考和钻研,职称相对不高;
第二类, “从工程到学校”型教师,这类教师逐渐得到重视,因具备 较强、较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因此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 教育过程更具能力,这类教师往往具备较高职称、年纪较长, 可能存在对新兴产业、产品、理念、途径等方面的理解和接 受力降低的情况,可能存在传授理论陈旧、经验不够与时俱 进、新理念接受和传出过程不畅、接收新信息途径不足等问题[1]。调整建议:搭建“一体化导师组”结构模式。将现 有教师进行科学、合理分组,以组为单位开展教学活动。搭 配原则主要从4个方面综合考虑。(1)理论研究型与工程设 计型指导教师的组合。避免只重视一方面而忽略另一方面教 育的不良现象,搭配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指导教师格局,例 如,鉴于小班教学特色,设计课每班可适当配备1名理论型 教师和1名工程型教师共同指导设计过程,既可以引入全新 理念又有效摒弃工程实践中的不合理问题。(2)建筑学与 城乡规划学指导教师的组合。搭配建筑学与城乡规划学指导 教师的格局,有助于从不同角度、层面引导学生展开多方位 思考,对设计能力、思路、理念的提高意义重大[2],如居 住区规划设计既是建筑学课程内容,又是规划学课程内容, 这种交叉课程采用这种组合形式的指导教师担任指导,可获 得最优化的效果。(3)高职称任组长、协带低职称指导教 师的组合。就职称结构而言,复合型职称结构更具有优势, 高级职称教师统筹管理导师组,把握教学和实践主题和方向, 以教学管理经验完善整体教学活动的运作,低职称青年教师 更具干劲、活力和创新意识,执行力较强,并能够与学生开 展更有效地交流合作,对落实教学任务具有积极意义[3]。

(4)工作室、工作坊模式的教学形式。彻底变革培养模式, 将培养内容、教学大纲制定等权限交托导师组建立的工作室、 工作坊,以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模式开展理论与实践的教学工 作,注重学生的差异化培养。这种模式具有一定探索意义,可采用试点形式率先开展,获取一定的研究成果。

4结语 参考文献 [1]张赫,卜雪�D,贾梦圆.新形势下城乡规划专业本科 教育的改革与探索―――解析天津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新版 本科培养方案[J].高等建筑教育,2016,25(3):5-10. [2]易纯,曾志伟.一级学科背景下城乡规划专业改革与 实践[J].中外建筑,2015(11):74-75. [3]易纯,曾志伟.大工程观视域下的城乡规划专业实践 教学改革[J].中外建筑,2016(4):81-82.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