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锻炼行为和习惯是促进人的健康状况发生改变的最积 极的后天环境因素,它作为积极而有效的增强体质的手段, 在学龄晚期,对锻造强健体魄、构建健康人格、调控心理健 康,有其他休闲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1]。然而,在研究生 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在读期间脱离了系统的体育 教育,锻炼意识日趋淡化,体质明显下降。开展研究生体育 教育的研究,切实加强研究生体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义。1我国研究生体育教育现状 1.1国家规定未被充分落实,研究生体育课程开设比例 低 教育部发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第七条规定“普 通高等学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普通高等学校对 三年级以上学生开设体育选修课”[2]。教育部《全国普通 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第六条明确规定“普通 高等学校对三年级以上学生(包括研究生)开设体育选修课” [3]。由此可见,虽然国家明确规定高校在研究生培养中应 开设体育课,但由于没有制定相关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而且绝大多数高校没有像本科阶段将体育作为学生毕业和 学位授予的必备条件,因此我国研究生体育课程设置基本上 处于各高校自行其是的状态。近年来,我国高校已逐渐开始 认识到开展研究生体育教育的重要性,研究生体育教育正在 逐步得到加强。部分高校以必修课、选修课或体育俱乐部形 式开设了研究生体育课程,并在研究生课程中设立了体育学 分。但就整体情况而言,我国多数高校还没有为研究生开设 体育课。一项对北京市50所高校进行的调查表明,开设研究 生体育课程的仅有13所,占调查总数的28.9%[4];
对江苏 省12所普通高校开设过研究生体育课程的调查结果显示,仅 有4所院校开设研究生体育课程,仅占调查学校的33.3% [5];
陕西21所高等院校中有6所为研究生开设了体育课程, 占总数的27.3%[6];
山东省20所高校中仅有1所高校开设研 究生体育课程,占被调查学校的5%[7];
我国西部省份宁夏 甚至没有1所高校开设研究生体育课程[8]。
1.2研究生体育态度与自身参与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经过小学、中学、大学多年的体育教育,研究生对体育 的价值已经有所了解,对参加体育活动可以促进自身健康的 态度也比较明确。随着研究生培养规模的扩大以及社会竞争 的加剧,研究生面临的学习、生活、情感、择业等方面的压 力越来越大,其健康状况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研究生群 体肺活量指数、力量、柔韧性显著低于本科生群体[9],并 存在相当数量营养不良、超重或肥胖个体[10];
相当数量的研究生出现焦虑的症状[11-13]。研究生对通过参加体育活 动从而增进自身健康的期望值也较高。李颂华对山东、江苏、 山西、陕西、黑龙江、湖南等6省市9所普通高校的420名研 究生有关体育课、体育活动等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研 究生非常关心身体健康,愿意参加体育锻炼,喜欢上体育课 [14]。莫连芳对289名研究生的调查结果显示,有74.4%的 研究生认为体育课有必要,对体育课持肯定态度;
72.1%的 研究生认为体育课与专业、科研没有冲突。但在教学实践中 发现,实际上课的研究生人数并不稳定,往往达不到选修的 人数,尤其在临近期末时来上课的研究生更少,研究生的体 育态度与体育参与行为并不一致[15]。影响研究生上体育课 的消极原因一是该群体学习、科研任务重,毕业、工作压力 较大;
二是部分院校开设的研究生体育课由于缺乏行之有效 的课程评估体系,考勤要求不严格,对学生的约束力降低;
三是部分研究生觉得学习、科研太累,没有多余的精力来上 体育课。
1.3师资及设施不足制约着研究生体育教育的发展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工作长期以来主要围绕本科生开展, 师资及体育教学设施主要针对本科生进行配置。近年来我国 研究生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全日制研究生招生人数已经由 1997年的6.4万人增加到2008年的44.6万人[16-17]。与此同 时,本科生人数也在大幅度增加,高校有限的资源被投入到 不断扩大的本科生体育教育中。特别是一些师资力量较弱的高校随着高校扩招,给本专科生上课的体育教师工作量已经 相当大,无法顾及越来越大的研究生体育教育需求。师资及 体育设施不足的状况在我国西部地区更加明显。陈善平指 出:在保证本科生体育教育的同时,陕西省能够分配师资开 展研究生体育教育的高校仅占全部高校的38.1%,在编体育 教师的数量严重制约着研究生体育课程的建设和教学;
高校 为研究生体育提供的硬件设施表现为体育场馆、体育设施和 器材质量较好,但数量上存在不足。分别有71.4%和42.8% 的学校为研究生体育课程提供教学场馆以及教学设施和器 材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6]。师资及体育教学设施数量上的 不足制约着研究生体育教学的正常开展。
2对我国研究生体育教育发展的建议 2.1贯彻“健康第一”的教学指导思想,重视研究生体 育课程建设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 育的决定》中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 锻炼的良好习惯。”[18]研究生体育教育应为学生提供一个 “坚持体育锻炼,形成健康生活方式”的平台。学生通过科 学的体育教育,掌握1~2种运动项目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运动 技能,体会到参与体育运动的乐趣,提高体育素养,培养自 我锻炼的能力,逐步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增强体质、增进 健康。应制定研究生体育教育指导性文件,从政策上保障高校研究生体育教育工作正常开展。高校研究生主管部门应加 强对研究生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创造条件为研究生开设体 育课程,并将研究生的体育课程制度化、规范化,把体育课 作为研究生课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提高研究生体育课的教 学质量。
2.2教学过程中应尊重研究生个体需求,促进学生运动 参与 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特点决定其参加体育锻炼的 时间较少。应针对其群体特征制定针对性的体育教学目标, 设置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内容,突出对其终身受用的体育科 学理论知识的传授,为终身体育的形成奠定基础。研究生群 体体育活动项目的选择有重娱乐性、时尚性等特点,因此体 育教学内容可选择一些时尚娱乐休闲类的项目,如排舞、交 谊舞、网球、游泳、乒乓球、瑜伽、健身健美、定向越野、 拓展等。此外,应增加体育与健康理论教学内容,如个人运 动处方制定原则与方法、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置、营养 与运动等。研究生体育教育应尊重学生个体的运动需求,教 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其 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促使研究生积极自愿地参加体育活动。
将体育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充分调动研究生参 加课内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其体育锻炼行为的形成与 维持。如在讲授个人运动处方制定原则与方法时,首先对学 生的体质状况进行评定,使学生了解自己需要提高的部分,学生根据课堂学习的运动处方制定原则与方法,结合自己的 业余时间、环境状况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健身方案,并依据 此方案进行锻炼。个性化的健身方案既包括了通过锻炼应达 到的目标,又包含了达成此目标的具体方法与手段,满足了 学生个性化的运动需求。
2.3增加体育设施的数量,提高利用率,满足研究生体 育需要 高校在体育教育部门或研究生管理部门的领导下,可以 由学生会负责组建研究生体育协会或体育俱乐部。研究生本 着自愿参与的原则,通过缴纳会费等形式,从事自己感兴趣 的体育活动。也可发挥学生体育骨干的力量,组织学生体育 比赛。这种以学生体协或俱乐部的形式,在固定时间段进行 活动,可以提高体育场馆的利用率。
学校应加强研究生宿舍周围的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做到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并适当延长开放时间。有条件的学校 还可以由体育教学部门按照全校每个学院或班级的人数按 比例配置体育器材,并进行体育器材的外借工作。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