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通经致用 章句 文体 通观《史记》和前后《汉书》的人物传记,"善属文"几 乎是传主们的基本特质;
历代的考察也证明,汉代创作繁荣, 成果甚丰,像梁代萧绎在《金楼子·立言》中称:"文集盛 于两汉,至家家有制,人人有集。"???清代章学诚谓"两汉 文章渐富,为著作之始衰","自东京以降,讫乎建安、黄初 之间,文章繁矣"???。那么,取得如此成就的汉代写作教育 有些什么特色和经验呢? 一 首先在写作观念上,汉代继承并发展了儒家积极用世的 价值观,引导学习者以兼济天下、致君行道为立言的基本原 则;
即使汉末出现了疏离儒家经学的趋向,也是出于对王纲 解钮、儒道不振的批判。具体来说,这一基本取向在汉代主 流性的创作选题中都有充分的体现:
第一, 总结秦灭亡的教训。
"过秦"是汉初文章的重要选题。像陆贾的《新语》," 乃祖述存亡之征,凡著十二篇。每奏一篇,高帝未尝不称善";
又如贾山的《至言》,一方面分析、总结秦王朝的历史 教训,一方面劝谏君王推行儒术,提出了"定明堂,造太学, 修先王之道"的建议;
等等。这当中以贾谊的《过秦论》为 典型,文章见识过人、感情真率,表现出兼济天下的追求。
如果说汉初"过秦"是为了以史为鉴,那么此后这一主题 广泛存在,就是为了针砭现实了。汉赋的代表性作家司马相 如作《哀秦二世赋》,通过感叹秦二世的为政不仁,表达了 他仁义治国的主张;
著名赋家王褒作《四子讲德论》,更直 接地从严刑酷法上分析了秦灭亡的原因;
到班固的《两都赋》 和张衡的《二京赋》则是通过长安与洛阳的对比,来比譬秦 政的得失。这些都是由于现实政治中出现了很多像《史记· 酷吏列传》所记载的以严刑酷法控制百姓的酷吏,所以具有 很强的现实意义。
第二, 赞颂汉天子的政绩。
大一统中央集权统治下,还形成了歌颂主流政治和伟大 时代的主题。景帝元年即下诏:"盖闻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 制礼乐各有由。歌者,所以发德也;
舞者,所以明功也。"??? 到汉武帝时期,"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多举司马相如等数 十人造为诗赋,略论律吕,以合八音之调,作十九章之歌"???, 即《郊祀歌》十九章,歌颂汉德,用于祭祀。而西汉时期赋 家、文章家的歌颂文章,往往将讽劝寓于赞颂之中,像司马 相如代表性的作品《子虚》、《上林》就是典型。
第三, 通经致用的政论。汉代写作主题的另一大类是通过写作表达政见、干预时 政。根据"以《禹贡》治河,以《洪范》察变,以《春秋》 决狱,以三百篇当谏书"???的原则,这类文章往往通过引经 据典,来用儒道牵制王权,使之不至于毫无限制地膨胀。像 董仲舒的《对贤良策》等文章,就是从《春秋》的基本理念 说起,既证明天子是代天牧民;
也说明天与人互有感应,统 治者必须以民为本,才能保障长治久安。这样,所宣讲的观 念既迎合了君王希望在意识形态和文化舆论等方面提供统 治合法性的需要,也具有说服力地对统治者进行了劝谏。
第四, 对自身遭际的感怀。
汉儒的处境比春秋战国时期的士人更为复杂。一方面, 发挥通经致用、以道制势的作用是他们的基本责任;
但另一 方面,大一统中央集权政治要求为人臣者必须全身心地服从 王权。二者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平衡,导致士人的仕途和命运 起伏多变。这带给儒士的主观感受往往是怀才不遇、遭际堪 忧,于是构成了汉代抒情散文和文赋的一大主题。
汉代形成的这些基本主题,提供了中国写作教育的母题。
在民族文化发展的早期,各个独具特色的具体元素逐渐成形 的过程,也是为本民族文化的基本样态塑型的过程。士人兼 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的矛盾,是传统写作的基本内容,此后生 发出的诸如济世安民、致君尧舜、感遇身世、抒发怀抱等一 系列的话题,都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的。以此为基本的写作 取向,形成了写作与人生的良性互动,对民生的深度关怀为创作提供了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而创作又促进着这种关怀 的延展和深化;
同时也应当看到,这也带来了由于写作教育 无法脱离政治教化、微言大义的笼罩,从而造成抒发性情的 本义一直很难落实的问题。
二 汉代的很多优秀作品结构谨严、言辞华瞻、风格各异, 可见这些读书人是训练有素而又各有擅场。这其中的关键点, 就是汉代的章句之学不仅是儒家经学教育的基本方式,也包 含着对文章写作的指导和启示。
"章句"的本意是"研究在什么地方分章,什么地方断句 的" ???,它之所以在汉代盛行,一方面像冯友兰先生说的:
"先秦的书是一连串写下来的,既不分章,又无断句。分章 断句,都需要老师的口授。在分章断句之中,也表现了老师 对于书的理解,因此,章句也成为一种注解的名称。"???另 一方面,儒家经籍遭秦火之后几乎断绝,西汉统治者向天下 征集文献,可是所得资料或残缺不全,或文字不一,于是召 集专家对典籍文献进行校勘、阐释,由此形成了"章句"。其 中包含了对儒家经典文本的结构思路、言辞意蕴的解析,用 之于教授,就对写作发挥了指导作用:
第一个是引导学习者建立象、意、文之间的联系。
《周易》最早提出"立象以尽意"的观点,它的意思是说, 言辞、概念虽然可以简洁、明确地表达思想,但往往无法涵 盖情意的丰富性,以"象"表意则可以通过引起联想和想象,使表现具有无穷的丰富性和意味,包括很多难以用言辞表述 的意思。
汉代的经学章句将这一美学传统落实了下来。例如, 《诗经》的很多诗篇是以物象为题,如《鹊巢》、《甘棠》、 《木瓜》之属,汉代最有代表性的《诗经》章句--《毛诗》 则本着政教美刺解诗的原则,将这些诗篇的主题归到伦理教 化上。各种各样的物象何以能够导入一个统一的意识形态之 中呢?毛传的思路是以比兴来联接虚与实。像《鹊巢》的主 题,毛传解为"夫人之德也。国君积行累功以致爵位,夫人 起家而居有之,德如鳲鸠,乃可以配焉",因为鹊自冬至开 始架巢,至春来完工,毛传以此比喻国君积行累功;
而鳲鸠 自己不做巢,始终如一地居于鹊巢,所以犹如国君夫人居君 子之室而有均一之德。又如《甘棠》,本意是以西周召公手 植之树来纪念其人,毛传则进一步解为"召伯之教,明于南 国",因为国民世世代代诵诗纪念他,也便会继承其教诲。
赵岐的《孟子章句》也有类似的特点。他对《梁惠王章 句》的题注云:"圣人及大贤有道德者,王公侯伯及卿大夫 咸愿以为师。孔子时,诸侯问疑质礼,若弟子之问师也。鲁、 卫之君,皆尊事焉,故《论语》或以弟子名篇,而有《卫灵 公》、《季氏》之篇。孟子亦以大儒为诸侯师,是以《梁惠 王》、《滕文公》题篇,与《公孙丑》等而为之,一例者也。
"???对《公孙丑章句》的题注云:"公孙丑者,公孙,姓;
丑,名。孟子弟子也。丑有政事之才,问管晏之功,犹《论语》子路问政,故以题篇。"???《告子章句上》的题注云:
"告子者,告,姓也;
子,男子之通称也;
名不害。兼治儒 墨之道者,尝学于孟子,而不能纯彻性命之理。《论语》曰:
"子罕言命。"谓性命难言也。以告子能执弟子之问,故以题 篇。"????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也是以连类比譬的方式, 将读者的理解引导到思古慕道上去。
三 那么,当时对写作实践的要求和标准又是如何呢?先秦 以来不断展开的对写作规律的探索,包含了对不同文体作品 应该达到的审美标准的归纳,它们一方面规定了根据言语实 践选择文体的原则,另一方面,它们所具有的审美化特点也 给学习者开拓了展开个性化想象和创作的空间。
就培养与言语实践相适应的文体观来看,商周时期人们 就开始根据不同的场合和需要进行写作,这在当时主要指的 是用于各类祭祀仪式的文辞,和实施政治所需要的辞令。汉 儒对此进行了总结,例如,《周礼·春官》记载的大祝这种 官职应该具备的"作六辞"的职能,到郑玄的注解中,将其中 包含的言语实践与文体的统一性明确化:祠当为辞,谓辞令 也。命,《论语》所谓"为命,裨谌草创之"。诰,谓《康诰》、 《盘庚之诰》之属也。会,谓王官之伯,命事于会,胥命于 蒲,主为其命也。祷,谓祷于天地、社稷、宗庙,主为其辞 也。诔,谓积累生时德行,以锡之命,主为其辞也。????汉 儒将《尚书》所包含的文体归纳为典、谟、训、告、誓、命"六体",也遵循的是这个逻辑:"上古史官在命名篇章时, 首先区分各种不同的行为方式,据以确定篇名中的动词,再 辅之以动作的发出者获接受者、动作产生的地点等相关因素, 为记录这些行为方式的文本进行命名。而这种命名方式的反 复出现,实际上表现出一种类的归属,从而启发、引导,甚 至暗中制约、规定着后人以篇名末字来对《尚书》文体进行 分类,归纳出所谓"六体"。"????另外,汉代士大夫还须具 备"九能",即:"故建邦能命龟,田能施命,作器能铭,使 能造命,升高能赋,师旅能誓,山川能说,丧纪能诔,祭祀 能语,君子能此九者,可谓有德音,可以为大夫。"????从 这些规定可见,根据不同的政治场合灵活选择写作体裁,是 汉代士大夫应该具备的能力。这就逐渐给学习者灌输了这样 一种意识,即进行写作的首要任务是确定文体,而文体的选 择要以言语活动的实际需要为原则。
在此基础上,创作主体自然要对言语活动的类型化特征 加以体会,提炼其规律,并予以突出、润饰;
这里面也自然 会渗透进创作主体的个性,以及不同经验和理解。这就使得 写作实践逐渐超越了体裁类型的一般标准,向着个性化、审 美化迈进。汉代学者对此也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文体风格的 概括,指出了各体文章审美追求的方向。如《诗大序》的归 纳是:首先点明诗歌的抒情性,即:"诗者,志之所之也,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在此基础上,把创作主体的个性、 情感和社会政治环境相联系,提出"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 民困"的观点。拨开《诗大序》的政教色彩,应该说这初步 勾勒了社会政治状况引起创作主体的情感反应,进而在诗歌 创作中体现为一定的风格的规律,从而对学诗者具有了更为 具体的指导性。
注释:
转引自吴承学、何诗海《从章句之学到文章之学》,《文 学评论》 2008 年第 5 期。
[清] 章学诚《文史通义·文集》,《文史通义校注》 p.296 ,中华书局 1985 年版。
[ 汉 ] 班固《汉书·景帝纪》,《汉书》 p.137,中华书局 1962 年版。
[ 汉 ] 班固《汉书·礼乐志》,《汉书》 p.1045 ,中华书局 1962 年版。
[清] 皮锡瑞《经学历史·经学昌明时代》,《经学历史》p.56, 中华书局2004年版。
詹英《文心雕龙义证》 p.1247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
冯友兰 《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初稿》 p.140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62年版。
《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孟子注疏》 p.1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孟子注疏》 p.67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孟子注疏》 p.293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周礼注疏》 p.809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于雪棠《先秦两汉文体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研 究工作报告,2002. 《十三经注疏(标点本)·毛诗正义·定之方中》 p.316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