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节日 > 情人节 > 在学生与材料的对话中促成深度学习的方法

在学生与材料的对话中促成深度学习的方法

来源:情人节 时间:2019-10-10 07:59:32 点击:

在学生与材料的对话中促成深度学习的方法

在学生与材料的对话中促成深度学习的方法 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目前科学课堂中的 实验已经基本走出了只讲不做、仅重视“知识结果”而忽略 “过程”的状态。教师在课堂上开始更多地让学生“动手做”, 这样的结果是:课堂生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增强了。但 现实中的课堂,比较多见的仍然是“跟我学,跟我做”,具 体表现为: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教师提供材料,学生按照 步骤操作。这种“动手做”的实质,是让学生将记忆提取再 现后转化为行动,这固然能加深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并体验 实验过程,但仍然是“直接教授”的结果。换言之,学生记 住了这些知识,但不理解为什么这么做,也不知道怎么做。

如何在课堂中让学生不仅“动手做”还要“动脑想”,并进 行更深层次的思维活动,让“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保持得更 持久,也能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更广泛的情境中”[1],是 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2011年底,我们学校科学教研组的全体教师按照“同一 内容,不同教师连续跟进”的方法,以浙教版《科学》(八 年级)第三册第四章第一节《电路图》的内容为载体,进行 了专题教学研究。研究过程中,两位教师围绕实验材料,进 行了不同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教研组其他教师依据经验观课, 课后共同议课,并达成了对研究主题的共识:通过对实验材 料投放的精心设计,在学生与材料的对话中促进学生动脑想, 实现深度学习。一、在任务指向下,通过支配不同材料发现意义 我们将教研组教师分成两个小组,分别参与两位教师 (以下分别称张老师和董老师)的首次设计。在“感受短路 现象”这一环节的观课中,我们发现:教师提供的材料不同, 学生的直观感受也不同,且对问题的思考与理解也会表现不 一。在这一环节中,两位教师都采用让学生动手体验的方法。

张老师投放的材料是“有绝缘层的导线”:有些学生在实验 中,由于没有完全把手指放在接线柱与导线裸露部分的接触 处,且导线发热情况不明显,导致体验不充分。而董老师考 虑到这一环节的重点是让学生体验到短路的危害(使导线发 热),为减少因学生操作不到位而造成实验失去应有意义, 她将一根带绝缘层的导线换成一根较粗的铜丝。学生在合作 中体验到了“烫”,效果就完全不一样。

经过两位教师的初次授课,研究小组肯定了董老师的 “短路实验”这一设计。我们深深认识到,虽然目的一致, 但不同的材料往往会让学生体验不同,对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也会不同。材料的有效性会直接影响实验效果。于是,我们 又有了新的思考,提出了新的问题:原短路实验中,由于电 源电压低,即使用导线直接把电源的正负极相连形成短路, 造成的危害不是特别严重,小灯泡不亮了,用手触摸导线只 有发热微烫的感觉,而且一节普通的“双鹿”干电池的短路 电流不会超过3A,约一节课时间电池就没有电了。如何解决 这一问题,让学生对短路的危害有更深刻的体验(如产生剧烈的火花)?教研组经过上网查资料,动手试验,集体研讨, 提出了新的方案:用多股铜导线中的一股,其两端接在学生 电源交流输出6~8 V的接线柱上,把鞭炮火药放在烧红的导 线上。

董老师接受了大家的建议,又进行了第二次授课。在实 验中,学生先看到导线变红,之后被烧断。而当变红的铜丝 上放上火药时,火药燃烧,产生大量的“烟雾”。学生震惊, 深刻体会到短路不仅能损坏电源,使导线发热,还能引起火 灾。“电路短路能造成如此巨大的危害!”学生的学习兴趣 便很好地被激发了。

人们对陌生的材料都会产生一种想去摸一摸、探索一下 的愿望,想看看它到底能做什么?材料很容易引起期望。如 果期望没有得到满足,意想不到的现象就会促进人们提出问 题,产生一种要和旁边的人进行深入交流的愿望(尤其是对 方也在进行同样的事情时)、一种同自己的伙伴分享发现的 愿望。

教师抛出任务,选择每个学生需要用到的材料,听取学 生谈论他们的发现,鼓励学生把自己的发现说出来,帮助他 们就某几点得出一致的意见。听课中,我们感受到了学生的 探究——发现了不同材料在不同情境下的不同表现,而他们 平常并不进行这种真正的实验。

二、提供“有缺陷”的材料,有助于学生探求意义 课堂教学中,教师基本上都会为学生准备比较齐全的材料,以保证实验或者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事实上,这种做 法背后隐含着这样的目的:让学生按照既定的步骤验证实验 结果。

在《电路图》一课中,为了让学生了解电路“通路、开 路和短路”三种状态,我们设计了一个要求学生合作完成的 实验“让一个灯泡亮起来”。学生完成这个实验的基础是:
小学阶段学习过的电路知识;
日常生活的经验。与小学阶段 相比,本实验安排在此的目的是:通过实验,使学生进一步 了解什么是电路、电路的基本组成,并以此为铺垫,引出通 路和开路,尝试探究电路故障的原因。

(一)提供“完整”材料,追求答案的正确与完整 第一节课,我们投放的材料是:干电池、电池座、小灯 泡、灯座、开关和导线若干。

师 某处断开的电路,叫开路,也叫断路,即此时电路 中没有电流通过(对照实物示意)。开关闭合,灯泡发光;

开关断开,灯泡熄灭,即电路此时开路。那么,还有其他什 么情况下,电路会出现开路呢?请小组讨论。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3分钟后要求小组汇报) 生1 小灯泡接线不良,电线断开,还有电池没电了。

师 嗯,还有没有其他的情况啊? 生2 电灯的丝断掉了。

师 哦,电灯的钨丝断掉了。还有没有? 生3 开关坏了。师 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些猜测都可以吗? 生齐 可以。

师 (板书示意)如果在这个电路里面,灯丝断了,它 还能构成闭合回路吗? 生齐 不能。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学生不是深层次地、有意义地参与 教学任务,而是以机械的、肤浅的方法解决问题来结束任务。

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之一是教师通过“完整”的材料,间接 地为学生提供了解决问题的程序,学生进行思维的机会减少 了。

(二)提供“有缺陷”的材料,鼓励挑战性学习 第二节课,我们进行了改进,对投放的实验材料作了“处 理”,即教师为一些小组提供接触不良的开关、已经毁坏的 小灯泡、接线柱松动的灯座、消耗完的干电池……其主要意 图是:通过学生不成功的体验,引发探究的需求,鼓励挑战 性学习。

师 灯泡发光即电路通路的同学举手。(环顾四周)对 灯泡不亮的组故作惊讶地问,你们为什么没有通路? (未成功的学生着急地检查自己的连接) 师 我们来探究下为什么小灯泡不亮? (投影其中一个 开路的电路实物) 生1 可能电池没电了。

师 我可告诉大家电池是刚买来的。生2 可能灯泡坏了,灯丝断了。

师 灯丝断了为什么就不能亮了? 生3 因为电流不能流通了。

师 嗯,好。那么灯泡坏了怎么办呢? 生4 换一个灯泡。

(教师请学生换上一个灯泡,结果灯还是不亮) 师 还是不亮,怎么办?还有哪些可能性? 生5 导线断了。(边说边检查)咦,导线是好的。

生6 可能导线松动了。

(师生一起检查整个电路的接线,发现灯座的螺丝松了, 大家终于松了一口气)。

师 其实电灯不亮有很多的可能性,是不是可以一个个 解决?接下来同学们互相帮助,帮助其他灯泡不亮的同学查 找原因。

两种教学的共同目的是引导学生进行电路故障的简单 分析,但处理方式完全不同。第一节课,教师先讲了开关断 开是开路,再问学生还有哪些情况会引起开路。反复用假设 灯不亮来追问,每一个答案似乎都是教师预先设计好的填空 题。学生不仅没有直观感受且没有真正地像科学家那样去思 考、去探究,学生的学习显得被动。第二节课,教师在给出 实验材料时,故意设计了几组不会使灯泡亮起来的障碍性实 验。这些“有缺陷”材料的运用,激发了学生的质疑精神, 使学生自然产生了探究的欲望,引发了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探究”变得顺理成章,更具有方向性,也取得了预想的效 果。

三、利用环境中的材料,促使学生知识的迁移 在研究中我们还发现,之前我们在考虑材料投放问题时 均只是想到“实验器材”,即都是由教师准备的显性材料。

但在对课堂的进一步观察中,我们发现:教师对身边的材料, 或者说教室中已有的材料的关注与挖掘,能更好地引领学生 的深度学习。这些隐藏在身边的材料即“隐性材料”,也是 我们应该努力关注的焦点。

在董老师上《电路图》的课堂中,教室的日光灯是三盏 一个开关,而且正好其中的某三盏中有一盏不亮了。董老师 看到这一现象,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教室里这些灯 的连接方式是串联还是并联?”学生虽已经知道串联和并联 的区别,但涉及知识的生活化应用,却显得困难,但这正是 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催生学生深度学习的好机会,将成 为教学中的闪光点。

师 我们教室里这些灯的连接方式是串联还是并联? (学生有的说“串联”,有的说“并联”,回答“并联” 的居多) 师 串联还是并联,你们是怎么判断的? (学生自发讨论) 生1 每个灯都一样的呀,所以是串联。

师 哦,每个灯都一样的。生1 一样亮。

师 一样亮的。好的。每个灯都一样亮的就是串联?刚 才那个同学的并联电路中也是一样亮的啊。

生1 咦,是啊。

师 大家再想想看,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小组开始激烈讨论) 生2 (指着教室中一个不亮的日光灯)因为这个灯不亮, 所以应该是并联。

师 为什么呢?你们能用你桌上的电路和已学的知识解 释吗? 有时候,教师费尽心思准备实验器材,而在课堂中却发 现,器材多并不一定能真正解决预设的问题。能引发学生真 正思考并动手做的不是表面的热闹,有时候身边的隐性材料 更具有吸引力,更有待于我们去挖掘。

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学者Ference Marton和 Roger Saljoa就进行了学习的表层方式和深层方式的研究。

许多研究者考察了不同学科领域的学习主体的学习深浅程 度,他们对“深度”的分析体现了对深度学习的不同角度的 理解。总的来说,科学实验中的表层学习是一种记忆型学习, 是一种机械地复制型的学习,学生对待活动任务不积极、不 投入;
而深度学习是对知识的理解与批判性思考,是知识的 联系与构建、迁移与应用,是一种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

在《电路图》的专题教学研究中,我们围绕“在学生与材料的对话中促进深度学习”这一主题,通过不同的材料设置与 投放的比较发现:材料要精挑细选,能引起学生最真实、最 深刻体验的材料才能真正引发他们思考;
材料的投放要斟酌, 能够引发学生自然产生进一步探究欲望的材料才能催生学 生的深度思维。

参考文献:
[1][美]R.基思·索耶.徐晓东,等,译.剑桥学习科学 手册[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4.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