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久,他养的猴子很有灵性,渐渐地,这个老人和猴子之间竟然 能交流沟通了。
几年之后,老人的经济越来越不充裕了,而猴子的数目却越来越多, 又碰上粮食欠收,所以老人就想把每天的橡子由八颗改为七颗。
于是,一天,他和猴子们商量说:“现在粮食不够了,从今天开始, 食物必须节约着吃。我每天早上分别给你们三颗橡子,晚上还是照常给四颗橡子, 你们认为怎么样呢” 猴子们听到老人的这番话,非常生气,都认为早上怎么少了一个 于是,纷纷开始吱吱大叫,而且还到处窜来跳去,貌似是在用这种方 式来表示对分配情况的强烈不满。
老人看到这个情形,连忙改口说:“这样吧,我每天早上分别给你们 四颗,晚上再给你们三颗,这样总该可以了吧” 这群猴子们听了,觉得早上的橡子数量已经由三个变成四个,比晚上 的多,就换了另一番模样,纷纷高兴得在地上翻滚起来,认为自己取得了胜利。
这则寓言的前文与后文作者都给出了自己的解释,前文说“劳神明为 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意思是:耗费心思方才能认识事物浑然为一而不知 事物本身就具有同一的性状和特点,这就叫“朝三”。
这个故事原来的意义,是阐述一个哲学道理,是《庄子·齐物论》中 一则重要的寓言故事,无论朝三暮四还是朝四暮三,其实众猴子所得到的并没有 增加或减少,猴子们喜怒为用就显得很可笑。狙公好比是载众生的“大块”而猴子 就像是纷乱红尘中的众生。那些追求名和实的理论家,总是试图区分事物的不同 性质,而不知道事物本身们就有同一性。最后不免像猴子一样,被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所蒙蔽。告诫人们要放开计较得失的凡心,因为人的一生一死、一得一失 都是一时的,到最后我们将会发现我们并没有失去什么,也没有得到什么。因为 无论形式有多少种,本质只有一种。
幼儿简单成语故事篇二:望梅止渴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 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两边密密的树木和被阳光 晒得滚烫的山石,让人透不过气来。
到了中午时分,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也慢下来,有几个 体弱的士兵竟晕倒在路边。
曹操看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担心贻误战机,心里很是着急。可是, 眼下几万人马连水都喝不上,又怎么能加快速度呢 他立刻叫来向导,悄悄问他:“这附近可有水源” 向导摇摇头说:“泉水在山谷的那一边,要绕道过去还有很远的路程。” 曹操想了一下说,“不行,时间来不及。”他看了看前边的树林,沉思 了一会儿,对向导说:“你什么也别说,我来想办法。” 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队加快速度也无济于事。脑筋一转,办 法来了,他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兵们,我 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 就到梅林了!” 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幼儿简单成语故事篇三: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古时候,北方边塞住着一个老头,人们都管他叫塞翁。
有一天,塞翁家的一匹马撒起野来,跑到塞外胡地去了。他的邻居们 得知此事,跑到他家里,劝慰他不必过于伤心。
谁知塞翁听了众人的话,满不在乎地说:“不就是丢了一匹马吗,没什么大不了的!依我看,马儿跑走了,说不定会给我带来好处呢!” 邻居们听得目瞪口呆,谁都不相信会有什么奇迹发生。
过了一段日子,塞翁家的那匹马由于过不惯胡地的生活,自己跑了回 来,并且还带来了一匹胡人的骏马。邻居们知道后,又都不约而同地赶来向塞翁 祝贺。他们拍着那匹胡马,啧口称赞。
可这塞翁并不为此感到高兴,皱着眉头叹息道:“这有什么值得庆幸 的。没花分文得了一匹胡马,弄不好会给我家引来灾祸啊!” 邻居们听了不以为然,心想:塞翁肯定是老糊涂了,不然,怎么连好 事坏事都分不清了。
塞翁的儿子很喜欢骑马,自从家里添了那匹胡马,就整天骑出去游玩。
谁知那匹胡马未经驯化,很不服人管教。
一天,胡马把塞翁的儿子掀翻在地,他被摔断了一条腿,落得个终身 伤残。
邻居们闻此不幸的消息,纷纷赶来向塞翁表示慰问。可塞翁一点也不 难过,反而劝慰大家:“各位不必为我的儿子忧伤,他的腿瘸了,虽然很不幸, 但也可能因祸得福啊!” 果然,一年之后,胡人挥戈南下,大举入侵边塞。
边塞上的所有青壮男人都应征入伍,与胡人展开激战,其中大部分人 都死在战场上。塞翁的儿子因伤致残,是个瘸子,就没有去当兵打仗,因而和年 迈的塞翁一起保全了性命。
《塞翁失马》通过一个循环往复的极富戏剧性故事,阐述了祸与福的 对立统一关系,揭示了“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道理。如果单从哲学角度去 看,这则寓言启发人们用发展的眼光辩证地去看问题:身处逆境不消沉,树立“柳 暗花明”的乐观信念;身处顺境不迷醉,保持“死于安乐”的忧患意识。
在一定的条件下,好事和坏事是可以互相转换的,坏事可以变成好事, 好事可以变成坏事。“塞翁失马”的故事在民间流传了千百年。无论遇到福还是祸, 要调整自己的心态,要超越时间和空间去观察问题,要考虑到事物有可能出现的极端变化。
幼儿简单成语故事篇四:梁上君子 东汉时期,陈寔是东汉灵帝时太丘县长,为官清廉,品行端正,他不 但对自己的要求和严格,而且对子孙管教也很严。
每当别人遇到什么纷争或争吵的时候,都会请陈寔出来主持公道,因 为大家都知道陈寔是一个忠厚、诚恳的大好人,并且待人接物都一样,大家都很 喜欢他,并且十分听他的话! 有一年,天下大旱,陈寔的家乡闹饥荒,许多地方的庄稼都干死了, 老百姓都缺吃少穿,生活十分的困难,迫于生计,有些人就到别的地方去谋生了。
当时的社会治安也比较混乱,有些人无以为生,变成了小偷,然后小 偷就明显多了起来,专门去偷别人的东西。
一天晚上,有个小偷溜进陈寔的家,准备等陈寔熟睡后再进行偷窃, 其实,陈寔早就发现他躲在屋梁上面了呢!不过,陈寔却假装没看到,安静地坐 在客厅里喝茶。
过了一会儿,陈寔把全家人都叫到客厅,对着大家说:“你们知道, 人活在世界上只有短短的几十年,如果我们不好好把握时间去努力,等我们老了 以后再努力就来不及了。所以,我们应该从小就要养成努力向上的好习惯,长大 以后才能对社会、家庭,还有自己有好的贡献!当然也有一些不努力的人,只喜 欢享受,这些人的本性并不坏,只是他们没有养成好的习惯,才会做出一些危害 社会的坏事情,你们现在把头往上看,在我们屋梁上的这位先生,就是一个活生 生的例子。” 全家人一惊,连忙抬头向上看,看到一个人在屋梁上。
屋梁上的这个小偷听到这番话,吓得赶快从屋梁上爬下来,跪在陈寔 的前面:“陈老爷,我知道我错了,请您原谅我!我也是被逼无奈啊!” 这时,陈寔没有责骂小偷,反倒很慈祥地对小偷说:“我看你不像坏 人,可能是被生活困苦所逼,我现在给你一些银两,你不要再去偷东西了,好好 努力,做错事情只要能改过,你还是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的!”结果还赠送二匹绢给小偷。
小偷十分感激陈寔的义举,痛哭流涕对陈寔说:“谢谢陈大爷!我一定 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后来,从此全县没有再发生盗窃。这个小偷果然把自己的坏习惯改掉, 努力做事,成为一个大家都值得称赞的人。
幼儿简单成语故事篇五:惊弓之鸟 战国时期,魏国有一个射箭能手,名字叫更羸。
有一天,更羸与魏王在京台之下,看见有一只鸟从头顶上飞过。
更羸对魏王说:“大王,我可以不用箭,只要把弓拉一下,就能把天 上飞着的鸟射下来。” “射箭能达到这样的功夫”魏王问。
更羸说道:“可以。” 说话间,有雁从东方飞来。当雁飞近时,只见更羸举起弓,不用箭, 拉了一下弦,随着“咚”的一声响,正飞着的大雁就从半空中掉了下来。
魏王看到后大吃一惊,连声说:“真有这样的事情!” 于是,好奇地问更羸不用箭是如何将空中飞着的雁射下来的。
更羸对魏王解释说:“其实也没什么,我猜测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大 雁。” “你怎么知道这只大雁受过箭伤呢”魏王更加奇怪了。
更羸继续对魏王说:“这只大雁飞得慢,叫得悲。”魏王还是一脸茫然。
更羸接着讲:“飞得慢是因为它身上的箭伤在作痛,叫得悲是因为它 离开同伴已很久了。伤口在作痛,还没有好,它心里又害怕。当听到弓弦声响后, 害怕再次被箭射中,于是就拼命往高处飞。一使劲,本来未愈的伤口又裂开了, 疼痛难忍,再也飞不动了,就从空中掉了下来。”成语“惊弓之鸟”便由此而来。被弓箭吓怕了的鸟不容易安定。原指以 巧制胜,现以“惊弓之鸟”来形容受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反过来 说,它启示我们做人做事要光明磊落,品行端正,方能心安理得,问心无愧。俗 话说的“未作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就是这个道理,也是与做贼心虚恰恰相反的意 思。
看过幼儿简单成语故事大全还看了:
1.幼儿简短成语故事 2.幼儿简单成语故事 3.简单的幼儿成语故事 4.简单儿童成语故事大全精选 5.幼儿成语故事大全精选 6.儿童成语故事大全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