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此种情形下C公司赔付责任承诺属于何种性质? [分歧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C公司的赔付责任是对客户信用卡透支债务 的担保,且是一种保证。保证是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其债务 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保证合同可以在主债务合同 成立之前订立,也可以在其成立之后订立,但保证人对被保证人债务有愿意承担 保证责任的意思表示,是保证合同成立的重要程序。本案中,C公司出于一定的 原因,主动向B银行表示对于客户逾期透支产生的风险由该公司承诺予以部分赔 偿,B银行作为债权人接受了该承诺。这里,C公司作为第三人与作为债权人的B 银行作了约定,此情形符合保证的一般特征,应当认定C公司的承诺是一种保证 行为。
第二种意见认为,C公司的承诺属于第三人代为履行的性质,即C公司代 客户向B银行履行债务,其只能作为债务人的履行辅助人,而不能作为债务人存 在。本案中,B银行和客户作为债权债务的当事人,C公司作为第三人主动要求 对客户的逾期欠款履行还款义务,由此可以认定C公司是代为履行。根据我国《合 同法》第六十五条规定,作为代为履行的C公司不履行还款义务的,应当由债务 人客户向债权人B银行承担违约责任。在此情况下,客户并没有退出债权债务关 系,其是真正的当事人,应当承担还款的义务。C公司即使作出代为履行承诺, 如其届时未履行义务,B银行也不能追究其违约责任而只能向客户主张索赔。
第三种意见认为,C公司的行为是一种债务承担。所谓债务承担,是指在 不改变债的内容的前提下,债权人、债务人通过与第三人订立转让债务的协议, 将债务全部或部分转给第三人承担的现象。其中,第三人取代原债务人地位而承担全部债务,使债务人脱离债的关系的债务承担方式称为免责的债务承担;
原债 务人不脱离债的关系,而由第三人加入到债的关系中与债务人共同按份或连带承 担债务的承担方式称之为并存的债务承担。对于并存的债务承担,第三人加入债 的关系有利于加强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增强债权实现的可能。就本案而言,C 公司在没有损害客户利益的情况下,主动、自愿向B银行承诺归还客户可能逾期 产生的欠款,B银行表示同意,可以认定C公司作为第三人与作为债权人的B银行 达成了债务承担的协议,是一种并存的债务承担。这里的关键是C公司有明确的 承诺,表示愿意偿还客户逾期欠款。虽然《民法通则》第91条和《合同法》第84 条涉及的债务承担仅仅是一种免责的债务承担,没有明确规定存在并存的债务承 担,但依照民事活动意思自治的原则及债务承担的相关理论,B银行有权要求C 公司依债务承担原理履行赔偿责任。
[评析]在这个日益发展变化的经济社会,随着市场经济各项制度的完善和 财产移转关系的加快,债务担保、第三人代为履行和债务承担日趋增多,正确区 分债务担保、债务承担和第三人代为履行的区别,有助于正确适用法律。
(一) C公司的承诺不构成债务担保中的保证。
(二)C公司的承诺不构成第三人代为履行。
第三人代为履行又称履行承担,其法律涵义是,第三人与债务人订立协议, 由第三人自愿代债务人履行债务。其特征是第三人与债权人、债务人未达成转让 合同义务的协议,第三人未取代债务人的地位,并不由此成为合同的当事人,仅 为合同辅助履行人,如果第三人不履行也不必承担违约责任,债权人亦无权向第 三人主张权利,只能向债务人主张。我国合同法第六十五条规定:“当事人约定 由第三人向债权人履行债务的,第三人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债 务人应当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这一规定的法理基础在于代为履行中的第三 人并不因其履行行为而成为合同债务人。换言之,在第三人履行时,他与合同债 权人之间不发生任何法律关系。合同债权人不得向第三人基于他与债务人的合同 关系主张任何权利;
另一方面,债权人与债务人的合同关系仍然存在。我国《合 同法》在坚持合同相对性原则的基础上,已经有了一定程度上突破,这也符合了 当今世界各国的立法和司法的发展趋势。
就本案而言,C公司明确承诺愿意赔偿客户逾期风险责任,这种承诺并非 基于债务人客户的任何委托,因此,C公司主观上缺乏成为债务人履行辅助人的 基础,客观上C公司与债权人通过合作协议的约定,产生了法律上的合同权利义务关系,这与第三人代为履行中第三人与债权人不产生任何法律关系显然不相符 合,故而将C公司的承诺解释成为第三人代为履行也不妥当。
(三)C公司的承诺构成了并存的债务承担。
免责的债务承担,是指第三人取代债务人的地位而承担全部债务,使债务 人脱离合同关系。分为第三人与债权人订立债务承担合同和第三人与债务人订立 债务合同两种方式。第三人与债权人订立债务合同时,债务人于债务承担合同成 立时移转于该第三人。该第三人成为债务人,原债务人则脱离合同关系,不再向 债权人承担义务。第三人与债权人之间订立债务承担合同,为不要式行为,不以 特定方式为必要。主要当事人就债务承担达成合意,即发生债务承担的效力。在 第三人与债权人订立债务承担合同,由第三人承担债务时,可证明债权人已经同 意由该第三人履行债务,债务承担合同即应有效。免责的债务承担有如下效力:
第一,债务人脱离合同关系,而由承担人直接向债权人承担债务;
第二,债务人 基于合同关系所享有的对于债权人的抗辩权移归承担人;
第三,从属于主债务的 从债务,移归承担人负担,但该债务专属于原债务人自身的除外。
并存的债务承担在民法理论中又称债务加入,是指债务人并不脱离原有的 合同关系,由第三人加入到合同关系中,并由第三人与债务人共同向债权人承担 债务。台湾学者梅促协在《民法要义》中认为,“在债务人与承担人以契约订立 债务之承担时,换言之,第三人向债务人约定,就成立之债务,负清偿之责任者, 虽有债务之承担,而债务人并不因此而免责者,则为债务之并存承担”。
台湾学 者黄立在《民法债编总论》书中认为,“债务亦可因承担人加入现有债之关系, 与前此之债务人负连带债务之责任,是为并存债务承担”。台湾著名法学专家史 尚宽在《债法总论》一书中将并存的债务承担定义为:“以他人之债务有效的成 立为前提,第三人以担保之目的,对于同一债权人新负担与该债务于其承担时有 同一内容之债务契约,谓之并存的债务承担或重叠的债务承担,亦称债务加入或 共同的债务承担”。我国学者王利明、崔建远《合同法》一书中将这一概念界定 为:债务人并不脱离合同关系,而由第三人与债务人共同承担债务,该种并存的 债务承担成立后,债务人与第三人成为连带债务人。“ 由此可见,并存的债务承担应具备以下条件:(一)并存的债务承担以原 已存在有效的债务为前提。原有债务如果无效,并存的债务承担亦不发生效力。
原有的合同关系虽有可撤销或解除的原因,但在撤销或解除前,仍可成立并存的 债务承担;
(二)并存的债务承担系因第三人以担保债的履行为目的加入原有的 合同关系。第三人愿以加入债务的方式,共同向债权人负担债务。第三人因加入合同关系而成为主债务人之一,依连带债务的规定,债权人可径行向第三人请求 履行全部债务;
(三)第三人所承担的债务应与承担时的原债务具有同一内容, 不得超过原债务的限度。第三人负担债务的范围以原债务的范围为限,承担后发 生的利息及违约金、所受损害赔偿等,应一并承担;
(四)债务人不因第三人的 行为而免除债务;
(五)第三人应对债权人就债务与债务人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六)第三人加入债的关系后,得以原债务人对抗债权人的事由对抗债权人。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中C公司的承诺应定性为并存的债务承担。C公司在 没有损害客户利益的情况下,主动自愿明确承诺归还客户的信用卡透支风险,对 债权人而言,B银行与客户连带地承担风险,对债权人的权益是一种保障。更为 重要的是C公司在其承诺中的同时也从其中受益,因合作协议对C公司而言获得 了推销产品的利益,对于客户债务的履行承诺,自已也享有利益,故C公司应受 到合同的约束,其不履行义务时,B银行可根据合作协议追究C公司的违约责任, 故本案应定性为并存的债务承担。
(五)债务承担与债务担保的比较在实践中,免责的债务承担与债务担保 易于区分,而并存的债务承担与债务担保中的保证容易相互混淆,两者的联系之 处在于:并存的债务承担中承担人与担保合同中的保证人,均随同旧的债务人、 以新债务人的身份,参与到债权债务关系中,债权人可以对债务人和承担人或担 保人提出履行债务的请求。但两者在法律关系的性质上是有区别的。保证人是从 债务人,是为他人的债务承担责任,不是独立的债权债务关系;
承担人是主债务 人,为自己的债务承担责任,是独立的债权债务关系。这两种法律关系在特殊情 况下如何区分,必须结合合同的目的进行判断。如果第三人对于债务的履行,自 已享有直接利益,则应认为是并存的债务承担。此外,保证人依据保证合同的原 理主张其抗辩权,承担人依据连带责任的原理主张抗辩权。就其本质区别通常认 为,如果参加人对债的关系有自身的利益,则为并存的债务承担;
如果没有自身 客观利益的存在,则仅有保证关系的成立,当然保证的意思表示应当明确。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