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以来的100多年中,人类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大分裂。先是人 类社会出现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又形成了 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世界处于两大阵营的 长期冷战之中。而在近20年中,随着苏联的解体、冷战结束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迅 速发展和地球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提出等,人类社会在一些方面正在朝着整合的 方向发展。而在此整合的进程中,小的文明体系不知不觉地融合、同化到大的文 明体系当中(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徐世璇研究员新近出版《濒危语言研究》 一书,其中谈到语言家们估计现在世界上约有6000种语言,在最近的100年内可 能绝大多数的语言会消失。一种语言消失即意味着一种文明的消失,此即意味平 均一两个星期即有一种文明从地球上消失)。而世界上大的文明体系之间则表现 出相互碰撞、震荡和冲突的特点。因此,关于文明和文化的本质的思考和讨论正 在逐步深入。
中国于最近一二十年间进人了一个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在这一社会 转型时期中,由于人们社会地位和生活状况的急遽变化,不免出现了所谓道德失 范、心态失衡、信仰失落的精神性问题。一项宏伟的事业,需要得到广大人民的 支持与投入,因此如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树立一种健康的人生哲学理念,作为 民族的精神支柱,就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当前的重要任务。现代中国有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三个方面的文化资 源,但如果把这些文化资源用教条主义的办法套用现实,是无补于世的。哲学理 论;r作者重要的历史使命在于如何“综合创新”,使这些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社会 人们的生存智慧和鲜活语言,成为鼓舞人们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的精神力量。在 我看来,这三个方面的文化资源中,中国固有的文化哲学资源更有待我们大力发 掘和弘扬。面对当今世界不同文明的相互碰撞和冲突,作为中国哲学思想研究工 作者,应注意研究中华文明的本廣和特点以及与其他文明的比较。中华民族从来 就是爱好和平的民族,400年前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华,80年前英国哲学家罗 素来华,都特别讲到这一点。我们必须通过阐释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文明特质, 让世界真正认识中国文化。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语言文字、风俗习 惯、历史传统和宗教信仰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别。在民族文化的大家鹰中,既能保 持国家的长久统一,保持文化价值和理想的统一,乂能保持各民族自身文化的多 样性,这说明中国历史文化资源中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亲和力。这是维护中国民 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精神支柱。历史上,当本民族社会发展停滞落后的时候,先 进人士曾强调传统和现实的对立,国人尤其是青年人多认同这种认识,甚至主张 摒弃传统;而当本民族社会快速发展,人们不再认为传统社会会拖社会进步的后 腿的时候,传统和现实的张力会自然消解。
现代中国思想史(哲学史)研究大约经历了80年,它的研究现状和今后 努力的目标是什么我最近刚好写了一篇文章《新思想史:整合经学和子学》,其 中总结中国思想史(哲学史)80多年的研究状况,是这样概括的:以往的中国思想 史(或哲学史)味少“根”,即经学,而以往的中国经学史又缺少“魂”,即价值和 意义,因此要想写一部有“根”的中国思想中(或哲学史),须先写一部有“魂”的 中国经学思想史。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说,中国思想和中国哲学“实际的历史”和“写 出来的历史”有相当大的差距。现在写出来的中国思想史或哲学史基本是西方哲 学的模式,是随着西方哲学思潮和话语体系转的而在中国古代2000多年的实际历 史中,儒家经典一直是全社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古代价值观的体现。中国思想 史著作,若没有经学思想的内容,就等于没奏了文化的根基和价值的本原。而在 以往的经学史研究中,正如著名学者徐复观先生所批评的:是“只言人的传承, 而不言传承者对经学所把握的意义先贤张载曾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套用他的话,改为:“为哲学寻根,为经学还魂,为民族求复兴,为人类谋太平。”中国学者应该丢掉“东施效颦”式的思想方法, 要学会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写出透着中国精神的思想史和哲学史。思想、理论 和文化也是综合国力的表现,未来的中国不仅要成为世界经济和科技大,,而且 还要成为世界文化大国。这对于思想文化工、作者来说,任重而道远! [作者简介]姜广辉(1946-),男,内蒙古海拉尔人,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 历史所思想史研究室主任、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哲学》 主编。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