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节日 > 青年节 > 城乡差距现状 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现状及实践

城乡差距现状 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现状及实践

来源:青年节 时间:2019-11-15 08:26:53 点击:

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现状及实践

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现状及实践 摘要基于城乡教育资源非均衡配置的现实,文章提出城 乡公共服务机制一体化构建的目标,并针对教育城镇化的发 展趋向,提出应对城乡教育资源重新整合,贯彻注重公平、 兼顾效率的原则,给农村儿童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另外, 撤点并校的城乡教育资源重构应把握教育资源适当向农村 倾斜,使农村学生尽可能地“就近入学”并享受优质教育资 源。

关键词教育资源配置;教育城镇化;城乡一体化;撤点并 校 迄今为止,中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并没有根除“二元 经济”的障碍。农村获得的公共教育资源本来就比城市少, 现阶段城市化导致城乡教育质量的差距没有缩小,反而因此 扩大了。面对部分乡村学校的生源减少和教学条件恶化,教 育管理部门通过“撤点并校”优化教育资源,这激起了人们 对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的双重质疑。教育资源是否需 要从农村向城市绝对收缩?是否有必要在撤点并校的同时给 予农村贫困地区“补偿性”的教育资源配置倾斜?如果“补 偿”与“收缩”同时并存,教育资源的城乡配置亟待统筹协 调,应从城乡一体化的视角对城乡公共服务加以优化配置, 破解教育城镇化过程中所出现的难题。

一、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的非均衡现实 我国乡村地理条件复杂,人口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决定了农村教育水平提升的艰巨性。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公 共产品的提供采取“一品两制”的提供方式,公共服务集中 于城市,农村获得公共服务水平甚低,与城市居民相比,农 村居民收入明显低,自治能力整体上孱弱,这使得农村经济 与社会事业发展与城市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城乡差距的 典型表现为城乡教育事业的发展差距,集中反映为城乡教育 资源在存量和流量方面的严重非均衡现实。首先,在教育资 源的存量方面表现为农村学校办学水平低、学校达标率低, 校长办学治校能力差、教师学历与职称低、音体美和综合实 践、英语、计算机等方面教师尤其缺乏,教学设施更是质差 量少。其次,在教育资源的流量方面表现为:对农村学校财 政拨款严重不足,生均公用经费、办学经费低;教师招聘难, 培训机会少;优质生源、社会捐助少等。再次,农村教育资 源不仅存量与流量供给低于城市,而且面临着严重的“水土 流失”。特别在城市化、工业化的今天,农业规模不断缩减, 农村人口不断流失,农民收入相对下降,农村教育要素和教 育资源正经历着不断流失的严酷现实,包括农村教师、农村 优质生源不断外流、农村学校减少等。[1]城市教育资源 在改革开放之后不断扩张优化,借助于城市化的强大推力, 城镇学校不断做大做强,并且对农村教育资源形成了巨大吸 力。一方面,城市学校所获的财政拨款、人财物投入、有利 政策支持连年增大,使得其校舍建设和办学设备,师资队伍、 生均公用经费都在逐年增加;另一方面,城市学校又不断地从农村学校“抽血”,包括优秀教师调入、优质生源引入等, 使得城市学校不断地“锦上添花”,做大做强自然是不言而 喻。[2]城乡教育资源投入的差距严重存在,而且正在逐 年扩大。首先,农村教育资源量少质低,限制了农村人力资 源和质量。农村人口接受教育的比重远低于城市,有些农村 还有―定比例的文盲或半文盲,农村专业人才比例很低且容 易流失,无法满足农村人力资源需求。其次,农村教育公共 服务跟不上,造成农村教育资源不足,而农村教育资源不足 又限制了公共服务开展和利用,特别是农村医疗、文化、教 育,科技、水利、工程、建筑等方面人才不足,已经让农村 的民生保障和基础设施陷入了困境。再次,农村学校办学困 难,对农村儿童吸引力下降,学龄儿童辍学率偏高,使得农 村居民识字、毕业、升学率均低于城市,无法与城市居民竞 争工作岗位,也难以胜任农村当地的农业技术岗位。最后, 农村教育资源的匮乏导致乡村文化萧条。改革开放以来,工 业文明和城市文明主导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原本乡村文明 (农业文明)蕴含发酵的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很大冲击,面临 着深厚根基不断“流失”的严峻现实,大批乡村人口外迁、 青壮劳动力外出打工不归,儿童随父母进城,以致“空村化” 为典型代表的乡村衰败现象有加重趋势。乡村人口不旺,致 使大量农村学校既缺师资又缺学生而难以为继,相当数量的 农村学校面临被“关”“撤”“并”“迁”。重视农村教育, 防止农村教育资源流失,具有社会性和战略发展性的重大意义。[3] 二、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均等配置的目标 城乡教育资源的巨大差距不能归咎于城乡自然地理条 件,也不能从城乡人口素质方面寻找原因,主要原因在于城 乡公共服务存在巨大差距。主要反映在农村义务教育、医疗 保健、交通住房、最低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农村供给 数量与质量比城市严重滞后。[4]城乡公共服务乃至教育 资源配置不均等有悖于科学发展观根本要求,也与政府执政 为民的宗旨相背离,更难以实现市场经济所要求的资源配置 的公平与效率的双重要求。从政治上来说,宪法已经规定所 有人民都必须享有一致的公共服务;从法律上说,公民之间 的权利应该平等,他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不应该有区别;从 经济上说,社会福利的配给应该遵循帕累托最优原则,只有 资源的相对公平分配,才能满足资源配置的更高效率要求。

因此,城乡居民享有的公共资源以及公共服务的原则、机会、 结果都应该大体相等。[5]教育是政府为城乡居民提供的 社会性公共服务,直接关系城乡居民生存与发展的基本需要, 对于城乡居民的身心健康、就业收入、文化水平起着根本性 作用,也对城乡之间形成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有着深刻的影 响。因此,必须统筹城乡的公共服务资源,包括教育资源的 城乡合理配置,促进城乡教育的协调发展。首先,应加大农 村教育资源的供给力度。增加投入农村教育资源有着充足理 由:一是中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2%,从教育经费水平分配公平的需求而言,必须将近半的教育资源投入农村;二 是中国农村公共服务长期投入不足,从教育经费垂直分配公 平需求来说,也应向农村倾斜,以满足农村教育资源补偿性 增长需求;三是农村交通不便、人口分布广、社区集聚程度 低,以至于农村学校学生规模小、生师比率低、教育资源的 联结度低,学校、教师,教具、教学设施等教育元素基本上 是松散分布,使得农村教育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都不如城市 那么显著,这就更加需要提高农村教育的人均经费标准,加 大农村教育投入力度。其次,要明确政府为农村教育资源投 入的主体。长期以来,将农村公共产品提供者归咎于农民自 己。如今,仍然有不少人认为公共产品的提供主体未必是政 府,可以“多元”提供公共产品。当然,公共产品的“多元” 提供,从理论上说不是问题,但考虑现实可行则要求社会各 个主体充分发育成熟,要求资源配置的社会化程度达到相应 水平,还要求有较多数量并且活跃灵动的“NGO”(非政府组 织)的存在,这样公共产品的多元供给才可能成为现实。目 前,“政府主导”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典型现象,期 待社会各个层面而不是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是超前而不现实 的设想。况且,政府财政收入接连多年高幅增长,完全有可 能支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最后,政府向农村投入教育资源, 应有的放矢,讲究实效,避免公共产品配置低效。城乡教育 资源的差距体现在总量和规模上,更集中表现在结构和效用 上。经过“双高普九”“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各项举措落实,农村中小学的校舍建设基本完 成,校舍的生均面积(由于生源流失)甚至高于城镇,农村校 园基本设施与城市学校差距不大。城乡办学主要差距体现在 师资力量、师资水平、师资结构以及各种教学、实验设备方 面,这需要政府像抓校舍建设―样倾力作为。然而,相对于 大兴土木,地方政府对抓师资队伍建设往往重视不够也不知 如何下手,以至于出台政策和拨款支持的积极性都不大。办 好学校、教好学生都离不开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师资队伍增 强不能完全寄希望于外部引进,师资水平提升也不能听凭个 人自然成长,必须通过相应的帮扶举措。师资培养可通过高 强度、有针对、可持续、见成效的师资培训来实现,这需要 相应的经费,因此政府的财政拨款不可或缺。政府在农村中 小学教育的硬件设施跟进的同时,应不放松软件改善的力度, 特别在师资培养和学生创造力培养等方面应加大经费投入, 有效地缩小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方面的差距。

三、教育资源城乡一体化配置的指向 城乡一体化的内在本质要求在推进公共服务广覆盖、均 权益的同时尽可能整体谋划城乡居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所 谓“―体化”就是在城乡公共资源分布的主体上公平对待、 空间上密切对接、质量上同等待遇、序列上不分先后,真正 做到城乡公共服务的均质化、均等化、均衡化。唯有如此, 才能克服以往城乡分离状态下公共服务非均衡的格局。[6] 今天,我们不仅注意到农村面临着教育资源被城镇过度吸取的危机,而且看到城镇学校由于教育资源承载过多出现的危 险。前面已经分析过农村教育资源向城镇迅速转移,出现乡 村学校空心化的势头。但是,人们对城镇学校过多承载教育 资源而导致教育质量徘徊不前甚至下降的问题认识不足。我 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下列问题:一是城镇学校生源增长过多、 过密、过快。大量涌进的农村生源使城镇学校措手不及,不 仅城镇吸纳农村人口多,中等城市甚至大城市也有大批农村 移民人口,不仅市中心学校人满为患,市郊区也是疲于应付 蜂拥而来的农村子女生源。更令人头痛的是,农村生源涌入 城镇速率过快,地方政府每年都在城区建学校也难以满足招 生的增长需求,这就直接造成了因为教育资源流转而使城乡 教育经费更多投在建筑物上面,在城乡学校建设与闲置交替 之中难免造成教育资源的大量浪费。二是城镇学校的大班额 问题突出,牵制了城镇教育质量的上升甚至导致部分学校的 教育质量下降。城镇高中学段大班额尤其严重,许多农村家 长更愿意让子女在农村家庭附近的学校完成义务教育之后 转到城镇学校读高中。三是城镇教育扩容压力过大,地方政 府绌于应付建学校、聘教师,无暇于教育改革和教学质量, 并且因为扩容而挤占原有的教学资源,使得城市“原住民” 颇有怨言。[7]为了协调城乡教育发展,为了农村教育不 至于因为收缩过快而出现“空心化”,也为了城镇教育有比 较宽松的环境而提高教育质量,近年来各地政府一直致力于 教育布局调整与教育均衡推进“双管齐下”。一方面,立足于新农村建设和农民人力资源开发的需要,出台了众多措施 支持农村学校发展。譬如,农村学校危房改造,农村教师强 化培训,城镇教师到农村支教,城乡学校对口支援帮扶,成 立城乡学校一体且资源共享的“教育集团”等,这在一定程 度上推动城镇教育资源向农村流转,有利于城乡教育向着均 衡发展的目标靠拢。另一方面,鉴于农村教育资源在空间上 呈现碎片化、稀薄化、矮丛化的现状,教育管理部门对农村 教育的布局作了收缩的调整,即小学向行政“乡”“村”集 中,初中设在镇以上的行政区,而高中则集中在县以上的人 口密集区。学校地点变化不仅带来学生上学的地点变化,而 且造成了上学的空间距离变化,众多学生必须跋山涉水、翻 越重山才能到校,相应带来了交通、食宿和生活上的不便。

尽管如此,学校的撤并和集中对农村教育资源的保存既是不 得已又是显而有效的,这种布局调整和城乡教育均衡的措施 相配合,确实对农村教育提升有促进作用。城乡教育布局调 整或称之为“撤点并校”的措施不能只注重宏观效率,还应 该为农村儿童创造更好的读书上学具体条件。然而,由于目 前农村教育的困局,各地政府既无力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 又不能放弃农村的入学儿童,撤点并校不失为一项宏观视角 而言具有较高公平与效率的措施。这是因为,农村儿童虽然 失去了在家门口读书的机会,但获得了在城镇就读的机会, 教育质量因之提高;农村儿童虽然不得不背井离乡,但因之 却有了进城镇学校的机会,教育机会获得感增强,此乃公平体现。当然,这种公平与效率是在有限的范围内和有限的水 平上实现的。为了让农村儿童受教育创造更大的公平与效率, “撤点并校”举措应该具有更大的科学性和人文性。笔者认 为,“撤点并校”应该从以下方面考虑:―方面,相邻学校 不远且生源分散、逐年减少的学校可撤,靠近交通要道且进 城读书便利的可撤,生源绝对减少且多次恢复办学无效的学 校可撤;另一方面,虽不能办完小但可以办初小的暂不撤并, 边远山区、海岛、省界地带虽学生人数少但归并难度大的不 撤并,少数民族聚居区、革命老区、文化传统力量较强的地 区不撤并。这样,就做到了“撤”“并”有道,进退自如, 真正做到有理有据地配置城乡教育资源,促进城乡教育在布 局上走向均衡。另外,部分农村中小学不可撤并,也就意味 着农村必须留住部分的教育资源,并加以改善,包括改善学 校、师资、设备和生源等,使学校办学的实力不断增强,从 而接纳尚未流转而留守乡村的学龄儿童,这需要政府的切实 支持,特别要求公共服务能够覆盖并以更大力度扶持这些 “留守学校”,甚至对这些“留守学校”进行“补偿性”的 教育资源倾斜,譬如教育生均财政拨款高于至少不能低于城 市教育的生均财政拨款;这些“留守学校”的教师编制不能 以学生人数来决定,而应该以偏远地区学校开好课程而定;
这些学校虽然学生人数偏少,但教育条件不能低劣,需配备 教育必需的图书馆、体育场、实验室等,使这些学校“小而 精”,能够担负起农村教育发展的重任。总之,教育城镇化的趋向强化之时,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城市教育资源膨胀、乡 村教育资源萎缩的状况,政府管理部门不可听之任之,而要 加大公共服务向农村倾斜力度,加速生成农村教育资源,通 过城乡一体化的统筹协调举措,让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与农 村分享。同时要积极看待农村转入协调的教育需求,通过教 育供给侧改革而接纳农村学生,提升教育资源配置的实际效 率与公平。

参考文献: [1][2]范国睿.教育政策观察[M].上海:华东师范 大学出版社,2009:30-32、40-42. [3]宋乃庆,李森,朱德全.中国义务教育发展报告 (2012)[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138―151. [4][5]吕普生.纯公共物品供给模式研究―――以 中国义务教育为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52― 54,93―95. [6]黄家骅,黄丽萍,张祥明,等.福建省义务教育均 衡发展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38―40. [7]瞿博.教育均衡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395―402.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