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分析 1.实际教学还是没有完全脱离音乐学院培养专业表演 人才的模式。这主要体现在专业必修课的学科类课程中音乐 技能类课程过多,音乐学理论类课程不足。音乐教育是理论 学科,在培养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时候理当更加注重理论课 的教授,而在实际设置的课程中涉及音乐学理论、教育学理 论的比重过小。
2.教育实践类课程单一,甚至脱离实践。比如以教育实 习来说,目前我国音乐教育专业的教育实习通常安排在第七 学期一次性完成,时间为4~8周不等,多数为6周,内容是 教授中学音乐课。学生在实习前由于实践太少,所以仅从理 论层次对于教育活动的认识出发不可能单方面地提高未来 音乐教师职业前期的学科教学水平。
二、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新的设想 1.课程设置。首先,需要对技能课进行改革,改变重技能、轻理论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技能课的学习中,不仅仅只 是教会学生演唱或演奏几首作品,更应当从理论上让学生们 清楚为什么要这样演唱(演奏),如果不这样做,会产生什 么样的不同效果。只有从理论的角度让学生明白了,他们才 能用自己的语言去进行今后的教学实践活动。其次,改变以 往课程的单一性。就拿声乐、钢琴两门专业课来说,长期以 来就是相互分离的,这就造成声乐专业的学生不能弹伴奏, 甚至于不能在钢琴上视谱,而钢琴专业的学生又不能演唱。
这种能唱不能弹、能弹不能唱的现象非常普遍,所以我们可 以考虑开设一种配套的课程,由不同专业的教师共同制订教 学计划,使二者有机结合。再次,就是教育类课程的开设。
当前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教育类课程仅仅依赖于音乐学科 教学法和普修的教育心理学课程是远远不够的,这会造成作 为今后要走上教育工作岗位的学生不甚了解或完全不了解 他们将要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学生,以及该如何应对这些学生。
最后,就是实践类课程的开设。实践类课程不仅仅是指舞台 实践或教育实习,还应体现在学生每个学期的学生实践中。
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到附近的中小学进行实地的旁听学习,教 师应及时掌握当前中小学的教育动态,以及多组织学生进行 实践模拟教学活动等。
2.教学手段。教学手段力求多样化。当前很多教师都在 努力提高自身的计算机水平,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利用多 媒体的教学手段,可以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涉猎更多的相关知识,同时也更加直观。比如在教唱《龙船调》这首作 品时,就可以为学生提供《峡江情歌》和《新龙船调》的演 唱视频,使学生了解到具有同样音乐元素的歌曲。而且同样 一首歌,教师可以提供多个歌手的演唱视频,让学生对比地 去看不同艺术家的表演及演唱风格,提高音乐鉴赏力和帮助 他们建立正确的声音观念。
3.教学形式。在以往的教学中多是教师讲、学生听,可 以改变一下教学形式,让学生以回课的形式来上课。可以同 级学生互相上课、听课,或者高年级学生为低年级学生上课, 等等,教师在旁指导,及时纠正学生所存在的问题,这样可 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4.教材。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在教材的选择上要力求丰富 多彩、形式多样、特色各具,应包括戏剧、歌剧、舞剧等与 音乐有关的一切门类,同时还应包括音像资料。教材应体现 音乐艺术的审美功能、文化教育功能、技能训练功能等。
三、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改革的原则 1.课程结构以学生全面发展、学习内容创新为原则。也 就是说教学要想创新,首先就要站在时代的前沿,教学思维 意识敢于创新,思维要创新。传统的音乐教学将学生看做是 存储燃料的罐子,教师只是负责给被当做“罐子”的学生灌 输燃料,不给他们提供创造性思维的空间。因此要想在音乐 教育的过程中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音乐教师在 思想观念上要革新,弄清对“创新”的认识,教师只有自身先具有创新意识,才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具 有良好的创新意志品质。音乐学科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 独特功能,它可为学生提供更为自由、广阔的想象与创造的 空间。
2.课程设置要以紧跟时代步伐、母语文化为本、多元文 化并重为导向。音乐教学是一种教学艺术,是音乐学科与教 学艺术结合最密切的科学,音乐教学要创新,必须了解国际 国内的音乐信息和文化信息,了解国际国内的教学动态,具 有前瞻性的教学观念。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创 新,应该着重于关注“创新”的发展价值,要看到学生在将 来很可能会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只要我们树立正确的 观念,就能使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可能。
也只有在此前提下,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创新性 教学,我们才能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 的思维得以开发,在学到东西的同时,掌握一定的技能,进 行创造性的学习。
3.整体思路要坚持以培养合格的中小学音乐师资为目 标。要培养高素质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必须加强学生专业理 论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方面的教学,学会科学地“教”,从 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基础训练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建 立正确的声乐理念,形成正确的、良好的歌唱习惯,培养学 生良好的音乐感受力,始终把情感的表达放在首位。高师声 乐教学首先要增强师范性,按“师范”的培养目标去培养。把握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循序渐进,注重教学技能、教学能 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贴近学校音乐教育教学工作实际。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