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许多英语教师都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实际教学效果依然 不尽人意。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英语专业,其生源来源广 泛,学生学业差异所带来的课堂教学顾此失彼的矛盾也较为 突出。要提高听力、口语和写作能力的运用水平,夯实学生 的语言基础是极为必要的。在这种情况下,分级教学作为一 种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受到越来越多教育者的重视和讨论, 并在一定范围内运作起来。
二、分级教学理论基础 分级教学的理论支持来自美国应用语言学家Krashen的 “i+1”理论(1985)。其中,i是指与语言习得者语言水平 相当的语言输入,即这种输入为习得者已有的语言知识;
i+1 是指高于学习者语言水平一个级别的语言输入,这是最易接 受的语言输入。如果语言输入远高于语言学习者的语言水平, 或者接近甚至是低于语言学习者现有的水平,学习者就会感 觉太过困难或太过容易,这都不符合语言习得的最佳条件。
只有略高于语言学习者现有语言水平的输入才是“可理解性 输入”,被视为教师所应提供给学习者的最佳语言输入。显 而易见,在当前自然分班的现实环境下,想兼顾各学习个体的可理解性输入并使学习成效最大化实在是不切实际。由此, 重视和尊重学生语言水平的差异化并分而化之是语言教学 的有效手段。“差异教学是指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于学生个 性的差异,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需求,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 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2]。这就要求教育者要了 解学生的差异需求,将其分为不同层次,实行不同的目标教 学。所涉及的学习目标、授课方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方 式都应有相应不同,以达到在相同时段内学习效果最大化的 目的。此外,习得过程中情感因素尤其是动机、自信心和焦 虑感三方面对于学习的效果影响甚大。教师应该注意激发学 生学习的可持续性的积极动机,树立并保持长久的自信心并 努力消除焦虑给学习者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分级教学实践与问题 分级教学在高等学校英语教学中的施行早有实践,1999 年教育部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修订本)明确提出:由于全国各类高等院校在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学生入学水平等各方面存在着差异,即使在同一 学校的学生入学水平也不完全相同,因此坚持分类要求,因 材施教。[3]关于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研究论文也多有论述。
新修订的英语专业大纲虽然没有旗帜鲜明地提出这一主张, 但是也强调了教师要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要求,选择相应的教学方 法,并鼓励教师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张燕燕(1989)较 早阐述了英语专业分级教学的实践管理工作和成效,指出它 “优于学年制,比学分制更能适应当时英语教学的特点和需 要”[4]。王谋清(2007)、史民英(2008)立足于各自高 校英语专业学生现状,阐述了英语专业分级教学系统设计、 实施策略及过程管理,论述了分级教学的必要性、可行性和 取得的成效。[5,6]辛声(2012)研究了分级教学对英语专 业学生学习动机和自我认同变化的影响,随后辛声(2013) 以入学分班考试成绩、综合英语I-III和专四成绩对英语专 业学生在分级教学模式下基础阶段的学习成绩进行历时性 跟踪分析,验证了分级教学对于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业成绩具 有明显的提升作用。对分级教学的态度进行的问卷调查则显 示,学生对分级教学总体评价较好,但对实施过程中的教学 内容、教法、教师水平、动态管理制度等持保留和批评的态 度,显示此种教学模式仍有待完善[7-9]。程华明(2015) 所述学业导师制的设计、施行和利弊,则是这一方向上的有 益探讨[10]。
具体而言,实施分级教学的院校往往根据学业水平考核 的方式将学生分为两到三个层(A/B/C)班。高层级的学生 不会因为教师重复讲解而觉得索然无趣,同时由于竞争的出 现,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得到很大的激发,促进了英语学习的效率。而教师也可以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重点锻炼学 生的口语表达、思辨能力和写作能力。同理,教学难度的逐 级降低保证了低层级学生在各自语言水平上听得懂、学得会、 记得住,同时压力也随之减小。这样各个层次的学生就可以 在不同的起点上分别进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
而面对同一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也是一 个很大的解放和促进,各级教学目标更为明确和实际,教学 进度和教学实效更加便于协调。同时由于学生积极性的提高 以及教学活动的难度符合学生实际,课堂活动更容易开展且 效果较好,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教师教学、教研的积极性,较 好地提高现时英语教学的质量。
虽然分级教学的好处显而易见,但是具体施行过程中也 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首先,尽管大部分学生都能正确看待 因材施教,但部分低层级学生难免会产生挫败感,因自尊心 受到伤害而渐渐产生消极抵触情绪,个别学生甚至借此放弃 英语学习。这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如果不能及时得到开解和释 放,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极其不利的。部分高层级学生如 果不能正确自我定位,会逐渐产生自满心理,学习上不能进 一步刻苦上进,以至于在过级考试或参与外部竞争时心理落 差过大。其次,在绩效管理的考量下,如何科学评价分级教 学中教师的工作量、劳动强度和教学水平是一个很具有挑战 性的工作。同时,如果不同层级的学生所选用的教材不同, 评估的标准势必难以统一,这就为科学评价学生的成绩带来一定的难度。最后,分级教学也会加大校级教务管理的工作 量和复杂性,如果教学管理配套和协调工作不能很好地落实, 有可能会引起混乱和怨言,从而影响分级教学的顺利开展。
四、分级教学解决策略 针对上述可能出现的问题,笔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改善 和消除其消极因素。
1.通过分级前的教学模式说明会和日常的交流、心理辅 导,消除潜在的由于分级教学对学生心理波动造成的影响。
分级教学对学业低层级学生最有可能产生的影响在于自尊 上的挫败感乃至于自暴自弃的无所谓态度。在教学模式说明 会上应该大力强化一种观念,即人的差异是客观存在且无时 不在的,它是一个动态的相对过程。因此存在差异并不可怕、 可耻,重要的是认识到差异的实质并能有效地弥补。把自己 做到最好,发掘和发挥个人最大的潜力就是成功之路。这种 心理上的波动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会反复出现,影响学生学 习的情绪和信心,因此教师的持续勉励相当重要,这对教师 的教书育人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对于高层级的同学, 则应注意避免自我认知出现盲目自满和渐至懈怠,教师可以 适当提高课堂教学任务的难度和要求,尤其引入相关课外语 言资料,通过强化听力、口语、写作等语言能力的较高要求,保持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压力,同样最终实现他们的最 大进步。
2.取得分级教学在任课教师中的思想共识,并通过教研 的方式探讨行之有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手段、组 织方式等,将之付诸实践并持续总结经验以实现这一教学模 式的不断完善。无论是哪个层级,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是学 习过程的主体,教师是教学资源的组织者、提供者和开发者。
为学生答疑解惑是教师的根本,微信、QQ群、网络课程等新 型网络交流平台都是促进这种互动的有效手段。更重要的是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科学的学习计划并 积极跟进其学习进度,确保实现预期目标。这也要求教师加 强自身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更新,并提高利用网络技术条件更 好服务于教学的能力。
3.科学合理实施分层定级,并协调好与教务部门的联系 互动。分级教学更适用于基础阶段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培养、 训练与强化,而在高年级阶段主要侧重专业方向知识的深入 学习。基础阶段学生学业层次的划分可以参考学生高考英语 成绩以及入学摸底考试,同时可以考虑在摸底成绩对个人公 布后征求学生的个人选级意愿。摸底试卷要能全面考核学生 听说读写的能力水平和具体弱项,以供教师在随后的课程教 学中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和补齐短板。试卷设计者应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尤其应了解学生在哪些方面容易犯何种错 误,并在试卷中考查和验证。不同层级之间也应允许在教师 推荐下,学生以学期为间隔,申请进入上下一级的班级。可 以预见的是,这种打破自然班界限的分级教学分班以及它所 提倡的流动性,势必会对学校教务部门的系统管理带来很大 的挑战。因此,取得校教务部门的支持并实现两者之间的沟 通协调就显得尤为重要,分级教学设计的系统性、有效性、 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是获得支持的重要条件。
五、结语 分级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新办本科院校应 用型英语专业侧重于行业需求对于口语、翻译和写作等应用 能力的培养,而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对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鉴于应用型英语专业招收的生源较为广泛,学生入学时的语 言水平差异较大,采用分级教学对于挖掘学生潜力,缩小学 生差距,调动教师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等都有较好的作用。
而如何科学地将学生分级,如何帮助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学 习计划并有效地监控学生的网络学习,如何提高学生综合运 用外语的能力等方面,还有待在实践操作中根据实际及时总 结和积极改进。因此,教学一线的教师还需积极探索,不断 反思和总结,以提高学分制和分级教学的质量。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 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华国栋.差异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