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节日 > 清明 > 【语文课如何引导学生把握语言运用】语文公开课评价语言

【语文课如何引导学生把握语言运用】语文公开课评价语言

来源:清明 时间:2019-10-15 07:54:40 点击:

语文课如何引导学生把握语言运用

语文课如何引导学生把握语言运用 百色市田东县祥周镇百银小学凌美向 【摘要】本文基于把握语言运用,从准确把握各学段阅 读教学的基本目标、确立有效课堂目标和聚焦文本“语用” 开展教学三个方面,论述了教师精准把握年段基本指标,确 立有效学习目标,聚焦“语用”展开教学,以夯实学生的语 言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7A-0032-02 笔者在听课中发现,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重视学生 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缺乏语言运用训练,没有很好地关注 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课堂上“东打一枪,西放一炮”,折 腾了足足40分钟,结果学生依然很茫然,学到的语文知识少 之又少。还有个别教师总走不出“重人文,轻工具”的怪圈, 把语文课上成了德育课、思想品德课。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 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强调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 课程的核心。教师只有将语文课程的目标和内容聚焦于“学 习语言文字的运用”,真正落实“三个维度”学习目标,才 能使语文教学不偏离课标航线。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 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引导学生把握语言运用的策略。

一、准确把握各个学段阅读教学的基本指标 在高年段阅读教学的基本指标中,读书技能方面:要在 中年段基础上,学会浏览,提高默读速度,培养诵读能力。理解能力方面:学会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意,领会其感情色 彩,理解课文中重点词句的深刻含意,体会其表达作用;
关 注不同标点符号在文章的运用效果;
学会不同写作顺序和构 段方式;
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尤其是对记叙文、说明文、 诗歌等不同体裁文章的阅读。积累拓展方面:提倡学生自觉 广泛地进行课外阅读,增加学生的阅读积累,培养其拓展阅 读能力。

二、确立有效的语文课堂学习目标 (一)目标的定位回归教学本体性 教师要事先确立“教给学生什么”,才能让学生真正学 会语文。目标的定位要充分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可操作性, 回归语文教学的本体性,致力于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 力,即“听、说、读、写、思、议”等语文实践能力。例如 教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花钟》第一课时,教师可以制 订如下学习目标。

1.会认“怒、暮、燥、雅、昆、播、吻、致”8个生字, 学会书写“醒”字;
理解多音字“结”在本课的意思,读准 其在本课中的正确读音;
积累形容花儿开放的四字词语,如 “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含笑一现、绽开笑脸、 欣然怒放”等。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能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解 课题。

3.学习第一自然段,感悟、品味课文,用不同的说法来表达鲜花开放的句段特点,如“总—分”构段,依据时间先 后顺序有序表达,紧扣鲜花开放的特性生动准确地描绘,并 学习迁移运用,提升学生造句构段的能力。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课后 尝试背诵。

这样的学习目标充分体现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本体性,侧 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思、议”等语文知识技能。

在落实第三点学习目标中,笔者紧紧围绕该段“总—分”式、 依据时间顺序的构段方式展开教学,并让学生运用这种构段 方法进行仿写,达到迁移运用的目的。

(二)学习目标应具体化 课堂教学中过于宽泛的学习目标不利于达成,教师应制 订具体、可操作性的目标内容,可分课时制订具体的、有针 对性的学习目标。如教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 时,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如下。

1.正确认读“澜、瑕、攀”等12个生字及相关词语;
掌 握多音字“似、卷”;
理解、体会漓江水“静、清、绿”和 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及其“先概括后具体”的排 比句式的表达特点;
积累“波澜壮阔、水平如静、危峰兀立、 连绵不断”等四字词语,并在写话中尝试运用。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学会有感情地 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

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如下:1.正确书写“澜、瑕、攀”等11个生字及相关词语。

3.继续学习第4自然段,体会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景;

学习“总—分—总”的写作方法。

三、聚焦文本“语用”展开教学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 能训练,让学生实现扎实的语文基础训练。教师要把课备足, 充分挖掘隐藏于文本中的“语用”点,聚焦“语用”开展教 学。我校卢耀珍老师在教学《长城》一课时挖掘了七个很有 价值的“语用”点,以其中的三个“语用点”为例,第一个 “语用”点:“先写见闻,后写联想”文章结构特点。文本 的第一、第二自然段写见闻,第三、第四自然段写联想。第 二个“语用”点:“起承转合”章法。浏览游记或参观游记 的文章常常会用到这种章法,段落之间过渡自然。课文以“远 看”二字起笔,统领全文开头,也符合游览规律,人们“远 看”景物时,对景物有一个整体印象。这就是“起”的章法 作用。接着出示第二自然段,“从北京出发……”这句话顺 着第一自然段的内容和语势承接而写的,这一“承”显得自 然顺畅。“转”是指转折的意思,就章法而言,“转”是文 章的出奇之处,同时也是最难写的部分,如文章第三自然段 若以常规思路,应写站在长城上所看到的景色,可是文章却 没有提及,而是重点写联想。相信学生阅读于此,必定会对 古代劳动人民肃然起敬。因此,从第三自然段的内容和语势 上看,不乏转折、转换特色。“合”起到一个总结、提升的作用。文章最后一段,也就是一句话总结了长城不仅是气魄 雄伟的工程,而且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句子“伟 大的奇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除了上述“语用”点外,还有高度内敛和凝重的情感基 调,先写见闻、后写联想宏观的文本顺序,精准的数据说明 和还原比较的句子,浓墨重彩的奇迹等也都是这篇文章的 “语用”点。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年段目标和要求,进行“语 用”归类,如哪些属于低年段,哪些属于中高年段的。一般 情况下,低年段的“语用”侧重识字、写字、组词、造句和 口语交际等,中高年段则侧重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表达方 式、体会感情色彩等方面。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只要心中有 了“点”,又兼顾年段目标并落到实处,就能使语文课堂达 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总之,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是语言文字积累和运用的价 值,教师要以发展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为主要目标,以围绕“语 言运用”的活动来组织教学,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 力和表达能力,这样才能上出高效的语文课堂。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