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小学音乐教育;
情感素质;
培养方法 关于音乐教育与人的情感发展及人的人文素养的关系, 许多教育家都有过精辟的论断。苏霍姆林斯基,这位对中国 教育有深刻影响的前苏联教育家就曾说:“音乐教育――― 这不是培养音乐家,这首先是培养人。”我们的邻国日本, 有一位音乐教育家,叫铃木,他也强调:音乐教育的首要目 的“不是刻意的培育一些少数伟大、杰出的所谓‘天才’, 而是希望透过音乐教育把一个小孩提升到拥有一颗高贵的 心灵与完美的人格到优秀的程度,而事实上这也是每一个人 所应追求的目标”。德国音乐家奥尔夫,也表达过类似观点, 他说:“音乐应该同其他学科一样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部分, 因为音乐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想象力和个性。”早在几千 年前的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兴于诗、立于礼、 成于乐”。这些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的名言,其共同之处在 于都强调了音乐教育之于人的情感健康发展、人格完善等的 重要意义。也就是说,在人的培养发展过程中,音乐不可或 缺。小学音乐是基础教育中重要的素质教育课程之一,通过 该课程的实施,不仅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音乐技能和音乐审美能力,而且要使他们的情感得到陶冶,人文素养及综合素 质得到提升。我就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情感和素质的培养谈 一些看法。
一、在音乐欣赏中培养学生情感 那么,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聆听, 从音乐的旋律变化中体味到其中包含的情感,与之产生共鸣。
为使学生充分体会到音乐中的情感内容,教师有必要引导学 生充分理解音乐中的歌词及旋律变化。有一位老师的做法值 得借鉴,在欣赏《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时,先让学生听 两遍,让学生初步体会其中感情,很多学生很快说出“喜悦”、 “欢乐”、“幸福”等词,能说出这些,说明学生通过旋律 正确体验到了这首歌曲中的主基调情感。而这样的情感如何 通过旋律表现出来呢?接下来就是教师分解说明并演示了。
在分解说明中,这位教师通过自身演示说明了每句歌词旋律 走向趋势与情感起伏变化的关系,说得生动形象,情趣盎然, 学生很快体味到每一句歌词中蕴含的情感内容。分解说明完 成后,再让学生反复听录音,闭着眼睛体味每一句歌词中的 情感,学会调节自身情感,使自己与歌曲产生共鸣。学生理 解了情感,带着情感体验欣赏音乐,才真正从音乐欣赏活动 之中获得审美享受,获得莫名的愉悦感,进而培养起对音乐 的兴趣和热受情感。与此同时,学生的心性从中得到陶冶, 情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在歌曲学唱中培养学生情感在学唱歌曲时,为了唱出感情,同样需要充分理解歌词 中对应的旋律特点和蕴含的情感内容。教师在教学生唱时, 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歌词中的情感因素,力求唱的时候有相 应动态和表情。比如教学生唱《王二小》时,首先要让学生 知道关于王二小的故事,了解其惨遭日本鬼子杀害的背景, 以此建立起基本的情感基调。整首歌并非一种情感状态从头 贯到尾,而是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比如开头“牛儿还在 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里去了,不是他贪玩耍丢了牛那 放牛的孩子王二小”,这样的内容是陈述性的,重在以平缓 的情感叙述事件。从“九月十六那天早上”开始,故事的叙 述开始渐渐沉重。当唱到“敌人把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 头的上面,我们那十三岁的二小,可怜他死得这样惨”这部 分时,情感应是深切悲痛之感。在这部分,如果学生体会得 当,则应有欲泪之感。这样一句一句,逐步引导学生从局部 到整体,充分体会歌中所含情感,并努力将情感表达出来。
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情感素养会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培养。
三、通过角色扮演助推情感培养 儿童歌曲很多都是叙事性的,适于表演。为加深学生对 歌曲的理解,适当组织角色表演十分必要。比如《采蘑菇的 小姑娘》这首歌,要表现出一种童真和欢乐,让一位女生扮 演采蘑菇的小姑娘,根据歌词内容做出相应的动作表情,做 得好不好,可以让其他学生评判。在这个互动过程中,学生 会慢慢理解其中蕴含的情感内容。角色扮演由于现场感强,且有较强的互动性,因此学生往往乐于参与。学生在参与中 情感上会有更深入体验,能得到更好的升华。这样的方式, 不仅使学生的音乐能力得到增长,还使他们的情感和审美能 力得到提升,更使动作协调能力得到发展。综上,音乐是情 感的艺术,是以培养人的高尚情感和塑造完善的人格为目标 的,所以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体味音乐 中蕴含的情感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提升审美能 力,陶冶其高尚情怀。
参考文献:
[1]付晗.浅谈音乐教育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J]. 通俗歌曲,2013(11). [2]陈红.浅谈小学音乐教育情感的培养[J].新课程 (小学版),2013(12).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