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艺术研究和教育的提出,是“艺术融合”时代影视艺术教育的重要拓展,代表 着艺术融合时代艺术学研究和教育的一次最新拓展尝试。传媒艺术主要包括摄影 艺术、电影艺术、广播电视艺术、新媒体艺术等艺术形式,同时也包括一些经现 代传媒和传媒技术改造了的传统艺术形式。
【关键词】融合时代;
艺术融合;
媒介融合;
传媒艺术;
艺术教育 一、引言:艺术融合与媒介融合的“融合时代” (一)这个时代不仅是媒介融合的,也是艺术融合的时代 在我国的高校学科体系中,“传媒”类专业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领域:一 个是“新闻传播”,一个是“影视艺术”,这多少有些约定俗成;
我们通常说的“传 媒教育”,也可以大致包含“新闻传播教育+影视艺术教育”。当前,在“新闻传播” 和“影视艺术”这两个领域的实践中,都出现了显著的“融合”之势。
传媒学科和专业,是人文社科中较为典型的与实践结合紧密的领域。
在任何教育中,固然我们都需要鼓励纯粹经典的学院教育;
而具体到传媒教育中, 在鼓励“全人教育”的同时,我们还迫切期待结合对实践观照和思考的传授。因此, 当前传媒教育的调适和发展,不可能也不应该对当下实践中的“融合之局”视而不 见。
当前不仅是一个“媒介融合”时代,也是一个“艺术融合”时代。只是我 们对“媒介融合”探讨得或许较多,而对“艺术融合”进行梳理和总结得尚不足。
一方面,“媒介融合”已然成为我们随口吐纳的字眼,以媒介形态大兼 容、大汇聚、大交揉为基本表征,媒介融合对人类的沟通手段、联结机制、组织 运行、生产方式、发展变迁,乃至整个人类的生活生存状态等关键方面,都产生 了深刻甚至将是持久的影响。
另一方面,“艺术融合”同样不能忽视,如果说“媒介融合”关乎新闻传播教育,那么“艺术融合”则直接关乎影视艺术教育。本文的主要论述切口也在于 艺术融合和影视艺术教育拓展的问题。
(二)从艺术创作、传播、接受全流程看(影视)艺术融合之势 艺术融合较为显著地出现,至少可以追溯到二战之后的“新媒介”艺术 中。二战之后伴随着科技发展,电视媒介的普遍性崛起带来的视频元素,为人类 艺术提供了新的可能,艺术家们以此开启了现代“新媒介”艺术的发掘之旅,视频 以及与之相联的声光电元素逐渐成为现代艺术的创新之维。①只不过,那时的艺 术融合,尚带有先锋色彩,偏现代艺术实验;
而当前的艺术融合,则带有相当大 的普遍性。
本文以“影视艺术的新媒体化”为艺术融合的基本切口。当前艺术融合 的实践,特别是以“影视艺术新媒体化”为代表的融合实践,已经完全渗透体现在 了艺术创作、传播、接受的全流程中:(1)从艺术创作来看,“创作元素”是大 融合的;
(2)从艺术传播来看,“传播方式”是大融合的;
(3)从艺术接受来看, “接受感知”是大融合的。
第一,就艺术创作而言,艺术创作元素大兼容、大汇聚、大交揉。
自摄影术诞生以来,摄影艺术、电影艺术、电视艺术、数字新媒体艺 术等之间的差别,往往不像传统艺术中文学、建筑、音乐、绘画、舞蹈、雕塑、 戏剧等艺术形式的独立性之大。如“影”与“视”“影视”与新媒体艺术之间常常呈现 出混合状态,作品中常常是图、影、视、听、网等元素的无缝、自然、毫无违和 感的融合,我们对当下许多引发大众参与、社会关注的传媒艺术作品,越发无法 精确界定其究竟是电影、电视,还是新媒体的什么艺术。同时,经过现代传媒改 造了的传统艺术形式,也往往呈现出相似的融合之状。②在创作元素融合的同时, 多元的创作主体也在融合,如精英式和草根式的创作主体的融合。
第二,就艺术传播而言,几年前还是新鲜学术与实践话语的“跨屏传 播”,如今已经成为老生常谈的字眼,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艺术与传播环境发展 变化之快。
与传统的电影作品在影院播放,电视作品在客厅观看不同,当前影视 艺术的新媒体化,使得影视艺术的传播方式是融合的、无一定之规的,一个影视 艺术作品可以在传统的影院或客厅播放,但更多地融合进了台式电脑屏、手提电脑屏、Pad屏、智能手机屏、楼宇影视屏、移动电视屏等多屏幕。具体选择哪种 传播方式观看完全由观看者的需求而随意“任性”决定,而且观看还常常在这些屏 幕之间转换;
无论是选择还是转换,对于观看者來说便捷度都非常高。
由此,以艺术传播为中间点,在其前端的艺术创作里,创作者在创作 之初甚至就是以跨屏传播的思维为导向的。在其后端的艺术接受里,接受者在影 视艺术接受时很可能是“多任务化”的,同时摄取来自如智能电视屏、电脑屏、手 机屏等几方发来的影视艺术符号,进行影视艺术欣赏;
或者一边通过智能电视屏、 电脑屏进行影视艺术欣赏,一边在手机屏上进行影视艺术评论。诸如此类的可能 已经十分普遍,样态也不胜枚举。
第三,就艺术接受而言,融合既体现为一种“感知的融合”,也体现在 一种“欲望的融合”。
当下借助新媒体技术,艺术创作、传播与接受这个艺术活动全流程下 的各环节,开始变得边界不清;
艺术创作者、传播者、接受者之间的身份与作用 之异,也越来越小。况且,未来的艺术作品传受,在虚拟现实(VR,VirtualReality)、 增强现实(AR,AugmentedReality)、混合现实(MR,MixedReality)的技术与 语境之下,更将越来越全方位的同时动用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乃至味觉, 开展深层意念力的大整合、大融合。
同时,在新媒体时代的培养之下,艺术接受者的观看欲望也在融合化, 正如当前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的“撕裂”状况一样,我们在新媒体环境下的观影,无 论是个体还是总体上说,都常常会出现一种多元的瞬间融合,如消费和娱乐、刺 激和情感、主流和边缘、现代和后现代等的感情、需求、欲望融于一身。而且, 一个人就是一种特殊的感情、需求、欲望,而它们最终于网络中融合。
无论如何,从更加宏大的视野来看,融合时代是人类创新与进步的最 新表征,也会代表着人类前进的齿轮永不停歇;
它是一股永远向前的力,裹挟着 民族与国家、社会与文化的前行。如是的变化,是本文依托的时代背景,也是我 们思考影视艺术教育拓展的基本动因。艺术实践中出现了巨变,这种巨变以兼容 与混合为标识,那么我们的艺术教育、影视艺术教育也不能止步不前,以固定的 思维、布局和模式“包打天下”。
二、走向传媒艺术:融合时代影视艺术教育发展的一次拓展(一)艺术融合实践下,需要培养学生面对艺术时的“融合”視野和思 维 如前所述,影视艺术是与实践关联度较高的领域,如果说其学科发展 至少分为研究(学术)和教育(学生)两个维度的话,那么,影视艺术“研究” 可以或者需要与艺术实践适当保持距离,有时还需要保持较大的距离,以便冷静 观察与思考;
但影视艺术“教育”与实践发展的潮流与趋势距离过大,甚至无视实 践发展,这不仅不合时宜,更会带来严重后果。
因此,既然艺术实践、影视艺术实践的融合发展之势如此,我们在艺 术教育、影视艺术教育中,就需要动态关注并调整自身发展,不断适应,并最终 不断引领实践的发展。影视艺术实践的融合之局,需要我们在影视艺术教育中, 也必然要增加“融合”的思维。
在戏剧与影视学中,既有的摄影专业、电影专业、广播电视艺术专业、 数字新媒体专业等专业教育,是基础性的、极端重要的,对艺术教育的不断发展 作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在当前的实践格局下,如果我们的影视艺术教育完全固守于“工 业化式”的、条块清晰的思维和模式中,学电影、电视、新媒体专业的学生完全 固守于自己艺术形式的边界之内,认为学电影就是纯粹的做电影、学电视就是纯 粹的做电视、学数字新媒体的就是练好数字技术便万事大吉,而彼此不交叉、不 互视、不兼容,那么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就可能会在就业和再发展的过程中,因过 于狭隘而变得适应度低,难以对当前融合艺术生态和思维有基本的准确驾驭能力、 全面理解能力。
面对融合之局,基本的影视艺术教育拓展原则应当是:培养学生在知 识、能力和思维锻造上,既精于某一形式的影视新媒体艺术样态,同时又能够将 图、影、视、听、网等艺术元素融合打通。某种程度上说,前者更多偏技能和知 识,后者更多偏思维和视野。这对影视艺术教育者和学生来说,要求自然较之以 往更高。
除此之外,相当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还可以培养一部分学生,如未来 可能从事艺术管理、艺术策划、艺术统筹等工作的学生,从本科教育一开始就以 “融合”的思维“打底色”,让他们自觉地认为:艺术样态、影视艺术样态的“融合” 是天然的潮流与趋势;
在这种思维下,图、影、视、网等都是可供使用的来源、手段、渠道,只是根据不同的艺术目标进行不同的组合和结合而已,这些形式和 元素之间有区别但无隔阂。这些学生在单一的艺术样态的创作水准和技艺上未必 高超,但却更擅长以整体的、联系的、综合的、兼容的宏阔视野面对、使用、自 由重构那些原本就是融合着的艺术元素、形式和样态。
正如当下火热的微信公众号的编排一样,传统图文思维强的人可能更 多习惯运用文字+图片的方式呈现内容,影视视觉思维强的人可能更多习惯使用 短视频的方式呈现内容,而艺术融合思维强的人可能从一开始就习惯于“文+图+ 短视频+图表情+颜文字+GIF动图+语音+音乐+……”的混合方式和“舒缓+卡顿+ 跳切+闪回+快进”的混合节奏呈现内容。
同时,我们还需要看到传媒和艺术的融合,注重并思考如何从当代的 传媒视角看待艺术,又如何从当下的艺术视角看待传媒。不知我们作如下对举是 否合适:某种程度上说,传媒事关信息传播,是在生活世界为人之生存提供支持, 脚踏坚实的大地;
艺术事关精神品级,是在彼岸世界为人之提升提供引领,面朝 辽远的天空。传媒和艺术,在相互粘黏的状态下,保持着一种长久的互动需求与 互动能力。二者的完整,是否本身就是一种人类世界的完整方式?由“传媒+艺术” 而促发和带来的人文景观,是否也就有一种隐秘而强大的人类人文涵盖力? 当然,这种融合思维锻炼也不可避免地需要与时代气质紧密结合,我 们在教育中也需要注意对此多有肯定,加以利用,趋利避害。从某种意义上说, 年轻人的文化最终将是主流文化,新一代的生命和活力终将替代前一代而继续走 下去,虽然在这种替代的过程中青年人的非主流文化会经过一定的主流化规约过 程。
(二)传媒艺术研究和教育的提出:融合时代影视艺术教育的融合式 拓展 综上,我们迫切需要一种能整体地、联系地考察上述诸多艺术形式的 研究和教育,以便顺应当前艺术教育、影视艺术教育的潮流与趋势。当然,这不 是对之前影视艺术教育既有专业和学科的替代,而是一种拓展增容。毕竟,艺术 实践兼容与混合了,艺术研究和教育也不能各艺术形式互不相通、孤立不往来。
这种新的研究和教育,需要综合、整体、联系地思考融合了图、影、 视、网、新技术新元素的艺术。由此,我们提出了传媒艺术研究和教育。传媒艺术指自摄影术诞生以来,借助工业革命之后的科技进步、大众 传媒发展和现代社会环境变化,在艺术创作、传播与接受中具有鲜明的科技性、 媒介性和大众参与性的艺术形式与族群。
传媒艺术主要包括摄影艺术、电影艺术、广播电视艺术、新媒体艺术 等艺术形式,同时也包括一些经现代传媒和传媒技术改造了的传统艺术形式。③ “传媒艺术”的命题之所以能够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下这个“艺 术融合”时代对我们的提示。这个时代里,我们忽然发现,艺术元素和形式的大 融合,让我们对图片艺术、电影艺术、电视艺术、新媒体艺术之间的区分越来越 难以把握;
新的艺术生态,似乎需要一个超越单一艺术形式的上一级概念来概括。
我们也忽然发现,单纯的传统艺术理论、解释范式和教育教学,越来越难以完全 解释艺术元素和形式融合之后的新的艺术生态。我们似乎需要一种动态发展过的 艺术理论和教育抓手,以拓展艺术学、艺术教育的外延。
当然,对传媒艺术的厘定,是一个严密的过程,是在艺术史和传媒史 的交叉界定中确定的。之所以将摄影作为传媒艺术家族的起点,也是和本雅明视 摄影为艺术的“机械复制时代”起点的判断是一致的。传统艺术家族的艺术形式基 本是手工复制的,而传媒艺术家族的艺术形式则划时代地进入到机械、电子、数 字复制。传媒艺术在外部与传统艺术有诸多鲜明区别,在内部又共享逻辑一致的 科技性、媒介性、大眾参与性,将人类艺术分为“传统艺术”和“传媒艺术”两大族 群,不失为一种新的观察人类艺术世界的视角和方式。具体厘定,另有专文讨论。
④ 传媒艺术主要包括摄影、电影、广播电视、(数字)新媒体艺术,以 及一些经现代传媒和传媒科技改造了的各类艺术形式。传媒艺术学的研究对象是 这些传媒艺术活动,传媒艺术学是关于传媒艺术的本质、特性与规律,起源与发 展等一系列问题、原理与规律的学问;
也是从艺术出发,并以传媒视角对艺术进 行考察与总结的学问。传媒艺术学偏属一般艺术学、基础艺术学、艺术体系学的 范畴。传媒艺术研究对象的确立,需要从艺术史、艺术理论、艺术批评的交织中 把握,也可以从前文对传媒艺术与传统艺术、现代艺术、视觉艺术、传播艺术、 艺术传播的辨析中参见。
与传媒艺术学这个艺术学理论之下的二级学科相近的二级学科或方 向主要有:艺术史论、艺术批评、艺术管理、艺术产业、图像学、摄影学、音乐 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数字媒体艺术、新闻学、传播学、文化学、社会学等。虽然传媒艺术学与这些学科方向彼此之间关系紧密,在理论基础、研究领 域、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接近与相似,但是在研究格局、研究视野、 研究方向、研究重点等方面,本领域有相对独特的属性。
第一,与艺术史论、艺术批评、艺术管理、艺术产业等学科方向相比, 传媒艺术学注意了媒介与文化研究视角对于艺术学理论研究的注入,既致力于建 构传媒艺术史、传媒艺术本体理论等基础理论体系,也注重开展传媒艺术实践与 创新、传媒艺术产业等具有较强应用性的理论研究,还探索开展传媒艺术与文化 的宏观战略性、决策性研究,从而丰富艺术学理论的学科体系。
第二,与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数字媒体艺术等已有的相关二级 学科相比,传媒艺术学更注重从艺术与媒介属性、艺术与媒介融合等方面拓展与 超越单一艺术形式和单一媒介形态的研究格局,建构综合研究的视野;
也致力于 从传媒艺术基础理论层面、提升传媒艺术文化软实力的战略层面开展传媒艺术重 大理论命题的研究。
第三,与其他门类的相近学科相比,如传播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 科,传媒艺术学立足于艺术本体,不拘泥于具体的传播流程,也不囿于微观的传 媒与文化生产实践,而是更注重在理论层面研究传媒艺术所形成的物质、制度、 精神构成,在更宏观的层面为指导传媒艺术生产与传播的实践发展,提供系统化、 规律性的理论指导。⑤ 当然,传媒艺术教育的构建,作为一个新兴领域,在未来必然会遇到 不少不足和困难需要补足和克服。例如,来自单体传媒艺术形式的研究者、教育 者,如电影、广播电视、新媒体研究者,需要补足对其他艺术形式以及传媒问题 的体验与理解,这要求研究者、教师下数倍于门类艺术研究的功夫;
同时需要增 强宏观、综合、联系地考察传媒艺术族群的能力。例如,来自文艺学、美学的研 究者、教育者,需要补足对艺术学的理解。例如,来自其他学科的研究者、教育 者,需要补足艺术学的知识基础、逻辑体系、表述方式、实践体验,也需要补足 美学功底与艺术哲学研究,否则传媒艺术研究和教学只能是一些外围思考,而无 法触及到艺术与美的内核。
总之,面对新的艺术实践景观,我们的艺术教育不能采取消极回避或 情绪化拒斥的态度,“不能也不想在学理上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不能固执地认 定传统的艺术分类、传统的艺术教育分类具有超历史的、永恒不变的普遍/绝对 本质。如果一味抱有守成的想法,则容易导致艺术学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创新能力的不足,不能随着时代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反思知识和教育的历史性,从而 难以对变化着的艺术生态作出及时而有力的回应。⑥这些,最终会影响到对人类 “艺术地”把握世界的能力的开掘。
作者:刘俊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