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供电;
培训体系;
新模型 一、地市级供电企业培训体系新模型概述 教育培训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推动力和源动力。其根本目 的是满足企业在运营和发展过程中对员工能力的需求。当前 大部分地市级供电企业培训体系的结构不够合理,未实现有 机、无缝的配合,仅基本完成了初级阶段的积累,正处于更 上一层楼的关键转折时期。建立模型构建“核心基础+三大 支柱”的培训体系(如图1所示),即“以岗位应知应会标 准为核心基础,以责任机制、需求驱动和利益联动为三大支 柱”,凸显教育培训工作的系统性。
二、地市级供电企业培训体系新模型实施内容与步骤 1.建立全员岗位“应知应会”标准,形成核心基础。以 关键技术技能为突破口,建立起覆盖各工种、从班员直至部 门正职的岗位“应知应会”标准,并将培训的内容向员工公 布,使员工本人也明确“学什么”,由责任部门定期进行更 新与完善。建立周期性的调整“应知应会”标准的机制,授 权各责任主体把企业中心工作和本部门的重点工作反映到 相应岗位的“应知应会”标准中。编制岗位应知应会标准题库,实现岗位“应知应会”标准的网强行化应用,固化和优 化标准,通过自动对比员工培训档案和“应知应会”标准的 差异,达到“缺什么补什么”的目标,从而编制培训计划和 预算,保证培训内容的规范性、针对性与系统性。2.明确培 训责任主体,制定相应机制。明确培训责任主体,形成责任 传递机制、问题反馈机制和闭环控制机制。明确培训管理权 责界面,形成人事部、职能部门与生产单位三方联动机制, 人事部负责落实培训项目和提供资金保障、制度支持,负责 二、三级班子和管理人员的通用管理知识培训与考核;
职能 部门和直属机构负责对各业务线二、三级班子和专责的专业 培训与考核;
生产单位全权负责开展本单位培训与考核。对 责任履行后结果存在的问题实行问责制,根据责任界面的划 分,明确大纲中各项“应知应会”的责任部门,发现培训中 存在的问题,责任回溯至相应单位,层层追责,分析原因, 制定相应措施。3.健全培训评价体系,构建全员利益共同体。
针对培训课程大纲的要求,明确对员工个人的培训评价标准 和培训评价方法,对培训的长期效果由员工直接上级根据岗 位工作开展的质量、结果予以评价,使培训的结果尽量客观, 更受到认可,并将培训和考核的情况形成员工能力培训档案, 打牢培训结果客观应用的基础。构建全员培训的利益共同体 就是要将培训作为员工个人发展、部门实现工作目标和企业 前进的保证,让员工体会到培训作为“提高绩效、升职、加 薪”的必要条件,让用人部门体会组织培训后员工岗位能力提升对部门的帮助,让企业、部门和员工个人利益一致、目 标一致、各取所需,自觉自愿地组织培训和参加培训。具体 做法如下:第一,通过培训和考核后形成的能力培训档案, 比对岗位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衡量员工掌握岗位“应知应 会”知训、技能的程度,将员工岗位工作的能力与绩效、薪 酬的直接挂钩;
第二,通过持证上岗、岗位匹配度的和担任 内部培训师的综合应用,判断员工胜任岗位的情况,修订聘 任条件和技术、技能职称考核以及晋升资格,与制定员工调 配方案挂钩;
第三,将岗位匹配度和担任内部培训师与技术 专家和技能专家的选聘挂钩,实现培训目的,使培训成为员 工做好岗位工作、提升岗位工作能力的必要条件;
第四,制 定教育培训目标考核制度,形成简单、适用和有效的考核指 标,并将考核指标纳入到供电所考核指标体系。4.完善培训 支持系统,全力提供培训资源。加强制度建设,建立教育培 训目标考核、网络培训和培训基地管理等制度,并参考安全 管理制度体系补充完善和修订制度。开发培训课程,根据课 程大纲的要求逐步组织开发和采集课件,制定课程开发的计 划。培养内训师资,鼓励人人担当内部培训师,开展班组内 部的互教互学,提高内训师的授课课酬,调动高技能人员担 当内训师传授技能的积极性。改造网络培训平台,大力提倡 培训管理信息化,建立基于岗位工作胜任需求的学习培训电 子化管理系统。制定培训基地规划,建设和改造现有培训基 地。三、结语 通过构建培训体系的实践,打破常规培训体系间联系不 够紧密的界限,培训才能更具系统性和针对性,才能解决当 前基层供电企业培训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真正实现培训 为企业能力提升服务,为培养人才服务。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