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节日 > 母亲节 > 综合素质【临床医学人才应具备的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临床医学人才应具备的综合素质】

来源:母亲节 时间:2019-11-01 07:56:02 点击:

临床医学人才应具备的综合素质

临床医学人才应具备的综合素质 随着我国大力发展基层医疗卫生,基层基础设施建设已有成绩,但是 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进一步完善基层服务功能,提高基层医生 的服务能力成为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客观要求。唯有基层医疗机构拥有 强有利的人才支撑,才能切实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安全性,解决基 层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中 提出要深化面向基层卫生人才培养的高等医学教育改革,以卫生需要为导向,为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一批适宜人才。[1]我校积极响应号召,于2010年开始招 收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积极为基层培养从事全科医疗的5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 业学生,积极探索符合基层卫生服务需要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研究 旨在切实掌握基层医院对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为调整课程设置,革新 教学内容,调整培养方案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议,以培养出更加符合基层医院需要 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缓解学校与基层医疗机构供需脱节问题。

一、数据来源与方法 1.数据来源 根据《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定向)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以下简称 “培养方案”)编制《面向基层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调查问卷》,对179家医疗 机构221名医务人员展开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对适应基层需要的临床医学人才应 该具备的素质、知识结构、技能以及面向基层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应设课程的重 要性评价,了解基层对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真实需要。有效问卷221份,有效率 100%。

2.研究方法 文献分析法,搜集、整理相关文献,借鉴相关文献。利用Excel软件 录入问卷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二、调研结果 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工作单位属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的有23家,最多的是县级医疗 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分别占40.7%和30.8%;从事临床工作的人最多,有133人,占60.2%,其次是管理和临床岗位的有64人,占29.0%;多数人属中、初级职称,分 别占38.5%和35.3%;40岁至49岁人最多有73人,占33.0%,30至39岁70人占31.7%。

大部分调查对象属于基层医院,工作在临床一线,有评定职称并在岗位上工作了 有些年数,相信其对基层具体需要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综合素质有较深了解,能 较大程度的反映基层对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素质的真实需要。

2.面向基层的临床医学人才应具备综合素质调查 对基层需要的临床医学人才应具备的综合素质调查,内容包括素质、 知识结构、技能等三个要素,各要素内又包含若干项目,对各项目进行重要性评 价。1分表示不重要,2分表示一般,3分表示重要,4分表示比较重要,5分表示 非常重要。

(1)面向基层的临床医学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基层需要的临床医学人才 应具备的素质重要性评价有5个项目。结果显示,“遵纪守法,具备良好的思想品 德、人文素养和职业操守”以及“能够积极地认识医师职业,珍视生命,关爱病人, 具有人道主义精神”此两项重要性评分均值最高,达到4.83;“具有正确的职业价值 观念、职业道德规范、伦理和法律意识,能够自觉履行维护医德的义务”项目的 重要性评分较高为4.71;“能够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辖区居 民提供综合性、协调性、连续性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的理念”是对基层医生的素 质要求,其与前三项比较没有那么受到重视,但是也超过4分,是非常重要的素 质要求。在校培养应着重以上素质的培养与发展。最低的是“身心健康,能够达 到国家规定的外语、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项,为3.76分,相比其他素质则 没有那么重视,但仍然接近比较重要指标,不容忽视。

(2)面向基层的临床医学人才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基层需要的临床医学 人才应具备的知识结构重要性评价有9个项目。结果显示,“具备常见病、多发病 的诊断和治疗原则,掌握常见传染病的防治原则”项重要性评分最高,为4.82分, 可见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常见传染病的防治原则是面向基层的临 床医学人才应具备知识结构中最重要的知识;“具备系统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 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和“具备基本的药理知识及临床合理用药原 则”项,均超过4.5,分别为4.79和4.72,在面向基层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中应着 重以上知识的教育;“具备重点人群的保健与康复知识,掌握计划生育的医学知 识”及“了解祖国传统医学的基本特点和诊疗原则”评分最低,分别为3.96和3.86, 相比其他知识,重点人群的保健和康复,计划生育知识在基层没有那么得到重视, 但相当接近比较重要值4分,在人才培养中不能忽视该知识的教育。而对祖国传统医学的基本特点和诊疗原则则未引起足够重视,可能是基层医疗机构对临床医 学专业人才的中医学知识要求较低所致。其他各项均超过比较重要值4分,理应 重视该部分知识的教育。

(3)面向基层的临床医学人才应具备的技能基层需要的临床医学人才 应具备的技能重要性评价有8个项目。结果显示,“具备全面、系统、正确、规范 地进行采集病史、体格检查、书写病历的能力”项重要性评分均值最高,为4.80 分,是面向基层的临床医学人才应具备的最重要的技能;“具备良好人际交流与医 患沟通能力,具有较好的协调和团队协作能力”项为4.56,可见医患沟通能力受 到基层重视,该部分内容应在人才培养中得到体现。最低的是“具备创新精神, 具有批判性思维和研究意识,具备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项,相比其他技能,初 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在基层重视程度稍低,但超过4分,在人才培养中不容忽视。

3.面向基层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应设课程 面向基层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应设课程重要性评价共有25个项目,结 果显示,有19项超过比较重要值4分,其中内科学重要性评分均值最高,为4.83;
其次是外科学,为4.82;然后依次是诊断学、系统解剖学、儿科学、局部解剖学、 生理学、药理学、妇产科学(含计划生育技术)、病理学、病理生理学、传染病学、 全科医学概论、神经病学、医学影像学、组织胚胎学、医学免疫学、生物化学、 预防医学;有6项均值未达到比较重要值4分,由高向低依次是社区预防与保健、 中医学、人体寄生虫学、康复医学、医学微生物学,社会医学。

三、对面向基层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启示 1.培养方案较符合基层需要,培养内容应有所侧重 《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定向)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中所提出的临 床医学人才应具备的素质、知识、技能和课程设置均较符合基层需要,大部分项 目均值超过4分,最高接近5分,最低接近4分。但重要性评价中,均值有高低差 距,培训内容重要程度呈现出不同水平,故对基层重视程度高的项目理应得到更 多的关注和资源投入,面向基层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内容应根据基层的需要 有所侧重。在培养过程中需要贯穿基层服务知识,融入基层特色,渗透医学人文 精神,体现出专业的“基层性”,使培养出的人员到基层后能适应基层的需要,更 好地守卫基层群众健康。2.医学人文精神是重要素质,国家规定的外语、体育和军事训练也不 容忽视 成都中医药大学从法律意识、思想道德、文化伦理、职业责任、服务 目标、服务理念、体育、军训和英语训练等方面对学生需具备的素质提出要求。

结果显示,基层对医学人文精神是非常看重的,体现在基层认为临床医学人才具 备良好的思想品德、人文素养和职业操守,有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规 范、伦理和法律意识,能够自觉履行维护医德的义务,并珍视生命,关爱病人是 很重要的。作为基层的临床医生,精湛的医疗技术不及医学人文精神重要,也可 以说医术不如医德重要。[2]一个有医学人文精神,有医德的医生,其有正确的 价值观、人生观,能关心并关注病人的生命与健康,病人的权利和尊严,其定会 提升医术,为人民健康负责。启示高校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应着重医学人文精神培 养与发展,可以通过开设相应的课程,亦可注重教师日常授课中的言传身教达到 此目的,要时刻关注学生的精神状态和心理动态,多方努力以强化其医学人文精 神。“身心健康,能够达到国家规定的外语、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项是应具 备素质重要性评分的最低分,相比其他素质并没有那么受基层重视。可能是基层 医院工作力度不那么强,不如大医院般需要超负荷的劳动和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所致。但是,身心健康是做好临床工作的重要前提,且随着医改的深入,社区、 基层卫生单位将承担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并承担公众的大部分卫生保健服务, 基层医院将不在人浮于事,工作强度会有增加,所以此项内容在面向基层的临床 医学人才培养中不容忽视。

3.重视诊疗知识教育,加强对祖国传统医学的教育 成都中医药大学着力于面向基层的临床学生的与医学相关的基础科 学知识和科学方法,临床诊断和治疗知识,全科医学基本知识,重点人群的康复 保健知识,流行病学相关知识和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祖国传统医学 的基本特点和诊疗知识的培养。在面向基层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应具备知识 结构重要性评价中得分最高的三项是“具备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掌握常见传染病的防治原则”、“具备系统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 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和“具备基本的药理知识及临床合理用药原则”。可见,基层 医疗机构特别重视临床医生的诊疗知识。自新医改以来,基层出现重基本公共卫 生服务而轻基本医疗服务的现象,基层公共卫生服务量明显增加,而医疗服务量 逐渐减少,使得基层的诊疗能力普遍滑落,基层医疗技术留不住病人,大医院门 庭若市,基层医疗机构门可罗雀问题突出。基层医疗机构也看到了此问题,开始重视其诊疗能力的提高,所以,现阶段医学高校应着重临床医学生诊疗知识教育, 在课时设置上可增加此方面内容的学习课时,加强临床实践,让学生能够在临床 实践中巩固和运用,后将其融会贯通于基层诊疗活动中,为基层提供值得信赖的 医疗服务,最终实现基层“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康复”六位 一体的服务职能。“了解祖国传统医学的基本特点和诊疗原则”项是基层需要的临 床医学人才应具备的知识结构重要性评价中的最低分。可见,基层对其临床医学 人才的中医学知识的掌握重视不足。此可能与当前普遍重西医轻中医有关,但中 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保障华夏子孙几千年来的身体健康,了解祖国传统 医学的基本特点和诊疗原则是非常有必要的,其关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在中医药高校应重视此问题,加强对祖国传统医学的教育,让其了解祖国传统医 学的精髓,认同中医药的诊疗效果和重要意义,而后在工作中宣传中医药知识, 提升基层对中医药的认知度和认同度。

4.加强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医患沟通能力的提升 在技能要求方面,成都中医药大学主要着力于临床思维、临床实践能 力、医患沟通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结果显示基层医疗机构对这四方面都比较 重视。基层重视临床医生综合能力的体现,需要其临床医生能够在医疗实践活动 中有较好的临床思维,能合理运用其所学知识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基层 最重视的两项技能是“具备全面、系统、正确、规范地进行采集病史、体格检查、 书写病历的能力”项和“具备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诊断处理的基本能力和对急、 难、重症的初步处理能力”项,故高校在培养过程中应加强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

因为所有的知识和思想教育,最终都是通过临床应用而得以体现,所以临床医学 人才培养中也应重视学生临床过程中临床思维的系统性培养,探索科学有效的方 法帮助学生将知识、思维融会于临床实践,提升其临床能力,然后升华为新的知 识。“具备良好人际交流与医患沟通能力,具有较好的协调和团队协作能力”项在 8项技能重要性评分中排名第四,可见医患沟通能力已受到基层重视。此可能与 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医患纠纷常有发生有关。广泛的医患纠纷使患者及社会人群 和医务人员都迫切需要沟通,医患间有效、良好的沟通有助于解决医患矛盾,所 以医患沟通在我国已不再是一个烦恼、一个名词,已逐渐成长为一门学科。《医 患沟通》、《医患行为与医患沟通技巧》等相关书籍全面、系统地介绍医患沟通, 并深入透彻地介绍从医人员与患者间有效沟通的方法。高校应注重医患沟通能力 的提升,可开设《医患沟通》课程,更好的让学生学习、了解医患沟通技巧,减 轻医患矛盾,减少医患纠纷。5.课程设置应更契合基层需要,应着力于综合素质的提升 面向基层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应设课程重要性评价结果显示内科学 和外科学重要性评分均值最高,可见基层较重视涉及面广、整体性强的临床医学 学科。而诊断学作为基础学科过渡到临床医学各学科的桥梁课程,解剖学作为研 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为学习其它基础医学和临床专业课程奠定基础的一门重要 的基础课程也得到基层的普遍重视。儿科学排名靠前,可能是现在儿童疾病基本 都是急诊,基层凭借地理可及性优势长期要接收儿童患者,此就对基层的临床医 生儿科学知识提出高要求,儿科学也是基层很重视的一门课程。社区预防与保健、 中医学、人体寄生虫学、康复医学、医学微生物学,社会医学则稍显没有那么重 要,重要性评分均值均在4分以下。这种重要性的差异在课时设置中可得以体现, 有目的、有重点,科学合理的安排课程,体现课程中的“基层性”。我国深化医药 卫生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基层医疗服 务能力和水平是改革发展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5]基层也认识到提高医疗服 务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性,所以在课程中更偏重于医疗课程,而对社区卫生服务所 需的课程则没那么重视。在校教育中,将社区卫生服务所需的课程有机融入到专 业培养课程体系中,合理安排预防保健、康复医学、社会医学等课程或教学内容, 有意识地提升学生对未来职业岗位的认知度,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基层医疗卫生机 构的特点和任务,后主动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综合能力是当前工作重点。

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可将课程设置分为人文素质课程群、职业基础课程群、岗 位课程群、素质拓展课程群等模块,在各个模块课程设置中打破学科界限,强化 知识在基层医疗服务中的实用性。课程设置不应单纯呈现专业知识,也需渗透基 层特色,熏陶医学人文精神,更新内容,与时俱进,加强和改进人才培养模式, 不断适应基层群众的新要求和期待,积极为基层培养适宜的临床医学人才。

四、小结 《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中提出要深化面 向基层卫生人才培养的高等医学教育改革,以卫生需要为导向,为基层医疗卫生 机构培养一批适宜人才。本文欲通过调查基层医疗机构对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综 合素质要求,从需方了解适应基层医疗机构需要的临床医学人才的特征,为培养 供需对应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提供参考意见。《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定向) 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较符合基层需要,在培养内容上应有所侧重,体现出“基层 性”。基层临床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多关注学生的精神状态和心理动态,多方 努力以强化其医学人文精神;应重视诊疗知识教育,同时加强对祖国传统医学的教育;应加强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医患沟通能力的提升;课程设置应更契合 基层需要,并着力于综合素质的提升。高校需重视面向基层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 工作,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紧抓培养质量,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积极为 基层培养适宜的临床医学人才。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