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节日 > 母亲节 > 新公共管理视域下的电子政务建设:新公共管理是

新公共管理视域下的电子政务建设:新公共管理是

来源:母亲节 时间:2019-10-19 08:07:27 点击:

新公共管理视域下的电子政务建设

新公共管理视域下的电子政务建设 一、电子政务的兴起与应用 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重要 环节。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地向信息社会转型,政府管理也深受信息化影响,电子 政务应运而生。所谓电子政务是指政府在其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实现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制约,从而 提高政府的运作效率,并为社会公众提供高效、优质、廉洁的一体化管理和服务。

作为政府管理活动与信息技术的结合,电子政务的核心效用便是以先进的手段改 造政府结构和运行方式、改善政府的公共服务、提高政府的服务效率。

信息技术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从1950年到1980年,是主机时 代,主要内容是数据管理;
从1980年到1990年,基本是一个微机加局域网时代, 处理内容由数据管理上升为信息管理;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便进入了高速的互联 网时代,互联网技术出现以后,信息管理上升到知识管理。

从1950年到1990年,信息技术应用到政府管理所涉及的行为主体儿乎 只是涉及政府这个大的行为主体,即在政府机构内部应用信息技术,此时电子政 务是GtoG(即政府间的电子政务)的时代,主要包括电子法规政策系统、电子公 文系统、电子司法档案系统、电子财政管理系统、电子办公系统、电子培训系统、 业绩评价系统。到了90年代后,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电子政务的主体快速地由 GtoG发展到GtoB和GtoCoGtoB(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是指政府通过电子网络 系统进行电子采购与招标,精简管理业务流程,快捷迅速地为企业提供各种信息 服务。而GtoC则是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主要包括:教育培训服务、就业服 务、电子医疗服务、社会保险网络服务、公民信息服务、交通管理服务、公民电 子税务、电子证件服务等。

二、新公共管理的起源和内涵“新公共管理”运动作为一场政府改革运动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时值 西方国家正遭遇空前的财政危机、信任危机和管理危机。英国、美国、澳大利亚 和新西兰等各个西方国家首先倡导改革政府管理模式,主张政府治理手段不应是 “行政的”,而是“管理的”,兴起了以经济学和公共选择理论及制度经济学等在内 的私营部门管理为理论基础的“新公共管理”浪潮。

对于“新公共管理”内涵的理解,学者们各有观点:波利特认为新公共 管理由发展而来的古典泰勒主义的管理原则所构成,强调商业管理的理论、方法、 技术及模式在公共部门管理的应用;
胡德(Hood)则从管理过程的角度看待“新公 共管理”包括七个方面:公共政策领域中的专业化管理;
绩效的明确的标准和测 置;
格外重视产出和控制;
公共部门内由聚合趋向分化;
公共部门向更具竞争性 的方向发展;
对私营部门管理方式的重视;
强调资源利用具有更大的强制性和节 约性;
奥斯本和盖伯勒则认为,新公共管理是包含十大政府再造原则的“企业型 政府”模式。

综合众多学者的观点,本文作者认为“新公共管理”应是旨在通过利用 市场机制和在公共部门管理中注入工商管理主义而以缋效衡量、战略规划、重视 产出、顾客导向、分权制等措施表现出来的最终达到有效提升公共部门管理和服 务的各国行政改革模式的概括和综述。

三、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电子政务 将“新公共管理”的内涵与电子政务的实质相结合,两者之间具有很多 的共同点。新公共管理视角中政府管理不再是简单的文件处理和规范性的行政事 务,而是以社会和公众的需求为导向,通过引入竞争机制、实现“政府再造”、转 变政府职能来实现政府的根本目标——提高政府的决策质量及其对社会的回应 能力,增强公众参与,实现政府创新。电子政务的出现正是“新公共管理”理论的 实践:电子政务的建设过程体现了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这正是“新 公共管理”理论中对政府职能的倾向:电子政务运用高速的信息手段和数字化处理技术,提高了政府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办事效率,体现了“新公共管理”重视政府 的产出、结果、效率和质童的主张。

在作者看来,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电子政务建设的效用至少包含以下 儿个方面:
1、有助于提升政府服务理念 传统的政府服务只是依据政府的模式与现有的形式提供给公众适合 政府供给的服务,这只是满足了政府单方面的“输出”,并不能满足公众与社会之 需。“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服务应以社会和公众的需求为导向,重视政府的产出 与服务的质童,应打造“服务型政府”。在电子政务的环境下,全面的技术支持和 功能环境服务于社会与公众,满足了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所需。通过实施以服务 为目的,以公民为中心的电子政务,可以为政府提供新的理念,电子政务的建设 使服务型政府的理念借助网络手段在现实世界中得以贯彻。

2、有效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不同于传统管理理念中政府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掌舵者”,“新公共 管理”理论强调政府的角色应由划桨政府向掌舵政府转变;
由权力政府向责任政 府转变,强化了政府的服务职能而弱化了政府的管理职能,体现了政府的行政理 念从传统的主体中心主义向客体中心主义的转移。电子政务建设为政府公共服务 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有力的手段。传统的公共部门服务手段单一、形式有限,而电 子政务强大的信息置换能力使政府可以使用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来实现信息化 管理,更加快捷和经济,提升了政府的行政效率。同时,电子政务创新了公共服 务供给的形式和手段,通过网络平台的形式满足公众多样化和复杂化的服务。电 子政务加强了公众与政府的沟通,为二者的交流搭起了桥梁。公众可以通过网络 这个平台及时获取政府各方面的信息,直接表达自己的意志,提出对公共服务的 要求;政府也能够通过网络收到公众反馈的信息与提出的意见,采取相应的措施满足公众需求,促成了政府与公众的对话,提升了政府的服务,并满足了公众的 要求。

电子政务的建设促使了政府职能的转变,使公众、企业、团体等组织 真正成为了服务对象:政府以“顾客”(公众、企业等)的服务理念,适时准确地 提供公共服务,由“管理”的角色进入到了“服务”的角色。

3、大幅度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传统的公共管理会造成政府机构膨胀、官僚作风严重、行政效率低下 等缺陷。传统的政府组织机构是按政府职能来划分的,各个职能部门按照严格的 层级结构组合起来。随着公共事务的发展,政府的管理范围扩大,管理职能扩张, 随之出现了更多新的部门,造成政府机构膨胀。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缺少政务公 开透明以及民主科学化的元素,公众缺少了解以及对话政府的渠道,政府部门的 管理工作缺乏有效地监督,政府管理中滥用职权、有法不依、暗箱操作等腐败现 像实属常见,而且臃肿的政府机构设置以及严重的等级层制使政府高层决策者听 不到公众的声音,了解不到公众的需求,影响了政府决策的效率。

电子政务环境下,高速的互联网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政府行政 效率得以提升。电子政务为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提供了信息化的办公手段和现代化 的办公工具,政府以网络为平台,迅速及时地传递和处理大童信息,从而大幅度 减少中间环节,节省了信息传输的时间和信息处理的人力成本,帮助政府工作人 员节省了大童时间和精力,从而使得政府的办公与服务更加高效。如:传统的政 府项目审批需要层级传达,并要求双方见面沟通达成协议,政府盖章后才能有效。

而电子政务的应用,改进了原有的审批程序。政府只需通过网上进行交易,在网 上快捷地发布信息,审批公文、项目,降低了行政成本,提高了行政效率;
政府 许多服务项目,经费支出都是在网上公布执行,这有助于公众通过上网了解工程 进展情况,经费支出状况,能够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创建廉洁政府。4、完善了信息流动机制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