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节日 > 母亲节 > [非重点高中学生习得性无助现象及其干预]

[非重点高中学生习得性无助现象及其干预]

来源:母亲节 时间:2019-10-07 07:47:47 点击:

非重点高中学生习得性无助现象及其干预

非重点高中学生习得性无助现象及其干预 “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感”现象最初 是由心理学家塞利格曼研究动物行为时发现的,后又在人的 身上得到证实,它是指个体(人或动物)对目前环境变化完 全无法控制或对以后即将发生的事情完全无法预测时,个体 的认知功能因无法解决困难而失调。如果这种状况长期得不 到改善,个体将因无法克服焦虑、恐惧而丧失斗志。按行为 主义制约学习理论,这是经过操作制约的过程习得的,故称 习得性无助感。后来,研究者们又相继提出归因修订理论、 目标理论、认知信念理论等,以不同的观点来诠释习得性无 助。

对学生来说,习得性无助多集中在学业和人际交往上。

学生学业不良、社交困难一直是困扰我国教育界和心理学界 的问题,习得性无助正是这类学生的一种普遍倾向。教育应 使那些落后的孩子不再感到自己是不够格的,帮助他们体会 求知的快乐,故学生习得性无助这一研究领域,近来越来越 受到人们关注。

一、习得性无助——非重点高中学生的一种普遍倾向 (一)非重点高中学生习得性无助感的表现 1.成就动机水平低。

高中课程比初中更多,内容更丰富,需要学生更加主动 地学习。而非重点高中学生中往往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学 习动力,一旦难以实现预定的目标,便学习漫不经心,自暴自弃。

2.自我意识消极,自卑感强。

认知上怀疑自己的能力,产生消极定势,觉得自己难以 同重点中学学生竞争,成绩上不去;
行为上逃避学习,上课 不认真听讲,抄袭作业等;
情绪波动较大。

3.自我效能感低。

通常选择容易的任务,面对困难不能坚持,题目一难就 放弃。一直生活在消极的自我暗示中,对自己“没出息”深 信不疑,对学习持无所谓的态度。

4.学习习惯不良。

主要表现为坚持性差,课堂效率低下,时间利用率不高。

二、对非重点高中学生习得性无助的教育干预 (一)外部干预 改变家长和教师的评价观念,形成对学生的积极评价。

师长作为学生学习的启发者和帮助者,他们的情感和态度会 成为学生自我评价的重要依据。经过重点中学的录取筛选后, 非重点高中学生一进校门就被贴上资质一般的标签,在教师 心目中被定位为“中等生”。一旦在之后的学习中成绩不佳, 这种定位便更加牢固,对他们产生低期望值,如“能考个三 本就不错”。这些期望在教师的行为中会有所表现,学生接 受了教师行为所暗含的期望,就会根据期望的方向表现出相 应的行为。有些家长缺乏与孩子情感的沟通,表现出对其无 能为力而借助家教来迫使孩子学习,在经历了孩子的多次学习失败后又采用专制粗暴的方式加以责骂,对孩子的期望值 不断下降。孩子一方面觉得对不起家长,另一方面又感到无 法获得家长的理解。因此,要改变学生“习得性无助”的现 象,应改变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态度。

作为教师,关注学生主体发展,注重因材施教,要对学 生的积极行为做出及时的反馈,让学生感到自己生活在一个 互动性的环境里,是自己有效行为的主人,能够通过努力影 响周围的世界,感到自己是有力量的。教师的评价不应单纯 着眼于对学生的学习,应注意学生的学习过程,特别注重对 学生的努力和学习过程中的微小进展给予积极的回应。可以 采取一些可行的方法,如写“学校家庭联系本”,让学生在 学校为自己确定一个“帮助人”,“帮助人”每天将他们的 表现(纪律、作业、问题等)写在“学校家庭联系本”上, 每周末带回家给父母看;
适时开展“受挫与耐力训练”,如 “万米越野赛”等等;
让每一个“习得性无助”学生都找一 个与自己各方面情况接近的同学作为竞争对手,进行比赛;

有针对性地给他们推荐有益读物,定期讨论阅读心得,引导 他们培养健康的方式生活。

作为家长,对孩子的支持不一定是对其课业的辅导,不 能完全寄希望于家教而忽视对孩子心理情感的支持。不要总 是拿同事朋友考上重点高中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做比较,要 让孩子看到希望。根据不同孩子的基础,帮他们确立适宜可 行的目标,为其创设体验成功的机会。(二)内部干预 主要的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以认识疗法中的归因疗法 为主,辅以贝克和雷米的认知行为疗法中的语义分析技术。

贝克和雷米的认知行为疗法建立在一种结构性的心理 教育模型之上,强调家庭作业的作用,赋予求助者更多的责 任,同时注意采取各种认知和行为策略来达到改变的目的。

“归因疗法”(attribution therapy)是在心理治疗或咨 询实践中,通过引导患者对其症状产生原因的知觉,来控制 和消除其不良情绪和行为反应的方法。它是由心理学中的归 因理论发展来的一种心理治疗体系,由于归因是社会生活中 普遍存在而又十分重要的认知现象,所以在心理学中归因疗 法亦属于认知疗法。

非重点高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负性评价过多, 这其中无论是情绪的变化,还是行为的变化,都同样存在个 体认知的偏差(不合理归因),负性评价不断被强化,会加 剧情绪的变化,因此比较适合采用归因疗法,过程如下。

1.学会审视自己的归因意识。

习得性无助主要是通过习惯化、自动化的归因方式起作 用。由于这种思维是习惯化、自动化的,不易被觉察,有时 即便教师、父母指出来了,如果学生没有切身体会,也难以 深入认识。因此首先需要训练他们对自己的思维进行审视, 主要通过自我报告的方式进行。思维通常以内部言语方式进 行,自动化思维进行得非常快,人意识不到其具体过程,即不知道自己在采取一种错误的方式进行思考。在每次解决问 题时可要求他们将自己脑中呈现的各种想法全部报告出来, 分析这些报告,就会发现在遇到困难时,他们一贯采取的思 维方式是:“这么难,我肯定不会做的。”“我做不来,因 为我太笨了。”遇到成功时的思维方式是:“这个卷子做得 还可以,运气不错。”“这回成绩好,纯粹因为题目简单。” 利用自我报告,将内部言语变成外部言语,学生可以意识到 自己的归因状态。

2.对一件事做多方面的归因。

引起成败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既可能是个体自身的因 素,也可能是外部环境因素;
既可能是可控的、不稳定因素, 又可能是不可控的、稳定因素。因此可从多方面进行归因。

例如,对于被他人拒绝,可作以下几种归因:A.我是一个不 受欢迎的人。B.他正忙。C.他讨厌我。D.他本身就是个讨厌 的家伙。习得性无助者一般倾向于采用A的归因方式。将失 败归结于自身因素,会让人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尝试当这 种自动化归因出现时,立刻喊“停”,中止它,转而做出其 他多方面的归因,这样就会变得更积极。

3.教师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归因方式进行归因,可采用以 下不同的方法。

(1)说教、建议法 说明在学习活动中的正确信念和错误信念,指出学习潜 力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心的确立,要获得成功首先要树立自信。指出努力程度对成功的重要性,指导学生不断 增强自制力,进行意志力训练,如每天看完半章节的书。告 诉他们其他因素,如学习方法、同学帮助等,对成功也很重 要。

(2)观察学习法 通过让学生观看一些优秀学生的经验介绍录像或其他 网络励志短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间接法 间接法是一种传统的归因训练方法,指导者根据学生完 成学习任务的情况向学生提供归因评语和信息反馈,学生并 不直接对自己提供归因评语,而是根据指导者的评语去认识 自己的成败原因。

当学生成功时,教育者会给予诸如“你的阅读任务完成 得很好,因为你昨天在这方面花了很多工夫”“你的记忆力 很好,这么多内容都记得很准确”“最近你的进步很大,这 跟你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你的这个解题方法很好,制作步 骤也写得很清楚,真不简单”之类的信息反馈。当学生失败 时,则给予诸如“这道题不难,如果你再认真复习一下昨天 老师讲的,肯定可以做出来”“这个答案有一定道理,但是 不完整,你有能力做好的,需要更加努力”“这道题你如果 能够改变一下解题方法,肯定可以做出来的”之类的信息反 馈。

(4)强化法当学生取得成功或遭受失败时,教育者让学生自己分析 成败原因。当他们进行积极心理归因时,给予恰当的表扬和 鼓励;
当他们出现归因偏差时,给予暗示和引导,使他形成 正确的归因倾向。

4.运用语义分析技术。

语义分析技术针主要是对求助者错误的自我概念进行 深度剖析。这些错误的自我观念常常表现为一种特殊的句式, 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即“主—谓—表”的句式结构。例如 “我是一个笨蛋”,一旦求助者用这种结构来表达对自我的 态度,他就有可能用这个判断来概括他的一切行为。例如说 “我是个毫无价值的人”,实际上就是暗示他在所有方面都 是毫无价值的。

通过语义分析技术,纠正学生核心错误观念“我很笨, 不是读书的料,是个没有价值的人”,将其替代为:“我没 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基础不牢固,在学习上暂时成绩不 理想。”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对自己进行正确定位, 了解自己的优劣势。

通过对这样的句子进行语义分析,就不难发现在“主— 谓—表”句式结构中,作为主语的“我”包括与“我”有关 的各种客体(如我的头发,我的身体等),或与“我”有关 的各种行为(如我说话、我走路等等)。动词“是”后面的 表语描述的是主语的整体性质。因此,从语义学角度论来看, 说“我是个毫无价值的人”应是指与“我”有关的各种客体和行为都是无价值的。这样的句子显然没有逻辑意义,因为 你可以说“我上次做的那件事是没有价值的”,但不能说“我 的呼吸”“我吃饭”等都是没有价值的。这些句子与客观实 际不符,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如果处于表语位置上的词不能 被客观评定,这样的词在这种句子中也是没有意义的。例如 “我是个很笨的人”,“笨”的含义在这里是不清楚的,没 有客观标准来判断某人是笨还是不笨。但如果是把这句话换 成“我的智力不高”,那么智力的高低则可以通过智商这一 客观标准来加以衡量,这样才能使“我很笨”这句话在一定 程度上有意义。

因此,要使一个包含“我”的句子有意义,必须做到以 下两点:首先,要把主语位置上的“我”换成与“我”有关 的更为具体的事件和行为;
其次,表语位置上的词必须能够 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评价。通过这种语义分析和转换,引导 学生把代表他深层错误观念的、无意义的句子转变成具体的、 有特定意义的句子,让他们学会把“我”分解为一些特定的 事件与行为,并在一定的社会参照下来评价它们。通过这一 客观化的过程,学生就会学会依据较为客观的标准来看待自 己的问题,从而能够用对具体事件的评价来代替对自我的整 体性评价。

5.在归因训练的同时,进行策略训练。

如果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学习也难以成功。在 归因训练的同时,也要进行相应的策略训练,旨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滋味。学习策略 的辅导首先是基本学习策略的指导,主要是对学习者在认知 过程中的信息加工方法进行指导,如对资料的编码、组织等 的辅导。其次是支援学习策略,即教给学生必要的学习技巧, 让其知道怎样学习才能事半功倍,收到积极的效果。最后是 认知学习策略,指学习者能对他使用的基本策略和支援策略 进行监控、检验、调整计划等,以提高学生自我控制力,使 其成为过程倾向者。

习得性无助感在非重点高中学生中出现较多,转变这种 现象,需要个体、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努力。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