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教师看到这样一组信息时,心中不免滋生出许多感慨:学 生幸福感的缺失,虽然有各方面的原因,但学生的课堂学习 心理感受是不容忽视的。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真切地感受到:现在语文教学指 向更多的是功利化的阅读取向,缺少语文应有的味道,缺少 朗读体悟的本色。应试化教育让师生围绕着数据转,围绕着 考题转。长久以来,除了压力山大,就是趣味索然,学生的 快乐感、幸福感又从何谈起呢? 我认为,语文是一方风景,是一种美丽,是一片真情, 更是一种崇高的灵魂;
语文是一种灵性,是一种尊重,是一 种人格,更是一种精神。让学生在入情入境的阅读中感受到 生命的愉悦,这才是生命课堂的具体体现。那么,教师该如 何引导学生阅读呢?一、激趣导读,引领学生亲近文本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 学教材的兴趣。”我国大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 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 动力。特级语文教师于漪也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 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要 把学生牢牢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 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 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 地吸引住。”因此,教师要在导读语设计上下功夫,精心打 造一把开启学生心门的金钥匙。
1.导读语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2)繁乱。不少教师在导读时慷慨激昂、侃侃而谈, 东西南北、海阔天空,讲了几分钟都还没切题。这种繁乱的 导读语会让学生听得晕头转向。
(3)奢华。还有些教师过于追求导读语的华丽,书卷 气十足。这种过于华美的导读语可能会脱离学生的认知水平, 产生负影响。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以上问 题的产生,究其根源就在于教师对文本解读能力的低下。
2.激趣导读语的设计技巧 (1)导读于“美” 例如,《胡同文化》一课的导读语可以这样设计:街巷 是城镇的筋脉,北京的街巷叫胡同。胡同是历史的产物,延 续了四五个世纪的生生灭灭。皇城根底的胡同积淀了几多的 沧海桑田和人情世故,吸引着无数文化良知的关注。20世纪 末,有一位作家把他的文化视角投向了老北京的胡同,悠悠 沉思,品顺着厚重的人文底蕴,披拨着深幽的文化内涵,这 位作家叫汪曾祺。今天,让我们一起品读他的散文《胡同文 化》,体察那闲淡如水的文字间究竟散发着怎样的韵致。
(2)导读在“悬” 例如,《孔乙己》一课的导读语可以这样设计:在鲁迅 先生笔下,鲁镇的酒店里穿短衣帮的顾客是站着喝酒,而穿 长衫的可以踱进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着喝。孔乙己是站 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那他的命运又会怎样呢?这些“趣”“美”“悬”的导读语设计,都是根据文体 类型、作家风格、作品内容、写作方法以及特定的教学环境 而灵活设计的。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快乐地融入文本,享 受阅读的乐趣。
二、放声朗读,体味文本神韵旨趣 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品读文本、融入文本,从而 体味并收获语文的博大、精深、语言、章法、内涵、意境, 让阅读成为学生心灵的快乐之旅。在阅读教学中,如何使语 言文字不致成为“死板的符号”呢?教师要精心设计朗读环 节。我以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教学为例,进行具体阐述。
第一阶段:初读——学生整体感受 让学生听其他学生朗读,在聆听中初步感知文章,感受 紫藤萝的盛艳之美,然后请两位学生谈谈自己听后的感受。
第二阶段:默读——寻找感受之源 第三阶段:朗读——商议感受表达第四阶段:细读——直击文本核心 第五阶段:再读——迈入文学艺术境界 在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和形式的基础上,入情入境齐声朗 读,进一步深化理解,读出自己。
三、美读迁移,内化学生心灵 美读是指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有情的语言,以达到通 过语文学习来怡情、养性、内化心灵的目的。迁移品读的方 式有以下三种。
在毛泽东的《沁园春·雪》阅读教学中,教师在完成课 内阅读教学后,可以进行迁移品读教学。教师可以根据毛泽 东的人生和创作轨迹,依次补充《沁园春·长沙》《忆秦娥 ·娄山关》《长征》《清平乐·六盘山》《水调歌头·游泳》 《蝶恋花·答李淑一》《卜算子·咏梅》等作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伟人。通过美读迁移,我们看到了毛泽东既有领袖 豪迈情怀的一面,又有侠骨柔情的一面。
2.因生活而美读迁移 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在完 成课内阅读教学后,可以组织学生展开如下论证。教师说:
“鲁迅曾指出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谬误。而现在有人说, 80后是垮掉的一代,00后是傻掉的一代,他们是看着日本漫 画、插着耳机长大的。那么,我们如何用我们的声音来鼓励 自己?”学生讨论后,一致认为:《沁园春·雪》中的“数 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和《少年中国说》最能激励自己。最 后,学生用高亢雄壮的声音进行了一次有益的美读迁移。
3.因情感而美读迁移 在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诗歌阅读教学中,在完成 《我爱这土地》《乡愁》的课内阅读教学后,教师可以根据 文章的情感进行美读迁移。教师说:“我们的前总理温家宝 在两会答记者问中,针对台海关系,引用了国民党元老于右 任先生的《望大陆》来抒发自己的情怀。让我们也来进行一 次拓展迁移美读吧。”“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山之上,国有荡……”学生在浓郁的阅读氛围中,感受着他们的赤子情怀,使自己的情感受到了极大震撼。
语文课堂要促进智慧生成,要让学生充分体验并感悟生 活。教师要在“读”上下功夫,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原语文课堂本色,让学生在学习中获 得幸福感。
参考文献:
[1]朱国贤.尝试阅读教学中的情感体验[J].语文教学 通讯,2012(15).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