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民情感培养 注重培养学生的公民情感,是高中历史教学基于高中历史课程与公民 教育的情感维度应该做到的,也是应该推动学生的民族意识过渡为世界意识的重 要途径。一是要突出历史教学中的“共情心理”,对学生的世界意识进行培养。比 如引导学生通过德国纳粹在二战时期引起的恐怖战争,更好地认识对于世界和平 来说狭隘的民族主义会带来怎样的破坏,对历史的悲情和厚重进行更好的渲染, 使学生的历史洞察力得到有效增强;
又比如,通过对《圣雄甘地》的教学,对世 界性的“爱和理解”进行探讨,幫助学生树立基于世界公民的历史使命感。二是将 高中历史民族性内容纳入世界范畴内进行组合教学,有效扩大教学内容的外延。
比如,教师在对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进行教学时,就可以和其他一些政治制度 进行对比,比如,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通过这样的对比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 效率。
二、公民道德培养 致力于学生公民道德的培养,是高中历史教学基于高中历史课程与公 民教育的道德维度应该做到的,还应该使学生建立法制观念。一是将法律维护社 会道德的精神本质揭示出来,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象征着法律尊严的一些事件, 比如张海超“开胸验肺”、公民孙志刚之死等等。二是明确古代法与现代法的不同, 强化学生“刑”与“法”观念的区别。
三、多元化的评价机制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评价学生历史成绩主要都是依据学生的书面考试成绩,而对于历史学科公民教育的开展来说,这种忽略过程只注重结果的评价方 式是没有任何促进作用的。为了建立更有效的教学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公民教育 起到帮助,对于只注重学生书面考试成绩的评价方法进行改变。比如,除了考试 成绩,教师还可以采用课堂观察法、行为记录法、学生自评法来对学生历史学习 的效果进行评价,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形成公民意识。在评价主体上,也应该把专 家、学生、管理者都纳入评价体系,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评价主体的做法。学 生在这种多元化主体的评价方式中,不再是单纯的被评价者,而是成了评价主体 的一分子,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进行不断的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 我发展。所以,学生的全面素质通过这样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就可以得到有效提高, 对于公民教育的开展也可以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第二课堂 公民教育可以说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潜移默化的工程。所以,在 开展课堂教学之外,还有一个进行公民教育的有效手段就是开展课堂之外的“第 二课堂”。作为一名历史教师,要想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公民素质,更好地开展公 民教育,就应该对课堂之外的教学活动资源进行积极的开发和利用。
为了对学生更好地开展公民教育,高中历史教育就应该将历史上各种 各样的纪念活动更好地利用起来,这些都是很好的教学资源,比如,十一国庆节、 五四青年节等等。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收集各种有关的资料和图片,在这些纪念日 之前,再利用这些资料和图片进行有关的纪念展览活动,这样对于学生的爱国主 义教育可以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使学生的公民责任意识得到很好的增强。比如, 在九一八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附近的抗日战争遗址,然后拜访一些参加 过抗日战争的老兵,最后还可以让学生以“抗日战争”为主题写一些 总之,促使学生具备与公民身份相适应的情感态度、公共知识以及群 体价值观,使学生形成自己身为公民的责任意识就是公民教育的主要内涵。公民 教育理念作为纠正社会不端行为,顺应社会发展大局的趋同性教育体例,应该和 高中历史课程保持高度一致,从而为公民教育理念在高中历史课程中的实践奠定 基础。
作者:陈艳 第2篇:高校共青团开展大学生公民教育优势和途径研究《辞海》上对“公民”一词的解释是“具有本国国籍,享有权利和义务 的人”。“公民”不是我国的传统词汇,我国历代封建统治者所称的“民”,一般都 指代的是与之统治者身份相对应的“臣民”。1911年的发起的辛亥革命不仅结束了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还引入了西方的“公民”、“权利”、“义务”等概念。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后,“公民”一词的应有的含义又长期被“人民”一词所取代。20 世纪90年代后,公民一词所应有的含义和与之相关的概念才逐渐被大家认识和了 解,尤其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更是指 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
让公民具备符合社会和政府需要的公民道德意识,具备现代公民应有的知识技能 水平,是当今公民教育的应有之义。我国公民教育的发展顺应了当今世界教育的 发展趋势,满足了我国新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需要,已经成为时代主题。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具有九十多年的光荣历史,是中国共产党的可靠后备军和 得力助手,为“中国梦”的实现承担了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高校共青团组织机构健全,而且位于学生工作的第一线,多数共青团 员都是青少年,都处于受教育的阶段,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建设经济社会和引 领社会风气的重要责任。高校共青团应该充分认识到对青少年进行公民教育的重 要性,把公民教育渗入到共青团活动的方方面面。
一、高校共青团在青少年公民教育活动中的优势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两个要素。在教育过程中, 教育者必须对教育活动进行一定的组织和引导,这样才能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 达到其预期的目标。在青少年公民教育活动中,高校共青团作为教育者,发挥着 独特的优势和作用。
1.校内教育与校外拓展兼顾。共青团组织积极参与高校公民教育工作。
首先,高校共青团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和校园文化对青少年团员进行熏陶。课堂 教学的重要性不需赘述,但枯燥的教学内容、单调的教学方法难免会使青年学生 产生厌烦情绪。针对这种现象,共青团组织近年来陆续开辟了微信、微博、网站、 校报、宣传栏、多媒体教室等多块阵地配合课堂教学对青少年团员进行公民教育。
多样的教育形式、切合青少年心理的教育内容,使青少年团员在耳濡目染中接受 着公民教育。其次,高校共青团也引导青少年团员走出校门,深入基层和群众, 运用驻地特有的文化特色对青少年团员进行公民教育。青少年团员在接触社会的 过程中,会认识到自我的不足,从而促使他们更主动的接受公民教育的内容,并 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观念,最后通过行为表现出来。2.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各个层面一 直在进行的巨大变革,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在高校中,学 生会组织和学生社团组织的凝聚力越来越大,影响力越来越强。高校共青团适时 抓住机会,利用这些平台,通过党校、团校、学习小组等形式,在团员中深入开 展公民教育活动,帮助青少年团员正确地认识国家和社会,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 道德的要求和规范。在对青少年团员进行理论教育的同时,高校共青团也没有忘 记自己的优势,狠抓社会实践,全方位、多角度对青少年团员进行公民教育的宣 传和引导。长期以来,高校共青团已经成功开展了“青年志愿者”活动、“希望工 程”活动、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等一大批影响深远、卓有成效的社会实践。
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青少年团员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合作与竞争 的关系,成为身具责任感、诚信明理、遵守各项道德规范、时刻践行公民道德要 求的人。
二、高校共青团开展青少年公民教育活动的途径 以高校共青团为载体,在高校大学生中开展新形势下的公民教育具有 重要意义,我国大学完成其使命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公民教育。高校开展公 民教育可以促进社会公民文化的成熟。传统公民教育中只重视公民道德的灌输式 培养而忽视公民参与能力和责任意识的培养的理念,出现了在调查中大学生接受 了10余年教育却“知行不一”、行为内在动力不足的现象,产生了大学生社会责任 意识、遵纪守法意识薄弱的情况。传统道德教育的局限,要求高校改变教育模式, 对青少年公民教育活动的途径积极探索,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来参加社会服务, 并对学生的社会服务进行有效的理论指导,促进高校大学生公民教育发展。主要 探索了以下幾个方面。
1.以校园为基础加强青少年团员的公民教育建设。作为学校和青少年 团员之间的纽带,高校共青团应主动发挥自己的优势,结合学校自身的管理、服 务和教学,鼓励青少年团员参与学校的管理和服务。这种以校园为基础进行的公 民教育建设,不仅可以培养青少年团员的主人翁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而且可以 使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服务更加的民主透明和谐。
2.以社区为阵地加强青少年团员的公民教育建设。这里所谓的社区是 指高校校区所在的行政区域,也可以理解为校园周边环境。稳定的周边环境有利于高校的稳定和发展,混乱的周边环境会腐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所以高校共青 团应该利用自己的优势和资源,协调相关政府部门,以社区为主要服务阵地,以 “志愿者”活动为主要服务形式,引导青少年团员积极参加社区社会服务实践活动, 为社区的发展贡献力量和帮助,为社会传递正能量。
3.以驻地为依托加强青少年团员的公民教育建设。高校驻地特有的乡 土文化、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社会主义优秀文化和道德内容的载 体,反映着当地公民特有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精神状态,对青少年团员有着 积极的导向作用。
作者:孙丹 第3篇:联合国全球公民教育倡议的教学法内涵及实施 背景 自从2012年联合国发布“全球教育第一倡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推 动全球公民教育作为三个首要目标之一。而2015年出版的《全球公民教育:话题 与学习目标》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全球公民教育的第一本教学指南,也是全世 界各地的专家的研究与合作成果。这本教学手册,是在《全球公民教育:助学习 者迎接21世纪的挑战》一书及联合国的三次相关重要会议的成果基础上修订而成。
定稿之前,教育者们还在全球各区挑选了一些国家用这本手册进行实践尝试,以 探讨在不同的地理和社会文化背景下如何适用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副总干事QianTang这样描述有关全球公民教育的 第一本教学指南的意义,“当下国际社会面对和平、繁荣、可持续和健康等问题 的挑战下,该指南能帮助成员国确保不同年龄层和背景的学习者发展成为有信息 获取能力、批判认知能力、能深入社会、具有伦理意识和懂得参与的全球公民。”[1] 全球公民教育的定义 全球公民教育这一个概念来源于西方传统的公民教育。而公民教育始 于古希腊时期的雅典,以苏格拉底和第欧根尼(苏格拉底的学生)为代表的斯多 葛学派哲学家提出城邦下的公民的概念,并且致力于培养具有批判和独立思维能 力,能主动参与民主和社会活动,具有责任和权利意识的城邦公民。
而之后,西方的思想家们都不断的在丰富公民乃至世界公民的内涵。康德对公民进行了三重地位的划分,即私人、国家公民和“世界公民”,与这三重 地位划分相对应的是三种公共权利,即国家权利、国际权利与“世界公民权利”。
康德主张爱国主义与世界主义的兼容,认为通过教育实现对世界和国家的责任的 统一,从而建立和谐社会秩序并实现世界和平。哈贝马斯,作为新马克思主义流 派的代表人物,提出了“世界公民社会”的概念。[1]他将民族国家之后的政治体制 成为“后民族结构”,在这个结构中,关键在于培养一种能够包容所有“世界公民” 的全球政治公共领域,即“世界公民社会”。
联合国所提出的全球公民教育思想不仅沿袭了西方的公民思想传统, 同时也参考了当代知名的一些进步思想家。玛莎·纳斯鲍姆作为一名西方女权主 义者和教育哲学家,在对如何基于西方通识教育的传统培养具有人文思想和全球 意识的学习者有深入的研究。她在谈及全球公民意识培养时,主要聚焦了四方面 的内容:1)质询思辨的能力、2)尊重和理解不同文明和传统、3)反思自己所 处文化、4)基于自身文化的全球公民意识。思辨能力、跨文化的理解能力、自 我反思能力和全球意识是纳斯鲍姆有关全球公民教育的核心培养能力。思辨、理 解和反思是西方通识教育一直传承的核心素养。[9]这里对跨文化的强调和全球 视野意识的形成是在传统人文教育思想上,对全球化下挑战的一种的反应,成为 全球公民教育的必要部分。
联合国的全球公民教育的大纲中,对全球公民教育的目的定义为,“培 养学习者具备基于尊重人权、尊重社会正义、尊重多元文化、尊重性别平等和尊 重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念,最终让学生成为有责任感的全球公 民。”其中,对尊重和责任的重视与纳斯鲍姆等西方教育哲学家的思想一脉相承。
并且,对当下重点人类发展问题的关注也反映了全球化下的时代特征。
大纲中还明确给出了全球公民教育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
1.鼓励学习者对当下问题进行批判性思考,并寻求创造性和革新性的 解决方法。
2.支持学习者重新审视主流话语中的观点,认识和关系,思考那些被 边缘化的弱势群体的现状。
3.聚焦参与性的个体和集体行动,从而带来变革。
4.将多重利益攸关方纳入参与行动,社会和本地社区的组织等相关方,共同行动通过。
基于这些教学目标,联合国的大纲中给出了全球公民教育的核心原则 [2]:
我们可以看到,全球公民教育在联合国看来是一个要求个体独立思维 并参与行动,结合多方力量共同协作,基于民主开放的学习交流方式,立体和全 方位的开展的一种旨在推进全球家园和人类共同体价值形成的教育倡议。全球公 民教育的基础是个体,是独立思维、敢于挑战、敢于创新并且有行动能力的个体。
在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差异和公开平等的平台框架下,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个体 通过彼此的学习和交流,对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寻求解决方法。最终是 希望实现一个在本地或者本国文化归属基础上的共同价值和共识。未来人类命运 共同体的构建必然少不了具备这些能力和素养的一代人的培养。
全球公民教育的教学法内涵 联合国《全球公民教育》一文中也明确提出了教学方法的指南。这些 内容参照布鲁纳(Bruner)等认知教学理论的思想,将教学法的进行分为三个方 面:认知能力、社会情感能力和行为能力。[3]也就是说对于全球公民教育的教 学开展,需要从知识理解到情感体悟,最终达到实践和行动。因此,需要明确的 是全球公民教育的开展不仅仅是课堂的授课和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价值和情 感的共鸣,以及最终形成一种世界公民的参与意识,实现对个体意识和行为的转 变。
从认知层面来看,全球公民教育的教学不只是对国际性问题的了解学 习,而是一种将地方问题和全球性问题相关联的认知。在当下全球化的时代,很 多地方性问题具有一定的全球性影响,同时也会引起全球性的关注。比如,叙利 亚战争导致的本地文化古迹的危机和大量难民涌入欧洲。而难民涌入欧洲又引发 了欧盟内部就危机解决的责任和义务问题的讨论,从而引发有关国家利益和人道 主义精神矛盾的反思。而在我们国家,由于中国的巨大国际影响力,地方性的环 境问题和经济发展政策都会对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气候变化的讨论以及经济发展 的走向产生影响。因此,地方性的问题也需要有全球性的视角来看待;
而当我们 用全球性的视角来审视地方性问题的时候,这些问题的重要性似乎得以提升,我 們的行为不仅关于地方,也关乎全球发展。
从情感方面来看,重点是在形成价值共识,或者说是一种共同体的情感共识形成。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身份或者社群定位。从种族、性别、阶层、 宗教和性取向等不同区分方法,我们都会属于各自不同的多个社会群体。大多数 情况下,人们习惯于和自己有共同属性的伙伴待在一起。全球公民教育提出的情 感能力是基于移情和感同身受,跳出自己的社群限制,去感受不同群体人们的文 化,从中去寻找差异,并最终构建差异尊重和价值共识。
从行为能力方面来看,全球公民教育并非仅是停留在课堂,而是一种 需要诉诸行动的教育。这也符合杜威等提出的“学习即生活”的参与性和实用性的 教育理念。认知和情感是为学习者形成动机和意愿,并为行动打下基础。如果没 有行动,全球公民教育对全球共同未来的责任承担就无从谈起。参与和行动是21 世纪每一个地球人对自己所处家园的一种责任。而这种责任的承担可以从地方的 行动开始,从简单的身边开始。少开车,减少垃圾,组织本社区的公益活动等都 是一种全球公民参与的行为,不仅具有改变当地生活环境的意义,也具有应对全 球性共同挑战的价值。当不同地方的行为都联系起来,互相讨论和学习,探索共 同发展和尊重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地方行为的意义得以放大。
该图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全球公民教育:话题与学习目标》中教 学法内容的总览 全球公民教育实施特点 从教学实施的方法来看,全球公民教育结合了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并融合强调参与性的教学方法。美国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家罗杰斯(Rogers)在 90年提出“以学习者为中心”,让学生充分发挥潜能,能够愉快并创造性的学习。
巴西的弗莱雷(Freire)为代表的批判教学法则引领了从成人到学龄儿童,以自 我意识觉醒,参与社会进步和变革的教育教学革命。[4]全球公民教育的一些教 学方法的具体实施意见反映了这些重要的教学理念,试图从学生的意识和行为入 手,来推动变革。
总的来看,全球公民教育的教学实施有四个方面的特点:终身性、全 方位性、多元教学法、广泛适应性。[2] 终身性是指教学覆盖的人群广泛,并且是个体从儿童到成年延续的过 程。作为一名地球公民,我们的存在会对所处的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产生多种多 样的影响。因此,全球公民教育意识的形成对个体在生命的不同阶段都有意义, 而相关的行动则是孩童到成人都需要持之以恒的去进行。地球家园,人人有责。我们选择何种方式的存在是一个贯穿人的一生的重要决定。
全方位性是指教学实施的空间和时间可以超越课堂,多种方式的存在 課外活动或者生活中。我们谈及教育,往往注重课堂和学校。而学校的课程已经 被赋予太多的内容和任务。全球公民教育作为一种最终投射到行动上的教育思想, 通过做去学,通过经历去学,结合非正规和非正式的学习去开展,可能会产生更 好的效果。全方位的理念也为全球公民教育开展方式的多样性提供了想象空间。
多元教学法是指对现有一些流行教学方法的使用。在联合国的教学指 南中提及了“对话式(dialogic)”、“质询式(enquiry-based)”、“合作式(cooperative)” 和“参与式(engaged)”教学法。这些教学法都是希望对学生的思维观念进行启 蒙,让学生通过独立的思考和互相的协作,共同去对某一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思考, 并尝试去行动,为问题解决进行努力。因此,这里的认知是结合情感培养的,绝 非相关知识的机械学习。只有感同身受才能去尊重,才能去实现跨文化交流。只 有有体会和情感,才有去行动的动机。
最后,广泛的适应性也是为全球公民教育提供了广阔的适用空间。联 合国的指南中提出全球公民教育的开展可以是独立的课程,也可以是融入先有的 课程教育中。比如,社会研究课,地理,文化和环保等课程可以作为平台去引入 全球公民教育的思想,让学生对社会、国界、文明和环境的思考拥有一个更加广 泛的维度,并试图将本地或本国的情况和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结合,反思区域问 题的全球性,全球性问题的区域性。
结论 2012年,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通识课,桑德尔教授的《公正-该如何 做才好》放到了互联网上。桑德尔教授带学生讨论电动汽车推广难题、买卖器官、 堕胎、同性婚姻合法化等备受争议的话题,拿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来启发辩论,引 导学生理解边沁与功利主义、康德与自由、罗尔斯的正义观念等文献经典,揭示 公民的责任和公共讨论的重要性。桑德尔教授在TED演讲《辩论-一项失落的民 主艺术》中提到他的愿景:有机会让全世界不同文化背景的公民坐下来讨论同一 个问题。看看同样的道德问题在不同的文化、社区中会得出一致还是不同的判断, 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的很多社会、文化、经济、政治和环境问题既 有其地域文明特点,也有一定的全球影响力。桑德尔教授正是通过互联网作为载体,应用对话式和参与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生活中身边的实际问题进行反思, 然后试图进行跨文化的对比和讨论。一定程度上,这是全球公民教育和伦理哲学 课堂的结合,同时让民主参与和批判思维的习惯得以形成。全球公民教育虽然在 当下国家利益至上的世界格局中仍然面临实施的诸多挑战,但我们作为人类社会 21世纪的构建者,应该有全人类和全球性的思维框架。诸多现实危机和挑战的解 决都需要从这种人类命运共同的畅想开始。畅想的实现需要依赖教育,数十年的 教育的实施。当下可能就是这一转折的开始,未来的人类社会和地球家园是何种 模样,这将取决于我们如何去教育一代又一代的国家公民和地球公民。
作者:沈晓鹏等 第4篇:关于中英公民教育比较研究的几点思考 公民和公民教育是社会历史长期发展的产物。一直以来,由于我们对 公民教育的认识不清,导致我们将其與其他概念相混淆。随着政治的民主化水平 的不断提高,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民众已经开始意识到了公民教育的地位, 并对其予以了高度的重视。
一、“公民”的概念 古希腊最早出现了“公民”一词。“公民”的原意为“属于城邦的人”,当 时,古希腊的公民是能够享受主权的一类人,通过公民一词将民众划分为具有相 应的等级属性的一群人,这群人具有一定的公民权利,能够进行有关于政治、文 化等领域的生活。与臣民以及奴隶相比,公民的地位要相对较高。由此可见,公 民一词在一定时期代表着身份地位不平等。从法律方面来看,《辞海》这部法典 中将公民视为一种资格。也就是能够享受权利,也能够承担相应义务的主体。如 果从政治学的角度来看,公民是能够享有一定权利,并履行一定义务的人。总的 来说,不论是从哪个角度来看,公民都标志着一种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二、“公民教育”的概念 众所周知,法律上的公民不代表真正的公民存在,它只是一种身份。
正因如此,想要使我国民众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公民,就必须对其进行教育,这就 是我们常说的公民教育。通过公民教育,自然人能够逐步的成为具有公民能力、 公民品质的人。公民教育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社会角度来看公民教育,我们 发现狭义的公民教育等同于国民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国民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的身份特征,能够对自己和国家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为成为公民做 好准备。而广义的公民教育是指国家通过多种途径对公民进行教育,培养其忠于 国家的意识,国民通过这种教育能够获得与公民相关的必备的知识,能够熟练的 掌握相关技能,从而增强作为公民的责任感。由此可见,广义的公民教育同现阶 段我国进行的基础教育相一致。从学校角度来看公民教育,可以知道狭义的公民 教育其实是指公民教育的一种正规途径,是通过教育教学向学生传授有关于公民 的知识。与狭义的公民教育相对应的就是广义的公民教育,这种公民教育主要是 指通过教育教学一方面要传授给学生相关知识,另一方面还要提高学生的实际能 力。使学生明白尊师重道,重视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等。
总而言之,我们不难发现,公民教育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它具有平等 性,是对广大民众进行的一种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教育。公民教育涉及范围非常 广泛,包括道德教育、法律教育等。公民教育着重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帮助公民 树立正确的态度,二是帮助公民学会如何处理公民与国家之间潜在的关系。
三、公民教育的内容 根据公民教育深度和广度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公民教育划分为三个部 分,一是有关公民的教育、二是通过公民的教育、三是为了公民的教育。公民教 育是指引导公民将注意力集中到对公民相关知识的学习方面,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逐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其对国家历史、政体结构和政治生活的理解。通过公民教 育引导公民养成良好的公民行为,积极鼓励其参与到社会实践当中去,这种公民 教育一方面有利于公民强化其所学的有关于公民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有利于养 成公民行为。公民教育是在上述两种公民教育的基础上又融进了一些相关含义的 一种教育方式,包括技能教育、价值教育等等。
公民教育的范围较大,部分学者认为,公民教育主要涵盖了四个方面, 这四个方面分别是公民的道德观教育、公民的价值观教育以及公民的知识教育和 公民的参与技能教育。部分学者认为公民教育主要包括以公民素质的培养为内容 和以公民权利与义务为基本内容两方面的内容。还有部分学者认为所谓公民教育 其实包括公民的政治素质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等等。
总而言之,公民教育的内容非常广泛,其中包括知、情、意、行。“知” 是指对公民潜在意识的培养,也就是帮助公民在脑海中形成公民理念;
“情”是指 公民能够切实实际的深入了解公民教育的重要性;
“意”是指公民教育应当以切实 维护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为主要标准;
“行”主要是指停留在观念上以及课本上的公民意识,并将其融入到日常的生活中,鼓励公民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社 会实践的浪潮当中去。
四、中国公民教育的现状 早在100多年以前,梁启超同志就创造性的提出了新民说,随着时代 的发展,我国诸多院校也开设了相关课程,以上世纪50年代为例,在该时期,我 国相关院校都采用了公民课的形式,虽然,现阶段我国院校还没有开设以“公民” 为名的课程。但是相关教学内容却早已涉及。现阶段,我国公民教育所涉及的教 材主要包括三种类型,一是国家全日制通用教材,二是国家实验教材,三是部分 地区编制的教材。这些教材逐步形成了我国公民教育的一个系列。[1] 五、英国公民教育的现状 很长时间以来,英国相关院校对于公民教育没有给予明确的界定,因 此,现阶段英国公民也没有形成相应的课程设置模式。对于英国公民教育来说, 1988年颁布的英国教育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教育法规定了十个核心的基础 科目,极大的促进了英国公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2]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英 国学术界对公民教育进行了长期的讨论之后,其公民教育终于得到了统一,改变 了以往分散的局面。2002年9月公民教育正式成为了英国中学阶段的法定必修课, 标志着英国公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六、中英公民教育比较 (一)目标比较 英国公民教育的主要培养目标分为两部分,一是培养大学生的民主价 值理念,二是培养学生的负责任行为,这里的行为主要包括公共生活的参与以及 全球化国际视野的确立。学校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学生开展交流活动,通过交流 和沟通使学生能够充分的意识到民主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從而将学生培养成为 具有公民意识的现代公民。[3]英国公民教育的课程内容范围也非常广泛,包括 自身和家庭之间的关系、社会的多样性以及学生的生存环境等,在教学过程中, 相关教师肯定了真理、诚信等优良的美德,帮助学生逐步树立起正确的民主价值 观,提高了民主行为能力。总的来说,英国公民教育主要从两个维度来对学生进 行教育,一方面是思想熏陶,另一方面是行为养成。
我国明确了公民教育的教学目标,并对其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划分,但是,我国公民教育课程的目标没有深入到个体,也没有明确的规定个体行为养 成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如果深入的去挖掘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不难发现这 是由于我国文化重视的侧重点不同。不仅如此,受我国基本国情的影响,我国公 民教育注意的是学生的政治素质、政治思想以法律素质方面的影响。
总的来说,中英两国的公民教育在教育目标方面既存在相同点也存在 不同点,在对中英两国公民教育进行比较的过程中,不难发现我国公民教育特点 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主,以公民行为能力培养和 公民民主价值观的确立为辅。二是重思想建设,轻公民行为养成。
(二)内容比较 从内容上来说,我国公民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特点。一是从整 体上来说公民教育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已经开始 对公民教育进行了逐步的改革,但是公民教育仍然存在干部化、成人化以及系统 化的趋势。这种趋势与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不相适应。二是我国的公民教育绝大 多数都是正面教育,很少进行与挫折行为有关的教育。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 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很多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所遇到的挫折以及困难越 来越少,这就导致部分学生或多或少的产生了一种“自我为中心”的想法。[4] 英国的公民教育主要以讨论活动为主要的教育形式,并在活动中列举 出了诸多事项,这种教育模式的主要目的是在于帮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发挥学 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英国公民教育的教学内容也有很多,包括公民的相 关权利义务以及公民关系的处理等。可以说,为了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优 秀公民,英国对学生进行的公民教育往往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不仅如此,英国的 公民教育同学生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也存在较为密切的联系。
(三)比较后的反思 通过对中英公民教育进行比较,笔者认为,中国公民教育应当做出适 当的改变,只有这样,中国公民教育水平才能够提升。首先,应当进一步明确公 民教育的目标——培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格公民。其次,合理规划公民教育内 容。再次,进一步提升公民教育的思维品质。最后,在教育过程中凸显学生本位, 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的发挥出来。
七、结束语中英公民教育各有优势,我国应当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学习英国公 民教育的优点,做到扬长避短,只有这样,我国公民教育水平才能够得到进一步 的发展。当然,公民教育水平的提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 程,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全面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社 会的发展,我国公民教育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作者:谢艳霜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