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此,安徽省颍上第一中学做了以下尝试。
二、传统与乡土文化进课堂的尝试 1.采取多种举措,丰富图书资源,培养阅读习惯 颍上一中添购大量图书,制订“朝阳读书计划”,尝试 了“图书资源开放,阅读方式多样”的管理方式,除了安排 学生按课程需要轮流进阅览室上阅读课外,实施“超市购物 式”借阅方式,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大力营造书香校 园。
班级中建立了图书角,让学生自愿把家中的一些优质读 物带到学校与同学们互相交流,同时学校购买一部分,图书 室借出一部分,多方结合,充实班级图书角。学校每学期进 行一次班级优秀图书角评选,鼓励各班充实班级阅览内容。
此外,倡导建立家庭书架,让家长与学生一起读书、共 同交流;
开展亲子读书活动,让学生和家长“同读书、共成 长”。
2.举办多种活动,丰富阅读内容,培养阅读情趣 “走进经典,亲近名著”是颍上一中阅读活动的主线, 贯穿课题研究的始终。颍上一中每个学期安排两个读书周, 每个读书周设有不同的主题,如“忠勇孝悌”“山光水色” 等;
评选“诵读大咖”“读书之星”等,大力表彰爱读书、 读书多的学生;
开展“美文朗诵”“好书伴我行”演讲比赛, 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读书所获、读书所感、读书所悟;
开展“爱心接力好书大捐赠”活动,让学生把自己读过的书拿 到班里,互相传阅,从而读到更多更好的书;
建立班级阅读 展示台,开展“品名著神韵,诉心灵感悟”读书笔记展评活 动,引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此外,充 分利用语文教学的主阵地,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不读书,不知生活的精彩;
不读书,不知世界的宽广;
不读书,不知知识的力量。颍上一中一系列经典阅读活动的 开展,让读书成为师生生活、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使教 师的专业素养得到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也得到不断提 高。颍上一中也因此获得了中国图书馆学会授予的“2016最 美校园书屋”等荣誉称号。
3.确立多种机制,丰富研究内涵,提升研究水平 学校“中华传统与乡土文化进课堂”课题通过全员参与、 人人发展,全程参与、逐步提高,全面实施、综合推进的方 法设计,紧紧围绕传统与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教学这一中 心,从“生本研究”切人,以“生本研究”带动“文本研究”, 以“文本研究”助推“行动研究”,让“行动研究”成为研 究主体。课题研究确立了如下机制。
一是开发机制。着重研究编写了《传统文化·新课程语 文读本》《中华传统与乡土文化教育读本》《学生熟记熟背 经典文化资料》,校本资源开发坚持了科学性、普适性和创 造性原则。二是使用机制。从高一年级起试用《中华传统与 乡土文化教育读本》(校本教材),每周开设1节课时,列入校本课程范围。然后通过滚动教学,覆盖全校学生。经过 三年时间的边试用边修改,最终完成定稿。结合课文教学, 梳理课本中的传统文化,专题式总结归类,变碎片化为系统 化,变扁平化为主题化,以此强化经典作品的文化内涵。三 是评价机制。2014年9月至12月,组织专家、学科同仁及有 关师生代表对《中华传统与乡土文化教育读本》《学生熟记 熟背经典文化资料》校本教材的编写和使用进行综合评价, 提出较客观的综合评价报告。
同时,课题组通过“三坚持”将研究内容制度化、常态 化:坚持课前“1+1”,即课前掌握一个成语、背诵一个警 句;
坚持每周“2+2”,即每周背诵两则《论语》、记住两 条乡规民俗;
坚持学期“两结合”,即课题研究与语文教学 结合、课题研究与实践活动结合。
三、开展“中华传统与乡土文化进课堂” 课题研究的实效 当下,以传统文化为魂,以乡土文化为根,回归传统, 回归经典,多角度、全方位、零距离走进中华优秀文化,培 养健全人格,提升心性涵养,传承华夏经典,善待优秀传统, 坚守民族之根,教育者责无旁贷!让传统与现代形成链接, 让传统活在我们中间,教育者义不容辞!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