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荣生教授认为,“凡是当前学术界所推崇、所认可的” 种种解读,都应该一并编入教材。[2]然而,现行教材中却 很少呈现此类助读材料。针对这一现状,语文老师在注重自 主解读的同时,还要担负起名家解读类助读材料开发和教学 转化的任务。此类助读材料的开发路径很多,既可以查阅与 教学文本相关的古今中外名家文论或解读类专著,也可以通 过“知网”“百度文库”等检索工具在网上定向搜索。开发 不单单是发掘和获取,还应包括梳理和筛选,因为并非所有 名家解读都具有教学价值,也不是所有名家解读都需要并适合以助读材料的身份进入课堂。准入的门槛有两个:合宜和 合用。所谓合宜,是指适合学生学习参考。合宜的具体标准 有二:一是解读结论能为大多数学者和读者接受,而非一味 标新立异、有失偏颇;
二是语言表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而非艰深晦涩、明显超出学生的认知水平。所谓合用,就是 该用、须用、适用。合用的具体标准也有两点:一是确实需 要,即学生在解读中出错或遇挫,而引入名家解读可让问题 迎刃而解;
二是确有实效,即引入名家解读能起到印证、修 正或启发引导、拓展深化的作用。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名家解读来助读呢? 一、用作教学的引擎 教学引擎是李仁甫老师发明的教学术语。李老师对教学 引擎的功能定位是“用来带动或推动其他教学环节”。[3] 名家解读中的一些评价性、结论性内容就可用作教学引擎。
林纾在《古文辞类纂》中对《小石潭记》的评价很高, 他说:“此等写景之文,即王维之以画入诗,亦不能肖。” 教学《小石潭记》时,在品读环节,我就以这段话为教学引 擎展开教学活动。
师:让我们来看一下前人是怎么评价这篇文章的。
(出示幻灯片) 师:这句话的意思是,王维的诗作在写景方面有“以画 入诗”的美誉,可《小石潭记》中的景物描写比王维的诗作 更为高妙。对这样的评价,你赞同吗?(生若有所思,纷纷点头) 师:林纾只是表明观点,却没有摆出论据。我们帮他补 上论据如何? 在随后的教学环节中,学生们在以上任务驱动下饶有兴 趣地品读、享受文本的情境与语言之美。展示时,有的学生 尝试用文言作答,为的就是向大家看齐,与名家解读“匹配”。
譬如:
生1:首段先闻水声丁冬作响,清脆悦耳,次写小石潭 “全石以为底”,潭底奇石形态各异,夹岸树蔓青翠欲滴。
寥寥数笔,绘声绘色,形神兼备,写景如画。
生2:“潭中鱼可百许头”一段,水清可见底,滢滢映 眼;
鱼来去自如,赏心悦目。此等美景胜境,如诗如画,直 教人流连忘返、如醉如痴。
生3:写潭源、岸势处,明灭可见,半遮半露,饶有诗 情,富有画意。妙极。
上例中作为教学引擎的名家解读,在启动品读活动的同 时,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成学生在主动思考、 主动求知中与文本的高水平对话。其实,品读环节也可直接 进入,可是,缺少了名家解读这个教学引擎,品读活动的自 觉性、兴奋度和目标的达成度恐怕都会大打折扣。不过,需 要注意的是,以名家评论为教学引擎旨在深化阅读的品读活 动,一般要放在学生初读之后,否则有可能因结论先行而干 扰了学生的自主阅读和体验。二、用作解读的范例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是人们熟知的名言。名家解读也 可以成为供学生学习的例子。名家解读这个例子,不但可以 帮助学生解决疑难、克服错误、深化理解,还有助于学生端 正解读态度、获得解读方法、养成良好习惯、提高解读能力。
姜峰老师特别看重后者,他认为:“名家解读的结果往往只 对解读当下这个特定的文本具有意义,而名家解读的态度与 方式对今后解读更多的文本具有意义。就此而言,名家解读 的态度与方式比解读结果更重要,它能内化为良好的阅读态 度、阅读习惯和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在语文实践中更好地 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4]所以,用作范例的名家解读, 在进入课堂时,最好是全文引入,至少也应该是包括解读结 果和解读过程与方法在内的相对完整的片段,而不应只呈现 解读结果。只有学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这个范例才能 充分发挥助读和方法迁移的双重作用。当然,学生不一定具 备方法提取与借鉴的自知自觉,这就需要老师有意识地点拨 和提醒。
在教学《湖心亭看雪》一文时,学生对“及下船,舟子 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一句的理解摸 不着门。我便“原版”引入了詹丹教授对这段文字的解读:
船夫的这句归结之语,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梦忆序》 中说自己这些回忆性文字时,“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 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真所谓痴人前不得说梦矣”。其颇有以“痴人”自许的味道,但由船夫说出来,却并不带 有赞赏的意味,只是表明世上却有令其不能理解的一类人, 而这种不理解,正是张岱为之得意的地方。也正由于这些俗 人的不理解,才显示了他们在趣味上的与众不同。[5] 这段助读文字分析透彻,明白之至,学生一读便知。但 课上我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继续开发这一助读材料的边际 效益:
师:你从詹丹教授的这段文字中学到了哪些阅读方法? 师:引用这段话是为了证明什么? 三、用作质疑的靶子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的意蕴丰富、形式独特。
因此,经典作品的秘妙不可能全是一望而知。经典作品的解 读往往是一个不断接力、逐渐深入的过程。对经典作品的解 读大多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因为历史和自身的局限,即使 在一段时间内被人们普遍接受的名家解读,也有可能在一段 时间后被其他更好的解读所超越。被超越的名家解读往往因 观点陈旧或有漏洞有瑕疵而沦为问题解读。问题解读是不是 就百无一用、没有任何教学价值了呢?也不一定。如果说相 对最好的解读能让学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形成自己的解读, 那么问题解读则能让学生产生超越名家的驱动力和自豪感。
在《窦娥冤》的教学设计中,熊芳芳老师引入王国维的 相关解读:“剧中虽有恶人交构其间,而其赴汤蹈火者,乃 出于其主人翁之意志。”然而,熊老师并未打算用这段话助读,相反,她的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把这份材料当作质疑的 靶子,并用这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解读。为此,熊老师 预设了三个问题:
1.真的完全出于她的个人意志吗? 2.作出这样的选择,她真的心甘情愿吗? 3.如果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前后矛盾?” wWw.dYLw.nEt 四、用作去蔽的凭借 当今社会,人们思想活跃,认知多元,于是“戏说”“大 话”“漫话”就成了对经典作品的另类解读模式。这类解读, 虽能让人们耳目一新,可有些却牵强附会。譬如,《愚公移 山》的阴谋论、《背影》的违反交通规则说等,就让大多数 人难以认同。此类解读,对心智成熟的人们来说,一般不会 产生太大的负面影响,但对学生而言,则会左右他们对经典 作品的认知。所以,对有些已经形成前经验的经典作品的教 学,去蔽就成了首要任务。这一任务固然可以也应该通过对 文本言语内容和言语方式的具体分析来完成,但如果能以名 家正确、专业、权威的解读为教学凭借来加以印证、强化, 去蔽还原的效果可能会更好。
对于头脑中装着好莱坞动画大片《花木兰》中被处理过 的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初中生来说,准确地把握《木兰诗》中 木兰形象和诗歌主题是有一定困难的。我在带着学生学习这 一经典作品时,便向学生介绍了三位专家的解读:1.这篇北朝民歌,通过木兰这个女英雄机智勇敢的形象, 反映出妇女们完全具有与男子们同样的能力,是一曲女战士 的赞歌。全诗充满了一种女性胜利的喜悦。游牧民族强悍尚 武的社会风气则是它产生的基础。(程千帆)[7] 3.花木兰参加了战争和她战斗的英勇,不是本文立意的 重点……这个“英雄”的内涵不单纯是没有英雄感的平民英 雄,更深邃的内涵是不忘女性本来面貌的女英雄。(孙绍振) [9] 以上名家解读从文本出发,还原了木兰形象的本真,对 学生理解文本主旨大有启发。引入这些助读材料,就给学生 创设了与名家视界交融的契机,就能有效地帮助他们去除遮 蔽、重新走进文本,并最终形成属于自己的理解。
参考文献:
[1]赖瑞云主编.文学解读与语文教学新论[M].北京:北 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第二版)[M].上海:上 海教育出版社,2003. [3]李仁甫.课堂的风景与语文的边界[M].南京:江苏凤 凰出版社,2015. [4]姜峰.名家解读在教学中的应用和呈现——以钱理 群的鲁迅作品解读为例[J].语文建设,2015,(5). [5]詹丹.语文教学与文本解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 版社,2015.[6]熊芳芳.生命的,文学的,美学的[M].北京:教育科 学出版社,2013. [7]程千帆,沈祖棻.古诗今选[M].南京:江苏凤凰出版 社,2010. [8]王富仁.《木兰诗》赏析及其文化学阐释[J].名作赏 析,1993,(3).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