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两个部分都是十 分重要的,而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是提高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根本途径。
小学阅读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师关注的教学难点,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 核心。阅读语文教材内容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 解知识点。通过写作训练方式能够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阅读训练方式 可以进一步深入掌握语音技巧并且充分吸收知识。写作与阅读二者存在密不可分 的联系也存在显着的差异。在进行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时能够将阅读与写作结合 就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这是由于阅读与写作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 互相联系的。写作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而阅读又是学生提高写作水平的 基础。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最基础就是进行阅读,只 有在充分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才能够运用写作技巧来展现文章的写作特点。例 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一般都会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分段分层,并且概括段落的大 概涵义。在写作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罗列提纲来进行文章写作,保证 文章段落之间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二、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模式实施策略 1.有感而发,读后感写作读后感是读者在阅读完文章或书籍后,内心产生 了波澜和触动,学生的写作兴趣被激发出来,要将内心的感触记录下来,抒发自 己的感想和情绪。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感和情绪的变化,有感而发 来进行读后感的写作。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阅读后可以进行适量引导,让学生自 行写作读后感。例如在小学语文六年级《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文的学习中, 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文阅读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试读、带读、朗读等多种形式, 再让学生阐述自己的见解和想法。教师在完成课文相关背景介绍以及内容的讲解后,可以分组让学生们自行讨论,并且在课后写下读后感,说说自己通过这篇课 文学习到了什么?有什么新的认识。课文中波兰音乐家肖邦对祖国深沉的爱让人 动容,即使在弥留之际也要求将自己的心脏带回祖国,肖邦的爱国之情十分浓烈 感人。而学生在平时阅读过程中必然也会涉及到其他有关爱国主义题材的文中, 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读后感的写作,通过读写结合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2.根据课文进行仿写小学生的阅读教学应该满足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标, 让学生对教材中课文作者的表达方式进行感悟。这一教学目标的实质就是让阅读 教学作为写作教学的基础和铺垫。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作 者的表现方式和表达手法进行摹仿,有目的进行仿写。例如在小学语文《烟台的 海》一文教学中,当学生完成烟台的海在春季、夏季、冬季以及秋季的段落学习 时总结出作者描写一年四季烟台的海的景色特点,广泛采用了拟人的表现手法来 体现烟台的海的美丽壮观,最后通过描写景物歌颂了烟台人们热爱大自然热爱劳 动的情感。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描写一处景物,通过拟人、排比等手法来对景物 一年四季的变化进行描写,并且通过景物歌颂美好的生活或难忘的人或事。再例 如在学习《夹竹桃》一文时,对月光下的夹竹桃进行了生动细致的描写,远洋的 海轮、水中的荇藻是作者幻想出来的,从作者的文字中能够感受到火热的爱心以 及挚爱生活的真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自己喜爱的植物或动物,发挥想象力 描写在不同情景下某种动物或植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3.生活体验,书写日记曰记是学生累积写作经验的重要途径。小学生撰写 曰记最大的问题就大于曰记内容的选择。曰记不能是简单的罗列发生的事或见到 的人,而是应该建立在感情和情绪基础上的。因此通过阅读来增强生活体验,能 够让学生记录生活中的点滴,仔细观察生活,从而实现读写结合。从生活中来理 解阅读和写作,感受阅读与写作带来的美妙体验,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例如在学习《黄山奇松》一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课文中的关键词汇,运 用得当的形容词、动词等。例如文中“挺秀”“弯曲”“枝干蟠曲”等。这些都是描写 黄山上奇特松树的词汇。教师可以在课外布置家庭作业,和家长去游览一处景点。
学生在游览景点的过程中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以及景色的优美,然后写曰记 来记录自身的真实感受。从教材课文阅读一生活体验一曰记书写,这一过程就是 读写结合的有效运用,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帮助学生灵活运用。
4.想象外延,进行续写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还能够根据课文性质 适当的将课文情节外延,让学生发挥合理想象,开展续写。例如在进行《装满昆 虫的衣袋》一文教学中,法布尔在放鸭子的时候总是捡一些贝壳和彩色的石子,虽然遭受了父母的责骂但是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仍然没有停止。每次法布尔放鸭 子还是会去捡一些“没用的玩意儿”躲起来偷偷的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法布尔 放鸭子的故事进行续写,想象法布尔在下次放鸭子时又会遇到什么有趣的故事? 法布尔的父母后来有没有理解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法布尔是怎样通过自己的 努力成为昆虫学家的?学生合理的想象所开展的续写能够充分体现其真实的情 感以及对课文的理解,大大提高其写作兴趣。
5.贴近生活,寻找素材教师在进行教材课文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生 活十分贴近的课文来引导学生进行写作。例如在学习《春联》一文中,春联是新 春佳节家家户户都是张贴的,每一副春联都有不同寓意,有的描绘了美丽的春光, 有的歌颂了劳动人民的美好生活,有的体现了祖国繁荣富强,有的表达了人们对 新的一年美好的期待。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家观察自家和邻居家张贴的对联,从每 一副对联中引申出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通过仔细观察生活寻找写作素材。
三、结束语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重中之重。教师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 善于观察,从课文中选择挖掘一些能够符合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引导 学生开展读写结合训练。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是提高学生综合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
作者:伏凤林(江苏省兴化市顾庄学校,江苏泰州225724) 第2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相关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小学语文教育越来越注重人文发展,强调学 生生成能力的培养。生成性教学是在弹性预设基础上,师生充分交互,不断调整 教学活动和行为,共同建构并形成新的信息、资源的动态过程,以实现教学目标 和创生附加价值。但目前学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较多缺失,如阅读积极性不 高、阅读方法不规范、阅读能力难以形成、情感体验淡薄等。同时诸多研究表明, 小学语文阅读课生成性教学课堂氛围开放活跃、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化、师生平等 对话交流等,但仍存在虚假生成、无效生成、错误生成等问题,始终未形成一条 有效的小学语文阅读课生成性教学路径来促进课堂教学的生成。
近年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数字土着”一代对学习环境提出了新的诉求, 能够促进学生轻松、高效、投入的学习,提高知识生成、智力发展与智慧应用含量的智慧学习环境应运而生。研究发现,电子书包支持的智慧学习环境在小学语 文阅读教学中体现出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拓展学生阅读广度和深度、满足学生个 性化阅读方式、提升学生阅读质量等优势,可为小学语文阅读课生成性教学提供 有效的支撑,并促进学生生成能力的培养。
那么,智慧学习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课的生成性教学路径是怎样的?智慧 学习环境能促进小学语文阅读课哪些方面的生成?如何证明其有效性?围绕这 些问题,本研究在生成性学习理论和语文阅读教学理论的指导下,针对小学语文 阅读课的人才培养需求,探索智慧学习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课生成性教学路径, 并验证该路径的有效性。
二、相关研究现状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现状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处于最关 键、最核心的地位,承载了奠基学生听、说、读、写的言语能力发展的使命。通 过阅读教学能使学生获得运用基本的语言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培养良好的阅 读习惯,增强语文学习的自信心,提高文化品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相关研究多从课堂教学实践角度开展,主要集中在阅 读教学改革、阅读教学问题及策略、信息技术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等方面, 如陈晓林基于新课程背景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改革予以探索;
田春龙结合小 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创新策略;
连云梅将电子书包与语文阅读 教学相结合,探索基于电子书包的阅读教学模式等。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相关研究逐步由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 向新兴技术与阅读教学相融合的实践研究发展。因此,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以 及动态生成理念的融入,如何高效应用新技术变革传统阅读教学路径,发挥小学 语文阅读教学应有作用,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是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二)生成性教学的研究现状生成性教学是在弹性预设基础上,师生充分交 互,不断调整教学活动和行为,共同建构并形成新的信息、资源的动态过程,以 实现教学目标和创生附加价值。国内外研究者们立足于对生成性教学思想的基本 认识,从多角度、多层面对生成性教学展开了理论和实践研究。
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成性教学内涵、基本特征、生成与预设的关系认识 等方面,如王鉴等从教学内容、过程和方法的角度予以阐述生成性教学内涵和特征;
孟凡丽等从含义和价值的角度解读生成性教学;
辛朋涛从逻辑和哲学层面对 生成与预设关系进行剖析等。
实践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及中小学具体学科生成性教学实践应用研究、生 成性课堂教学设计、生成性教学策略及生成性教学资源探索等方面,如意大利瑞 吉欧(ReggioEmilia)的“案例教学”、英国的“开放教学”以及美国的“自然发生教 学”;
基于小学教师生成性教学计划进行案例研究;
〇6打土8Rose1对新加坡学生 开展生成性教学初步探究;
张立新等从理论层面对生成性网络课程的设计进行了 详细的阐述;
余胜泉等根据生成性课程的基本思想,利用学习元平台资源生成与 进化的特征,设计和实施了一门师生协同建构、互教互学的课程;
杨曙光结合未 来课堂和生成性教学进行设计并探讨实施策略;
董自明结合自身的教学案例,从 成功点、失误点、创新点、后续点等几个方面对生成性资源进行了探索尝试等。
此外,李国昌等从“课堂生成是一种教学方式”的视角提出课堂生成的路径, 吕敏霞从教师、学生及教学重点、疑点、难点等角度探索了生成性教学的实现路 径,但均是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进行归纳,并未从理论层面予以系统梳理且未曾以 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因此,本研究从生成性教学路径角度切入,以科学理论作指 导,并结合实践不断完善一条清晰可见的生成性教学路径。
(三)电子书包支持的智慧学习环境研究现状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 移动计算、3D打印等新技术不断涌现,迫切需要智能化的、个性化的智慧学习 环境支持新型教与学模式下的学习。电子书包因技术水平、设备成本等限制而沉 淀十多年,现因技术飞速发展而掀起研究与应用的浪潮;
同时,电子书包凭借其 便携性、可移动性以及支持正式学习、非正式学习、个人学习和社群学习等优点, 成为构建智慧学习环境的首选。祝智庭等提出了电子书包作为云端个人学习环境 的新思路,构建了一种几乎“全能”的个人学习环境;
崔惠萍等提出了融合新技术 和电子书包的智慧学习环境的架构;
牟智佳等构建了基于电子书包学习系统数据 库的学习者模型,为基于电子书包的个性化推荐系统设计提供解决思路,实现了 智慧学习环境的需求;
谢幼如等以电子书包为例构建了面向生成的智慧学习环境。
由此可见,电子书包支持的智慧学习环境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将其与学科 教学进行融合创新、深化应用需进一步探索。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
(一)文献研究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分析小学语文阅读课研究现状、生 成性教学研究现状、电子书包支持的智慧学习环境研究现状,依据生成性学习理论和语文阅读教学理论,结合小学语文阅读课自身特点,初步归纳推演出智慧学 习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课生成性教学路径。
(二)行动研究法本研究选取小学语文阅读课作为行动研究的案例,根据理 论推演的生成性教学路径进行教学设计并开展课堂教学实践。在行动研究过程中 不断收集并分析数据、发现问题并结合教师和学生的意见,有针对性地对生成性 教学路径和教学实践进行改进。
四、智慧学习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课生成性教学路径的理论推演 (一)生成性教学的一般过程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威特罗克(Wittrock,M.C.) 提出了生成性学习理论。他认为,生成性学习理论是将新的想法积极整合到学习 者的记忆中并不断提高其教育经验的过程,是为更好地实现特定概念的理解而连 接新旧想法的理论。他也认为生成学习过程分为注意和选择性知觉、主动建构意 义、建构完成和意义生成几个阶段。同时他提出的生成性学习理论注重学生主观 能动性的培养以及动态生成学习环境的搭建,这样学习者根据原有的认知和呈现 的信息材料与教学内容进行交互并意义建构,便是生成的过程,也是极具创造力 的过程。
谢幼如等构建了生成性教学的过程模型,明确了生成性教学内部生成机制、 外部推动作用和生成性教学特征,从理论高度对生成性教学过程进行科学阐释。
本研究采用谢幼如等构建的弹性预设、交往一反馈、应对一建构、生成一创造、 反思一评价等5个阶段的生成性教学过程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小学语文阅读 课自身的特点探索生成性教学路径,旨在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知识、阅读方法和 阅读情感,培养小学生的生成阅读能力。
(二)智慧学习环境对小学语文阅读课生成性教学的作用根据语文阅读课 的需要,电子书包支持的智慧学习环境在小学生成性教学中可以发挥以下6大功 能作用。
1.资源推送,预学导读:课前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将涵盖图、文、声、像等 相关学习资源推送到电子书包学生端,学生自主预习,整体感知阅读内容,为课 中拓展阅读做准备。教师根据电子书包学生端反馈的学习情况做出适应性调整, 开展灵活的教学,做好对预设情况的生成准备。
2.个性阅读,即时测试:电子书包支持的智慧学习环境能够实现学生个性化阅读,同时实现阅读检测数据的同步云服务。教师根据即时检测结果解读点评, 对学习者学习提供不同程度的指导和帮助,从而在师生、生生互评以及相互交往、 不断反馈过程中促进课堂的生成。
3.记录过程,智能分析:电子书包支持的智慧学习环境能对所有学生的阅 读检测习题完成情况进行自动记录分析,同时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呈现,为教师引 导学生如何深入阅读、采用何种阅读方法提供数据参考。智能分析的结果也将为 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提供重要依据,从而保障课堂教学的生成。
4.提供工具,师生联接:教师可通过电子书包支持的智慧学习环境提供的 内置同步通信工具,为学生推送个性化的拓展阅读材料、解答不同的阅读疑问、 建立线上线下的无缝联接。教师引导学生相互争鸣、合作交流、阅读分享等,实 现即时反馈、动态生成。
5.拓展资源,情感体验:电子书包支持的智慧学习环境提供了拓展阅读资 源以及创作交流的空间,在完成整体阅读、快速阅读的基础上,学生精细品味阅 读内容、理解文本深意、实现情感共鸣、达成文学创作、创建个人优秀作品,从 而超越预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深化课堂教学的生成。
6.多元评价,总结反思:电子书包支持的智慧学习环境提供的电子量规、 电子档案袋、个人以及教师日志等可实现全方位的多元评价,学生可根据学生和 教师的评价来总结反思自己的阅读学习情况,不断优化阅读生成。
(三)智慧学习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课生成性教学路径本研究通过理解生 成性教学内涵,解读生成性学习理论以及分析智慧学习环境对小学语文阅读课生 成性教学的作用,初步推演出智慧学习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课的生成性教学路径。
五、智慧学习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课生成性教学路径的行动研究 (一)小学语文阅读课生成性教学路径的行动研究设计本研究选取广东省 荔湾区芦荻西小学语文阅读课作为个案进行实践探究。
(二)小学语文阅读课生成性教学路径的行动研究实施与分析 1.第一轮行动研究第一轮行动研究以“新型玻璃”为教学内容,教师根据初 步推演的智慧学习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课生成性教学路径进行教学设计并实施 教学。教学实践完成后,本研究综合师生访谈、课堂现场记录和电子书包平台数 据分析结果,发现存在以下问题:学生课前学习效果不佳,尤其是缺少师生和生 生互动,电子书包支持学生阅读讨论功能未体现;
教师未能有效捕捉和利用课堂 生成性资源,尤其是小组合作学习后产生的问题资源;
教师未能及时一一反馈学 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反思总结不够积极。
2.第二轮行动研究第二轮行动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第一轮行动研究的 分析总结,修改完善生成性教学路径,设计修正存在问题的教学方案,使该路径 下的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方法生成和情感生成更有效、更丰富。
根据第一轮行动研究中课堂实况,发现教学过程中有许多意外情况的发生, 如:阅读错误、讨论质疑、意外话题等,说明该路径下还存在非预设资源的产生。
那么如何将其准确转化为课堂可用资源?本研究结合此问题修正生成性教学路 径,注重通过充分善待错误资源、捕捉和利用意外资源、挖掘隐性资源等途径来 保障生成。
第二轮行动研究以“梦想的力量”为教学内容,根据完善的智慧学习环境下 小学语文阅读课生成性教学路径,结合第一轮行动研究发现的问题再次进行教学 设计。因小学语文阅读课强调培养学生阅读方法和阅读情感等,本轮设计注重引 导学生对阅读方法的习得与运用,同时在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梳理与评测的基础 上加强情感体验。
与第一轮行动研究相比,本轮行动研究在明晰上述路径的缺陷后及时修正 并设计出完整详细的教学设计方案,所以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过程较为 顺利,教学生成更为丰富,同时电子书包支持的智慧学习环境也较好地发挥其支 撑作用。课后通过现场师生访谈、课堂记录和电子书包平台数据分析发现:电子 书包支持的智慧学习环境的资源推送、智能分析、提供拓展资源等功能为生成性 教学提供了较大的支持,催生了与阅读主题相关的新问题、新想法、意外话题等;
根据智慧学习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课生成性教学路径实施的课堂教学,使得教师 更加关注生成而非单纯注重预设结果,同时注重对学生情感的启迪;
采用该路径 后,教学目标如期达成、教师教学更加灵活、学生学习更具趣味性、课堂生成更 加丰富。
(三)智慧学习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课生成性教学路径的完善通过两轮行 动研究,本研究初步验证了智慧学习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课生成性教学路径能够解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优化了教学设计并改善了对学生能力 的培养。因此本研究结合行动研究的实践经验对智慧学习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课 生成性教学路径加以完善,并直接体现智慧学习环境对教学路径的支撑作用。综 合两轮行动研究,本研究构建的智慧学习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课生成性教学路径 得以逐步完善并可视化。该路径的特色与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该路径的探究紧扣小学语文阅读课自身特点和现存问题,同时结合生成 性教学相关理论,先从理论角度加以推演,再根据行动研究进行修正,将学科理 论与教学实践相联系,具有较强的科学性。
2.该路径以电子书包支持的智慧学习环境为依托,并将电子书包在小学语 文阅读课生成性教学中功能作用具体化,促进了环境与教学的融合创新,改变了 传统预设教学的套路,实现了高效的课堂生成。
3.该路径经过两轮行动研究设计实施并予以优化,且以可视化的形式表现 出来,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六、智慧学习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课生成性教学路径的有效性分析 (一)小学语文阅读课生成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本研究根据生成性教学 的内涵与追求,以教学目标的实现和附加价值的生成程度作为评价教学路径的有 效性标准。然后,结合新课标下小学语文阅读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制订了小学 语文阅读课生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分为知识类、方法类、情感类三个维度。最后, 根据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和《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将知 识类分为知识记忆、知识理解、知识迁移;
将方法类分为阅读方法、记录方式、 总结方法;
将情感类分为阅读兴趣、阅读态度、阅读习惯。
(二)小学语文阅读课生成性教学路径的有效性分析1.知识类生成的分析两 轮行动研究完成后,在电子书包平台上形成了大量知识类生成物,包括学生制作 的电子书、思维导图、阅读批注等。本研究以最能凸显知识类生成的电子书为主, 围绕知识记忆、知识理解、知识迁移三个维度,设计了难度系数相同的测试题进 行评价分析。测试题采用百分制形式进行计分。(1)两轮总分均在85分以上,说 明该路径对知识类的生成是有效的;
(2)“知识记忆”和“知识理解”两指标分值接 近各指标的总分值,说明该路径对促进“知识记忆”和“知识理解”两方面的生成较 为明显;
(3)“知识迁移”这一指标的分值相对较低,这与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和学 习时长等因素有关,因此需要在实践教学中逐步实现。2.方法类生成的分析本研究根据小学语文阅读课生成的评价指标体系,采 用里克特量表的五度量尺,并根据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分析结果进行适当调整,制 订了测量方法类生成的15个问题。然后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采用-2、-1、 0、1、2的方式计分,根据双向评等量表得分率计算公式Fi=^ajni/2N进行检验。
数据统计结果显示:(1)两轮研究中各题项得分Fi均大于0,说明应用该 教学路径,可顺利实现方法类的生成。(2)第一轮研究中的“阅读方法”和“记录 方式”各题项得分Fi均大于0.5,说明该路径可促进方法类的生成;
第二轮研究得 分均有所提升,说明该路径的完善对“阅读方法”和“记录方式”的生成效果显着。
(3)第一轮研究中的“总结方法”各题项得分Fi均大于0,除“应用电子书包阅读后, 我经常写读书笔记”外,其他选项均小于0.5,说明“总结方法”的生成还需要加以 引导;
第二轮研究中该指标的各题项得分Fi均大于0.5,说明通过路径的完善,“总 结方法”的生成明显提升。
3.情感类生成的分析本研究根据小学语文阅读课生成的评价指标体系,采 用上述方法,制订了4个问题进行测量。
数据统计结果显示:(1)两轮研究中各题项得分Fi均大于0.5,说明该路径 对情感类的生成颇有成效;
(2)相比第一轮研究,第二轮研究得分均有所提升, 说明完善的路径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转变了学生的“阅读态度”、改变了学 生的“阅读习惯”。
七、研究结论 本研究以生成性学习理论和语文阅读教学理论为指导,采用文献研究和行 动研究方法,按照“理论推演一实践修正一效果评价”的步骤对智慧学习环境下小 学语文阅读课生成性教学的路径进行探究,形成了一条促进小学生阅读生成的可 视化教学路径,并从知识生成、方法生成和情感生成等方面构建了小学语文阅读 课生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实践应用表明:该教学路径具有显着效果,不仅实现了 阅读教学的目标,还促进了阅读的知识生成、方法生成和情感生成等附加价值。
本研究以“生成”作为“互联网+”时代课堂的新追求,创新性地应用基于电 子书包的智慧学习环境,探索出可操作性的小学语文阅读课生成性教学路径,为 小学生阅读生成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条有迹可循的道路,为新时期技术与教学融 合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经验。作者:谢幼如¥吴利红¥黎慧娟2,郭琳科3,黄咏瑜2,肖玲2,杨阳1(1.华 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2.广州市荔湾区芦荻西小学, 广东广州510100;
3.香港城市大学计算机科学系,香港九龙99907)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